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说宝积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一卷 内容: 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第0247部佛说宝积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一卷后汉安息三藏法师安世高译佛说宝积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闻如是:一时,佛至罗阅祇耆阇崛山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 文殊菩萨往到佛所,在门外住。 所以者何? 佛坐三昧未久。 佛觉,见文殊,便请入,作礼而住。 佛言:“且坐。 ”   文殊问佛:“属坐三昧,名曰何等? ”   佛言:“宝积。 ”   文殊复问:“何故名宝积? ”   佛言:“譬如摩尼珠,本自净好,复以水洗,置其平地,转更明彻,无不见者。 属所入三昧,见东方无央数阿僧祇刹土及佛已复悉不现。 住是三昧中,无不见诸法本际。 其有信者,以为得印。 所语如言,摩尼宝舍有四角,从一角视,悉见诸角无所缺减,是故见诸本际。 ”   佛问文殊:“知本际不? ”则言知。 “何所是? ”   报言:“我所处是为本际。 诸所欲人异际。 在是际者,亦不在法,亦不在善恶,诸法亦如是。 其知是者,审以知之。 凡之知者,以无所知。 从本传习,莫有作者,是故无有底。 ”   佛问文殊:“何谓是慧? ”   “审是慧者,是故慧。 ”   复问:“何所道? ”   “念名曰道。 ”报言:“所念道无念,是故道。 ”   佛语文殊:“以有念言无念,当以何法教新学,若男子、女人? ”   文殊言:“亦无所出,亦无解,淫怒痴无有极,以是法教一切。 以故无有根,是故不可出、不可解。 其言‘我能坏本际’,以不能。 其言‘我能断生’,是亦不能。 不舍俗事,不念近道,作是者,乃可教于凡人。 ”   文殊问佛:“持何法教学? ”   佛言:“我所教,不坏色、痛庠、思想、死生、识,无所坏,亦不教坏淫怒痴,令得不可计数法,以是法教作佛道者。 我用是故,自致得佛。 ”   佛语文殊:“无所坏法故致佛,无所得法能成佛。 佛者,则法身。 诸种力、无所畏,悉法身之所入。 所以者何? 莫能分一身者而为法身。 法身无有数。 何以故? 不言是凡人、是不凡人,法身等无差特、无所散身,是为法身。 譬如四渎,悉归于海合为一味,若干名法为一法身。 诸所有种各各有名,合会聚之名曰谷;若俗事、道事,悉合为一法身。 所以者何? 不可指示是为俗事,道事亦不可说。 是俗事身是为法身,亦不可见视。 如我所说法身,其有信二知者所作众恶悉以除尽。 ”   文殊言:“于法身亦不见,生天上亦不见,在人间亦不见。 在三道,亦不在泥洹。 ”   佛语文殊:“今若所说乃尔! 若有人问汝者:‘佛现说有五道。 ’当何以解之? ”   文殊言:“譬若如人卧中,见入泥犁,若作禽兽、薜荔,上在天上、若在人中,觉则无所见。 其法身无所著。 所以者何? 但有数故,数者堕俗。 若罗汉、辟支佛,上至佛俱等一法身。 所以者何? 不可分别故。 譬如若干种宝可别知,法身而不别。 所以者何? 不可别故,无生无死故。 法身无所生、无所灭。 所以者何? 常住故。 亦无有垢,亦无有净。 所以者何? 无有过者。 亦无脱、亦无所脱。 佛者,无所不知。 ”   复问文殊:“知法身不? ”   文殊言:“若得者可知。 ”   佛问文殊:“乃知世间所在处不? ”则言知。 佛言:“何所是? ”   文殊言:“其化人处世。 在是世间者,但有名求如毛际,而无为我说者,其世亦不离法身。 ”   佛复问:“世所在何所? ”   文殊言:“譬如云所在无所在,亦不羸亦不强,是则世世之相。 ”   佛问文殊:“汝谓我灭不? ”   文殊言:“不。 何以故? 法身无有生。 若有生乃有灭,法身者不生故,知佛而不灭。 ”   佛问文殊:“若闻已过去恒边沙佛悉般泥洹,汝信不? ”则言信。 佛言:“云何信? ”   文殊言:“其佛者,悉佛所化,化般泥洹故而信之。 ”   佛问文殊:“汝见人临死时,知所趣向? ”   则答言:“而人不可知,何况所趣向? ”   佛语文殊:“乃可聚会说法。 ”   文殊言:“谁欲听? ”   佛言:“欲听聚会者。 ”   文殊白佛:“当因何法有所说? ”   佛言:“说法身。 ”   则言:“不见法身,当何以说之? ”   佛语文殊:“若所说法身不可见,其在会中未晓者,闻其所言,其心恐惧。 ”   文殊言:“若恐惧,其本际已恐惧。 ”   佛言:“本际无恐惧,未晓者亦不恐惧。 ”   文殊言:“诸法无有恐惧者,若金刚。 ”   佛问:“何谓金刚? ”   答言:“无能截断者,以故名曰金刚。 佛不可议,诸法亦不可议,以是为金刚。 ”   佛言:“何所为金刚者? ”   文殊言:“胜诸法故。 佛者,法法之审故,是为金刚。 ”   “佛以何因为金刚? ”   则答言:“所有无所有,一一求之无所有故曰空,空者是佛,以是为金刚。 一切诸法皆佛,依无所依,是故金刚。 ”   “何缘是为金刚? ”   则言:“无所依者无所近,是故为金刚。 ”   佛语文殊:“今我欲作感应,令阿难来。 所以者何? 为一切受法故。 ”   文殊问佛:“属所说法,无所见,无所得。 阿难来者,当取何法? ”   佛言:“善哉! 善哉! 如文殊所说。 ”   佛言:“我见东方无央数阿僧祇刹土诸佛皆悉说是。 ”   舍利弗出其所止处,到文殊所,见而不在,便至佛所,于门外住。 佛谓文殊言:“呼舍利弗入。 ”   文殊问佛:“本际法身有中、有外、有内,当从何所得? ”   佛言:“不可得。 ”   答言:“本际以无际。 ”复言:“舍利弗者亦在法身中,不而所从来,当所入。 ”   佛语文殊:“若为苦,舍利弗为不苦。 譬如诸声闻在内与我俱语,而若在外住,不用时入,是不为烦。 ”   答言:“虽在外住,亦不苦亦不烦。 ”   佛问:“若以何故不苦不烦? ”   文殊言:“佛为声闻说法,我亦如是故不苦不烦。 所以者何? 诸佛所离法身故。 ”   文殊言:“譬如恒边沙劫不见佛,亦不得入,亦不苦不烦。 所以故? 佛所说法亦无增无减。 所以者何? 诸法无有主,以是故无苦无烦。 诸所有名,佛因是而教人。 所以者何? 佛以是教故。 ”   佛遥问舍利弗:“汝悉闻文殊所语不? ”   舍利弗言:“唯佛勿以自劳,愿乐于是往听其法。 ”   文殊白佛:“可令舍利弗来入。 ”   佛遥谓舍利弗前,前已作礼就坐。 文殊谓舍利弗:“于是法中何所而尊? ”   “欲入听之,闻说尊法爱乐欲闻,故入欲听。 ”   文殊言:“审如若所说,是法实尊,甚深甚深! 何以故? 是法无有二心故。 所以者何? 非若所知,不在其中。 诸罗汉、辟支佛,亦复如是,及求佛道者。 何以故? 不可得故,亦不从希望得,以是故无能在其中。 本清净故,诸法亦清净。 ”   舍利弗问文殊:“所以罗汉不在其中? ”   文殊言:“淫怒尽是为罗汉,无所住,无所成,当在何所中? ”   舍利弗言:“故到人处不见,以是故来至闻,但欲闻深法故。 ”   舍利弗言:“我从佛若从人闻其法,诚无厌极。 ”   时文殊言:“于法无厌极,如舍利弗所语。 ”   文殊问:“法身能有所受法不? 何故而无厌极? ”   舍利弗言:“法身无所受。 ”   “其本际有所受不? ”   舍利弗言:“无所受。 ”   文殊答舍利弗:“本际无所受故,而若无厌极。 ”   文殊言:“若本际受法,汝有厌极? ”   舍利弗言:“除佛所说,我之所说无有与等。 ”   文殊言:“汝能自信其法至泥洹,若自信不至泥洹? ”   舍利弗言:“从本以悉般泥洹。 ”   文殊言:“宁自信,常于是不动转? ”   舍利弗言:“信。 ”   复问:“从何所信? ”   则答言:“法身无所生、无所灭,故知无所动转。 ”   复问:“信罗汉尽无有余,无所复知不? ”   舍利弗言:“信。 ”   “从何所信? ”   “其知以无所复有故无所知,无所知者无所止,故曰尽。 ”   文殊言:“罗汉尽故如是,何以故? ”   舍利弗言:“悉舍诸法无所得故。 ”   文殊问:“汝信以恒边沙佛般泥洹以不般泥洹? ”   舍利弗言:“信。 ”   “从何所信? ”   “法身不生不死故,不般泥洹。 ”   文殊问:“信诸佛为一佛不? ”   舍利弗言:“信。 ”   “从何所信之? ”   答曰:“一法身无有二故。 ”   文殊问:“信诸所有刹土为一刹土不? ”   舍利弗言:“信。 ”   “从何所信? ”   答言:“所有尽故。 ”   文殊复问:“能信一切法,无所识、无所脱、无所念、无有证? ”   舍利弗言:“信。 ”   “从何所信? ”   “无自然而知自然者,故无所识、无所脱、无所念、无有证,亦不生不灭,亦不见亦不有见,本际无处,所以故信。 ”   文殊复问:“信法身住,无所生、无所灭、无所止? ”   舍利弗言:“信。 ”   “从何所信之? ”   “亦不是法有所生、有所灭、有所止,以故信。 ”   文殊问:“能信不可计法身所从出,能知处不? ”   舍利弗言:“信。 ”   “从何所信? ”   答言:“法身者,亦无淫怒痴故,信之而无处。 ”   复问舍利弗:“乃信诸法依佛依无所依等不? ”   答言:“信之。 ”   “从何所信? ”   答言:“无所止。 无所止者,谓不可见之所依。 ”   文殊言:“善哉! 善哉! 舍利弗,如若之境界,我悉问之,若皆答其所知。 ”   舍利弗语文殊:“今我所闻者,以念不复忘。 ”   佛谓舍利弗:“若有男子、女人,闻是法持讽诵读,为一切人广说,为解其义,疾得所欲。 ”   文殊语舍利弗:“今佛所说无有异。 ”   舍利弗白佛:“以供养前佛者,所以彼者来悉得是耶? 是法名曰何等? 当云何行? ”   “名曰《问法身宝积》。 持本际,持无所处。 所持持一切诸法,无所挂碍。 其从若闻是者,便因是法悉逮得。 其闻者复教诏余人,展转相开导。 所以者何? 文少而解多。 ”   佛说是经,舍利弗罗汉,文殊师利菩萨,诸天、人、世间人民、龙、鬼、神,一切欢喜,作礼而去。 发布时间:2025-05-14 14:13:36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book/6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