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悯人之孤 内容: 【原文】[发明]痛哉。 天下有茕茕(qiong)无告,如孤儿弱息者乎。 往昔父母无恙时,亦曾恩勤顾复,爱若掌珠。 亦曾捧负提携,恐其不寿。 谁料中道丧殂,骨肉捐弃。 此固九泉之下所痛恨于无如何者也。 嗟乎。 人唯推己及人之念,最为平恕耳。 假令吾之子女,零丁孤苦,忽有仁人君子,扶持而卵翼之,吾之感恩为何如者。 或有凶暴恶人,凌虐而耻辱之,吾之饮恨又何如者。 故曰,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 ◎少失父母,固为孤矣。 推而论之,外无叔伯,内鲜兄弟,皆孤也。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皆孤也。 又或宦游服贾,寄迹他乡,亦孤也。 甚至道高毁来,德修镑兴,亦孤也。 孤之途既广,悯之端亦多。 举帝君一则,可充其类。 【译白】[发明]令人痛心啊! 难道天下还有比失去父母、有苦无处诉之孤儿弱女更可怜的吗? 从前父母在世时,这些孤儿也曾得父母恩宠,悉心照顾,无微不至,爱如掌上明珠。 这些孤儿也曾被父母抱着、背着、牵着、扶着,唯恐其遭遇不幸。 谁知父母半路撒手,骨肉分离,此也是九泉之下父母所痛心遗憾而又无可奈何的啊! 唉! 人能心存推己及人之心,才称得上仁恕。 假如自己之子女伶仃孤苦,忽有仁人君子,扶持养育之,自己将是怎样的感恩戴德! 若有凶暴恶人,欺负虐待,乃至肆意侮辱之,自己心中又将是怎样的切齿痛恨! 所以说,人对于自己所爱的子女亲戚,都有不忍伤害之心。 若能将此不忍伤害之心推及所有人,便是仁。 ◎少年时失去父母,固然是孤。 推而论之,外无叔伯,内少兄弟姐妹,都是孤。 家道衰弱,福分微薄,晚年才有儿女,也是孤。 为谋求一官半职,或经商在外,流浪他乡,也是孤。 甚至道行高洁而遭人诋毁,德高望重而受人谤议,同样是孤。 孤之情形既多,怜悯帮助之方法当然也多。 在此举帝君一例,可扩充其种种类型。 摘自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悯人之孤 发布时间:2020-12-18 23:13:03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book/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