标题:佛说持明藏瑜伽大教尊那菩萨大明成就仪轨经四卷 内容: 宋元入藏诸大小乘经·第1052部佛说持明藏瑜伽大教尊那菩萨大明成就仪轨经四卷宋西天三藏朝散大夫明教大师法贤奉诏译佛说持明藏瑜伽大教尊那菩萨大明成就仪轨经卷第一龙树菩萨于持明藏略出大明成就分第一尔时世尊言。 此大毗卢遮那如来瑜伽大教。 若有善男子。 乐欲修习诸成就法者。 应于是教尊那菩萨大明法中。 一心专注精勤修习。 于所愿求无不成就。 若有行人。 欲作最上殊胜成就者。 先于大海岸边。 诵尊那菩萨根本大明。 造沙塔六洛叉得数满已。 于所求事必获成就。 复次若欲求见观自在菩萨。 或多罗菩萨或金刚手菩萨等。 如前修习。 是诸菩萨必为现身。 安慰行人与满所愿。 乃至或作敬爱等法。 或求种种圣药。 或求阿苏啰王位。 或求持明天位。 如是之事必获成就。 若久久修习专注不退。 乃至菩萨之位亦可获得。 复次行人若于佛塔前或菩提道场。 所持诵大明一俱胝。 诵数满已得阿罗汉。 现身与语获大利益。 此后与阿罗汉同行亦同其威德。 又复行人往前正觉山顶。 于佛塔前常持钵食。 诵大明一俱胝。 诵数满已。 得见金刚手菩萨。 菩萨自引行人人吉祥门。 告行人言汝入此门。 无诸魔难所求愿满。 离一切怖受大快乐。 而于将来得见慈氏。 闻说妙法证菩萨地乃至或得阿吠嚩哩底迦菩萨之位。 又复行人或往尾补罗山顶。 一切洁净常持钵食。 于有舍利像前。 随力备办香花灯涂而作供养。 诵大明三洛叉。 至数满已。 行人别备广大供养。 行人倍加洁净斋戒。 至十五日竟日连夜持诵不辍。 金刚手菩萨决定现身引接行人。 往自本宫及游吉祥门。 令行人入得延寿命齐于日月。 又复行人往三道宝阶佛塔之处。 常持钵食右绕佛塔。 诵大明一俱胝。 诵数满已。 得见无能胜及诃利帝等所求如意。 其诃利帝接引行人。 往自本宫与种种圣药。 其无能胜现身。 为行人说法令证菩提道及授与圣药。 变行人身具殊胜相。 及得一切菩萨接引证道。 乃至速坐菩提道场。 此尊那大明。 乃是一切如来及诸菩萨同所宣说。 能与众生作大利益。 乃至获得无上正等正觉。 复次若有众生。 作大恶业无有善种。 于菩提心无由生起。 菩提分法永不获得。 如是之人忽遇知识。 诵此大明一历耳根。 重罪减劣善种即生。 何况行人恒常持诵专注精勤。 如是之人求成就者决定获得。 观智成就分第二之一复次行人。 若欲修习诸成就法者。 先须修习观智。 及诸印相皆令精熟。 无使谬误方可求诸悉地。 若于尊那菩萨法中求悉地者。 先观尊那菩萨根本微妙字轮安自身分。 所谓观唵字安头上。 观左字安两目。 观隶字安项颈。 观卒字安两臂。 复观隶字安心上。 观尊字安于脐中。 观祢字安两股。 观莎字安两腨。 行人观此尊那根本微妙字相。 于己身分一一分明已。 是人先身所作。 一切罪业悉能除灭。 所求悉地决得成就。 或作息灾增益敬爱调伏等法。 所诵大明各各差别。 作息灾法所诵大明曰。 唵(引)左隶(引一)祖隶(引二)尊祢(引)莎(引)贺(引三) 作增益法所诵大明曰。 唵(引)左隶(引一)祖隶(引二)尊祢(引)冒沙吒(半三) 作敬爱法大明曰。 唵(引)左隶(引一)祖隶(引二)尊祢(引)曩莫(三) 作调伏法大明曰。 唵(引)左隶(引一)祖隶(引二)尊祢(引)[口*弱]呬吽[口*癹]吒(半音三) 若作如上四法。 必须请召本尊及众贤圣。 作法竟却发遣。 句召大明曰。 唵(引)左隶(引一)祖隶(引二)尊祢(引)纥哩(二合引三) 发遣大明曰。 唵(引)左隶(引一)祖隶(引二)尊祢(引)吽(引三) 复次行人作曼拏罗时。 欲请本尊及句召坛中贤圣者。 先诵枳里枳里金刚大明而作洁净。 大明曰。 唵(引)枳里枳里(一)嚩日啰(二合)吽(引)癹吒(半音二) 诵此明作洁净已。 行人观想本尊尊那菩萨。 于色究竟天下降来。 入曼拏罗中。 又想曼拏罗中有师子之座。 莲华普遍种种装严。 即结献座印及诵献座明。 请菩萨坐已。 即结菩萨根本印。 及诵根本大明供养菩萨。 行人即言菩萨善来。 及献阏伽等。 然后作法持诵。 又复行人依法作曼拏罗。 及结界洒净已。 行人于曼拏罗前。 端坐正念作于观想。 想前根本微妙字轮。 安诸身分。 初想一切如来在于顶上。 作此想时用结三昧印。 次想左字在于两目。 当用佛眼印。 又想此字转变成轮王有大力势。 次想隶字作黑色在于项颈用结螺印。 即转变成大忿怒不动尊明王。 手执剑及罥索。 次想卒字现于心上。 即变成佛身作赤色有四臂。 二手作合掌顶礼相。 二手作说法印降伏诸魔相。 复想隶字现于两臂。 当用莎悉帝迦印。 一臂上变成不空罥索菩萨。 面有三目。 一臂上变成观自在菩萨。 身作黄色。 次想尊字现于脐轮。 当用尊那本印。 变成本尊尊那菩萨。 若观十八臂身作白色。 若观六臂身作黄色。 若观四臂身作赤色。 随所观相得现前已。 想此菩萨能于三界作大利益。 次想祢字现于两股。 用吉祥印。 即变成佛及菩萨。 能成办一切事。 次想莎字现于两腨。 复用螺印剑印。 左腨上变成仡啰贺觐祢。 右腨上变成惹致儞。 次想贺字现于两足。 用莲华印。 即变成嚩日啰曩契明王。 手执罥索。 次用佛眼菩萨印及佛眼菩萨大明。 加持五处。 明曰。 唵(引)噜噜娑普(二合)啰(一)入嚩(二合)攞底瑟吒(二合引二)悉驮路左儞(引三)萨哩嚩(二合引)哩他(二合)娑(引)达儞娑嚩(二合引)贺(引四) 复次行人作观智已。 从座起立作合掌顶礼印。 及诵大明曰。 曩莫飒钵多(二合)喃(引一)三藐讫三(二合)没驮俱胝喃(引二)曩莫左隶(引三)尊祢(引)曩莫(四) 此大明力能破众魔。 无有魔及魔天敢违逆者。 次用发遣印发遣诸魔。 使于行人无诸难事。 发遣魔印。 以左手展舒作摇动令去势。 右手作三昧金刚相。 安在腰右侧。 以左足踏地作忿怒。 诵大明曰。 曩莫(一)阿左隶(引二)祖隶(引三)尊祢(引四)贺曩(五)那贺(六)摩他(七)尾特网(二合)萨踰娑(引)啰野多(八)吽(引)癹吒(半音九) 次作结界印。 以二手于虚空十方上下。 旋动如风相成印。 即诵大明曰。 唵(引)左隶(引一)祖隶(二)尊祢(引三)达迦达迦(四)入嚩(二合)攞入嚩(二合)攞(五)萨哩嚩(二合)祢输(六)满驮满驮(七)吽(引八) 此明可于一切处用结界。 次用一切成就明。 加持涂香及净水。 入曼拏罗洒净已。 即结楼阁印。 以二手平仰相叉微屈。 舒二头指二拇指。 附二头指侧成印。 结此印时。 想最上殊妙宫殿楼阁。 得现前已。 复想微妙字化成种种殊妙莲华装严师子之座。 作观成已。 即诵请召大明。 请召本尊及众贤圣。 入中处座。 随以本部安为中座。 若以尊那为本部。 即以尊那为中座。 即观想尊那菩萨一十八臂。 身白如秋月色。 着于白衣种种装严。 以[王*車]璖为腕钏。 十指皆有环装严。 面有三目。 最上左右二手作说法相。 右第二手作施无畏相。 第三手持剑。 第四手执实铎。 第五手执尾惹布啰果。 第六手执钺斧。 第七手持钩。 第八手执金刚杵。 第九手持数珠。 左第二手持如意宝幢。 第三手持莲华。 第四手持军尼。 第五手持罥索。 第六手持轮。 第七手持螺。 第八手持贤瓶。 第九手持般若波罗蜜多经。 于右边安佛眼菩萨及众贤圣。 左边安金刚手菩萨观自在菩萨。 诸余菩萨及众贤圣。 随意安布已。 复用一切成就明及佛眼菩萨明。 加持阏伽及香花。 焚香奉上本尊及众贤圣。 即白言。 菩萨及诸贤圣以我信心及依三昧力。 所奉上阏伽香花等。 唯愿慈悲受我供养。 其阏伽水。 若作息灾法用乳汁大麦同作。 若作增益法加脂麻。 若作调伏法加血及荞麦同作。 阏伽所用盛阏伽器亦差别。 即说请召印以沐浴印。 改二拇指附头指侧。 如钩相成印。 请召大明曰。 曩莫三貌讫三(二合)没驮俱胝喃(引一)伊呬婆誐嚩底(二)壹瑟吒(二合引)祢(引)嚩多(引)地瑟致(二合)帝(引三)唵(引)左隶(引四)祖隶(引五)尊祢(引六)[口*弱][口*弱]娑嚩(二合引)贺(引七) 诵此明已。 当诵献座大明曰。 唵(引)迦摩攞娑嚩(二合引)贺(引) 次说剑印。 亦为不动尊明王印。 以左手拇指无名指小指作拳。 舒头指中指。 以右手头指中指。 入左拳中。 余指亦作拳成印。 不动尊大明曰。 曩莫三满多嚩日啰(二合引)赧(引一)唵(引)阿左攞迦(引)[加/手](二)赞哝(女江反)娑(引)达野吽(引)癹吒(半音三) 次说三昧耶印。 以右手拇指捏小指甲。 余指如金刚杵相成印。 结此印诵三昧耶大明曰。 唵(引)商羯哩(引一)三摩曳娑嚩(二合引)贺(引二) 次献阏伽印。 以沐浴印只改磔大拇指。 安头指侧作合掌相成印。 大明曰。 唵(引)左隶(一)祖隶(二)尊祢(三)阿哩伽(二合)婆誐嚩底(四)钵啰(二合)帝(引)蹉娑嚩(二合引)贺(引五) 献阏伽已。 行人合掌作是言。 大菩萨唯愿慈悲受此供养。 行人复以金刚橛印。 结界除魔。 以金刚杵为界。 所结界随法作用。 或作大恶法时。 结此印以右手头指如钩。 拇指如针安于下面。 此是橛印大明曰。 唵(引)尊祢儞(一)计(引)攞野娑嚩(二合引)贺(引二) 结金刚界印。 不改前印以右手头指如钩。 左手头指直竖成印。 于虚空中旋动。 结金刚界大明曰。 唵(引)尊祢(引)儞(一)钵啰(二合引)迦啰野娑嚩(二合引)贺(引二) 复次结金刚半惹啰印。 不改前印以二头指二中指相捻。 于头上动摇成印。 大明曰。 唵(引)尊祢儞(一)半惹啰娑嚩(二合引)贺(引二) 次结根本印。 念根本大明三遍。 次结大印及诵大明七遍。 次结三叉印。 以二手作拳。 各舒头指中指无名指如三叉成印。 大明曰。 唵(引)尊娑嚩(二合引)贺(引) 次结捣杵印。 以二手作拳。 以二拇指相交成印。 大明曰。 唵(引)左隶(引)吽(引) 次结幡印。 以左手头指中指。 各竖立而作动摇成印。 大明曰。 唵(引)尊。 次结幢印。 以右手作拳。 直竖头指中指成印。 大明曰。 唵(引)尊。 次诵不动尊心明。 及金刚曩佉心明。 加持香花等为洁净供养。 不动尊心明曰。 唵(引)[亢*欠](呼郎切引一)吽(引)癹吒(半音二) 次诵金刚曩佉心明曰。 唵(引)[口*爾]曩[口*爾]俱(半音) 次结涂香印。 以右手拇指。 捏头指头。 展舒余指。 结此印及诵明加持涂香。 奉上本尊及众贤圣。 大明曰。 唵(引)隶(引)娑嚩(二合引)贺(引) 次结花印。 即不改前印诵大明曰。 唵(引)尊娑嚩(二合引)贺(引) 次结香印。 以右手拇指。 捏中指头节成印。 诵大明曰。 唵(引)隶(引)娑嚩(引二合)贺(引) 次结出生印。 以左手拇指。 与头指相捻成印。 即诵献食明曰。 唵(引)尊娑嚩(二合引)贺(引) 次结献灯印。 以右手拇指。 捏中指第一节成印。 大明曰。 唵(引)祢(引)娑嚩(二合引)贺(引) 如上所说奉献佛及贤圣诸供养具。 乃至饮食香花等。 所有印及大明。 各随本部先后次第施设。 若作息灾等法先用涂香等。 然后结献供养印。 或作观想或内或外。 一切供养奉上贤圣。 次结大印。 以二手各作拳。 安于心想。 二掌内各有阿字成印。 以此印献诸贤圣。 次结莲华印。 以二手相合。 八指各相离竖如莲华相二拇指屈入掌成印。 结此印献诸贤圣大明曰。 唵(引)左隶(引一)祖隶(引二)尊祢(引三)室哩(二合引)洛刹弥(二合引)冒沙吒(半音四) 次结根本印。 以二手作合掌。 舒二拇指入掌中成印。 根本明曰。 唵(引)尊怛啰(二合引)野(引)阿娑怛啰(三合)剑(一)唵(引)祖底娑普(二合)啰(二)阿钵娑怛囕(二合)唵(引)尊贺曩曩(引)啰赞(三) 次结八辐轮印。 以二手相倒。 展舒磔开十指。 以右手压左手背成印。 于顶上动摇诵大明曰。 唵(引)尊(一)钵啰(二合)娑普(二合)啰作讫囕(二合二) 次结罥索印。 以二手相合。 以二无名指如锁成印。 诵大明曰。 唵(引)尊吽(引)癹吒(半音) 次结钩印。 以左手拇指无名指小指头指。 屈如钩成印。 诵大明曰。 唵(引)左隶(引一)祖隶(引二)尊祢(引)纥哩(二合引三) 次结献广大供养印。 以二手合掌。 十指屈第三节。 各不相着成印。 安顶上。 行人结此印时。 发不可思议心。 无我所心无取舍心。 复观想世间一切殊妙香花珍宝。 乃至宝山及大海中宝藏。 一切之物悉皆现前。 用献一切佛及菩萨。 以此功德回施真如法界。 复运心以我所作如是供养。 所获福力展转变成无量供养。 奉献十方一切如来。 及诸菩萨大会之众。 愿佛菩萨不舍大慈摄受供养。 广大普供养明曰。 曩莫萨哩嚩(二合一)怛他(引)誐帝(引)毗踰(二合引二)尾湿嚩(二合)目契(引)毗药(二合三)萨哩嚩(二合)他(引四)朅(五)三母捺誐(二合)帝(引六)娑颇(二合)啰呬[牟*含](七)誐誐曩剑娑嚩(二合引)贺(引八)佛说持明藏瑜伽大教尊那菩萨大明成就仪轨经卷第二观智成就分第二之二复次赞叹三宝及诸贤圣。 赞佛曰。 我佛以大悲  调伏诸众生  成福功德海  是故我赞礼 赞法曰。 真如之妙理  能坏诸恶趣  利生住寂静  是故我赞礼 赞僧曰。 坚固持戒行  证入解脱门  住最功德刹  是故我赞礼 赞尊那菩萨及诸贤圣。 唵(引)洛乞叱弥(三合)攞乞叉(二合)拏祢尾(引一)萨哩嚩(二合)洛乞叉(二合)拏曼尼多(引二)奔拏也(二合)[牟*含]誐攞[牟*含]誐攞也(二合三)设啰拏惹誐多必哩(二合)野(引四)骚摩也(二合)苏摩曩娑(引)祢嚩也(二合一)嚩啰(引)贺嚩啰那(引)必哩(二合)野(引二)钵讷摩(二合引)娑曩(引)钵讷摩(二合)目契(引三)尾摩攞(引)尾摩隶(引)乞叉(二合)拏(四)俱摩(引)哩(引)迦(引)税(引)多(引)婆(引)娑(引一)乌那野(引)哩迦(二合)三摩钵啰(二合)婆(引二)惹曩儞(引)誐哩惹(二合)儞鼻摩(引三)摩贺(引)弥(引)具(引)伽嚩哩沙(二合)尼(引四)阿弥多(引)阿蜜哩(二合)多(引)婆(引)娑(引一)阿惹啰(引)阿摩啰(引)度噜(二合)嚩(引二)悉驮(引)悉驮(引)攞野(引)傲哩(引三)播(引)怛啰(二合)贺娑多(二合引)[口*爾]帝寅(二合)涅哩(二合)野(引四)捺舍波(引)啰弥多(引)钵啰(二合引)钵多(一)捺舍部(引)弥数僧悉体(二合)多(引二)底哩(二合)路迦惹曩儞(引)达儞也(二合引三)阿弥多(引)哩他(二合)钵啰(二合)娑(引)达儞(引四)惹誐娑啰乞叉(二合)女捺喻(二合)讫多(二合引一)钵啰野(引)讫哩(二合)钵野(引)祢多(引二)誐(引)野底哩(二合引)萨哩嚩(二合)没驮(引)喃(引三)娑(引)尾底哩(二合)左[口*爾]努啰娑(引四)怛啰(二合引)拏部(引)多(引)惹誐驮(引)底哩(二合一)莎哩誐(二合)摩(引)哩誐(二合)钵啰(二合)捺哩沙(二合)喃(二)壹蹉(引)噜波摩贺(引)摩(引)野(引三)曩(引)曩(引)儞哩摩(二合引)拏噜闲尼(引四) 钵啰(二合引)帝贺(引)哩野(二合)摩护(引)娑(引)贺(引一)奔尼也(二合)三婆(引)啰三勃哩(二合)多(引二)恶乞叉(二合)野(引)恶乞叉(二合)啰(引)戍儞也(二合引三)扇(引)多(引)建(引)多怛闭(引)悉体(二合)多(引四) [亭*夜](切身引)曩(引)贺(引)啰摩贺(引)萨埵(引一)萨埵(引)曩(引)必哩(二合引)底嚩娑攞(引二)建(引)多(引)啰多(引)啰尼(引)讷哩誐(二合引三)萨哩嚩(二合)商迦(引)钵啰(二合)谟左儞(引四)惹演帝(引)惹(引)多吠(引)那(引)左(一)没啰(二合)憾摩(二合)羯腊波(二合)摩努惹嚩(引二)散[亭*夜](切身引)迦(引)播(引)里儞(引)写(引)摩(引三)摩曩娑(引)摩(引)曩细部多(引四)昝(惹敢切)虞梨曩(引)儗儞(引)虞呬也(二合一)苏婆誐(引)必哩(二合)野捺哩沙(二合)曩(引二)达啰尼(引)驮(引)啰尼(引)尊那(引三)嚩儞也(二合引)底哩(二合)部(引)嚩儞(引)莎哩(引四)幡(引)波室祖(二合引)多(引)啰尼(引)布(引)瑟尼(二合引一)纥哩(二合)瑟致(二合)那(引)扇(引)底那(引)以儞(引二)达哩摩(二合)誐哩婆(二合引)母儞嚩啰(引三)儞(引)驮(引)没提萨啰莎帝谟乞叉(二合)尼(引四)萨哩嚩(二合)萨埵(引)喃(引一)那(引)攞儞(引)萨哩嚩(二合)枳攞尾(二合)沙(引二)砌(引)那儞(引)婆嚩钵舍(引)喃(引三)星贺没啰(二合)多钵吒没哩(二合)多(引四)阿波啰(引)[口*爾]多(引)路迦羯哩(引一)萨哩嚩(二合)讷哩誐(二合)底儞嚩(引)啰尼(引二)骚(引)婆(引)誐也(二合)那(引)嚩虎部惹(引三)底哩(二合)路迦惹曩儞(引)室嚩(引四)讫哩(二合)瑟拏(引二合)[口*爾]曩嚩底(引)阿(引)哩也(二合引一)萨哩嚩(二合)摩(引)啰钵啰(二合)摩哩那(二合)儞(引二)萨哩嚩(二合)没提(引)钵啰(二合)设娑多(二合引)野(三)三勃哩(二合)多(引)野虞尼(引)哩虞(二合)咙(四)阿嚩路吉多僧倪也(二合)野(一)曩谟(引)[寧*吉](切身)怛也(二合)讫哩(二合)播(引)怛摩(二合)儞(引二)摩贺(引)嚩攞(引)野赞拏(引)野(三)尾弥也(二合引)啰(引)惹(引)野娑(引)达吠(引四)讷哩难(二合引)多那摩迦(引)夜(引)野(五)曩莫悉帝(二合引)嚩日啰(二合)播(引)拏曳(引六) 复次行人如是赞三宝及本尊尊那菩萨已。 合掌志心发露忏悔云。 某甲自从无始已来至于今日。 轮回诸趣作大恶业行不善法。 自作教他见闻随喜。 如是之业无量无边。 对佛菩萨发露忏悔。 从今已去更不敢作。 愿佛菩萨大慈大悲。 受我忏悔。 又复说言我某甲从今已后。 直至坐于菩提道场。 誓毕。 归依正等正觉无上如来寂静法界。 乃至归依四方所有阿吠嚩哩底迦大菩萨众。 乃至为佛菩萨舍于身命无所悔吝。 惟愿慈悲摄受于我。 又复说言。 我某甲从今已去。 直至坐于菩提道场。 于蕴处界诸所有法。 一切无我无取无舍。 离一切相自性虚空本来平等。 亦复不生虚空之心。 唯如诸佛及诸菩萨发菩提心。 又如诸佛从初觉心知最上福。 谓以诸佛菩萨缘觉声闻等。 乃至尽众生界。 诸所有福悉皆随喜。 我亦随喜。 以此功德愿我当来。 亦于一切众生之界。 如佛大悲降大法雨种种方便。 于诸世间作大利益利乐众生。 以勇猛心速于事业。 何以故此凡夫界是其难地而不究竟。 我于此界一切众生。 愿皆令得安乐寂静出世间道。 已得道者。 我更令得最上功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行人如是赞叹忏悔随喜回向发愿已。 即结大印。 结已。 复结三昧印。 以二手作拳相。 并二中指如针。 二头指外如金刚杵相二拇指安头指侧成印。 结此印诵大明曰。 唵(引)商羯哩(引一)摩贺(引)三摩曳(引)娑嚩(二合引)贺(引二) 次结三摩地印。 以左手安脐轮。 右手安左手内。 二拇指与二头指相着成印。 诵大明曰。 唵(引)尊(一) 结三摩地印诵明已。 即入三摩地。 观自心中如前。 出生一大莲华。 众宝所成。 于莲华上有尊那菩萨。 具五分法身。 于彼身中出大光明。 其所出光随所作法。 或白或黄或赤或黑。 随现一色遍满其身。 想彼光中出微妙字。 于微妙字出大光明。 其光变为金刚界。 行人自想己身与贤圣无异。 然后又观鼻尖上有物。 专注其心作坚固慈。 微微出息正坐。 令头颈腰微侧低。 复于自心内观有如来。 又观如来心中现于日轮。 于日轮中现一开敷莲华。 众宝所成。 于莲华中现尊那菩萨。 身如金色着白色衣。 种种庄严。 于尊那两胁出大光明。 又想耳目口中出大炽焰。 作如是观想。 得一一现前已。 使其分明无有错谬。 然后收光顶礼。 奉上阏伽。 复诵佛眼菩萨大明七遍或二十一遍。 或作法时在曼拏罗内眠卧。 或得恶梦。 即诵佛眼菩萨大明八百遍。 当诵明时。 右手持珠左手执金刚杵。 大明曰。 唵(引)度曩嚩日啰(二合)郝(一) 复次说加持数珠印。 以二手中指展舒。 以二头指捏中指持以二拇指与二无名指小指。 持珠诵大明曰。 唵(引)阿讷部(二合)帝(引一)尾惹曳(引二)悉提(引)悉驮哩替(二合引)娑嚩(二合引)贺(引三) 复以二手合掌安顶。 次安心上诵大明曰。 唵(引)曩谟(引)婆誐嚩底(一)悉提(引二)娑达野(三)娑(引)达野(四)悉驮(二合引)哩替(二合引)娑嚩(二合引)贺(引五) 复次说造数珠法。 或用菩提子或砗磲玻璃等。 当用一百八为数。 用童女合线。 以二十一条合成一条穿珠。 或持诵时以大拇指掏。 每掏一珠一诵大明。 其大明字亦有三种。 或用心月轮中大明字。 或用顶礼微妙字。 行人持诵时。 志心专注勿暂懈怠。 若作息灾增益法时。 轻轻诵吽字及癹吒字。 若作调伏法。 亦用吽字及癹吒字。 唯起忿怒心厉声持诵。 此为常则。 每作法持诵毕。 常诵佛眼大明而献阏伽。 随有所愿至心祈求。 复作供养赞叹忏谢。 某甲上来供养绝无殊妙。 唯愿菩萨布施欢喜。 又献阏伽而作顶礼。 作法毕已发遣贤圣。 却用勾召印。 只以拇指而三摇动。 为发遣大明曰。 野(引)呬野(引)呬底(一)尾摩(引)曩(引)噜枨(二)尾萨哩惹(二合)曳(引三) 发遣贤圣已。 行人复作曼拏罗缚印拥护自身。 次作阿三[牟*含]儗儞印。 即以三昧印磔开拇指。 各如针左旋。 诵大明曰。 唵(引)纥哩(二合引)阿三[牟*含]儗儞吽(引一)癹吒(半音) 复结三昧印亦作拥护。 复诵无能胜大明。 此明能成就一切事大明曰。 曩莫三满多没驮(引)喃(一)唵(引二)虎卢(三)赞拏(引)哩(四)摩灯儗娑嚩(二合引)贺(引五) 结印诵明作拥护已。 而作顶礼。 行人当持诵毕起出道场。 唯得读般若波罗蜜多经。 及造佛像佛塔及涂曼拏罗等。 余即止息。 行人每于食时常用大明加持八遍。 然后可食加持食大明曰。 唵(引)嚩兰捺祢(引一)帝(引)[口*爾]摩(引)里儞娑嚩(二合引)贺(引二) 每食毕已。 余食用大明加持已。 用献不动尊明王大明曰。 曩莫三满多(一)嚩日啰(二合引)赧怛啰(二合)吒(半音二)阿谟伽赞拏(三)噜(引)沙拏娑怖(二合引)吒野(四)吽(引)怛啰(二合)吒(半音)[亢*欠](呼郎切)[牟*含](引) 持诵行人作五药净水。 每一作半月为限。 日饮三两。 以波罗舍叶为器饮水。 五药者谓黄牛乳汁瞿母怛啰瞿摩耶酪吉祥草水。 合和成已即诵大明加持已。 然后方饮。 大明曰。 曩谟(引)婆誐嚩帝(引一)乌瑟腻(二合引)沙(引)野(二)唵(引)尾戍提(引三)尾啰[口*爾](引四)始吠(引五)扇(引)底迦哩(六)娑嚩(二合引)贺(引七) 行人以红花染线。 用童女合。 以大明加持一千遍。 结七结已系于腰侧。 大明曰。 唵(引)贺啰(一)贺啰(二)满提戍讫啰(二合)驮(引)哩尼(三)悉提(引)娑嚩(二合引)贺(引四) 此明亦能禁伏戍讫啰。 及能破设咄噜。 如是仪轨持诵行人可三时为限。 复次行人于瑜伽法门。 若欲修习求诸悉地者。 先于自身种种作法。 忏除宿业令无障难。 若不如此圣道难就。 又复行人欲作法时。 先须澄心离诸諠闹。 于己身分想微妙字。 使诸字相一一现前。 若得现前一切罪垢皆得消灭。 微妙字者先于口门想其[牟*含]字。 于右肩上想暗字。 于左肩上想恶字。 于头上复想暗字。 于右肩上想阿(引)字左臂上想嚩字。 于脐轮中想吽字。 复于遍身想阿(引)字。 如是微妙字皆是梵字。 复次行人每想如是字。 于身分现时即复诵大明曰。 吽(引)左隶祖隶(引)尊祢(引)吽(引一) 此明若诵至一洛叉。 能除一切罪。 又诵大明曰。 唵(引)左隶祖隶尊祢(引)癹吒(半音一) 此明若诵至一洛叉。 得大智慧。 又诵大明曰。 曩莫左隶(引)祖隶尊祢(引)曩莫。 此明常持。 能除一切尘垢。 复次说佛菩萨根本微妙字。 所谓牟字是妙吉祥菩萨根本。 昧字是慈氏菩萨根本。 室哩字为如来根本。 又为哩吠贤圣根本。 暗字为普贤菩萨根本。 恶字为虚空藏菩萨根本。 阿(引)字为一切如来根本。 勃[口*籠]字为大轮明王根本。 阿字又为观自在菩萨根本。 又为金刚手菩萨根本。 吽字为焰鬘得迦忿怒明王根本。 唵字为毗卢遮那佛根本。 左字为大轮明王根本。 隶字为不动尊明王根本。 又为马头明王根本。 尊字为大尊那菩萨根本。 祢字为金刚萨埵菩萨根本。 莎字为伊迦惹吒根本。 贺(引)字为嚩日啰曩佉根本。 复次演说诸印。 所谓择地印犁印。 方位印莲华印。 三叉印钵哩伽印。 罥索印钩印。 捣杵印勃逊尼印。 宝杖印座印。 金刚座印及贤座印。 莎悉帝迦印惹嚩曩印。 师子座印说法轮印。 师子步印师子卧印。 幡印扇印。 白拂印金刚铃真珠璎珞印。 法鼓印吉祥子印。 螺印优钵罗花鬘印。 经印忿怒宝印。 持世印迦牟迦印。 僧伽梨衣钵印无畏印。 法轮印花印。 涂香印灯印。 食印请召本尊印。 发遣印供养印。 阏伽印衣服庄严印。 贤瓶印花鬘印。 神通印惹嚩曩舍印。 七弥卢印菩提树印。 安三昧印除魔印。 头顶器仗印定印。 佛眼印摩摩枳印。 惹罗播波尼印涅哩怛也钵儞印。 怛罗输达儞印净[巾*(穴/登)]像印。 军持印迦罗也拏印。 伞盖印革屣印。 顶礼印沐浴印。 如是等八十四印。 于所求事能施成就。 复次说诸印相。 使诸行人修习圆满得法成就。 行人欲作法时。 先须洁净身心。 然后复用涂香涂其二手。 方可结于印契。 行人面东正立。 合掌安顶上顶礼三宝。 后顶礼本尊大尊那菩萨。 次顶礼观自在菩萨。 次顶礼金刚手菩萨。 如是顶礼诸佛菩萨已。 方可结印。 经印。 以二手相合。 左手头指中指直竖。 拇指无名指小指入右掌内。 以左手指相结成印。 此印于入三昧时。 及作成就法时用。 方位印。 先正立作右舞势右转。 以右手作施愿。 左手作三幡相安额上。 复作右舞势复作左舞势成印。 此印能伏师子龙虎。 及部多必舍左鬼等乃至贼盗等。 次说法印。 二手合掌二拇指如针成印。 此印于供养本尊时用。 当得诸佛菩萨。 及天龙夜叉巘达哩嚩阿苏啰誐噜拏紧那啰摩护啰誐。 及诸持明天等皆悉欢喜能施成就。 次莲华印。 以二手相合。 如八叶莲华相。 令手指相离。 以二拇指入掌中成印。 结此印时能令大威德诸天皆悉欢喜。 能施行人大吉祥事所愿成就。 次三叉印。 以左手作拳。 舒头指中指无名指成印。 此印有大威力。 于作息灾法时用。 次钵哩伽印。 以二手各安臂上。 各竖头指成印。 此印能除一切疟病。 次罥索印。 以二手相并。 以无名指与拇指。 相钩如锁成印。 此印于敬爱法中作勾召。 有大功德。 次钩印。 以左手拇指头指无名指小指。 屈节如钩成印。 此印亦于敬爱法中作勾召用。 次捣杵印。 以二手作拳相合。 以拇指相交成印。 此印当用息除大恶宿曜。 次勃逊尼印。 以二手相并复相颠倒为拳。 二头指头相并。 内入二拇指如一成印。 此印能息除宿曜及退一切恶鬼。 次誐那印。 以二手相并。 复颠倒各作拳。 复中指微屈入拇指内成印。 此印作调伏法中用。 能破坏设咄噜。 及息除大恶宿曜夜叉等。 次钵致娑印。 以右手拇指与小指。 安于头指头成印。 此印能降伏阿苏啰。 次座印。 以右手屈无名指。 展舒余指。 微屈拇指成印。 结此印时。 想成宝座献诸贤圣。 次金刚座印。 以二手相并作拳。 复作如针缚。 以拇指入于针下成印。 结此印时。 想成金刚座奉献佛世尊。 次贤座印。 先以左手平展安脐轮下。 以右手平展相倒。 安左手上成印。 此印作曼拏罗时。 及入定时。 用献尊那菩萨及金刚手菩萨。 次莎悉帝迦印。 先在莲华座上坐。 以右足越于左足。 复用右手磔开。 涅左手拇指成印。 此印于作成就法时用。 能与行人悉地。 次惹嚩曩印。 先正足立后。 却作右旋转。 以二手各作拳。 舒中指作动摇成印。 此印若行人。 于大难中或被禁缚时用。 彼一切事无能为害。 次师子卧印。 先想莲华上安坐。 作右顾视。 复却背坐。 后以右足越于左足。 以手触地成印。 此印于作观想时用。 次幡印。 以左手头指。 与中指直竖。 作动摇成印。 此印作供养时用。 次幢印。 以右手作拳。 直竖中指成印。 此印斗战时或有大怖时用。 次师子座印。 先以二手相并。 复如合掌。 以中指与小指如针。 无名指头指如环。 拇指直上而竖成印。 此印是世尊印。 为降伏大夜叉用。 次法印。 先作跏趺坐。 以左手作拳直竖拇指。 以右手执左手拇指。 安于脐轮成印。 此印求解脱用。 一切天人皆悉称赞。 次八辐轮印。 以二手展舒。 手指各相离。 于头上旋转如轮相成印。 此印威力能断除一切大恶。 次师子步印。 先正立如师子。 后以左手安背后。 复安右边。 竖小指如针。 微屈二头指展舒相着。 以拇指安头指侧成印。 此印于敬爱法中。 作勾召及发遣用。 次尊那菩萨诸根本印。 以诸印想在菩萨身分。 顶礼印。 先正立作合掌顶礼相成印。 此印是尊那顶礼为最上印。 次莲华印。 不改前相合掌安尊那心。 即以两足相颠倒成印。 此亦名最上印。 次头印。 先翘左足。 后以右膝着地。 右手安额上作动摇。 复以四指相并。 以拇指安掌中成印。 次顶印。 以中指如针。 与右拇指相捻成印。 此印若以甲胄大明同用。 亦名甲胄印。 次尊那本印。 先以二手拇指动摇。 然以二手合掌。 以右拇指入掌内成印。 安于心上。 次花印。 以二手作拳。 复二手竖如针。 以头指与拇指俱合成印。 次大印。 以二手相并指不相着。 以拇指安小指第三节。 后作坚固拳成印。 以此印安本心。 即诵大明七遍能作一切法。 次第二印。 即以前印竖二拇指。 展舒余指各不相着成印。 次第三印。 以前印以头指。 各安中指第三节成印。 第四印以二手指展舒。 复各屈中节。 复以中指无名指安拇指上。 复以中指无名指安中节成印。 次经印。 以左右手拇指。 各捏小指甲。 复右手指安左手上成印。 次螺印。 以二手头指中指相着展舒。 小指捻拇指甲。 坚固成印。 次定印。 先跏趺坐以二手展舒。 以右手在左手上。 二拇指甲相着。 安脐轮下成印。 如是诸印相。 亦随分演说。 修行行人虔心记忆习令精熟。 于作法时无令误失。 若稍疑误不成印契。 不成印契即贤圣不喜。 凡所祈求不获成就。 佛说持明藏瑜伽大教尊那菩萨大明成就仪轨经卷第三造[巾*(穴/登)]像分第三尔时佛言。 此大毗卢遮那如来瑜伽大教。 我已略说诸印相毕。 今复宣说画像仪式。 若有行人于尊那法中。 修习求成就者。 亦复先须了达画像仪式次第。 行人若欲画像。 先须用上好纯素匹帛。 其帛不得令有毛发及间杂之物。 若从他买。 随所索价便与其直。 不得论詶多少。 若得已。 即先须于稻谷聚中安七昼夜。 然后用五药净水浸三日。 或五日七日为上。 即别用净水濯出。 复用香水浸一昼夜。 取出。 复以五净水洒净了。 又以五宝水洗。 方可上[巾*(穴/登)]。 安排已。 行人自作归命云。 南无七十七俱胝正等正觉。 亦令画人预先洁净。 至时同此归命已。 方乃起首画诸贤圣。 其[巾*(穴/登)]。 行人先诵大明加持已。 然用白土及粉相和涂[巾*(穴/登)]。 涂已安清净处。 此后直至彩画毕工。 常以香花阏伽供养。 若如是依法作者。 是最上品。 作所起首擘画界道。 并须右旋。 先于[巾*(穴/登)]下面画莲华池。 满中莲华。 仍有种种水族鱼螺蚌龟之类。 兼有鸳鸯飞禽等。 即于池上面画三莲华座。 众宝所成。 于中心莲华上。 画白佛顶世尊。 光焰普遍炽盛照耀。 右手作施愿印。 左手作说法印。 圆光白色。 于脐轮中出大光明。 于其光中现尊那菩萨。 于佛右边莲华上。 画第三佛顶。 有六臂右第一手作施愿。 第二手执莲华。 第三手持数珠。 左第一手执金刚杵。 第二手持经。 第三手作说法印。 身遍光明炽盛围绕。 左边莲华上。 画不空罥索。 四面八臂。 以虎皮为衣复为络腋。 复以鹿皮为天衣。 面有三目顶戴宝冠发髻下垂。 右第一手作施愿印。 第二手持数珠。 第三手执罥索。 第四手作施无畏印。 左第一手持白莲华。 第二手持经。 第三手作拳。 竖立头指作期克印。 第四手执钩。 光炎遍身照耀炽盛。 下面画难陀乌波难陀二龙王。 皆有七头。 手执佛座及莲华茎。 于右边画宝贤。 顶戴天冠身有种种庄严手持宝珠。 次画满贤。 亦戴天冠身有光明种种装饰。 于上面左右。 画五佛塔。 塔中画诸吉祥如来。 第一画海吉祥如来。 第二画天宝髻吉祥如来。 第三画顶冠藏吉祥如来。 诸如来身皆作金色。 手作施无畏印。 又于左右各画宝山。 于左面宝山上。 画摩摩枳菩萨。 坐莲华座手执金刚杵。 次后画无能胜。 于上面画吒枳明王。 执金刚杵。 又于左边画金刚钩明王。 于佛世尊上左右画云。 现闪电相。 云内画诸天降珍宝雨。 又画诸天献歌乐相。 复于上面画日月天。 又于空中降下众华如雨。 次于右边宝藏山上。 画三界最胜圣观自在菩萨。 手执莲华。 于次右边。 画圣多罗菩萨。 手执青优钵罗华。 次于右边画佛母摩耶于次后面。 画大孔雀明王。 于次后左右。 画舞孔雀。 又于上面右边。 画五如来。 第一画法海行吉祥王如来。 第二画善光明王如来。 第三慈氏庄严吉祥如来。 第四灯光王如来。 第五眉间毫相吉祥如来。 如是五如来各坐莲华座。 次画一夜叉主。 次画帝释天持伞盖。 如是依法次第画佛菩萨及众贤圣。 悉令圆满威德自在。 使诸世间天龙鬼神见皆降伏。 如是画像毕已。 持诵行人即于此[巾*(穴/登)]像。 作安像庆赞。 行人于月初一日或十五日起首。 于一切圣贤求承威力。 即然后洁净已。 身着新净衣受持斋戒。 三昼夜或一昼夜。 或清斋不食或食菜或食乳等。 余时常持钵食。 复受八戒已。 然备种种香花涂香净水。 复燃酥灯及用种种上妙衣服庄严宝饰等。 又用五阏伽瓶盛妙香水。 及盛五宝水五药水以为阏伽。 乃至种种饮食等为供养。 行人即立起其[巾*(穴/登)]。 安于所欲持诵之处。 即以上来供养之具。 供养所画[巾*(穴/登)]像。 如是作安像已。 行人此后逐便依法修行。 复次又说尊那菩萨画像法。 特诵行人若欲画本尊尊那菩萨像者。 先求新帛清净纯白者。 求得帛已。 即令画师预前洁净。 至起首日令受八戒。 然后令用新器调上好彩色。 画尊那菩萨。 身如秋月色面有三目。 有一十八臂。 着白衣种种庄严。 以阿蹉为天衣。 砗磲宝为手钏。 十指有宝环。 上二手作说法印。 右第二手作施无畏印。 第三手执剑。 第四手执宝铎。 第五手执尾惹布罗果。 第六手执钺斧。 第七手执钩。 第八手执金刚杵。 第九手持数珠。 左第二手执如意宝幢。 第三手执莲华。 第四手执军持。 第五手执罥索。 第六手持轮。 第七手执螺。 第八手持贤瓶。 第九手持般若波罗蜜多经。 于菩萨下面画莲华池。 于彼池内出生一大莲华。 画难陀乌波难陀二龙王。 手持莲华茎。 华上画尊那菩萨。 有大圆光炽盛遍满。 菩萨面前画持诵人。 手执香炉作瞻仰本尊相。 于上面画净居天人。 作雨华雨宝相。 如是画像唯以洁净专志为上。 于此像前作法者无不成就。 作曼拏罗法分第四复次行人于尊那法中。 修习成就作曼拏罗者。 先依法择得胜地已。 即掘去恶土砂砾灰炭。 及毛发诸骨等。 别以好土填筑令实。 使极平正。 然后于上分擘作曼拏罗。 其曼拏罗或十六肘或八肘或四肘。 三种不定。 所作大小皆须严饰。 其曼拏罗四方开四门。 门中各安法轮。 于中以五色线絣。 作内曼拏罗。 布八贤圣位。 所用粉作贤圣像。 当用五色宝粖。 如阙即以五色粉代之。 此曼拏罗中。 有三十三俱胝天。 于曼拏罗上分布阏伽瓶。 于一一阏伽瓶内。 想有一俱胝天。 又于曼拏罗门内。 安八大龙王。 于内曼拏罗中。 画尊那菩萨。 诸余贤圣次第安布。 于东北方安大轮明王。 于东南方安不动尊明王南方安金刚手菩萨。 北方安观自在菩萨。 西北方安不空罥索菩萨。 西方安伊迦惹吒菩萨。 西南方安嚩日啰曩契菩萨。 于曼拏罗东边安前[巾*(穴/登)]像。 又于[巾*(穴/登)]前地上画八叶莲华。 上作护摩炉。 行人于此炉中。 依法作其护摩。 行人先用稻谷花遍散其上。 然用五药水洒净。 然后安外供养供养贤圣。 用香花涂香螺贝衣服幢幡等。 乃至阏伽瓶种种供具供养贤圣。 复用五宝水献于本部。 洁净已。 然用三白食。 谓酥乳酪调和为食。 食亦为三品。 若作上品法用上品供养。 若作中品用中品供养。 第三品法用第三供养。 虽云三品并须上味。 用献曼拏罗内贤圣。 若有此会诸母鬼罗刹娑部多必舍左。 随其勾召自十方来者。 并须平等与其祭食。 勿得令其有所不足。 献食器用亦各不同。 若献曼拏罗中八如来及尊那等。 即各先献如拇指大一金莲华。 然用铜钵满盛酪蜜等及诸食。 奉献佛菩萨已。 然用新瓦器盛祭食与彼十方来者必舍左等。 其祭食者用酒肉及鱼。 或用全鱼为祭。 所献圣贤及必舍左等。 并须身心专注虔至供养。 圣贤欢喜所求成就如是作已。 行人即入观想。 想自己鼻尖上有物。 得现前已。 专注不散成坚固慈。 令出入息微细。 端坐低头自顾已足。 即想心中现一日轮。 想日轮中有开敷莲华诸宝所成于莲华中有尊那菩萨。 身作金色着洁白衣种种装严。 又想菩萨于五分身中出大光明。 又想菩萨于九流门亦出光明。 其光炽盛照耀一切。 作观成已收光而起。 复以香华及阏伽等。 奉上贤圣已恭敬作礼。 复次行人画像及作曼拏罗。 安布贤圣位种种所作。 皆禀阿阇梨指教。 一一不得违逆。 于此仪轨皆悉记忆无令差谬。 弟子即依教如仪安布贤圣。 备办香华及种种之具。 供养贤圣已。 阿阇梨以帛覆弟子面。 令弟子捧华抛于曼拏罗上。 认华所著处尊像。 永为拥护自身之主。 此后常诵此贤圣本明求其加护。 如是抛华认本尊已。 弟子即以钵器盛满五宝。 奉上阿阇梨用伸劳谢。 弟子于阿阇梨。 此后奉重过父千倍。 乃至以曼拏罗所供养物及诸宝贝。 施一切沙门。 此后于具德之人及诸尊长。 常加敬重。 亦不得于曼拏罗所用诸物。 乃至火及酥酪等而生轻慢。 亦不得足踏莲华。 阿阇梨如是诫约弟子已。 弟子礼谢。 此后弟子所欲作法。 依仪修习无不成就。 护摩法分第五复次行人。 若欲修习尊那护摩法者。 当于尊那菩萨及曼拏罗贤圣。 作大供养。 先备惹帝华摩梨华。 及种种名华与妙香等。 而为供养。 然后随意依法作其护摩。 而是行人欲得所求一切成就者。 先于护摩炉中烧吉木柴。 然复用白檀龙脑及别妙香。 合和酥乳以青莲华揾。 烧诵大明作护摩者。 即得如愿。 大明曰。 曩莫飒钵多(二合引)喃(引一)三藐讫三(二合)没驮俱胝(引)喃(引二)唵(引)左隶(引三)祖隶(引四)尊祢(引五) 若为息灾。 用阿没罗树叶揾酥乳。 同烧作护摩者。 即得如愿。 若为增益当用阿说他木。 或钵逻舍木乌讷么啰木。 如是等木为柴。 揾酥蜜酪同烧作护摩者。 即得如愿。 大明曰。 唵(引)左隶(引一)祖隶(引二)尊祢(引三)唵(引)癹吒(半音四) 若为发遣设咄噜者。 用凶木为柴。 揾油烧火。 复用誐哩陀婆炼拏一阿庾多。 诵大明作护摩者。 即得如愿大明曰。 吽(引)癹吒(半音)左隶(引一)祖隶(引二)癹吒(半音三)尊祢(引四)吽(引)癹吒(半音引五) 若为破坏设咄噜及禁其心者。 烧左祖攞木柴。 以血和芥子油。 用[寧*頁]摩木树叶及尾螺木针。 一阿庾多。 诵前发遣大明。 作护摩即得如意。 复次欲一切成就者。 先须受其灌顶。 然后发坚固心。 常持尊那菩萨。 后作法者皆得成就。 持诵法分第六之一复次行人欲于尊那法中修习持诵者。 即须先受三昧然结曼拏罗。 方可起首持诵。 当持诵时。 行人于每日平旦时。 先用大力明王大明。 加持拇指七遍。 拥护身已。 或往便痢亦加持顶及两臂心喉五处已。 即入触。 大力明王大明曰。 啰怛曩(二合)嚩日啰(二合)曩底(一)唵(引)骨噜(二合)达曩吽(引)弱(二) 入触已用净土及瞿摩夷作净。 复诵甘露军茶利大明七遍加持土。 洗身分并脐轮下。 及用洗下衣已。 又更洗手方得清净。 取土诵大明曰。 唵(引)儞佉曩(一)嚩苏达娑嚩(二合引)贺(引二) 取得土已。 安于净处。 或用作净。 即捻少许土洗手及洗足。 即诵作净大明曰。 曩莫三满多(一)没驮(引)喃(引二)唵(引)秫提(引三)哩讷(二合)输达曩(引)野娑嚩(二合引)贺(引四) 诵此净大明已。 作拳竖立拇指即诵甘露军茶利大明加持身五处。 甘露军茶利大明曰。 曩莫啰怛曩(二合)怛啰(二合)夜(引)野(一)曩莫室赞(二合)拏(二)摩贺(引)骨噜(二合)驮(引)野(三)唵(引)虎卢(四)虎卢(五)底瑟吒(二合六)底瑟吒(二合七)满驮(八)满驮(九)贺曩(十)贺曩(十一)阿蜜哩(二合)帝(引)吽(引)癹吒(半音)娑嚩(二合引)贺(引十二) 诵此明已。 复诵三昧大明三遍或七遍。 三昧大明曰。 曩莫萨哩嚩(二合)没驮(一)冒地萨埵(引)喃(二)阿(引)尾啰喏(三)阿(引)尾啰喏(四)摩贺(引)嚩日哩(二合)舍多(五)舍(引)多(六)娑(引)啰帝(引七)娑(引)啰帝(引八)怛啰(二合)曳(九)怛啰(二合)曳(十)尾达摩儞(十一)三婆惹儞(十二)贺啰摩底(十三)悉驮(引)屹哩(二合引十四)怛啰(二合)吒(半音)娑嚩(二合引)贺(引十五) 诵此明已取水一合。 用前甘露军茶利大明加持已。 自灌其顶及净其手用水之时。 复诵本部大明七遍。 大明曰。 唵(引)卒纥哩(二合引一) 诵明作净已。 复作拳以拇指安心。 诵心大明曰。 唵(引)尊癹吒(半音一) 诵心明已。 复诵甲胄大明。 拥护自身五处。 甲胄大明曰。 唵尊满驮(一) 诵此明已。 复诵甘露军茶利大明加持水。 七掬洒净及遣魔障。 复诵土甲胄大明。 加持身五处以为甲胄。 如得金刚手菩萨亲自拥护无异。 土甲胄大明曰。 曩莫三满多(一)没驮(引)喃(引二)唵(引)部(引)入嚩(二合引)攞吽(引三) 诵此明已。 复诵如来部心明加持水。 三掬献于三宝。 如来部心大明曰。 曩莫三满多(一)没驮(引)喃(引二)喏曩喏俱(三) 诵此明已。 复诵佛眼大明加持水。 三掬用灌自顶。 佛眼大明曰。 曩莫萨哩嚩(二合一)怛他(引)誐帝(引)毗药(二合二)唵(引)噜噜娑普(二合)噜(三)入嚩(二合)攞底瑟吒(二合四)悉驮路左儞(引五)萨哩嚩(二合)哩他(二合引)娑达儞(六)娑嚩(二合引)贺(引七) 复诵甘露军茶利心大明加持水。 三掬用灌顶。 即成沐浴心。 大明曰。 唵(引)阿蜜哩(二合)帝(引)吽。 复诵前净大明。 如前护身已。 复诵前心大明二十一遍。 加持水用洒净及遣魔障。 然后随意沐浴。 所用拭巾亦濯令清净。 又洗二手作洁净已。 却入道场近于贤圣。 行人所著衣。 亦用甘露军茶利大明加持。 又用常受衣。 大明加持三遍。 或七遍已如常受用。 加持衣大明曰。 曩莫三满多(一)没驮喃(引二)唵(引)[口*洛]乞叉(二合三)萨哩嚩(二合)怛他(引)誐多(四)阿地瑟胝(二合)多(引)野唧嚩啰娑嚩(二合引)贺(引五) 行人如是种种洁净已。 方再入贤圣道场。 于贤圣前发志诚心。 合掌恭敬乃至作礼。 然以五净水洒吉祥草作座而坐。 后用涂二手。 依仪结印拥护自身。 即先结诸部三昧印。 佛部三昧印。 以二手相并复合掌。 次以二头指安中指侧第三节成印。 结此印随印诵佛部三昧大明曰。 唵(引)怛他(引)誐睹(引)讷婆(二合)嚩(引)野娑嚩(二合引)贺(引一) 次结莲华部三昧印。 先以二手作合掌。 复散二手。 却以三中指相合。 如莲华相成印。 随印诵莲华部三昧大明曰。 唵(引)钵讷谟(二合引)讷婆(二合)嚩(引)野娑嚩(二合引)贺(引一) 次结金刚部三昧印。 以二手背相合。 二拇指二小指相捻。 直竖余指成印。 随印诵金刚部三昧大明曰。 唵(引)嚩日噜(二合引)讷婆(二合)嚩(引)野娑嚩(二合引)贺(引二) 诵此明已。 复结甘露军茶利印。 以二手平仰。 二小指颠倒相交。 二无名指与二中指。 屈入掌。 二头指如金刚相。 二拇指如针成印。 诵安于顶上。 随印前甘露军茶利大明作自拥护。 佛说持明藏瑜伽大教尊那菩萨大明成就仪轨经卷第四尊那持诵法分第六之二次又结如来部三昧印。 以二手作拳。 竖二拇指成印。 随印诵前如来部三昧明作自拥护。 次结尊那菩萨根本印。 以二手作拳。 二中指如针。 二头指安中指节。 二拇指安头指侧。 安顶上成印。 结此印时。 诵尊那菩萨根本大明。 而于自身作大拥护。 时行人于结印诵明时。 得尊那菩萨欢喜顾视。 次结头印。 以二手作合掌二拇指入掌中成印。 随印诵头大明曰。 唵(引)尊纥哩(二合引一) 次结顶印。 以前印改右手拇指。 捻中指中节成印。 随印诵顶大明曰。 唵(引)尊吽(一) 次结心印。 以二手作拳。 微舒二头指成印。 随印诵心大明曰。 唵(引)尊癹吒(半音一) 次结甲胄印。 用前顶印。 复散手成印。 随印诵甲胄大明曰。 唵(引)尊满驮(一) 次结本部母印。 亦名佛眼印。 以二手作合掌顶礼。 屈二头指捻中指节。 二拇指入掌内成印随。 印诵前甘露军茶利大明。 次结本部尊印。 以二无名指入掌动摇。 次以二中指如针。 直舒二头指。 安中指背。 舒二拇指安头指第一节成印。 随印诵本部尊大明曰。 曩莫三满多(一)没驮喃(引二)俱攞纥哩(二合三)俱攞纥哩(二合)那野(四) 诵此明已。 取洁净钵满盛香水。 复用甘露军茶利大明加持七遍。 于道场东北隅起首。 四方洒净及发遣魔障。 次结请召印。 用前根本印。 改二拇指屈如钩成印。 以此印请召贤圣。 随印诵请召大明曰。 伊呬婆誐嚩底(一)尊那(引)驮(引)啰尼(二)阿(引)誐蹉(三)阿(引)誐蹉(四)摩摩薄讫怛也(二合五)怛三摩曳(引)曩佐(引)哩伽(二合六)钵啰(二合)帝(引)砌(引)难(七)钵啰(二合)细(引)那弥(引八) 诵此明已。 想诸贤圣随召而至。 即诵甘露军茶利大明。 安住贤圣已。 次结三昧印。 及诵大明献贤圣座。 三昧印。 以右手拇指。 捏头指甲。 余指如金刚相成印。 随印诵三昧大明曰。 唵(引)商羯哩(引)三摩曳(引)娑嚩(二合引)贺(引一) 诵此明已。 行人即言惟愿菩萨处此座已。 安住道场受我供养。 次诵本部大明七遍。 加持香水用为阏伽。 诵本部大明曰。 唵(引)左隶(引一)祖隶(引二)尊祢(引三)阿哩伽(二合)婆誐嚩底(四)钵啰(二合)帝(引)蹉娑嚩(二合引)贺(引五) 次结根本印。 密结二拇指。 平舒成印。 及诵大明三遍。 加持前阏伽水。 然后面东胡跪奉献贤圣。 大明曰。 唵(引)迦摩攞娑嚩(二合引)贺(引一) 献阏伽已。 复用甘露军茶利印。 及诵甘露军茶利大明。 结金刚界而作拥护。 次结十方界。 以二手相并。 先用右手中指无名指及左手头指。 安左手小指第一节。 却以左手中指无名指及右手头指。 安右手小指第一节。 余头指小指如针。 复以拇指安头指第一节成印。 结此印时。 随印诵结十方金刚界大明曰。 啰怛曩(二合)嚩日啰(二合)曩底(一)唵(引)娑啰(二)娑啰(三)嚩日啰(二合)钵啰(二合)迦啰吽(引)癹吒(半音)娑嚩(二合引)贺(引四) 次结金刚半惹啰印。 即用前印磔开拇指成印。 随印诵半惹啰大明曰。 啰怛曩(二合)嚩日啰(二合)曩底(一)唵(引)尾娑普(二合)啰(二合二)洛乞叉(二合)嚩日啰(二合)播(引)啰(三)吽(引)癹吒(半音四) 次下方结界印。 用前印改二拇指。 直下如针成印。 随印诵结下方界大明曰。 啰怛曩(二合)嚩日啰(二合)曩底(一)唵(引)枳哩(二)枳哩(三)嚩日啰(二合)嚩日哩(四)部晚达儞(引五)吽(引)癹吒(半音六) 次结大乌瑟腻沙印。 以二手相并。 二无名指屈入掌二中指如针。 安二拇指第三节。 复以拇指无名指如针。 以小指捏第三节。 复以小指如针安头指。 如金刚相成印。 随印诵乌瑟腻沙大明曰。 唵(引)商羯哩(引一)摩贺(引)三摩曳(引)娑嚩(二合引)贺(引二) 以如是等印及大明。 作结界已。 行人向于本尊贤圣恭敬作礼。 次结根本印。 以二手拇指屈中节成印。 结此印诵大明。 胡跪献阏伽。 用灌沐贤圣大明曰。 唵(引)左娑嚩(二合引)贺(引一) 次结涂香印。 以右手拇指安头指第一节。 复展舒成印。 结此印诵涂香大明曰。 唵(引)尊娑嚩(二合引)贺(引一) 次结华印。 以右手拇指。 与头指第一节相捻成印。 以此印献华。 诵华大明曰。 唵(引)尊娑嚩(二合引)贺(引一) 次结香印。 以右手中指与拇指相捻成印。 以此印献烧香诵香大明曰。 唵(引)隶(引)娑嚩(二合引)贺(引一) 次结灯印。 以左手拇指。 捏中指节成印。 结此印诵献灯大明曰。 唵(引)祢(引)娑嚩(二合引)贺(引一) 次结出生印。 以左手拇指安中指第一节成印。 结此印献食。 诵献食大明曰。 唵(引)祖娑嚩(二合引)贺(引一) 如是结印诵明。 作种种供养。 奉献曼拏罗中一切贤圣已复作观想。 于一切世间见闻所有一切供具。 行人运心以此供养十方一切贤圣。 复结普供养印。 先合掌顶礼已。 复以二手指相交成印。 随印诵普供养大明曰。 曩莫萨哩嚩(二合)没驮(一)冒地萨埵(引)喃(引二)萨哩嚩(二合)他(引三)乌讷誐(二合)帝(引)娑婆(二合)啰呬[牟*含](四)誐誐曩剑娑嚩(二合引)贺(引五) 如是普供养已。 次以偈赞三宝。 及观自在金刚手菩萨等。 赞佛曰。 我佛大慈悲  调伏诸有情  住福功德海  是故我赞礼 赞法曰。 离欲乐寂静  能断诸恶趣  纯一真如理  是故我赞礼 赞僧曰。 坚固持尸罗  证得解脱道  住最功德刹  是彼我赞礼 赞诸贤圣曰。 怛鑁(二合引)祢(引)尾飒钵多(二合)喏曩俱胝啰毗钵啰(二合)瑜(引)誐(引一)捺也(二合)娑多(二合)捺也(二合)他(引)钵那欲帝(引)曩左隶(引)祖隶曩(二)欲讫多摩试沙讷哩多钵啰(二合)舍摩(引)野尊祢(引三)莎(引)贺(引)嚩帝(引)三摩啰底怛写俱睹(引)尾钵底(四)萨哩嚩(二合)没驮曳(二合)钵啰(二合)设娑多(二合引)野三勃哩(二合引)跢(引)野虞尼(引)哩虞(二合)噜(五)阿嚩路吉多塞倪也(二合)野曩谟(引)[寧*吉](切身)怛也(二合)摩贺(引)怛摩(二合)儞(引六)摩贺(引)摩攞(引)野赞拏(引)野尾儞也(二合引)啰(引)惹(引)野娑(引)达吠(引七)讷哩难(二合引)多那摩迦(引)野室左(二合)曩摩悉帝(二合引)嚩日啰(二合)播(引)拏曳(引八) 复次行人如是赞叹已。 复说忏悔云。 弟子某甲自从无始已来至于今日。 在轮回中造不善业。 或自作或教他。 乃至见闻随喜一切不善。 今对三宝发露忏悔。 从今已去奉持禁戒更不复作。 又复今日已去。 所有诸大菩萨缘觉声闻。 乃至一切众生所作善法。 我悉随喜。 作是说已即结根本印。 诵根本明三遍。 行人复合掌白言。 某甲上来所作供养多不周备。 或忘失次第不依法则。 惟愿菩萨及众贤圣。 大慈大悲布施欢喜。 次结阏伽印。 用前根本印改拇指。 安头指第一节成印。 随印诵阏伽大明曰。 唵左隶(引一)祖隶(引二)尊祢(引三)阿哩伽(二合)婆誐嚩底钵啰(二合)帝(引)蹉娑嚩(二合引)贺(引四) 复次行人。 观想己身为尊那菩萨。 先结印。 以二手作金刚拳。 以二头指与小指如针。 次舒余指亦如针成印。 结此印时。 观想己身成尊那菩萨。 于头上现唵字。 为如来乌瑟腻沙。 次于两眼现左字。 成乌瑟腻沙大轮。 次于颈上现隶字。 成不动尊明王。 手执螺及罥索。 次于心中现卒字。 成观自在菩萨。 次于两臂复现隶字。 成光积明王。 次于心中复现隶字。 成于贤圣。 面有三目手执莲华罥索军持等。 次于脐轮中复现卒字。 成本尊尊那菩萨。 次于两股现祢字。 成金刚手菩萨。 次于两腨现莎字。 成伊迦惹吒菩萨。 面有三目六臂身青色。 以象皮为衣。 次于两足现贺字。 成嚩日啰曩契菩萨。 如玻璃色。 如是观想已次即持诵。 持诵之法亦有二种。 一无相二有相。 无相持诵者。 先结禅定印跏趺而坐。 端身澄心项颈微低。 于鼻尖上想出入息。 非粗非细不缓不急。 心缘大明专注持诵勿令间断。 亦勿令心有所劳惓。 如是持诵名为最上。 有相持诵者即持珠定数。 每一持诵须及无数。 直至获得悉地。 不得阙少一数。 若阙一数名为间断。 于所求事不获成就每欲持诵先结数珠印。 以无名指头指屈中节。 与中指中节相捻成印。 随印诵大明曰。 唵(引)遏讷部(二合)帝(引一)尾惹曳(引二)悉提(引三)悉驮(引)哩替(二合引)娑嚩(二合引)贺(引四) 诵此明已。 即二手合掌捧珠诵大明七遍。 加持其珠大明曰。 唵(引)曩谟(引)婆誐嚩底(一)悉提(引二)娑(引)达野(三)娑达野(四)萨哩嚩(二合引)哩他(二合)娑(引)达儞(五)悉驮(引)哩替(二合引)娑嚩(二合引)贺(引六) 诵此明已。 即持珠顶礼三贤圣。 然后依法持诵诵数满足。 复诵佛眼大明七遍。 结根本印。 复诵佛眼明三遍。 献贤圣阏伽。 又复白言。 我今尽此持诵奉献菩萨。 又献香华灯涂而作供养。 次复用佛眼大明。 而自拥护及结界。 次用阿三[牟*含]儗儞印护身五处。 阿三[牟*含]儗儞印。 以二手相并。 二无名指相颠倒入掌内。 二中指与小指如针。 复头指如针。 安侧二拇指直下。 复无名指入掌成印。 随印诵阿三[牟*含]儗儞大明曰。 唵(引)阿三[牟*含]儗儞(引)尾(引)啰(一)捺曳帝(引二)吽(引)癹吒(半音)娑嚩(二合引)贺(引三) 次结根本印及诵大明以为发遣。 印相如前。 大明曰。 誐蹉底(一)仡哩(二合)系怛吠(二合引)[牟*含](二)巘唐补瑟半(二合三)度半末陵(四)钵啰(二合)祢(引)半左(五)[口*洛]乞叉(二合引)钵啰(二合)底贺多(六)嚩攞钵啰(引)讫啰(二合)弥(引)娑嚩(二合引)贺(引七) 如是发遣已。 复持数珠向心前作拥护。 又结甘露军茶利印而自拥护已。 然后顶礼诸佛菩萨。 而起出于道场。 唯得读诵大乘方广华严及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 或涂曼拏罗及造塔像。 不得谈说世俗典籍。 此为恒式。 行人食时。 恒用尊那菩萨根本大明。 加持已然后可食。 或睡眠时亦诵根本大明。 作拥护已即可睡眠。 根本大明曰。 曩莫三满多(一)没驮(引)喃(引二)唵(引)嚩兰那祢(引三)帝(引)喏踰(二合)摩(引)里儞娑嚩(二合引)贺(引四) 复次宣说佛及贤圣微妙字观想法。 此字皆是诸佛贤圣根本表真实理。 乃至无相持诵及息灾等四种之法。 皆于尊那法中之所演说。 行人若作息灾增益敬爱降伏等法。 于此诸法应须一一如仪了知。 今当略说微妙字。 于曼拏罗中安布九位。 次第之法。 第一于东北隅安唵字。 第二于东南隅安左字。 次隶字次卒字。 如是四隅安已。 次于中位安尊字。 次安隶字次安祢字。 次安莎字次安贺字。 此九字乃是根本大明成九贤圣。 复次唵字为无相法界。 左字为大轮。 隶字为不动尊。 卒字为观自在。 又隶字为不空罥索菩萨。 尊字为尊那菩萨。 祢字为金刚手菩萨。 莎字为伊迦惹吒菩萨。 贺字为嚩日啰曩契菩萨。 如是等微妙字于一切大明。 若以唵字为首者。 能成就一切法若左字。 于息灾增益降伏三法有大威力。 隶字能破坏设咄噜。 亦作发遣及拥护法功力最大。 卒字能作破坏及散他军。 如金翅鸟能食于龙。 隶字破诸大恶有最胜力。 尊字能成就一切事。 能破坚固禁嚩。 祢字能破魔怨及诸大恶。 亦能作入寤法。 莎字能自拥护及能破怨。 亦能令作钵入寤法。 贺字能除大毒及一切病。 如是等字犹八正道。 能使有情解脱轮回后得寂灭。 复次行人观想如是微妙字相。 于己身分一一现前。 或变色相或变形仪。 若得如是现前。 能灭身中一切罪业断除烦恼。 初想唵字现于头上作黄金色。 次想左字现于两目亦作金色。 次想隶字现于颈上作深黑色。 次想卒字现于脐轮如红莲色。 或大青色。 其色所现随彼作法。 次想隶字现于两臂化贤圣像或作金色或作赤色。 次想尊字现于心上。 变成尊那菩萨。 身作白色。 想祢字现于两股。 想莎字现于两腨。 想贺字现于两足。 想如是字于己身分一一现前。 得现前已。 断诸烦恼灭一切罪。 乃至能使内心皎洁如尘覆像随拂清净。 精进诸天皆悉敬爱。 复次想微妙字。 变成本位贤圣。 观字成尊那菩萨本身者。 身作白色面有三口。 有一十八臂炽焰遍身。 坐白莲花而于身中能生诸佛。 若观字成多罗菩萨者。 身大青色现忿怒相。 利牙外出象皮为衣。 一手执剑一手执髑髅满中盛血。 若观字成伊迦惹吒菩萨者。 右第一手执宝捧第二手执罥索。 左第一手执竭椿誐。 第二手执沥血人头。 若观字成嚩日啰曩契者。 身色如月。 右二手执剑及钺斧。 左二手执罥索及莲花。 此嚩日啰曩契是马头明王所化。 有大威力。 若有被得叉迦龙所蠚者。 一切诸力无能救度。 唯嚩日啰曩契可为救济。 若复行人处处用者。 皆得成就等如意宝一切随心。 复次于诸大明。 加字所用各各成就法。 若加唵字能为警觉及作发遣。 若加唵隶吽三字力能断截。 若加唵罗吽癹吒五字者。 力能惊怖及能破坏亦能拥护。 若加唵祖曩莫四字者。 能成就敬爱法。 若加唵祖吽三字者。 能退他军若加唵隶癹吒四字者。 息大斗战。 若作息灾法。 用此大明曰。 唵(引)尊阿母羯写扇鼎俱噜娑嚩(二合)贺(引一) 若作增益法。 用此大明曰。 唵(引)尊阿母羯写洛叉弥俱噜娑嚩(二合)贺(引一) 若作敬爱法。 用此大明曰。 唵尊曩莫(一) 若为息大斗战。 用此大明曰。 唵尊祢吽癹吒。 又作息灾法。 随诵大明兼称彼名说所求事。 大明曰。 左隶祖隶尊祢阿母羯写扇鼎俱噜娑嚩(二合)贺(引一) 又作增益法。 随诵大明兼称彼名说所求事。 大明曰。 唵左隶祖隶尊祢娑嚩(二合)贺(引一) 又作敬爱法。 随诵大明兼称彼名说所求事。 大明同增益法。 又作降伏法。 随诵大明兼称彼名说所为事。 大明曰。 曩莫左隶祖隶尊祢阿母羯嚩尸俱噜娑嚩(二合)贺(引一) 又作勾召法。 诵大明曰。 唵左隶祖隶尊祢阿母羯摩羯哩沙野纥哩(二合一) 又驱逐怨家。 随诵大明兼称彼名说所为事。 大明曰。 唵左隶祖隶尊祢阿母羯母佐吒野吽(引一) 又破坏魔怨法。 大明曰。 唵左隶祖隶尊祢阿母羯摩罗野吽癹吒(半音一) 又作极破坏魔怨法。 大明曰。 唵左隶祖隶尊祢阿颠多摩罗尼娑嚩(二合)贺(引一) 又作大息灾法。 随诵大明称彼所成就事。 大明曰。 唵左隶祖隶尊祢娑嚩(二合)贺(引一) 又作大敬爱法。 随诵大明称彼名字说所成就事。 大明曰。 曩莫左隶祖隶尊祢曩莫阿颠多嚩尸曳纥哩(二合一) 又作大勾召法。 大明曰。 左隶祖隶尊祢纥哩(二合一) 又作极坏大怨法。 随诵大明兼称彼名说所为事。 吽唵左隶祖隶尊祢吽阿颠睹左吒称癹吒左隶祖隶尊儞癹吒(半音一) 如是等大明各各随所作法。 称说其事无不成就。 诸佛所说大尊那教。 能满一切众生之愿。 以颂赞曰。 尊那功德聚  寂静心常持  一切诸大难  无能侵是人  天上及世间  受福如佛等  从兹如意宝  定获无等等 发布时间:2025-05-14 16:49:26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book/6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