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三百二十七 内容: △初分不退转品第四十九之三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於布施波罗蜜多想退转故名不退转。 於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想退转故名不退转。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於内空想退转故名不退转。 於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想退转故名不退转。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於真如想退转故名不退转。 於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想退转故名不退转。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於四念住想退转故名不退转。 於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想退转故名不退转。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於苦圣谛想退转故名不退转。 於集灭道圣谛想退转故名不退转。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於四静虑想退转故名不退转。 於四无量四无色定想退转故名不退转。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於八解脱想退转故名不退转。 於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想退转故名不退转。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於空解脱门想退转故名不退转。 於无相无愿解脱门想退转故名不退转。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於极喜地想退转故名不退转。 於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雲地想退转故名不退转。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於五眼想退转故名不退转。 於六神通想退转故名不退转。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於三摩地门想退转故名不退转。 於陀罗尼门想退转故名不退转。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於佛十力想退转故名不退转。 於四无所畏四无碍解。 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想退转故名不退转。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於无忘失法想退转故名不退转。 於恒住舍性想退转故名不退转。 善现。 是菩萨摩诃萨於预流果想退转故名不退转。 於一来不还阿罗汉果想退转故名不退转。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於独觉菩提想退转故名不退转。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於一切智想退转故名不退转。 於道相智一切相智想退转故名不退转。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於异生想退转故名不退转。 於声闻想独觉想菩萨想如来想退转故名不退转。 所以者何。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以自相空观一切法。 已入菩萨正性离生。 乃至不见少法可得不可得故无所造作。 无造作故毕竟不生。 毕竟不生故名无生法忍。 由得如是无生法忍故名不退转菩萨摩诃萨。 善现,若成就如是诸行状相。 当知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 复次善现,若不退转位菩萨摩诃萨。 设有恶魔来到其所为恼坏故语菩萨言:无上菩提与虚空等。 自性自相皆毕竟空都无所有。 诸法自性自相亦然。 与虚空等自性自相毕竟空。 中无有一法可名能证。 无有一法可名所证证处证时。 及由此证亦不可得。 既一切法性相皆空与虚空等。 汝等云何唐受勤苦。 求证无上正等菩提。 汝先所闻诸菩萨众应证无上正等菩提。 皆是魔说非真佛语。 汝等应舍大菩提愿。 勿於长夜唐为利乐一切有情自受勤苦。 虽行种种难行苦行欲求菩提终不能得。 善现。 是菩萨摩诃萨闻彼语时能审观察。 此恶魔事欲退坏我所发无上正等觉心。 我今不应信受彼说。 虽一切法与虚空等自性自相皆毕竟空。 而诸有情生死长夜。 不知不见不解不觉。 颠倒放逸受诸剧苦。 我当擐以性相皆空如大虚空大功德铠。 速趣无上正等菩提。 为诸有情如应说法。 令其解脱生死大苦得预流果得一来果得不还果得阿罗汉果得独觉菩提。 或得无上正等菩提。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已闻此法。 其心坚固不动不转。 依此坚固不动转心。 恒正修行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 由此六种随分成就。 已入菩萨正性离生。 复正修行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 由此得入不退转位。 是故恶魔虽设种种矫诈方便。 而不能退菩萨所发大菩提心。 善现,若成就如是诸行状相。 当知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 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是菩萨摩诃萨为不退转故名不退转。 为退转故名不退转耶。 佛言: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以不退转故名不退转。 亦以退转故名不退转。 世尊,是菩萨摩诃萨云何以不退转故名不退转。 云何亦以退转故名不退转。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超过声闻及独觉地。 不复退堕彼二地中。 由斯故说不退转故名不退转。 是菩萨摩诃萨远离声闻及独觉地。 於彼二地决定退舍。 由斯故说以退转故名不退转。 复次善现,若不退转位菩萨摩诃萨欲入初静虑即随意能入。 欲入第二第三第四静虑亦随意能入。 欲入慈无量即随意能入。 欲入悲喜舍无量亦随意能入。 欲入空无边处定即随意能入。 欲入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定亦随意能入。 欲起四念住即随意能起。 欲起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亦随意能起。 欲起初解脱即随意能起。 欲起第二解脱乃至第八解脱亦随意能起。 欲起初胜处即随意能起。 欲起第二胜处乃至第八胜处亦随意能起。 欲入初静虑定即随意能入。 欲入第二静虑定乃至灭受想定亦随意能入。 欲起初遍处即随意能起。 欲起第二遍处乃至第十遍处亦随意能起。 欲起空解脱门即随意能起。 欲起无相无愿解脱门亦随意能起。 欲引发五神通即随意能引发。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虽入初静虑而不受初静虑果。 虽入第二第三第四静虑而不受第二第三第四静虑果。 虽入慈无量而不受慈无量果。 虽入悲喜舍无量而不受悲喜舍无量果。 虽入空无边处定而不受空无边处定果。 虽入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定而不受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定果。 虽起四念住而不受四念住果。 虽起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而不受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果。 虽起初解脱而不受初解脱果。 虽起第二解脱乃至第八解脱而不受第二解脱乃至第八解脱果。 虽起初胜处而不受初胜处果。 虽起第二胜处乃至第八胜处而不受第二胜处乃至第八胜处果。 虽入初静虑定而不受初静虑定果。 虽入第二静虑定乃至灭受想定而不受第二静虑定乃至灭受想定果。 虽起初遍处而不受初遍处果。 虽起第二遍处乃至第十遍处而不受第二遍处乃至第十遍处果。 虽起空解脱门而不受空解脱门果。 虽起无相无愿解脱门而不受无相无愿解脱门果。 虽引发五神通而不受五神通果。 善现,由此因缘是菩萨摩诃萨。 不随静虑无量等至及馀功德势力而生。 亦不证预流果或一来果或不还果或阿罗汉果或独觉菩提。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 随欲摄受所应受身。 即随所愿皆能摄受。 善现,若成就如是诸行状相。 当知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 复次善现,若不退转位菩萨摩诃萨。 成就无上菩提作意。 常不远离大菩提心。 不贵重色。 不贵重受想行识。 不贵重眼处。 不贵重耳鼻舌身意处。 不贵重色处。 不贵重声香味触法处。 不贵重眼界。 不贵重耳鼻舌身意界。 不贵重色界。 不贵重声香味触法界。 不贵重眼识界。 不贵重耳鼻舌身意识界。 不贵重眼触。 不贵重耳鼻舌身意触。 不贵重眼触为缘所生诸受。 不贵重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 不贵重地界。 不贵重水火风空识界。 不贵重缘性缘起。 不贵重诸相随好。 不贵重有色无色法。 不贵重有见无见法。 不贵重有对无对法。 不贵重有漏无漏法。 不贵重有为无为法。 不贵重世间出世间法。 不贵重我。 不贵重有情命者生者养者士夫补特伽罗意生儒童作者受者知者见者,不贵重徒众。 不贵重眷属。 不贵重布施波罗蜜多。 不贵重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 不贵重十善业道。 不贵重四静虑。 不贵重四无量四无色定。 不贵重五神通。 不贵重四念祝不贵重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 不贵重八解脱。 不贵重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 不贵重空解脱门。 不贵重无相无愿解脱门。 不贵重苦圣谛。 不贵重集灭道圣谛。 不贵重内空。 不贵重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 不贵重真如。 不贵重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 不贵重极喜地。 不贵重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雲地。 不贵重五眼。 不贵重六神通。 不贵重佛十力。 不贵重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 不贵重无忘失法。 不贵重恒住舍性。 不贵重声闻。 不贵重独觉。 不贵重菩萨。 不贵重如来。 不贵重预流果。 不贵重一来不还阿罗汉果。 不贵重独觉菩提。 不贵重一切智。 不贵重道相智一切相智。 不贵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不贵重严净佛土。 不贵重成熟有情。 不贵重多见诸佛。 不贵重种诸善根。 何以故?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达一切法与虚空等。 自性自相皆毕竟空都无所有。 不见有法可生贵重能生所生生时生处。 由此故生皆不可得。 何以故? 善现,是一切法与虚空等。 性相皆空无生义故。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成就无上菩提作意。 常不远离大菩提心。 身四威仪往来入出。 举足下足心无散乱。 行住坐卧进止威仪。 所作事业皆住正念。 善现,若成就如是诸行状相。 当知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复次善现,若不退转位菩萨摩诃萨。 为欲饶益诸有情故。 现处居家方便善巧。 虽现摄受五欲乐具。 而於其中不生染著。 皆为济给诸有情故。 谓诸有情须食与食。 须饮与饮。 须衣与衣。 须卧具与卧具。 须医药与医药。 须室宅与室宅。 须资财与资财。 随诸有情所求皆与。 令其意愿悉皆满足。 善现。 是菩萨摩诃萨自行布施波罗蜜多。 亦劝他行布施波罗蜜多。 恒乐称扬行布施波罗蜜多法。 欢喜赞叹行布施波罗蜜多者,自行净戒波罗蜜多。 亦劝他行净戒波罗蜜多。 恒乐称扬行净戒波罗蜜多法。 欢喜赞叹行净戒波罗蜜多者,自行安忍波罗蜜多。 亦劝他行安忍波罗蜜多。 恒乐称扬行安忍波罗蜜多法。 欢喜赞叹行安忍波罗蜜多者,自行精进波罗蜜多。 亦劝他行精进波罗蜜多。 恒乐称扬行精进波罗蜜多法。 欢喜赞叹行精进波罗蜜多者,自行静虑波罗蜜多。 亦劝他行静虑波罗蜜多。 恒乐称扬行静虑波罗蜜多法。 欢喜赞叹行静虑波罗蜜多者,自行般若波罗蜜多。 亦劝他行般若波罗蜜多。 恒乐称扬行般若波罗蜜多法。 欢喜赞叹行般若波罗蜜多者,善现,是菩萨摩诃萨现处居家。 以神通力或大愿力。 摄受珍财满赡部洲。 持以供养佛法僧宝。 及施贫乏诸有情类。 以神通力或大愿力。 摄受珍财满四大洲。 持以供养佛法僧宝。 及施贫乏诸有情类。 以神通力或大愿力。 摄受珍财满小千界。 持以供养佛法僧宝。 及施贫乏诸有情类。 以神通力或大愿力。 摄受珍财满中千界。 持以供养佛法僧宝。 及施贫乏诸有情类。 以神通力或大愿力。 摄受珍财充满三千大千世界。 持以供养佛法僧宝。 及施贫乏诸有情类。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虽现处居家而常修梵行。 终不受用诸妙欲境。 虽现摄受种种珍财。 而於其中不起染著。 又於摄受诸欲乐具及珍财时。 终不逼迫诸有情类令生忧苦。 善现,若成就如是诸行状相。 当知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 复次善现,若不退转位菩萨摩诃萨。 有执金刚药叉神主。 恒随左右密为守护。 常作是念。 此菩萨摩诃萨不久当证无上菩提。 愿我恒随密为守护。 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五执金刚药叉神众亦随守护时无暂舍。 使人非人等皆不能损害。 诸天魔梵及馀世间。 亦无有能以法破坏所发无上正等觉心。 由此因缘是诸菩萨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身意泰然恒无扰乱。 善现,若成就如是诸行状相。 当知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 复次善现,若不退转位菩萨摩诃萨。 世间五根常无缺减。 所谓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 出世五根亦无缺减。 所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身支圆满相好庄严。 心诸功德念念增进。 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善现,若成就如是诸行状相。 当知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 复次善现,若不退转位菩萨摩诃萨。 恒为上士不为下士。 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云何说此菩萨摩诃萨恒为上士不为下士。 佛言: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一切烦恼不复现前。 刹那刹那功德增进。 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於一切时心无散乱。 故我说此菩萨摩诃萨恒为上士不为下士。 善现,若成就如是诸行状相。 当知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 复次善现,若不退转位菩萨摩诃萨。 成就无上菩提作意。 常不远离大菩提心。 为净命故不行咒术医药占卜诸邪命事。 不为名利咒诸鬼神令著男女问其凶吉。 亦不咒禁男女大小傍生鬼等现希有事。 亦不占相寿量长短财位男女诸善恶事。 亦不悬记寒热丰俭吉凶好恶惑乱有情。 亦不咒禁合和汤药左道疗疾结好贵人。 尚不染心观视男女欢笑与语。 况有馀事。 何以故?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知一切法自相皆空。 自相空中不见有相。 不见相故远离种种邪命咒术医药占相。 唯求无上正等菩提。 究竟利乐诸有情类。 善现,若成就如是诸行状相。 当知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 复次善现,若不退转位菩萨摩诃萨。 於诸世间文章伎艺。 虽得善巧而不爱著。 所以者何。 善现。 是菩萨摩诃萨达一切法皆毕竟空。 毕竟空中世间所有文章伎艺皆不可得。 又诸世间文章伎艺皆杂秽语邪命所摄。 是故菩萨知而不为。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於诸世俗外道书论。 虽亦善知而不乐著。 何以故?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了一切法性相皆空。 於此空中一切书论皆不可得。 又诸世俗外道书论所说理事多有增减。 於菩萨道非为随顺。 皆是戏论杂秽语摄。 是故菩萨知而不乐。 善现,若成就如是诸行状相。 当知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 复次善现,诸不退转位菩萨摩诃萨。 复有所馀诸行状相。 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汝应谛听极善思惟。 善现请言:唯然愿说。 我等今者专意乐闻。 佛言:善现,若不退转位菩萨摩诃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通达诸法皆无所有。 常不远离大菩提心。 不乐观察论说色蕴。 不乐观察论说受想行识蕴。 不乐观察论说眼处。 不乐观察论说耳鼻舌身意处。 不乐观察论说色处。 不乐观察论说声香味触法处。 不乐观察论说眼界。 不乐观察论说耳鼻舌身意界。 不乐观察论说色界。 不乐观察论说声香味触法界。 不乐观察论说眼识界。 不乐观察论说耳鼻舌身意识界。 不乐观察论说眼触。 不乐观察论说耳鼻舌身意触。 不乐观察论说眼触为缘所生诸受。 不乐观察论说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 不乐观察论说地界。 不乐观察论说水火风空识界。 不乐观察论说无明。 不乐观察论说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何以故?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於蕴处界缘性缘起。 毕竟空理已善思惟善通达故。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不乐观察论说王事。 何以故?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善住法空。 不见少法有胜有劣贵贱相故。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不乐观察论说贼事。 何以故?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住自相空。 不见少法有得有失与夺相故。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不乐观察论说军事。 何以故?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住本性空。 不见诸法有多有少聚散相故。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不乐观察论说斗事。 何以故?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善住真如。 不见少法有强有弱爱恚相故。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不乐观察论说男女。 何以故?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住诸法空。 不见少法有好有鬼爱憎相故。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不乐观察论说聚落。 何以故?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住法实性。 不见少法有增有减集散相故。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不乐观察论说城邑。 何以故?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住虚空界。 不见诸法有胜有负好恶相故。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不乐观察论说国土。 何以故?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安住实际。 不见诸法有属不属此彼相故。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不乐观察论说诸相。 何以故?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安住无相。 不见诸法有增有减差别相故。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不乐观察论说是我有情命者生者养者士夫补特伽罗意生儒童作者受者知者见者,何以故?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住毕竟空。 都不见我乃至见者若有若无差别相故。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不乐观察论说世间如是等事。 但乐观察论说般若波罗蜜多。 何以故? 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远离众相。 能证无上大菩提故。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常不远离一切智智相应作意。 修行布施波罗蜜多离慳贪事。 修行净戒波罗蜜多离破戒事。 修行安忍波罗蜜多离忿诤事。 修行精进波罗蜜多离懈怠事。 修行静虑波罗蜜多离散乱事。 修行般若波罗蜜多离愚痴事。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虽住一切法空。 而爱乐正法不乐非法。 虽住不可得空而常称赞不坏法性饶益有情。 虽住真如法界而爱善友不乐恶友。 言善友者,谓诸如来应正等觉及诸菩萨摩诃萨众。 若诸声闻独觉乘等。 能善教化安立有情。 令趣无上正等菩提亦名善友。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为听法故常乐见佛。 若闻如来应正等觉在馀世界现说正法。 即以愿力往生彼界。 恭敬供养听受正法。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 若昼若夜常不远离念佛作意。 常不远离闻法作意。 由此因缘随诸国土有诸如来应正等觉现说正法。 即乘愿力往彼受生。 或乘神通而往听法。 由是因缘此诸菩萨生生之处常不离佛。 恒闻正法无间无断。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常为利乐诸有情故。 虽能现起静虑无色诸甚深定。 而巧方便起欲界心。 教诸有情十善业道。 亦随愿力现生欲界有佛国土。 善现,若成就如是诸行状相。 当知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 复次善现,若不退转位菩萨摩诃萨。 常修布施波罗蜜多。 常修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常住内空常住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常住真如。 常住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常修四念祝常修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常住苦圣谛。 常住集灭道圣谛。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常修四静虑。 常修四无量四无色定。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常修八解脱。 常修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常修空解脱门。 常修无相无愿解脱门。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常修五眼。 常修六神通。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常修三摩地门。 常修陀罗尼门。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常修佛十力。 常修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常修一切智。 常修道相智一切相智。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常於自地不起疑惑。 不作是念。 我是不退转我非不退转。 何以故?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不见少法可於无上正等菩提说有退转。 亦不见少法可於无上正等菩提说无退转。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於自地法无惑无疑。 何以故?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於自地法。 已善了知善通达故。 善现,如预流者住预流果。 於自果法无惑无疑。 一来不还阿罗汉独觉各住自果。 於自果法亦无惑无疑。 是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於自所住不退转地所摄诸法。 现知现见无惑无疑。 善现,是不退转地菩萨摩诃萨。 住此地中严净佛土成熟有情修诸功德。 有魔事起即能觉知。 不随魔事势力而转。 善能摧灭种种魔事。 令不障碍所修功德。 善现,譬如造作无间业者,彼无间心恒常随逐。 乃至命终亦不能舍。 何以故? 善现,彼能等起无间业缠。 增上势力恒常随转。 乃至命尽亦不能伏。 设有馀心不能遮碍。 善现,是不退转位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安住自地其心不动无所分别。 世间天人阿素洛等皆不能转。 所以者何。 是菩萨摩诃萨其心坚固超诸世间天人魔梵阿素洛等。 已入菩萨正性离生住不退地。 已得菩萨殊胜神通。 成熟有情严净佛土。 从一佛国至一佛国。 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诸佛世尊听闻正法。 於诸佛所植诸善根。 请问菩萨所学法义。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安住自地。 有魔事起即能觉知。 终不随顺魔事而转。 以善巧力集诸魔事。 置实际中方便除灭。 於自地法无惑无疑。 何以故?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 知一切法皆入实际。 通达实际非一非多。 於实际中无所分别。 以於实际无惑无疑。 於自地法亦无犹豫。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设转受生。 亦於实际无复退转趣向声闻或独觉地。 何以故?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知一切法自相皆空。 於此空中不见有法若生若灭若染若净。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乃至转身亦不疑我当得无上正等菩提为不当得。 何以故?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通达诸法皆自相空。 即是无上正等菩提。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安住自地不随他缘。 於自地法无能坏者,所以者何。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成就无动无退转智。 一切恶缘不能倾动。 善现,若成就如是诸行状相。 当知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 复次善现,若不退转位菩萨摩诃萨。 设有恶魔作佛形像。 来至其所作如是言:汝今应求阿罗汉果。 永尽诸漏证般涅槃。 汝未堪受大菩提记。 亦未证得无生法忍。 汝今未有不退转地诸行状相。 如来不应授汝无上大菩提记。 要有具足不退转地诸行状相。 是菩萨摩诃萨乃可蒙佛授与无上大菩提记。 善现,是不退转位菩萨摩诃萨。 闻彼语已心无变异。 不惊不怖不退不没。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应自证知。 我於过去诸如来所。 必已受得大菩提记。 所以者何。 菩萨成就如是胜法。 定蒙诸佛授菩提记。 我已成就如是胜法。 云何诸佛不授我记。 故我过去於诸佛所。 必已受得大菩提记。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设有恶魔或魔使者,作佛形像来授菩萨声闻地记。 或授菩萨独觉地记。 谓菩萨言:咄哉男子。 何用无上正等菩提。 生死轮回久受大苦。 宜自速证无馀涅槃。 永离生死毕竟安乐。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闻彼语已作如是念。 此定恶魔或魔使者,诈现佛像扰乱我心。 授我声闻独觉地记。 令退无上正等菩提。 所以者何。 定无诸佛教诸菩萨趣向声闻及独觉地。 弃舍无上正等菩提。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设有恶魔或魔使者,诈现佛像语菩萨言:汝所受持大乘经典。 非佛所说亦非如来弟子所说,是诸恶魔或诸外道。 为诳惑汝作如是说。 汝今不应受持读诵。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闻彼语已便作是念。 此定恶魔或魔眷属。 令我厌舍无上菩提。 故说大乘甚深经典非佛所说亦非如来弟子所说,所以者何。 离此经典能证无上正等菩提必无是处。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当知已住不退转地。 过去如来应正等觉久已授彼大菩提记。 何以故?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具足成就不退转地诸行状相。 若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诸行状相。 当知已受大菩提记。 必已安住不退转地。 善现,若成就如是诸行状相。 当知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 复次善现,若不退转位菩萨摩诃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护持正法不惜身命。 常作是念。 我宁弃舍财宝亲属及自身命。 终不弃舍诸佛正法。 所以者何。 财宝亲属及自身命。 生生恒有甚为易得。 诸佛正法百千俱胝那庾多劫乃得一遇。 遇已长夜获大利乐。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护正法时。 作如是念。 我不为护一佛二佛乃至百千诸佛正法。 普为护持十方三世诸佛正法令不亏损。 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何等名为诸佛正法。 是菩萨摩诃萨云何护持不惜身命。 佛言:善现,一切如来应正等觉。 为诸菩萨所说法空。 如是名为诸佛正法。 有愚痴类诽谤毁訾。 言此非法非毗奈耶。 非天人师所说圣教。 修行此法不得菩提。 不证涅槃寂静安乐。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护持此法不惜身命。 恒作是念。 如来所说一切法空。 是诸有情所归依处。 菩萨修学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拔诸有情生老病死忧悲苦恼。 令得毕竟安乐涅槃故应护持不惜身命。 又作是念。 我亦堕在未来佛数。 佛已授我大菩提记。 由此因缘诸佛正法即是我法。 我应护持不惜身命。 我未来世得作佛时。 亦当说此诸法空故。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见此义利。 护持如来所说正法不惜身命。 善现。 若成就如是诸行状相。 当知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 复次善现,若不退转位菩萨摩诃萨。 闻诸如来应正等觉所说正法无惑无疑。 闻已受持终不忘失。 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所以者何。 是诸菩萨已善证得陀罗尼故。 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是菩萨摩诃萨已得何等陀罗尼故。 闻诸如来应正等觉所说契经。 皆不忘失无惑无疑。 佛言:善现,是菩萨摩诃萨已得字藏陀罗尼。 海印陀罗尼。 莲华众藏陀罗尼等故。 闻诸如来应正等觉所说契经。 皆不忘失无惑无疑尔时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世尊,是菩萨摩诃萨。 但闻如来应正等觉所说正法无惑无疑。 闻已受持。 能不忘失。 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为闻声闻独觉菩萨天龙药叉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所说正法。 亦能於彼无惑无疑。 闻已受持终不忘失。 乃至证得大菩提耶。 佛言: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普闻一切有情之类所有言音文字义理。 悉能解了无惑无疑。 穷未来际无有忘失。 所以者何。 已得字藏陀罗尼等。 任持所说令不忘故。 善现,若成就如是诸行状相。 当知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 发布时间:2022-05-18 16:13:23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book/2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