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一百五十七 内容: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五十五 复次憍尸迦。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安忍波罗蜜多。 作如是言:汝善男子。 应修安忍波罗蜜多。 不应观布施波罗蜜多若常若无常。 不应观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若常若无常。 何以故? 布施波罗蜜多布施波罗蜜多自性空。 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 净戒乃至般若波罗蜜多自性空。 是布施波罗蜜多自性即非自性。 是净戒乃至般若波罗蜜多自性亦非自性。 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罗蜜多。 於此安忍波罗蜜多。 布施波罗蜜多不可得。 彼常无常亦不可得。 净戒乃至般若波罗蜜多皆不可得。 彼常无常亦不可得。 所以者何。 此中尚无布施波罗蜜多等可得。 何况有彼常与无常。 汝若能修如是安忍。 是修安忍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 应修安忍波罗蜜多。 不应观布施波罗蜜多若乐若苦。 不应观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若乐若苦。 何以故? 布施波罗蜜多布施波罗蜜多自性空。 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 净戒乃至般若波罗蜜多自性空。 是布施波罗蜜多自性即非自性。 是净戒乃至般若波罗蜜多自性亦非自性。 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罗蜜多。 於此安忍波罗蜜多。 布施波罗蜜多不可得。 彼乐与苦亦不可得。 净戒乃至般若波罗蜜多皆不可得。 彼乐与苦亦不可得。 所以者何。 此中尚无布施波罗蜜多等可得。 何况有彼乐之与苦。 汝若能修如是安忍。 是修安忍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 应修安忍波罗蜜多。 不应观布施波罗蜜多若我若无我。 不应观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若我若无我。 何以故? 布施波罗蜜多布施波罗蜜多自性空。 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 净戒乃至般若波罗蜜多自性空。 是布施波罗蜜多自性即非自性。 是净戒乃至般若波罗蜜多自性亦非自性。 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罗蜜多。 於此安忍波罗蜜多。 布施波罗蜜多不可得。 彼我无我亦不可得。 净戒乃至般若波罗蜜多皆不可得。 彼我无我亦不可得。 所以者何。 此中尚无布施波罗蜜多等可得。 何况有彼我与无我。 汝若能修如是安忍。 是修安忍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 应修安忍波罗蜜多。 不应观布施波罗蜜多若净若不净。 不应观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若净若不净。 何以故? 布施波罗蜜多布施波罗蜜多自性空。 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 净戒乃至般若波罗蜜多自性空。 是布施波罗蜜多自性即非自性。 是净戒乃至般若波罗蜜多自性亦非自性。 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罗蜜多。 於此安忍波罗蜜多布施波罗蜜多不可得。 彼净不净亦不可得。 净戒乃至般若波罗蜜多皆不可得。 彼净不净亦不可得。 所以者何。 此中尚无布施波罗蜜多等可得。 何况有彼净与不净。 汝若能修如是安忍。 是修安忍波罗蜜多。 憍尸迦。 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 是为宣说真正安忍波罗蜜多。 复次憍尸迦。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安忍波罗蜜多。 作如是言:汝善男子。 应修安忍波罗蜜多。 不应观内空若常若无常。 不应观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若常若无常。 何以故? 内空内空自性空。 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 外空乃至无性自性空自性空。 是内空自性即非自性。 是外空乃至无性自性空自性亦非自性。 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罗蜜多。 於此安忍波罗蜜多。 内空不可得。 彼常无常亦不可得。 外空乃至无性自性空皆不可得。 彼常无常亦不可得。 所以者何。 此中尚无内空等可得。 何况有彼常与无常。 汝若能修如是安忍。 是修安忍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 应修安忍波罗蜜多。 不应观内空若乐若苦。 不应观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若乐若苦。 何以故? 内空内空自性空。 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 外空乃至无性自性空自性空。 是内空自性即非自性。 是外空乃至无性自性空自性亦非自性。 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罗蜜多。 於此安忍波罗蜜多。 内空不可得。 彼乐与苦亦不可得。 外空乃至无性自性空皆不可得。 彼乐与苦亦不可得。 所以者何。 此中尚无内空等可得。 何况有彼乐之与苦。 汝若能修如是安忍。 是修安忍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 应修安忍波罗蜜多。 不应观内空若我若无我。 不应观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若我若无我。 何以故? 内空内空自性空。 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 外空乃至无性自性空自性空。 是内空自性即非自性。 是外空乃至无性自性空自性亦非自性。 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罗蜜多。 於此安忍波罗蜜多。 内空不可得。 彼我无我亦不可得。 外空乃至无性自性空皆不可得。 彼我无我亦不可得。 所以者何。 此中尚无内空等可得。 何况有彼我与无我。 汝若能修如是安忍。 是修安忍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 应修安忍波罗蜜多。 不应观内空若净若不净。 不应观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若净若不净。 何以故? 内空内空自性空。 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 外空乃至无性自性空自性空。 是内空自性即非自性。 是外空乃至无性自性空自性亦非自性。 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罗蜜多。 於此安忍波罗蜜多。 内空不可得。 彼净不净亦不可得。 外空乃至无性自性空皆不可得。 彼净不净亦不可得。 所以者何。 此中尚无内空等可得。 何况有彼净与不净。 汝若能修如是安忍。 是修安忍波罗蜜多。 憍尸迦。 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 是为宣说真正安忍波罗蜜多。 复次憍尸迦。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安忍波罗蜜多。 作如是言:汝善男子。 应修安忍波罗蜜多。 不应观真如若常若无常。 不应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若常若无常。 何以故? 真如真如自性空。 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 法界乃至不思议界自性空。 是真如自性即非自性。 是法界乃至不思议界自性亦非自性。 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罗蜜多。 於此安忍波罗蜜多。 真如不可得。 彼常无常亦不可得。 法界乃至不思议界皆不可得。 彼常无常亦不可得。 所以者何。 此中尚无真如等可得。 何况有彼常与无常。 汝若能修如是安忍。 是修安忍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 应修安忍波罗蜜多。 不应观真如若乐若苦。 不应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若乐若苦。 何以故? 真如真如自性空。 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 法界乃至不思议界自性空。 是真如自性即非自性。 是法界乃至不思议界自性亦非自性。 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罗蜜多。 於此安忍波罗蜜多。 真如不可得。 彼乐与苦亦不可得。 法界乃至不思议界皆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 所以者何。 此中尚无真如等可得。 何况有彼乐之与苦。 汝若能修如是安忍。 是修安忍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 应修安忍波罗蜜多。 不应观真如若我若无我。 不应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若我若无我。 何以故? 真如真如自性空。 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 法界乃至不思议界自性空。 是真如自性即非自性。 是法界乃至不思议界自性亦非自性。 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罗蜜多。 於此安忍波罗蜜多。 真如不可得。 彼我无我亦不可得。 法界乃至不思议界皆不可得。 彼我无我亦不可得。 所以者何。 此中尚无真如等可得。 何况有彼我与无我。 汝若能修如是安忍。 是修安忍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 应修安忍波罗蜜多。 不应观真如若净若不净。 不应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若净若不净。 何以故? 真如真如自性空。 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 法界乃至不思议界自性空。 是真如自性即非自性。 是法界乃至不思议界自性亦非自性。 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罗蜜多。 於此安忍波罗蜜多。 真如不可得。 彼净不净亦不可得。 法界乃至不思议界皆不可得。 彼净不净亦不可得。 所以者何。 此中尚无真如等可得。 何况有彼净与不净。 汝若能修如是安忍。 是修安忍波罗蜜多。 憍尸迦。 是善男子善女人等。 作此等说。 是为宣说真正安忍波罗蜜多。 复次憍尸迦。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安忍波罗蜜多。 作如是言:汝善男子。 应修安忍波罗蜜多。 不应观苦圣谛若常若无常。 不应观集灭道圣谛若常若无常。 何以故? 苦圣谛苦圣谛自性空。 集灭道圣谛集灭道圣谛自性空。 是苦圣谛自性即非自性。 是集灭道圣谛自性亦非自性。 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罗蜜多。 於此安忍波罗蜜多。 苦圣谛不可得。 彼常无常亦不可得。 集灭道圣谛皆不可得。 彼常无常亦不可得。 所以者何。 此中尚无苦圣谛等可得。 何况有彼常与无常。 汝若能修如是安忍。 是修安忍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 应修安忍波罗蜜多。 不应观苦圣谛若乐若苦。 不应观集灭道圣谛若乐若苦。 何以故? 苦圣谛苦圣谛自性空。 集灭道圣谛集灭道圣谛自性空。 是苦圣谛自性即非自性。 是集灭道圣谛自性亦非自性。 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罗蜜多。 於此安忍波罗蜜多。 苦圣谛不可得。 彼乐与苦亦不可得。 集灭道圣谛皆不可得。 彼乐与苦亦不可得。 所以者何。 此中尚无苦圣谛等可得。 何况有彼乐之与苦。 汝若能修如是安忍。 是修安忍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 应修安忍波罗蜜多。 不应观苦圣谛若我若无我。 不应观集灭道圣谛若我若无我。 何以故? 苦圣谛苦圣谛自性空。 集灭道圣谛集灭道圣谛自性空。 是苦圣谛自性即非自性。 是集灭道圣谛自性亦非自性。 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罗蜜多。 於此安忍波罗蜜多。 苦圣谛不可得。 彼我无我亦不可得。 集灭道圣谛皆不可得。 彼我无我亦不可得。 所以者何。 此中尚无苦圣谛等可得。 何况有彼我与无我。 汝若能修如是安忍。 是修安忍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 应修安忍波罗蜜多。 不应观苦圣谛若净若不净。 不应观集灭道圣谛若净若不净。 何以故? 苦圣谛苦圣谛自性空。 集灭道圣谛集灭道圣谛自性空。 是苦圣谛自性即非自性。 是集灭道圣谛自性亦非自性。 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罗蜜多。 於此安忍波罗蜜多。 苦圣谛不可得。 彼净不净亦不可得。 集灭道圣谛皆不可得。 彼净不净亦不可得。 所以者何。 此中尚无苦圣谛等可得。 何况有彼净与不净。 汝若能修如是安忍。 是修安忍波罗蜜多。 憍尸迦。 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 是为宣说真正安忍波罗蜜多。 复次憍尸迦。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安忍波罗蜜多。 作如是言:汝善男子。 应修安忍波罗蜜多。 不应观四静虑若常若无常。 不应观四无量四无色定若常若无常。 何以故? 四静虑四静虑自性空。 四无量四无色定四无量四无色定自性空。 是四静虑自性即非自性。 是四无量四无色定自性亦非自性。 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罗蜜多。 於此安忍波罗蜜多。 四静虑不可得。 彼常无常亦不可得。 四无量四无色定皆不可得。 彼常无常亦不可得。 所以者何。 此中尚无四静虑等可得。 何况有彼常与无常。 汝若能修如是安忍。 是修安忍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 应修安忍波罗蜜多。 不应观四静虑若乐若苦。 不应观四无量四无色定若乐若苦。 何以故? 四静虑四静虑自性空。 四无量四无色定四无量四无色定自性空。 是四静虑自性即非自性。 是四无量四无色定自性亦非自性。 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罗蜜多。 於此安忍波罗蜜多。 四静虑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 四无量四无色定皆不可得。 彼乐与苦亦不可得。 所以者何。 此中尚无四静虑等可得。 何况有彼乐之与苦。 汝若能修如是安忍。 是修安忍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 应修安忍波罗蜜多。 不应观四静虑若我若无我。 不应观四无量四无色定若我若无我。 何以故? 四静虑四静虑自性空。 四无量四无色定四无量四无色定自性空。 是四静虑自性即非自性。 是四无量四无色定自性亦非自性。 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罗蜜多。 於此安忍波罗蜜多。 四静虑不可得。 彼我无我亦不可得。 四无量四无色定皆不可得。 彼我无我亦不可得。 所以者何。 此中尚无四静虑等可得。 何况有彼我与无我。 汝若能修如是安忍。 是修安忍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 应修安忍波罗蜜多。 不应观四静虑若净若不净。 不应观四无量四无色定若净若不净。 何以故? 四静虑四静虑自性空。 四无量四无色定四无量四无色定自性空。 是四静虑自性即非自性。 是四无量四无色定自性亦非自性。 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罗蜜多。 於此安忍波罗蜜多。 四静虑不可得。 彼净不净亦不可得。 四无量四无色定皆不可得。 彼净不净亦不可得。 所以者何。 此中尚无四静虑等可得。 何况有彼净与不净汝若能修如是安忍。 是修安忍波罗蜜多。 憍尸迦。 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 是为宣说真正安忍波罗蜜多复次憍尸迦。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安忍波罗蜜多。 作如是言:汝善男子。 应修安忍波罗蜜多。 不应观八解脱若常若无常。 不应观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若常若无常。 何以故? 八解脱八解脱自性空。 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自性空。 是八解脱自性即非自性。 是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自性亦非自性。 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罗蜜多。 於此安忍波罗蜜多。 八解脱不可得。 彼常无常亦不可得。 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皆不可得。 彼常无常亦不可得。 所以者何。 此中尚无八解脱等可得。 何况有彼常与无常。 汝若能修如是安忍。 是修安忍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 应修安忍波罗蜜多。 不应观八解脱若乐若苦。 不应观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若乐若苦。 何以故? 八解脱八解脱自性空。 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自性空。 是八解脱自性即非自性。 是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自性亦非自性。 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罗蜜多。 於此安忍波罗蜜多。 八解脱不可得。 彼乐与苦亦不可得。 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皆不可得。 彼乐与苦亦不可得。 所以者何。 此中尚无八解脱等可得。 何况有彼乐之与苦。 汝若能修如是安忍。 是修安忍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 应修安忍波罗蜜多。 不应观八解脱若我若无我。 不应观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若我若无我。 何以故? 八解脱八解脱自性空。 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自性空。 是八解脱自性即非自性。 是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自性亦非自性。 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罗蜜多。 於此安忍波罗蜜多。 八解脱不可得。 彼我无我亦不可得。 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皆不可得。 彼我无我亦不可得。 所以者何。 此中尚无八解脱等可得。 何况有彼我与无我。 汝若能修如是安忍。 是修安忍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 应修安忍波罗蜜多。 不应观八解脱若净若不净。 不应观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若净若不净。 何以故? 八解脱八解脱自性空。 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自性空。 是八解脱自性即非自性。 是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自性亦非自性。 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罗蜜多。 於此安忍波罗蜜多。 八解脱不可得。 彼净不净亦不可得。 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皆不可得。 彼净不净亦不可得。 所以者何。 此中尚无八解脱等可得。 何况有彼净与不净。 汝若能修如是安忍。 是修安忍波罗蜜多。 憍尸迦。 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 是为宣说真正安忍波罗蜜多。 复次憍尸迦。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安忍波罗蜜多。 作如是言:汝善男子。 应修安忍波罗蜜多。 不应观四念住若常若无常。 不应观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若常若无常。 何以故? 四念住四念住自性空。 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 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自性空。 是四念住自性即非自性。 是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自性亦非自性。 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罗蜜多。 於此安忍波罗蜜多。 四念住不可得。 彼常无常亦不可得。 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皆不可得。 彼常无常亦不可得。 所以者何。 此中尚无四念住等可得。 何况有彼常与无常。 汝若能修如是安忍。 是修安忍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 应修安忍波罗蜜多。 不应观四念住若乐若苦。 不应观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若乐若苦。 何以故? 四念住四念住自性空。 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 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自性空。 是四念住自性即非自性。 是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自性亦非自性。 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罗蜜多。 於此安忍波罗蜜多。 四念住不可得。 彼乐与苦亦不可得。 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皆不可得。 彼乐与苦亦不可得。 所以者何。 此中尚无四念住等可得。 何况有彼乐之与苦。 汝若能修如是安忍。 是修安忍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 应修安忍波罗蜜多。 不应观四念住若我若无我。 不应观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若我若无我。 何以故? 四念住四念住自性空。 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自性空。 是四念住自性即非自性。 是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自性亦非自性。 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罗蜜多。 於此安忍波罗蜜多。 四念住不可得。 彼我无我亦不可得。 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皆不可得。 彼我无我亦不可得。 所以者何。 此中尚无四念住等可得。 何况有彼我与无我。 汝若能修如是安忍。 是修安忍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 应修安忍波罗蜜多。 不应观四念住若净若不净。 不应观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若净若不净。 何以故? 四念住四念住自性空。 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自性空。 是四念住自性即非自性。 是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自性亦非自性。 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罗蜜多。 於此安忍波罗蜜多。 四念住不可得。 彼净不净亦不可得。 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皆不可得。 彼净不净亦不可得。 所以者何。 此中尚无四念住等可得。 何况有彼净与不净。 汝若能修如是安忍。 是修安忍波罗蜜多。 憍尸迦。 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 是为宣说真正安忍波罗蜜多复次憍尸迦。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安忍波罗蜜多。 作如是言:汝善男子。 应修安忍波罗蜜多。 不应观空解脱门若常若无常。 不应观无相无愿解脱门若常若无常。 何以故? 空解脱门空解脱门自性空。 无相无愿解脱门无相无愿解脱门自性空。 是空解脱门自性即非自性。 是无相无愿解脱门自性亦非自性。 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罗蜜多。 於此安忍波罗蜜多。 空解脱门不可得。 彼常无常亦不可得。 无相无愿解脱门皆不可得。 彼常无常亦不可得。 所以者何。 此中尚无空解脱门等可得。 何况有彼常与无常。 汝若能修如是安忍。 是修安忍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 应修安忍波罗蜜多。 不应观空解脱门若乐若苦。 不应观无相无愿解脱门若乐若苦。 何以故? 空解脱门空解脱门自性空。 无相无愿解脱门无相无愿解脱门自性空。 是空解脱门自性即非自性。 是无相无愿解脱门自性亦非自性。 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罗蜜多。 於此安忍波罗蜜多。 空解脱门不可得。 彼乐与苦亦不可得。 无相无愿解脱门皆不可得。 彼乐与苦亦不可得。 所以者何。 此中尚无空解脱门等可得。 何况有彼乐之与苦。 汝若能修如是安忍。 是修安忍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 应修安忍波罗蜜多。 不应观空解脱门若我若无我。 不应观无相无愿解脱门若我若无我。 何以故? 空解脱门空解脱门自性空。 无相无愿解脱门无相无愿解脱门自性空。 是空解脱门自性即非自性。 是无相无愿解脱门自性亦非自性。 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罗蜜多。 於此安忍波罗蜜多。 空解脱门不可得。 彼我无我亦不可得。 无相无愿解脱门皆不可得。 彼我无我亦不可得。 所以者何。 此中尚无空解脱门等可得。 何况有彼我与无我。 汝若能修如是安忍。 是修安忍波罗蜜多。 复作是言:汝善男子。 应修安忍波罗蜜多。 不应观空解脱门若净若不净。 不应观无相无愿解脱门若净若不净。 何以故? 空解脱门空解脱门自性空。 无相无愿解脱门无相无愿解脱门自性空。 是空解脱门自性即非自性。 是无相无愿解脱门自性亦非自性。 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罗蜜多。 於此安忍波罗蜜多。 空解脱门不可得。 彼净不净亦不可得。 无相无愿解脱门皆不可得。 彼净不净亦不可得。 所以者何。 此中尚无空解脱门等可得。 何况有彼净与不净。 汝若能修如是安忍。 是修安忍波罗蜜多。 憍尸迦。 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 是为宣说真正安忍波罗蜜多。 发布时间:2022-05-18 16:28:53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book/3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