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心非有在有不在 内容: 【原文】或谓心不在焉,则视不见,听不闻,食不知味。 若视之而见,听之而闻,食之而知味,此即心所在矣。 然则心固有在有不在乎。 曰,此六识也,非心也。 且如美女在前,便生爱染,此因眼色相对而成识也。 说着酸梅,口涎自生,此因舌味相感而成识也。 登高视下,两股战栗,此因身触相迫而成识也。 认为虚灵不昧之体,则毫厘千里矣。 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 其谓此欤。 【译白】有人说:“当一个人心不在焉时,眼睛虽在看,却像没有看到一样;耳朵虽在听,却像没有听到一样;口里吃着东西也不知滋味。 若视而能见,听而能闻,吃东西也有滋味,就说明心在了。 因此心确实有在与不在啊! ”我说:“此是六识,而不是心。 比如美女在面前,会生爱染,是由于眼根与色尘相对而成眼识。 说着酸梅就会流口水,是因为舌根与味尘相感而成舌识。 登高处往下看,两腿会战栗发抖,是由于身根与触尘相迫而成身识。 将此六识认作是虚灵不昧之心体,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古德偈云:‘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前认识神。 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 ’就是指此而言啊! ”摘自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心非有在有不在 发布时间:2020-12-19 07:26:18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book/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