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劝毁淫书说 内容: 寿康宝鉴:劝毁淫书说 三代而下,世多邪说,而邪说之最足以害人心世道者,莫如淫词小说为甚。 盖圣贤经传,唯恐不能觉天下之愚迷。 而淫词小说,唯恐不能丧斯民之廉耻。 以故小说出而淫风炽,淫词兴而贞德衰。 然谁无羞恶之心,岂肯作禽兽之事? 但以聪明子弟、灵敏妇女,一睹此书,悉为所惑。 初则艳其词章,以为佳妙。 继则情随文转,不能自持。 遂致竟以希圣希贤、宜家宜国之身,甘作钻穴逾墙、偷香窃玉之事,而绝无顾惜者,皆此等邪书之所蛊惑也。 其毒人也,烈于蜜饯砒霜。 其陷人也,惨于雪覆坑坎。 令人灭理而乱伦,折福而损寿,破家而杀身,辱先而绝后。 及其死也,尚使神识堕于地狱,受诸极苦,久经长劫,莫由出离。 可不哀哉! 凡作此书及贩卖此书者,其罪甚于叛逆之首、乱贼之魁,当为国法所必诛,天律所不赦也。 奉劝当权诸名公伟人,及一切有心世道仁人君子,凡见此等人,务必劝令改业;凡见此等书及板,务必尽行焚毁。 有力则独任其资,无力则劝众共举。 又祈辗转化导,俾人各景从,必期于世间永无此书,人民各敦彝伦而后已。 将见佛天云护,灾障冰消。 身心安泰,家门迪吉。 富寿康宁,现身获箕畴之五福。 勋徽爵位,后裔纳伊训之百祥矣。 特将收藏小说四害,并焚毁淫书十法,详列于后,企有心世道者,采取而举行焉。 收藏小说四害   一玷品行 览此等书,必非正人佳士。 昔时南海一县令,好观淫书,手抄小本,日玩之,不意乱入详册,上司怒其无行,参革而死。 二败闺门 凡好藏淫书,好唱弹词之家,妇女率多丑声。 其秉性幽贞者,或以瘵疾死。 余多不忍言矣,可胜痛哉! 三害子弟 藏此书者,子弟必然偷看。 其佳者以此早知觉,早破身,或以疾死。 即令不死,转而自悔,而元气一散,断不能成大器。 世间尽有佳子弟,秀出一时,迄无成就。 多由浑金璞玉,早年玷缺,皆乃父兄巾箱中密藏物所害也。 若中下者,必好此而破家矣。 金陵一名家子,过目成诵,年十三,博通经史。 一日偷看《西厢曲本》,忘餐废寝七日夜,而元阳一走,随即颓败。 医曰:“心肾绝矣。 ”遂死。 四多恶疾 好此种书,必多夭,必多异疾。 杭州宋司马,人极丰伟,年甫五十,即乞归。 谓家人曰:“我幼时喜小说,风痰入肾,不久矣。 ”未几死。 看淫书之害如此。 呜呼! 真可为痛哭者也。 再详十法,普告同人。 焚毁淫书十法   第一法 奉劝执政名公、院会议士,疏陈其害,请令申明禁于天下,永远杜绝,著为条例,此斩草除根法也。 淫书陷溺人心,大伤风化,显与治道相违,以致每年添出无数奸情命案,毒流天下。 著此等书、售此等书、蓄此等书者,当服上刑。 绝此等书、禁此等书、焚此等书者,必受上赏。 (张君孟球,任河南按察司,居官廉洁,恩威并施。 最喜刻印善书,广行善事。 最恶淫书、淫画、春方,及堕胎、赌具等物,必严禁之,首获有厚赏。 夫人闻公抄传善书,亦典衣饰相助。 生五子,学庠、应造、绍贤、企龄、景祈,俱擢高科,登显仕。 公无疾而终。 )   第二法 奉劝各直省守土官长,下车伊始,即行禁止,翻刻淫书者必究。 禁人家毋许收藏淫书板,禁画师毋许描绘淫画,禁奸徒毋许售卖春药,禁书贾毋许发兑淫书,禁匪流毋许制造淫具,禁抄胥毋许传播春方、编造淫集。 有不遵者,酌置典刑,无稍姑息。 (堕胎之恶,全由药术。 每见郡邑乡镇,辄有匪人,于通衢狭巷遍布招帖,煽惑男女。 服之者无不伤胎,兼且害母。 且奸民恃此私奔苟合,愈长淫风。 能禁止者,一可救婴儿之命,一可杜邪淫之心,功莫大焉。 伏愿地方官长,经过所属街巷等处,一见市肆淫书小说,及春方媚药,墙壁招帖。 实心认真,迅即飞饬皂役,根究着落,惩其店主伙党,毁其卷帙方药,责令改业。 再行密访有私行货卖者,科以重罪,必一一尽毁其书,焚其板而后已。 此真居官第一快心事,亦真居官第一阴德事。 更有奸民制造淫具,或角或铅,丑名不一,较之杀人,厥罪维均,不可不严为惩禁。 )   第三法 奉劝胶庠吉士,不谈闺阃,不制艳曲,严戒生徒,毋许购藏淫书、淫画。 凡笔墨有伤风化者,必投诸火。 朋友有犯戒者,务须苦口良言,婉转劝止。 (某生好撰艳曲,闻者无不动情,彼抚掌称快。 一日他出,遗稿于案上,其妻妾颇解字义,窥见之,从此遂有外交。 生闻知,詈其妻妾。 妻妾反唇曰:“君好撰艳曲,谆谆以淫乐教人。 今日之事,乃谨遵台命也,何足深怪? ”生无言可答,长叹一声,无疾而死。 )   第四法 奉劝富家大族,广收淫籍,随买随焚。 有巨力者,尽劈其板。 力稍逊者,多毁其书。 每一举步一出外时,必买归而焚化焉,日积月累,功德无涯。 倘贫穷亲友,不幸业此,务须出资劝其改业,买其所藏之书,尽付丙丁。 凡一切弹唱小说,不许进门。 (石琢堂殿撰,为诸生时,以扶翼名教为己任。 家置一纸库,名曰“孽海”,凡见淫词艳曲,坏人心术,及得罪名教之书,悉纳其中烧之,不徒惜字而已。 )   第五法 奉劝寒素人家,无力买烧淫书及板,当手抄烧毁淫书善报,各处分送。 倘无暇抄写,尽可逢人劝戒,以口代书,随缘指点,功亦不小。 (手德、口德,均是功德。 )   第六法 奉劝刻书店铺,议定行规,凡遇淫秽册籍,概不受镌,有私刻者,公同议罚。 如此则淫书不绝而自绝,且阴功浩大,更不待言。 (赚钱有限,造孽靡涯。 )   第七法 奉劝各省书坊,概不发行淫书,免使天下识字之人,同趋孽海。 (江南书贾嵇留,积本三千金,每刻小说及淫画图像,人劝不听。 以为卖古书,不如卖时文;印时文,不如印小说、淫画,以售多而利速也。 其家财由此颇厚。 不数年,目双瞽。 所刻诸板,一火而烬。 及死,棺敛无措,妻子有不忍言者。 )   第八法 奉劝画家,不画淫画,照相馆不许代印,免使天下不识字之人,共沉孽海。 (福建诸葛润,善画彩色淫画,浪游都下,名重而价亦高,诸贵人子弟,日昵近之,家遂富。 一夜盗入旅邸,润大呼,盗先砍落其手,连挥数刃而绝,财帛席卷去。 后广东李孝廉得其遗稿,叹曰:“是物流传,误人子弟不少。 ”偿其值而悉火之。 李于是年中式,子亦先后联捷南宫。 世间造恶未有甚于画淫画者,无论识字不识字之人,一概心醉神驰,同驱入禽兽之域。 吾见擅此技者,人人斩后。 盖其画幅艳传,不知害了多少子弟,坏了多少闺门,恐绝嗣不足蔽其辜也。 至其妻、其女、其媳,鲜不淫乱者,由其朝夕见闻,无非淫状,即有贞洁之性,亦化而为邪。 且其人亦必早夭而不寿,盖其执笔摹拟,刻刻淫心摇荡,真精浮散,梦遗、滑精、脱阳等症,皆相继而作也。 呜呼惨矣! 夫百工技艺,何事不可为,而乃为此? 山水花鸟,何物不可画,而乃画此? 处心积虑,欲使天下无人不好淫而后快。 吾恐技愈精而孽愈重,孽愈重而报愈酷矣。 )   第九法 奉劝医家,不传春方,力辨其谬,免使淫徒矫揉造作,枉送性命。 (医书中间有附载春方者,最为害事。 愿医者弗传与人,并削去书中此一条可也。 其余旁门外道诸书,坏人心术,丧人廉耻,最邪妄,最淫恶,罪入无间地狱,学道者决不可看。 能烧其书,毁其板,功莫大焉。 )   第十法 奉劝宾僚宴会,弗点淫戏,免使年少士女,荡心失魂,变生仓猝。 且免暗中戕丧,痨瘵夭亡,庶共跻仁寿云。 (戏馆之中,少长咸集,彼优伶身为贱役,不惜丑态以献媚于人,固无足怪。 而阅戏者,率皆良家子弟,年高者虽不为之动,而年少者视之,则心神俱荡,或戕丧其真元,或驰骛乎花柳,钻穴逾墙之行无不为,偷期密约之事无不干。 病从此生,身从此殒,伤风败俗,可胜言哉! 故为高明者劝,嗣后凡入戏馆,切勿点及淫戏。 酬愿敬神,尤宜痛戒。 天下断未有聪明正直之神,而喜观淫戏者。 亦未有聪明正直之神,而不恶淫戏者。 盖敬神本欲求福,而淫戏适足贾祸。 况庙中不能禁妇女不来,而蚩者尤易蛊惑,甚或闺女看之而动情,孀妇看之而失节。 人何苦以一时之意兴,造此无穷罪孽哉? 愿与诸同志共戒之。 )   以上十法,法法相通。 遵而行之,便是天堂捷径,而种种福报在其中矣。 逆而反之,便是地狱孽缘,而种种祸报在其中矣。 人其知所自警哉! 颜光衷曰:刻淫书,诱荡子,杀人不见血。 有圣人者出,急应收毁一切淫污邪书及书板,有翻刻者,处以极刑,比于五逆,罪在不赦,庶乎风俗醇而士习可正也。 袁了凡曰:取淫秽邪书恶状及谤语焚化者,得子孙忠孝节义报。 好阅淫词小说,将此等淫秽书与圣贤书并贮者,得子孙淫佚报。 翻印淫词小说恶状,贩卖射利者,得子孙娼优下贱报。 东莱吕氏曰:教小儿当以正,不可使之情窦早开。 黄藜乙《蒙养篇》云:人家子弟已识字后,即禁看淫书小说,此种本属子虚乌有,少年误认为真,眩目荡心,最为害事。 常稽察其背后借看,搜出即投之于火。 十一、二岁后,父宜携之同寝,留心察其睡中动静。 居常女婢、仆妇,不论美恶老少,不宜亲近。 只此一关,能与牢守,功名寿算,终身受用不尽。 《务本丛谈》曰:家中父母,对于儿童,务须严厉教育监察。 诸如小儿幼时,母亲常把吃物先在自己嘴内嚼碎,传过小儿嘴内吃下,最害卫生。 或欢喜时候,用手常弄小儿阳物为戏,他从小已受此种感觉,将来成人时,恐就有手淫恶习(手淫害处最大,犯者必至伤身殒命)。 或小儿在无事时,偶然自己扪弄阳物,亦须严禁,以免养成习惯。 淫书、淫画、淫戏,小儿成童时万不可看。 此等如蜜里砒霜,入口即死,或侥幸不死,亦必酿成梦遗、滑精等症,终身受害无穷。 因看淫书等时,心性摇荡,元阳暗中走失,身体受大损伤,所以一有遗精之病,一直到死,难望挽回,后来终身抱痛,追悔莫及。 为父母者,务须认真监督,暗中时常察其举动,一见有淫书、淫画等在背后偷看,立即搜出销毁,庶免遗祸,如此方能保全儿童性命。 又凡夫妇交媾之际,切勿乳子,因小儿若食淫乳,长大定然生性淫邪,切须戒忌。 《西国立志编》曰:稗官小说,为破坏教养、博人嘲笑之书。 今世撰著此书之人,以欲投时所好,往往不嫌俚俗,不避浪谑,破人伦,冒国法而为之,其罪实不容于死。 陀格拉斯曰:“人不可著戏文戏画,而毒害世人。 ”阶斯打林曰:“稗官小说,害遍群生,而其害心志未坚之青年,更甚于疫疠。 ”   ◎张某禀异才,好编小说,刊板发卖,自谓笔底云烟,无伤阴德。 一夕,梦其父诃之曰:“尔所著诸刻,令阅者目眩神飞,因而败人行检者不少。 冥司于此等案,降罚最酷。 尔本前程远大,寿数绵长,今缘是折消矣。 可惜祖先数世培植,一旦顿丧尔手,尚谓无伤耶? ”张惊寤大悔。 未几,全家溺死。 ◎江南有书贾朱祥者,好刻淫书小说,租卖传观。 友人皆劝其勿刻,朱笑以为迂。 不数年,目双瞽。 一日火起,生以两目不见,逃避不及,半身烧烂,哀号痛苦,三日而死。 死时自悔曰:“我刻淫书淫画,得发小财,害人不少,应该如此。 愿天下同业人,早早劈板烧书,勿似我懊悔不已也。 ”后妻女流入娼家,嗣亦绝。 ◎渤海全如玉,虽系贫人,却孳孳好善。 见人作好事,则奖劝飏鼓舞,始终不倦。 又尝力疾手录善书,普化世人。 一日泛海,被风飘至一山。 全登其绝顶,遥望海天一色,十分畅快。 忽有一道者,黄袍棕履,古貌长髯,从林中出,语全曰:“世人尚假,上帝喜真。 尔生平劝善事,修善书,皆系真心,不求人知,功莫大焉。 ”全谦不敢当。 道者又曰:“儒者具有聪明,不为圣贤阐发义理,反编造淫词艳曲,流害天下万世。 此等人堕地狱中,受无量苦,永无出期。 尔试往观之,知彼之罪,则知尔之功矣。 ”乃携全手,行云雾中,须臾见一城,榜曰“酆都”,守门军役皆奇形异状,见道者伏地叩首。 又至一大署,侍卫林立,亦震慑拜伏。 堂额曰“森罗之殿”,两柱联曰:“尔既如斯,任尔奸,任尔诈,任尔作恶,少不得庭前勘问。 我诚无奈,尽我法,尽我理,尽我奉公,又何须堂下哀求。 ”一王者冕旒出迎,尊礼备至。 道者曰:“淫词艳曲,最为人心之害。 阴间受罚,阳世不知,犯者如故。 可令人带此子往看明白,传语世人,倘得回心向道,亦大慈悲也。 ”即有二役,将全引至一处,见有数人,或受刀砍,或受犁耕,或受碓舂,或受油铛,每受毕,旋复原形。 全问:“此为何人? ”鬼卒曰:“此乃著作淫秽小说书籍者。 ”全又问:“罪有尽期否? ”卒曰:“万劫沉沦,求入蛆虫道,未可得也,焉有尽期? ”全亦心惧欲回,役复引至殿。 道者指王谓全曰:“此明季杨忠愍公也,在世忠直,参严嵩五奸十罪,上帝深嘉,特接今职。 尔回并为宣扬,庶见上天赏善罚恶,毫厘不爽也。 ”乃辞王,仍携全手,回至原山。 值风顺,别道者挂帆而去,逢人道其所见,谆谆劝勉云。 发布时间:2020-12-19 12:30:55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book/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