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四百 内容: △初分法涌菩萨品第七十八之二复次善男子,譬如光影种种形相。 现有动摇转变差别。 善男子,於意云何。 如是光影为从何来去何所至。 常啼答言:光影非实。 如何可说有来去处。 法涌菩萨语常啼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若执光影有来去者,当知彼人愚痴无智。 若谓如来应正等觉有来有去。 亦复如是,当知是人愚痴无智。 何以故? 善男子,一切如来应正等觉不可以色身见。 夫如来者即是法身。 善男子,如来法身即是诸法真如法界。 真如法界既不可说有来有去如来法身亦复如是无来无去。 复次善男子,如寻香城现有物类。 如是物类暂有还无。 善男子,於意云何。 是寻香城所有物类。 为从何来去何所至。 常啼答言:是寻香城所有物类皆非实有。 如何可说有所从来去有所至。 法涌菩萨语常啼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执寻香城所有物类有来去者,当知彼人愚痴无智。 若谓如来应正等觉有来有去亦复如是,当知是人愚痴无智。 何以故? 善男子,一切如来应正等觉不可以色身见。 夫如来者即是法身。 善男子,如来法身即是诸法真如法界。 真如法界既不可说有来有去。 如来法身亦复如是无来无去。 复次善男子,如诸如来应正等觉所变化事暂有还无。 善男子,於意云何。 诸变化事为从何来去何所至。 常啼答言:诸变化事皆非实有。 如何可说有所从来去有所至。 法涌菩萨语常啼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执变化事有来去者,当知彼人愚痴无智。 若谓如来应正等觉有来有去亦复如是,当知是人愚痴无智。 何以故? 善男子,一切如来应正等觉不可以色身见。 夫如来者即是法身。 善男子,如来法身即是诸法真如法界。 真如法界既不可说有来有去。 如来法身亦复如是无来无去。 复次善男子,如人梦中见有诸佛。 若一若十。 若百若千。 乃至无数。 彼梦觉已所见皆无。 善男子,於意云何。 梦所见佛为从何来去何所至。 常啼答言:梦中所见皆是虚妄都非实有。 如何可说有来去处。 法涌菩萨语常啼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执梦所见有来去者,当知彼人愚痴无智。 若谓如来应正等觉有来有去亦复如是,当知是人愚痴无智。 何以故? 善男子,一切如来应正等觉。 不可以色身见。 夫如来者即是法身。 善男子,如来法身即是诸法真如法界。 真如法界既不可说有来有去。 如来法身亦复如是无来无去。 又善男子,一切如来应正等觉说一切法如梦所见。 如变化事。 如寻香城光影响像幻事阳焰。 皆非实有。 若於如是诸佛所说甚深法义。 不如实知执如来身是名是色有来有去。 当知彼人迷法性故。 愚痴无智流转诸趣受生死苦。 远离般若波罗蜜多。 亦复远离一切佛法。 若於如是诸佛所说甚深法义。 能如实知不执佛身是名是色。 亦不谓佛有来有去。 当知彼人於佛所说甚深法义如实解了。 不执诸法有来有去有生有灭有染有净。 由不执故能行般若波罗蜜多。 亦能勤修一切佛法。 则为邻近所求无上正等菩提。 亦名如来真净弟子。 终不虚受国人信施。 能与一切作良福田。 应受世间人天供养。 复次善男子,如大海中有诸珍宝。 如是珍宝非十方来。 亦非有情於中造作。 亦非此宝无因缘生。 然诸有情善根力故。 令大海内有诸宝生。 是宝生时依因缘力和合故有。 无所从来。 是宝灭时於十方面亦无所去。 但由有情善根力尽令彼灭没。 所以者何。 诸有为法。 缘合故生。 缘离故灭。 於中都无生者灭者,是故诸法无来无去。 诸如来身亦复如是,於十方面无所从来。 亦非於中有造作者,亦不可说无因缘生。 然依本修净行圆满。 为因缘故及依有情先修见佛。 业成熟故有如来身出现於世。 佛身灭时於十方面亦无所去。 但由因缘和合力尽即便灭没。 是故诸佛无来无去。 复次善男子,譬如箜篌依止种种因缘和合而有声生。 是声因缘。 所谓槽颈绳棍弦等人功作意。 如是一一不能生声。 要和合时其声方起。 是声生位无所从来。 於息灭时无所至去。 善男子,诸如来身亦复如是,依止种种因缘而生。 是身因缘。 所谓无量福德智慧。 及诸有情所修见佛善根成熟。 如是一一不能生身。 要和合时其身方起。 是身生位无所从来。 於灭没时无所至去。 善男子,汝於如来应正等觉无来去相。 应如是知。 随此道理於一切法无来去相亦如是知。 善男子,若於如来应正等觉及一切法。 能如实知无来无去无生无灭无染无净。 定能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善巧方便必得无上正等菩提。 法涌菩萨摩诃萨为常啼菩萨摩诃萨说诸如来应正等觉广说乃至佛薄伽梵无来无去相时。 令彼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大地诸山大海及诸天宫六种变动。 诸魔宫殿皆失威光。 魔及魔军皆悉惊怖。 时彼三千大千世界。 一切所有草木丛林生非时花。 悉皆倾向法涌菩萨摩诃萨所。 空中亦雨种种香花。 时天帝释四大天王及诸天众。 於虚空中即以种种天妙香花。 奉散供养法涌菩萨摩诃萨已,复持种种天妙香花。 奉散供养常啼菩萨。 而作是言:我因大士得闻如是胜义之教。 一切世间住身见者,闻是法已能舍执著。 皆悉住於难伏之地尔时常啼菩萨摩诃萨白法涌菩萨摩诃萨言:何因何缘令此世界一切大地诸山大海六种变动。 及现种种希有之相。 法涌菩萨告常啼言:由我答汝所问如来应正等觉无来去相。 於此会中八千众生皆悉证得无生法忍。 复有八十那庾多众生皆发无上正等觉心。 复有八万四千众生远尘离垢。 於诸法中生净法眼。 由是因缘。 令此世界一切大地诸山大海六种变动。 及现种种希有之相。 常啼菩萨闻是语已,踊跃欢喜作是念言:我今已为获大善利。 谓因我问法涌菩萨。 令诸有情得闻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说诸如来应正等觉无来去相。 令尔所众获大饶益。 我由如是殊胜善根。 足能成办所求无上正等菩提。 我於无上正等菩提无复疑虑。 我於来世定成如来应正等觉。 利益安乐无量有情。 作是念已欢喜踊跃。 上昇虚空七多罗树。 复作是念。 当以何等供养大师法涌菩萨。 用酬为我说法之恩。 时天帝释知其所念。 化作无量微妙香花。 欲持施与常啼菩萨。 而作是言:大士。 今者哀愍我故可受此花持以供养法涌菩萨。 大士。 应受我等供养。 我今助成大士功德。 所以者何。 因大士故我等无量百千有情获大饶益。 谓必当证所求无上正等菩提。 大士。 当知诸有能为一切有情经於无量无数大劫受诸勤苦。 如大士者甚为难得。 是故今应受我所施。 尔时常啼菩萨摩诃萨受天帝释微妙香花。 奉散供养法涌菩萨摩诃萨已,从虚空下顶礼双足。 合掌恭敬白言:大师。 我从今日愿以身命奉属大师以充给使。 作是语已法涌菩萨摩诃萨前合掌而祝时长者女及诸眷属。 合掌恭敬白常啼言:我等从今亦以身命奉属供侍。 愿垂纳受。 以此善根愿当获得如是胜法同尊所证。 愿当来世恒亲近尊。 常随从尊供养诸佛及诸菩萨同修梵行。 常啼菩萨即报彼言:汝等至诚随属我者当从我教。 我当受汝。 长者女等白常啼言:诚心属尊。 当随尊教。 时常啼菩萨即令长者女及诸眷属。 各以种种妙庄严具而自严饰。 及持五百七宝妙车并诸供具。 俱时奉上法涌菩萨白言:大师。 我以如是长者女等奉施大师。 惟愿慈悲为我纳受。 时天帝释赞常啼言:善哉善哉! 大士。 乃能如是舍施。 诸菩萨摩诃萨法应舍施一切所有。 若菩萨摩诃萨能学如是舍施一切。 疾证无上正等菩提。 若於法师能作如是恭敬供养无所吝者,决定得闻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 过去如来应正等觉精勤修学菩萨道时。 亦为请问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舍诸所有。 由斯已证所求无上正等菩提。 是时法涌菩萨。 欲令常啼菩萨所种善根得圆满故。 受长者女及诸眷属五百宝车并诸供具。 受已还施常啼菩萨。 法涌菩萨说法既久日将欲没。 知众疲倦。 下师子座还入宫中。 尔时常啼菩萨摩诃萨。 既见法涌菩萨摩诃萨还入宫中。 便作是念。 我为法故而来至此。 未闻正法不应坐卧。 我应唯住行立威仪。 以待大师法涌菩萨当从宫出宣说法要。 法涌菩萨既入宫已时经七年一心不乱。 游戏菩萨无量无数三摩地门。 安住菩萨无量无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 常啼菩萨於七岁中。 不坐不卧唯行唯立。 不念睡眠。 不想昼夜。 不辞疲倦。 不思饮食。 不怖寒热。 不缘内外。 曾不发起欲恚害寻及馀一切烦恼缠垢。 但作是念。 法涌菩萨何时当从三摩地起。 我等眷属应敷法座扫洒其地散诸香花。 法涌菩萨当昇此座宣说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及馀法要。 时长者女及诸眷属。 亦七岁中唯行唯立。 所舍所念皆学常啼。 进止相随曾无暂舍尔时常啼菩萨摩诃萨。 如是精勤过七岁已,然闻有空中声言:咄善男子,卻後七日。 法涌菩萨当从定起。 於此城中宣说正法。 常啼菩萨闻空声已,踊跃欢喜作是念言:我今当为法涌菩萨敷设严饰师子之座。 扫洒其地散妙香花。 令我大师当昇此座为众宣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及馀法要。 常啼菩萨作是念已,与长者女及诸眷属。 敷设七宝师子之座。 时长者女及诸眷属。 各脱身上一净妙衣。 为说法师重敷座上。 常啼菩萨既敷座已,求水洒地竟不能得。 所以者何。 恶魔隐蔽城内外水皆令不现。 魔作是念。 常啼菩萨求水不得。 愁忧苦恼疲倦羸劣心或变异。 便於无上正等菩提。 善根不增智慧不照。 於一切智而有稽留。 则不能空我之境界。 常啼菩萨种种方便求水不得作是念言:我应刺身出血洒地。 勿令尘起坌我大师。 今我此身必当败坏。 何用如是虚伪身为。 我无始来流转生死。 数为五欲丧失身命。 而未曾为正法舍身。 是故今应刺身出血。 作是念已即执利刀。 周遍刺身出血洒地。 时长者女及诸眷属。 亦学常啼刺血洒地。 常啼菩萨长者女等。 各为法故刺身出血。 乃至不起一念异心。 时诸恶魔不能得便。 亦不能碍所修善品。 以常啼等心勇决故。 时天帝释见此事已作是念言:常啼菩萨长者女等甚为希有。 而由爱法重法因缘乃至遍体皆刺出血。 为说法师周洒其地。 曾不发起一念异心。 令诸恶魔求不得便。 亦不能碍所修善品。 奇哉大士。 乃能擐被如是坚固弘誓铠甲。 为欲利乐一切有情。 以淳净心不顾身命。 求於无上正等菩提。 恒发誓言:我为拔济沈沦生死一切有情无量无边身心大苦。 而求无上正等菩提。 事若未成终无懈废。 时天帝释作是念已,变常啼等所出身血。 一切皆成栴檀香水。 令所洒地绕座四边。 面各满百逾缮那量。 皆有天上不可思议最胜甚奇栴檀香气。 时天帝释作是事已,赞常啼曰:善哉善哉! 大士。 志愿坚固难动。 精进勇猛不可思议。 爱重求法最为无上。 过去如来应正等觉。 亦由如是坚固志愿勇猛精进爱重求法。 修行菩萨清净梵行已证无上正等菩提。 大士。 今者志愿精进爱重求法。 亦定当证所求无上正等菩提。 尔时常啼复作是念。 我今已为法涌菩萨敷设七宝师子之座。 扫洒其地令极香洁。 云何当得诸妙香花绕座四边庄严其地。 大师昇座将说法时。 我等亦应持散供养。 时天帝释知其所念。 即便化作微妙香花。 如摩揭陀千斛之量。 恭敬奉施常啼菩萨。 令共眷属持以供养。 於是常啼受天帝释所施花已分作二分。 先持一分共诸眷属绕座四边严布其地。 留馀一分以拟大师昇法座时当持奉散。 尔时法涌菩萨摩诃萨。 过七日已从所游戏三摩地门安庠而起。 为说般若波罗蜜多。 无量百千眷属围绕从内宫出。 昇师子座处大众中俨然而坐。 常啼菩萨重得瞻仰法涌菩萨摩诃萨时。 踊跃欢喜身心悦乐。 譬如刍系念一境忽然得入第三静虑。 便与眷属持先所留微妙香花奉散供养。 既供养已顶礼双足。 右绕三匝退坐一面。 尔时法涌菩萨摩诃萨告常啼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吾当为汝宣说般若波罗蜜多。 常啼白言:唯然愿说我等乐闻。 法涌菩萨告常啼言:善男子,一切法平等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平等。 一切法远离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远离。 一切法不动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不动。 一切法无念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念。 一切法无畏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畏。 一切法无惧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惧。 一切法一味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一味。 一切法无际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际。 一切法无生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生。 一切法无灭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灭。 太虚空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大海水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妙高山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妙高山严好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严好。 如太虚空无分别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分别。 善男子,色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受想行识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眼处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耳鼻舌身意处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色处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声香味触法处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眼界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耳鼻舌身意界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色界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声香味触法界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眼识界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耳鼻舌身意识界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眼触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耳鼻舌身意触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眼触为缘所生诸受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地界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水火风空识界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因缘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从缘所生诸法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无明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愁叹苦忧恼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善男子,布施波罗蜜多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净戒安忍精进静虑方便善巧妙愿力智波罗蜜多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内空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真如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四念住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苦圣谛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集灭道圣谛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十善业道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施戒修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四静虑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四无量四无色定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八解脱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空解脱门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无相无愿解脱门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陀罗尼门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三摩地门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菩萨十地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善男子,五眼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六神通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佛十力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无忘失法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恒住舍性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一切智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道相智一切相智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三十二大士相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八十随好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预流果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一来不还阿罗汉果独觉菩提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一切菩萨摩诃萨行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诸佛无上正等菩提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一切有漏法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一切无漏法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一切有为法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一切无为法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边。 金刚喻平等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平等。 一切法无坏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坏。 一切法无杂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杂。 一切法无差别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差别。 诸法自性不可得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自性亦不可得。 诸法无所有平等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无所有亦平等。 诸法无所作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无所作。 诸法不可思议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亦不可思议。 尔时常啼菩萨摩诃萨。 闻说般若波罗蜜多差别句义。 即於座前得六十亿三摩地门。 所谓诸法平等三摩地。 诸法远离三摩地。 诸法不动三摩地。 诸法无念三摩地。 诸法无畏三摩地。 诸法无惧三摩地。 诸法一味三摩地。 诸法无际三摩地。 诸法无生三摩地。 诸法无灭三摩地。 虚空无边三摩地。 大海无边三摩地。 妙高山无边三摩地。 妙高山严好三摩地。 如虚空无分别三摩地。 色等诸蕴无边三摩地。 眼等诸处无边三摩地。 色等诸处无边三摩地。 眼等诸界无边三摩地。 色等诸界无边三摩地。 眼识等诸界无边三摩地。 眼触等无边三摩地。 眼触为缘所生诸受等无边三摩地。 地界等无边三摩地。 因缘等无边三摩地。 从缘所生诸法无边三摩地。 诸缘起支无边三摩地。 诸波罗蜜多无边三摩地。 一切空无边三摩地。 诸法真如等无边三摩地。 菩提分法无边三摩地。 诸圣谛无边三摩地。 诸善业道无边三摩地。 施戒修无边三摩地。 静虑无量无色无边三摩地。 解脱胜处等至遍处无边三摩地。 空无相无愿解脱门无边三摩地。 总持等持门无边三摩地。 菩萨诸地无边三摩地。 五眼六神通无边三摩地。 诸力无畏无碍解大慈悲喜舍佛不共法无边三摩地。 无忘失法恒住舍性无边三摩地。 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无边三摩地。 诸相随好无边三摩地。 声闻乘无边三摩地。 独觉乘无边三摩地。 无上乘无边三摩地。 有漏无漏法无边三摩地。 有为无为法无边三摩地。 金刚喻平等三摩地。 诸法无坏三摩地。 诸法无杂三摩地。 诸法无差别三摩地。 诸法自性不可得三摩地。 诸法无所有平等三摩地。 诸法无所作三摩地。 诸法不可思议三摩地。 得如是等六十百千三摩地门。 常啼菩萨。 既得如是六十百千三摩地门。 即时现见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各如克伽沙数三千大千世界现在如来应正等觉声闻菩萨大众围绕。 以如是名。 如是句。 如是字。 如是理趣。 为诸菩萨摩诃萨众宣说般若波罗蜜多。 如我今者於此三千大千世界声闻菩萨大众围绕。 以如是名。 如是句。 如是字。 如是理趣。 为诸菩萨摩诃萨众宣说般若波罗蜜多等无差别。 常啼菩萨。 从是已後多闻智慧不可思议,犹如大海。 随所生处恒见诸佛。 常生诸佛净妙国土。 乃至梦中亦常见佛。 为说般若波罗蜜多。 亲近供养曾无暂舍。 离无暇法。 具足有暇。 初分结劝品第七十九。 善现,当知由是理趣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威德殊胜。 令诸菩萨速能引得一切智智。 是故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欲学六种波罗蜜多令速圆满。 欲具通达诸佛境界。 欲得诸佛自在神通。 欲疾证得一切智智。 欲能毕竟利益安乐一切有情。 应学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应於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恭敬听闻受持读诵。 究竟通利如说修行。 如理思惟甚深义趣。 书写流布为他解说。 应以种种上妙花鬘涂散等香衣服婴珞宝幢幡盖伎乐灯明。 及馀种种珍奇杂物。 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所以者何。 由此所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是诸如来应正等觉真生养母。 是诸菩萨摩诃萨众真轨范师。 一切如来应正等觉咸共尊重恭敬赞叹。 一切菩萨摩诃萨众无不供养精勤修学。 是为如来真实教诫。 尔时佛告阿难陀言:汝於如来有爱敬不。 阿难陀曰:如是世尊,如是善逝。 我於佛所实有爱敬。 如来自知。 佛告庆喜。 如是如是,汝於我所实有爱敬。 汝从昔来常以慈善身语意业。 恭敬供养随侍於我未曾违失。 庆喜。 汝应如我现在以实爱敬供养我身。 我涅槃後汝亦当用如是爱敬供养尊重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第二第三佛以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教诫庆喜。 令深爱敬供养尊重过如来身。 佛告庆喜。 我以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对今大众付嘱於汝。 汝应受持。 我涅槃後乃至一字勿令忘失。 如是般若波罗蜜多。 随尔所时流布於世。 当知即有诸佛世尊现住世间为众说法。 庆喜当知。 若有於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恭敬听闻受持读诵。 究竟通利如说修行。 如理思惟甚深义趣。 书写流布为他解说。 复以种种上妙花鬘涂散等香衣服婴珞宝幢幡盖伎乐灯明。 及馀种种珍奇杂物。 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当知是人常见诸佛恒闻正法修诸梵行。 时薄伽梵说是经已,无量菩萨摩诃萨众。 慈氏菩萨而为上首。 大迦叶波及舍利子阿难陀等诸大声闻。 及馀天龙人非人等一切大众。 闻佛所说,皆大欢喜。 信受奉行。 ◎第二会序(西明寺沙门玄则撰)观夫委契中道。 摅妙轨於无垠。 流赏一归。 漾玄津於有截。 何尝不首情而汲悟。 即事以排疑。 疑繁而诲自广。 悟初而访逾笃。 所以重指鹫阿。 再扣龙众。 慧命相聚。 则善现居宗。 法忍为群。 则妙祥端首。 既而摇区示警。 辟宇开严。 舌掩大千。 身分巨亿。 光汎慈影。 而六趣霑和。 声飏法言:而十方动讯。 既骇殊观。 方希祕奖。 或谓迹高类诞。 情昏伫析。 故尝言曰:殉蠡管之察。 是病高深。 执蟪菌之辰。 终欺岁祀。 夫以浅定微术。 犹擅五通。 小善片言:实应千里。 况埏孕群品。 弹压众灵。 万期一会。 穷冥极远。 是使微尘刹土不动而游。 恒沙诸佛不谋而证。 非般若至赜其孰能致此。 是用十空莹晒。 七如朗听。 虽恼趣森横。 寂岸层回。 莫不同幻蕊之开落。 不灭不生。 比梦象之妍媸。 无染无净。 飚谷投响。 则誉毁共销。 月池浸色。 则物我俱谢。 文优理诣。 感通悟永。 凡有八十五品。 七十八卷。 即旧大品光赞放光。 然大品之於光赞。 词倍丰而加美。 即明此分之於大品。 文益具而弥正。 攒辉校宝。 岂不盛欤。 发布时间:2022-05-18 16:06:34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book/2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