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三百三十二 内容: △初分善学品第五十三之二善现,是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应习近空三摩地。 应安住空三摩地。 应修行空三摩地。 而於实际不应作证。 应习近无相无愿三摩地。 应安住无相无愿三摩地。 应修行无相无愿三摩地。 而於实际不应作证。 应习近四念祝应安住四念祝应修行四念祝而於实际不应作证。 应习近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 应安住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 应修行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 而於实际不应作证。 如是乃至应习近佛十力。 应发趣佛十力。 应修行佛十力。 而於实际不应作证。 应习近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 应发趣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 应修行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 而於实际不应作证。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 虽习近空三摩地。 安住空三摩地。 修行空三摩地。 而不证预流果。 亦不证一来不还阿罗汉果。 亦复不证独觉菩提。 虽习近无相无愿三摩地。 安住无相无愿三摩地。 修行无相无愿三摩地。 而不证预流果亦不证一来不还阿罗汉果。 亦复不证独觉菩提。 虽习近四念祝安住四念祝修行四念祝而不证预流果。 亦不证一来不还阿罗汉果。 亦复不证独觉菩提。 虽习近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 安住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 修行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 而不证预流果。 亦不证一来不还阿罗汉果。 亦复不证独觉菩提。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 由此因缘。 不堕声闻及独觉地。 疾证无上正等菩提。 善现,譬如壮士威猛勇健形貌端严。 见者欢喜具最清净圆满眷属。 於诸兵法学至究竟。 善持器仗安固不动。 六十四能。 十八明处。 一切伎术无不善巧。 众人钦仰皆悉敬伏。 善事业故功少利多。 由此诸人恭敬供养尊重赞叹。 彼於尔时倍增喜跃。 而自庆慰有因缘故。 扶将老弱及诸眷属发趣他方。 中路经过险难旷野。 其间多有恶兽劫贼。 怨家潜伏诸怖畏事。 眷属小大无不惊惶。 其人自恃威猛勇剑多诸伎术身意泰然。 安慰父母并诸眷属。 幸勿忧惧必令无苦。 彼人於是以善巧术。 将诸眷属到安隐处。 既免危难欢娱受乐。 然彼壮士於旷野中。 恶兽怨贼无加害意。 所以者何。 自恃威勇具诸伎术无所畏故。 善现,当知诸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愍生死苦诸有情故。 发趣无上正等菩提普缘有情起四无量住四无量俱行之心。 精勤修习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令速圆满。 是菩萨摩诃萨於此六种波罗蜜多未圆满位。 为欲修学一切智智不证漏荆虽住空无相无愿解脱门。 然不随其势力而转。 亦不为彼障所牵夺。 於解脱门亦不作证。 由不证故不堕声闻及独觉地。 必趣无上正等菩提善现,如坚翅鸟飞腾虚空。 自在翱翔久不堕地。 虽依空戏而不据空。 亦不为空之所拘碍。 善现,当知诸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虽於空无相无愿解脱门数数习近安住修行。 而不作证。 由不证故。 不堕声闻及独觉地。 修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一切智智。 若未圆满终不依空无相无愿三三摩地而证漏荆善现,譬如壮夫善闲射术。 欲现己伎仰射虚空。 为令空中箭不堕地。 复以後箭射前箭筈。 如是展转经於多时。 箭箭相承不令堕落。 若欲令堕便止後箭。 尔时诸箭方顿堕落。 善现,当知。 诸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方便善巧所摄受故。 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因行善根未皆成熟。 终不中道证於实际。 若得无上正等菩提。 因行善根一切成熟。 尔时菩萨方证实际便得无上正等菩提。 是故善现,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皆应如是审谛观察。 如前所说诸法实相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诸菩萨摩诃萨能为难事。 虽学诸法真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 虽学诸法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 虽学苦集灭道圣谛。 虽学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 虽学空无相无愿解脱门。 而於中道不堕声闻及独觉地退失无上正等菩提。 世尊,是菩萨摩诃萨甚为希有。 佛告善现。 诸菩萨摩诃萨於诸有情誓不舍故。 谓作是愿。 若诸有情未得解脱。 我终不舍所起加行。 善现,诸菩萨摩诃萨愿力殊胜常作是念。 一切有情若未解脱我终不舍。 由起如是广大心故。 於其中道必不退落。 善现诸菩萨摩诃萨恒作是念。 我不应舍一切有情必令解脱。 然诸有情行不正法。 我为度彼应数引发寂静空无相无愿解脱门。 虽数引发而不取证。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 成就善巧方便力故。 虽数现起三解脱门。 而於中间不证实际。 乃至未得一切智智。 要得无上正等菩提方乃取证。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於甚深处常乐观察。 谓乐观察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 亦乐观察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及空无相无愿解脱门等皆自相空。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作此观已生如是念。 诸有情类由恶友力。 於长夜中起我想执。 有情想执。 命者想执。 生者想执。 养者想执。 士夫想执。 补特伽罗想执。 意生想执。 儒童想执。 作者想执。 受者想执。 知者想执。 见者想执。 由此想执行有所得。 轮回生死受种种苦。 为断有情如是想执。 应趣无上正等菩提。 为诸有情说深妙法。 令断想执离生死苦。 善现。 是菩萨摩诃萨。 尔时虽习空解脱门而不依此证於实际。 虽习无相无愿解脱门亦不依此证於实际。 以於实际不取证故。 不堕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果。 亦复不堕独觉菩提。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由如是念。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成就善根不证实际。 虽於实际未即作证。 而不退失四静虑。 亦不退失四无量四无色定。 亦不退失四念祝亦不退失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 亦不退失八解脱。 亦不退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 亦不退失空解脱门。 亦不退失无相无愿解脱门。 亦不退失内空。 亦不退失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 亦不退失真如。 亦不退失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 亦不退失苦圣谛。 亦不退失集灭道圣谛。 亦不退失布施波罗蜜多。 亦不退失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 亦不退失五眼。 亦不退失六神通。 亦不退失一切陀罗尼门。 亦不退失一切三摩地门。 亦不退失佛十力。 亦不退失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十八佛不共法。 亦不退失大慈大悲大喜大舍。 亦不退失无忘失法。 亦不退失恒住舍性。 亦不退失一切智。 亦不退失道相智一切相智。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 尔时成就一切菩提分法。 乃至证得无上正等菩提。 於诸功德终不衰减。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方便善巧所摄受故。 刹那刹那白法增益。 诸根猛利超过一切声闻独觉。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恒作是念。 诸有情类於长夜中。 其心常为四倒所倒。 谓常想倒心倒见倒。 若乐想倒心倒见倒。 若我想倒心倒见倒。 若净想倒心倒见倒。 我为如是诸有情故。 应趣无上正等菩提。 修诸菩萨摩诃萨行。 证得无上大菩提时。 为诸有情说无倒法。 谓说生死无常无乐无我无净。 唯有涅槃寂静微妙。 具足种种常乐我净真实功德。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成就此念。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方便善巧所摄受故。 於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 若未圆满终不证入如来胜定。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 尔时虽习空无相无愿解脱门入出自在。 而於实际未即作证。 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因行功德未善圆满不证实际及馀功德。 若得无上正等菩提乃可证得。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 尔时虽於诸馀功德修未圆满。 而於无愿三摩地门修已圆满。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恒作是念。 诸有情类於长夜中。 行有所得谓执有我。 或执有有情命者生者养者士夫补特伽罗意生儒童作者受者知者见者,或执有色。 或执有受想行识。 或执有眼处。 或执有耳鼻舌身意处。 或执有色处。 或执有声香味触法处。 或执有眼界。 或执有耳鼻舌身意界。 或执有色界。 或执有声香味触法界。 或执有眼识界。 或执有耳鼻舌身意识界。 或执有眼触。 或执有耳鼻舌身意触。 或执有眼触为缘所生诸受。 或执有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 或执有地界。 或执有水火风空识界。 或执有无明。 或执有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或执有十善业道。 或执有四静虑。 或执有四无量四无色定。 或执有四摄事。 我为如是诸有情故。 应趣无上正等菩提。 修诸菩萨摩诃萨行。 证得无上大菩提时。 令诸有情永断如是有所得执。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成就此念。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方便善巧所摄受故。 於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 若未圆满不证实际。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 尔时虽於无相无愿三摩地门非不修习。 而但於空三摩地门修已圆满。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见诸有情由恶友力。 长夜执著无量种相。 所谓执著女相男相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法相。 恒作是念。 我为如是诸有情类。 应趣无上正等菩提。 修诸菩萨摩诃萨行。 证得无上大菩提时。 令诸有情永无如是诸相执著。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成就此念。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方便善巧所摄受故。 於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 若未圆满不证实际。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 尔时虽於空无愿三摩地门非不修习。 而於无相三摩地门修已圆满。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 已善修学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 已善安住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 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 已善安住真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 已善安住苦集灭道圣谛。 已善修学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 已善修学空无相无愿解脱门。 已善修学乃至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及馀无量无边佛法。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 成就如是功德智慧。 若於生死发起乐想或说为乐。 或於三界安住执著无有是处善现,若菩萨摩诃萨。 已善修学菩提分法一切如来应正等觉及诸菩萨摩诃萨众法应试问。 若菩萨摩诃萨欲证无上正等菩提。 云何修学菩提分法。 而不证空无相无愿无生无灭无作无为无性实际。 由不证故不堕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果独觉菩提。 而勤修习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常无所执。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得此问时若作是答。 诸菩萨摩诃萨欲证无上正等菩提。 但应思惟空无相无愿无生无灭无作无为无性实际。 及馀一切菩提分法不应修学。 善现,当知。 是菩萨摩诃萨。 未蒙如来应正等觉授於无上正等菩提不退转记。 何以故?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 未能开示记别显了住不退转位菩萨摩诃萨修学法相。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得此问时若作是答。 诸菩萨摩诃萨欲证无上正等菩提。 应正思惟空无相无愿无生无灭无作无为无性实际。 及馀一切菩提分法亦应方便如前所说,善巧修学而不作证。 善现,当知是菩萨摩诃萨。 已蒙如来应正等觉授於无上正等菩提不退转记。 何以故?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 已能开示记别显了住不退转位菩萨摩诃萨修学法相。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未能开示记别显了住不退转位菩萨摩诃萨修学法相。 当知。 是菩萨摩诃萨未善修学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菩提分法。 未入薄地未如诸馀住不退转位菩萨摩诃萨。 开示记别显了安住不退转地。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已能开示记别显了住不退转位。 菩萨摩诃萨修学法相。 当知是菩萨摩诃萨。 已善修学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菩提分法。 已入薄地。 已如诸馀住不退转位菩萨摩诃萨。 开示记别显了安住不退转地。 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颇有未得不退转菩萨摩诃萨能作如是如实答不。 佛言:善现,有菩萨摩诃萨。 虽未得不退转。 而能於此作如实答。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 虽未得不退转。 而能修习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菩提分法。 已得成熟觉慧猛利。 若闻不闻能如实答。 如不退转位菩萨摩诃萨。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世尊,多有菩萨摩诃萨修行无上正等菩提。 少有能如实答。 如不退转位菩萨摩诃萨。 已善修治地。 未善修治地。 而安住故。 佛言:善现,如是如是,如汝所说,何以故? 善现,少有菩萨摩诃萨。 得受如是不退转地微妙慧记。 若有得受如是记者,皆能於此作如实答。 善现,若能作此如实答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 善根明利世间天人阿素洛等不能破坏。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乃至梦中。 亦不爱乐称赞声闻及独觉地。 於三界法亦不举心爱乐称赞。 常观诸法如梦如幻如响如像如光影如阳焰如变化事如寻香城。 虽如是观察而不证实际。 善现,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不退转相。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梦见如来应正等觉。 有无量众无量百众无量千众无量百千众无量俱胝众无量百俱胝众无量千俱胝众无量百千俱胝众无量那庾多众无量百那庾多众无量千那庾多众无量百千那庾多众。 谓刍刍尼。 邬波索迦邬波斯迦。 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 恭敬围绕而为说法。 既闻法已善解义趣。 解义趣已精进修行。 法随法行及和敬行并随法行。 善现,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不退转相。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梦见如来应正等觉。 具三十二大士夫相八十随好圆满庄严。 圆光一寻周匝照曜。 与刍众踊在空中。 现大神通说正法要化作化事。 令到他方无边佛土施作佛事。 善现,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不退转相。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梦见狂贼破坏村城。 或见火起焚烧聚落。 或见虎狼师子猛兽毒蛇恶蝎欲来害身。 或见怨家欲斩其首。 或见父母兄弟姊妹妻子亲友临欲命终。 或见自身寒热饥渴及馀苦事之所逼恼。 见如是等可怖畏事。 不惊不惧亦不忧恼。 从梦觉已即能思惟。 三界虚假皆如梦见。 我证无上大菩提时。 为诸有情宣说三界一切虚妄皆如梦境。 善现,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不退转相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乃至梦中。 见有地狱傍生鬼界诸有情类。 便作是念。 我当精勤修诸菩萨摩诃萨行。 速趣无上正等菩提。 愿得无上大菩提时。 我佛土中无有地狱傍生鬼界诸有情类。 乃至无有诸恶趣名。 从梦觉已亦作是念。 善现,当知是菩萨摩诃萨当作佛时。 彼佛土中定无恶趣。 何以故? 善现,若梦若觉诸法无二无二分故。 善现,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不退转相。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梦中见火烧地狱等诸有情类。 或复见烧城邑聚落。 便发誓愿。 若我已受不退转记。 当得无上正等菩提。 愿此大火即时顿灭变为清凉。 善现,此菩萨摩诃萨作是愿已,梦中见火即时灭者,当知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 作是愿已若火不灭。 当知未得不退转地。 善现,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不退转相。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觉时现见大火卒起。 烧诸城邑或烧聚落。 便作是念我在梦中或在觉位。 曾见自有不退转地诸行状相未审虚实。 若我所见是实有者,愿此大火即时顿灭变为清凉。 善现,此菩萨摩诃萨作是誓愿发诚谛言:尔时大火即顿灭者,当知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 作是誓愿发诚谛言火不灭者,当知未得不退转地。 善现,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不退转相。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觉时见火烧诸城邑或烧聚落。 便作是念我在梦中或在觉位。 曾见自有不退转地诸行状相。 若我所见定是实有。 必得无上大菩提者,愿此大火即时顿灭变为清凉。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发此誓愿诚谛言已,尔时大火不为顿灭。 然烧一家越置一家复烧一家。 或烧一巷越置一巷复烧一巷。 如是展转其火乃灭。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应自了知决定已得不退转地。 然被烧者由彼有情造作增长坏正法业。 彼由此业先堕恶趣。 无量劫中受正苦报。 今生人趣受彼馀殃。 或由此业当堕恶趣。 经无量劫受正苦报。 今在人趣先现少殃。 善现,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不退转相。 复次善现,由前所说种种因缘。 知是不退转菩萨摩诃萨。 复有成就诸行状相。 知是不退转菩萨摩诃萨。 当为汝说。 汝应谛听。 善现,答言:唯然愿说。 佛告善现。 若菩萨摩诃萨。 见有男子或有女人。 现为非人之所魅著。 便作是念。 若诸如来应正等觉。 知我已得清净意乐。 授我无上正等菩提不退转记。 若我久发清净作意。 求证无上正等菩提。 远离声闻独觉意乐。 不以声闻独觉。 作意求证无上正等菩提。 若我当来必得无上正等菩提。 穷未来际利益安乐诸有情类。 若十方界现在实有无量如来应正等觉。 说微妙法利乐有情。 彼诸如来应正等觉。 无所不见。 无所不知。 无所不解。 无所不证。 现知见觉一切有情意乐差别。 愿垂照察我心所念及诚谛言:若我实能修菩萨行。 必得无上正等菩提。 救拔有情生死苦者,愿是男子或此女人。 不为非人之所扰恼。 彼随我语即当舍去。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作此语时。 若彼非人不为去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 未蒙如来应正等觉曾授无上正等菩提不退转记。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作此语时。 若彼非人即为去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 已蒙如来应正等觉授彼无上正等菩提不退转记。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诸行状相。 当知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复次善现,有菩萨摩诃萨未善修学布施波罗蜜多。 未善修学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 未善安住内空。 未善安住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 未善安住真如。 未善安住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 未善安住苦圣谛。 未善安住集灭道圣谛。 未善修学四念祝未善修学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 未善修学四静虑。 未善修学四无量四无色定。 未善修学八解脱。 未善修学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 未善修学空解脱门。 未善修学无相无愿解脱门。 未善修学陀罗尼门。 未善修学三摩地门。 未入菩萨正性离生。 未具修习一切佛法。 远离菩萨方便善巧。 未免恶魔之所恼乱。 於诸魔事未能觉了。 不自度量善根厚保学诸菩萨发诚谛言便为恶魔之所诳惑。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 见有男子或有女人。 现为非人之所魅著。 即便轻尔发诚谛言:若我已从过去诸佛。 受得无上正等菩提不退转记。 令是男子或此女人。 不为非人之所扰恼。 彼随我语速当舍去。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作此语已,尔时恶魔为惑乱故。 即便驱逼非人令去。 所以者何。 善现,恶魔威力胜彼非人。 是故非人受魔教敕即便舍去。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见此事已,欢喜踊跃作是念言:非人今去是吾威力。 所以者何。 非人随我所发誓愿。 即便放此男子女人无别缘故。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不能觉知恶魔所作。 谓是己力妄生欢喜。 恃此轻弄诸馀菩萨。 言我已从过去诸佛。 受得无上正等菩提不退转记。 所发誓愿皆不唐捐汝等未蒙诸佛授记。 不应相学发诚谛言:设有要期必空无果。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轻弄毁訾诸菩萨故妄恃少能。 於诸功德生长多种增上慢故。 远离无上正等菩提。 不能证得一切智智。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以无善巧方便力故。 生长多品增上慢故。 轻蔑毁訾诸菩萨故。 虽勤精进而堕声闻或独觉地。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薄福德故。 所作善业发诚谛言皆起魔事。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不能亲近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诸善知识。 不能请问得不退转菩萨行相。 不能谘受诸恶魔军。 所作事业由斯魔缚转复坚牢。 所以者何。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不久修行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 乃至远离方便善巧故。 为恶魔之所扰乱。 是故善现,诸菩萨摩诃萨应善觉知种种魔事。 尔时具寿善现即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不久修行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 不久安住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 不久安住真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 不久安住苦集灭道圣谛。 不久修行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 不久修行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 不久修行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 不久修行空无相无愿解脱门。 不久修行陀罗尼门三摩地门。 未入菩萨正性离生。 未具修行一切佛法。 远离菩萨方便善巧。 为诸恶魔之所扰乱。 佛言:善现,恶魔变作种种形像。 至此菩萨摩诃萨前方便诳言:咄善男子,汝自知不。 过去诸佛已曾授汝大菩提记。 汝於无上正等菩提决定当得。 不复退转。 汝身名某。 父母名某。 兄弟名某。 姊妹名某。 亲友眷属乃至七世父母宗亲各名为某。 汝身生在某方某国某城某邑某聚落中。 汝在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某宿相王中生。 善现。 如是恶魔若见此菩萨心行柔软根性迟钝便诈记言:汝於先世亦心行柔软根性迟钝。 如是恶魔若见此菩萨心行刚强根性猛利。 便诈记言:汝於先世亦心行刚强根性猛利。 如是恶魔若见此菩萨居阿练若。 或居冢间。 或居露地。 或居树下。 或常乞食。 或一受食。 或一坐食。 或一钵食。 或粪扫衣。 或但三衣。 或常坐不卧。 或好旧敷具。 或少欲。 或喜足。 或乐远离。 或具正念。 或乐静定。 或具妙慧。 或不重利养。 或不贵名誉。 或好廉俭不涂其足。 或减睡眠。 或不掉举。 或好少言:或乐软语。 如是恶魔见此菩萨种种行已,便诈记言:汝於先世。 已曾如是居阿练若。 或居冢间。 广说乃至少言软语。 所以者何。 汝今成就如是种种杜多功德。 世间共见。 汝於先世。 决定亦有如是种种殊胜功德。 应自庆慰勿得自轻。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闻此恶魔说其先世并当来世有胜功德。 及说现在自身亲族名字差别生处生时。 兼赞种种杜多功德。 闻已欢喜心生憍慢。 凌蔑毁骂诸馀菩萨。 善现,尔时恶魔知此菩萨其心暗钝。 复告之言:汝有如是功德相状。 过去如来应正等觉定已授汝大菩提记。 汝於无上正等菩提。 必当证得不复退转。 善现,是时恶魔为扰乱故。 或矫现作出家形像。 或矫现作在家形像。 或矫现作父母形像。 或矫现作兄弟形像。 或矫现作姊妹形像。 或矫现作亲友形像。 或矫现作梵志形像。 或矫现作师范形像。 或矫现作天龙药叉人非人等种种形像。 至此菩萨摩诃萨所。 作如是言:过去如来应正等觉久已授汝大菩提记。 汝於无上正等菩提。 决定当得不复退转。 何以故? 诸不退转位菩萨摩诃萨功德相状汝皆具有。 应自尊重勿生犹豫。 善现,如我所说实得不退转菩萨摩诃萨诸行状相。 是菩萨摩诃萨怀增上慢实皆非有。 善现。 当知是菩萨摩诃萨。 魔所执持为魔所魅。 何以故? 是菩萨摩诃萨。 於得不退转菩萨摩诃萨诸行状相实皆未有。 但闻恶魔说其功德及说名字生处生时少分似实。 便生憍慢轻弄毁骂诸馀菩萨。 是故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欲得无上正等菩提。 应善觉知如是魔事。 发布时间:2022-05-18 16:12:48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book/2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