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人寿有古延今促之异 内容: 【原文】经云,增劫之时,从人寿十岁后,每过百年,各增一岁,如是增之又增,至八万四千岁而止。 自后每过百年,各减一岁,如是减之又减,至于十岁而极。 十岁以还,又复增益。 犹之日永日短,循环无已也。 [按]释迦如来,人寿百岁时出。 故成康之世,盈百者甚多,如武王九十三,文王九十七。 唐虞之世,在文王前千余年,又当增十余岁,故禹寿一百有六,舜寿一百有十,尧寿一百十七。 帝喾(ku)在位七十年,寿可知矣。 颛(zhuan)顼(xu)在位七十有八,视帝喾复增矣。 少昊在位八十四年,视颛顼复增矣。 黄帝在位百年,视少昊复增矣。 炎帝在位百四十年,视黄帝复增矣。 伏羲前有因提纪,循蜚纪,叙命等纪。 至人皇氏,不知几十万年,故人皇兄弟九人,合四万五千六百年。 至地皇,天皇,又不知若干万年,故兄弟各一万八千岁。 垂于史册者,彰灼可考。 后儒见几万岁之说,以为荒唐,尽行删去,亦陋矣。 当日作史者,垂此必非无本。 孔子生衰周,犹及见史氏之阙文。 岂唐虞以前之史臣,妄入无稽之语于正史耶。 噫。 目不见熊,而谓之三足鳖。 非物之怪,乃学识未充也。 若夫周昭王至今,又阅三千年,又当减三十岁,故目今年高者,类以七旬为上下。 博览群书,方知佛语有验。 韩昌黎佛骨表,谓上古无佛而寿,后世有佛而夭。 岂识正值减劫之际乎。 ◎人寿八万岁时,五百岁而婚嫁。 周初之制,三十而有室。 今则年未成童,便思少艾,总角稚子,口出秽语矣。 【译白】据佛经上说:“当增劫之时,从人寿只有十岁开始,每过一百年,就增加一岁,像这样增之又增,一直增到八万四千岁为止。 从此以后,每过一百年,就减去一岁,这样减之又减,减到十岁就不再减了。 十岁以后,又开始增加。 就像一年中有时白天长,有时白天短一样,相互交替,循环不已。 ”[按]释迦如来于人寿一百岁时诞生于世,所以我国周朝成王、康王时代,活满百岁的人很多,如武王九十三岁,文王九十七岁。 唐尧、虞舜时代,在周文王前一千余年,寿命又当增加十多岁,所以禹活了一百零六岁,舜一百一十岁,尧一百一十七岁。 帝喾在位执政七十年,那么他的寿命肯定比尧帝长。 颛顼在位七十八年,比帝喾又有所增加。 少昊在位八十四年,比颛顼又有增加。 黄帝在位百年,比少昊又增加。 炎帝在位一百四十年,比黄帝又增加。 再推到伏羲之前有因提纪、循蜚纪、叙命等纪,至人皇氏,不知有几十万年,所以人皇兄弟九人,合起来有四万五千六百岁。 到了地皇、天皇,又不知有多少万年,所以兄弟二人各一万八千岁。 留传记载于史册上的,历历可考。 后世儒者认为人活几万岁的说法很荒唐,就将史书上有关这方面之记载全部删去,此种见识未免也太浅陋无知了。 古时作史书之人,记载此事一定是有依据的。 孔子生于周朝衰落之时,还能见到史家的缺文。 难道唐、虞以前的史臣,是凭空捏造无稽之谈入于正史的吗? 噫! 没有见过熊的人,把熊当做三足鳖,这不是物种怪异,而是学识浅薄啊! 从周昭王至现在,又过了三千年,人的寿命应当减去三十岁,所以现今高寿之人,大抵在七十左右。 博览群书,然后才知佛说之言是真实不虚的。 韩昌黎在《论佛骨表》上说:“上古无佛时,人的寿命长。 后世有佛,人寿反而短。 ”他哪知现今正值减劫之际呢? ◎人的寿命达到八万岁时,五百岁才谈婚论嫁。 周朝初期的制度,三十岁才能成家。 现在的人还未满十五岁,便思念美貌少女。 幼小儿童,就满口脏话。 摘自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人寿有古延今促之异 发布时间:2020-12-19 20:10:49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book/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