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说漏分布经一卷 内容: 小乘阿含部·第0563部佛说漏分布经一卷后汉三藏法师安世高译佛说漏分布经闻如是。 一时佛在拘留国行治处名为法。 时拘留国人会在时。 佛告诸比丘。 比丘应唯然。 比丘从佛闻。 佛便告如是。 比丘听当为说法。 上起亦利中起亦利遍竟亦利。 有利有方便。 具足现意行当为听真。 谛受为念听说。 比丘应唯如是。 比丘。 便从佛闻。 便说是。 比丘当知漏。 亦当知漏从本有。 亦当知从漏受殃。 亦当知漏分布。 亦当知漏尽。 亦当知受何行令漏毕。 比丘当知痛。 亦当知痛从本有。 亦当知从痛受殃。 亦当知痛分布。 亦当知痛尽。 亦当知受何行令痛毕。 比丘当知思想。 亦当知思想从本有。 亦当知从思想受殃。 亦当知思想分布。 亦当知思想尽。 亦当知受何行令思想毕。 比丘当知爱欲。 亦当知爱欲从本有。 亦当知从爱欲受殃。 亦当知爱欲分布。 亦当知爱欲尽。 亦当知受何行令爱欲毕。 比丘当知行。 亦当知行从本有。 亦当知从行受殃。 亦当知行分布。 亦当知行尽。 亦当知受何行令行毕。 比丘当知苦。 亦当知苦从本有。 亦当知从苦受殃。 亦当知苦分布。 亦当知苦尽。 亦当知受何行令苦毕。 比丘当知漏。 亦当知漏从本有。 亦当知从漏受殃。 亦当知漏分布。 亦当知漏尽。 亦当知受何行令漏毕。 何等为当知漏。 谓有三漏。 一为欲漏。 二为有漏。 三为痴漏。 如是为知漏。 何等为当知漏从本有。 谓痴为漏本从是本有。 如是为知漏从本有。 何等为当知从漏受殃。 谓从痴行漏。 所行如从。 殃亦如行受。 或堕好处或堕恶处。 如是为知从漏受殃。 何等为当知漏分布。 谓堕地狱是为行异。 或堕畜生是为行异。 或堕饿鬼是为行异。 或堕天上是为行异。 或堕人中是为行异。 如是为知漏分布。 何等为当知漏尽。 谓痴已尽漏便尽如便尽。 如是为知漏尽。 何等为当知受行令漏毕。 谓是八种道行。 一为直见。 二为直更。 三为直语。 四为直行。 五为直业。 六为直方便。 七为直念。 八为直定。 如是为知受行令漏毕。 若诸比丘。 比丘已知漏如是。 知漏从本有如是。 知从漏受殃如是。 知漏分布如是。 知漏尽如是。 知受行令漏毕如是。 是名为比丘。 悔厌世间行清净得道令漏尽毕。 比丘当知痛。 亦当知痛从本有。 亦当知从痛受殃。 亦当知痛分布。 亦当知痛尽。 亦当知受何行令痛毕。 何等为当知痛。 谓有三痛。 一为乐痛。 二为苦痛。 三为亦不乐亦不苦痛。 如是为知痛。 何等为当知痛从本有。 谓本思望。 如是为知痛从本为。 何等为当知从痛受殃。 谓有所思更是为苦。 如是为知从痛受殃。 何等为当知痛分布。 在比丘。 比丘乐痛更。 乐痛更知。 苦痛更。 苦痛更知。 不乐不苦痛更。 不乐不苦痛更知。 乐痛身更。 乐痛身更知。 苦痛身更。 苦痛身更知。 不乐不苦痛身更。 不乐不苦痛身更知。 乐痛念更。 乐痛念更知。 苦痛念更。 苦痛念更知。 不乐不苦痛念更。 不乐不苦痛念更知。 乐痛望得。 乐痛望得知。 苦痛望得。 苦痛望得知。 不乐不苦痛望得。 不乐不苦痛望得知。 乐痛不望得。 乐痛不望得知。 苦痛不望得。 苦痛不望得知。 不乐不苦痛不望得。 不乐不苦痛不望得知。 乐痛家中居。 乐痛家中居知。 苦痛家中居。 苦痛家中居知。 不乐不苦痛家中居。 不乐不苦痛家中居知。 乐痛离家中居。 乐痛离家中居知。 苦痛离家中居。 苦痛离家中居知。 不乐不苦痛离家中居。 不乐不苦痛离家中居知。 如是为知痛分布。 何等为当知痛尽。 谓念思却痛便尽。 如是为知痛尽。 何等为当知受行令痛毕。 谓是八种道行。 一为直见。 二为直更。 三为直语。 四为直行。 五为直业。 六为直方便。 七为直念。 八为直定。 如是为知受行令痛毕。 若比丘。 比丘已知痛如是。 知痛从本有如是。 知从痛受殃如是。 知痛分布如是。 知痛尽如是。 知受行令痛毕如是。 名为比丘悔厌世间行清净得道令痛尽毕。 比丘当知思想。 亦当知思想从本有。 亦当知从思想受殃。 亦当知思想分布。 亦当知思想尽。 亦当知受何行令思想毕。 何等为当知思想。 谓有四思想。 一为少思想。 二为多思想。 三为无有量思想。 四为无所有不用思想。 如是为知思想。 何等为当知思想从本有。 谓本为思想。 如是为知思想从本有。 何等为当知从思想受殃。 谓如思想为。 如思想行。 是名为行。 如是为知从思想受殃。 何等为当知思想分布。 谓色思想为异。 声思想亦异。 香思想亦异。 味思想亦异。 身更粗细思想亦异。 如是为知思想分布。 何等为当知思想尽。 谓思想已尽思想便尽。 如是为知思想尽。 何等为当知受行令思想毕。 谓是八种道行。 一为直见。 二为直更。 三为直语。 四为直行。 五为直业。 六为直方便。 七为直念。 八为直定。 如是为知受行令思想毕。 若诸比丘。 比丘已知思想如是。 知思想从本有如是。 知从思想受殃如是。 知思想分布如是。 知思想尽如是。 知受行令思想毕如是。 是名为比丘悔厌世间行清净得道令思想尽毕。 比丘当知爱欲。 亦当知爱欲从本有。 亦当知从爱欲受殃。 亦当知爱欲分布。 亦当知爱欲尽。 亦当知受何行令爱欲毕。 何等为当知爱欲。 谓爱欲为五种欲得欲最在心欲爱色随意可贪相近。 何等为五。 一为眼可色欲得欲最在心欲爱色随意可贪相近。 二为耳可声欲得欲最在心欲爱色随意可贪相近。 三为鼻可香欲得欲最在心欲爱色随意可贪相近。 四为口得味欲得欲最在心欲爱色随意可贪相近。 五为身得粗细更知欲得欲最在心欲爱色随意可贪相近。 如是为知爱欲。 何等为当知爱欲从本有。 谓本为思。 如是为知爱欲从本有。 何等为当知从爱欲受殃。 若为所爱欲。 已生欲望。 诤待向待便如殃思待。 便从是致殃随。 或好处或恶处。 如是为知从爱欲受殃。 何等为当知爱欲分布。 谓色爱欲为异。 声爱欲亦异。 香爱欲亦异。 味爱欲亦异。 身更粗细爱欲亦异。 如是为知爱欲分布。 何等为当知爱欲尽。 谓思已尽爱便尽。 如是为知爱欲尽。 何等为当知受行令爱欲毕。 谓是八种道行。 一为直见。 二为直更。 三为直语。 四为直行。 五为直业。 六为直方便。 七为直念。 八为直定。 如是为知受行令爱欲毕。 若诸比丘。 已知爱欲如是。 知爱欲从本有如是。 知从爱欲受殃如是。 知爱欲分布如是。 知爱欲尽如是。 知受行令爱欲毕如是。 是名为比丘悔厌世间行清净得道令爱欲尽毕。 比丘当知行。 亦当知行从本有。 亦当知从行受殃福。 亦当知行分布。 亦当知行尽。 亦当知受何行令行毕。 何等为当知行。 谓所思念向不离是为行。 如是为知行。 何等为当知行从本有。 谓从爱欲有为。 从爱行有本。 如是为知行从本有。 何等为当知从行受殃福。 谓有黑行为黑殃。 令致堕下。 有清白行。 令清白福。 行得上上。 是为知从行受殃福。 何等为当知行分布。 谓有黑行。 从黑受殃。 有清白行。 从清白受清白福。 有黑白行。 令致黑白殃福。 有亦非黑亦非清白行。 令从是受福。 行行尽毕。 如是为知行分布。 何等为当知行尽。 谓爱已尽行便尽。 如是为知行尽。 何等为当知受行令行毕。 谓是八种道行。 一为直见。 二为直更。 三为直语。 四为直行。 五为直业。 六为直方便。 七为直念。 八为直定。 如是为知受行令行毕。 若诸比丘。 比丘已知行如是。 知行从本有如是。 知从行受殃如是。 知行分布如是。 知行尽如是。 知受行令行毕如是。 是名为比丘悔厌世间行清净得道令行尽毕。 比丘当知苦。 亦当知苦从本有。 亦当知从苦受殃。 亦当知苦分布。 亦当知苦尽。 亦当知受何行令苦毕。 何等为当知苦。 谓当知生为苦。 当知老为苦。 当知病为苦。 当知死为苦。 当知近不相于为苦。 当知爱别离为苦。 当知所求不得为苦。 当知卒五阴为苦。 如是为知苦。 何等为当知苦从本有。 谓本为痴。 痴为苦本。 如是为知苦从本有。 何等为当知从苦受殃。 谓痴未闻经世间人。 已身中更苦痛剧。 剧苦最痛所不可意。 应当从是念断。 为从外求念外有为。 依外从求为。 有沙门婆罗门一言二言三言四言五言百言。 持咒祠。 令从是能得解身苦。 如是求苦殃或苦殃。 如是为知从苦受殃。 何等为当知苦分布。 谓有苦少受殃久。 或有苦少受殃疾解。 或有苦多受殃久。 或有苦多受殃疾解。 如是为知苦分布。 何等为当知苦尽。 谓痴已尽苦便尽。 如是为知苦尽。 何等为当知受行令苦毕。 谓是八种道行。 一为直见。 二为直更。 三为直语。 四为直行。 五为直业。 六为直方便。 七为直念。 八为直定。 如是为知受行令苦毕。 若诸比丘。 比丘已知苦如是。 知苦从本有如是。 知从苦受殃如是。 知苦分布如是。 知苦尽如是。 知受行令苦毕如是。 是名为比丘悔厌世间行清净得道令苦尽毕。 佛说如是。 比丘受着意佛所说乐行从行。 致清净无为。 发布时间:2025-05-14 15:16:59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book/6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