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四百九十一 内容: △第三分善现品第三之十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远离我执乃至见者执。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观我乃至见者毕竟非有。 所以者何。 以我乃至见者自性不可得故。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远离我执乃至见者执。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远离断执。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性不可断。 所以者何。 以一切法毕竟不生无断义故。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远离断执。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远离常执。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常性非有。 所以者何。 以一切法无生无灭非断常故。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远离常执。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远离相想。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观杂染法毕竟非有。 所以者何。 以杂染法本性离故。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远离相想。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远离见执。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都不见有诸见自性。 所以者何。 所见诸法不可得故。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远离见执。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远离名色执。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观名色性都无所有。 所以者何。 真实名色不可得故。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远离名色执。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远离蕴执。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观诸蕴性都无所有。 所以者何。 积聚法性不可得故。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远离蕴执。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远离处执。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观诸处性都无所有。 所以者何。 生门法性不可得故。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远离处执。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远离界执。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观诸界性都无所有。 所以者何。 住持法性不可得故。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远离界执。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远离谛执。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观诸谛性都无所有。 所以者何。 非虚妄法不可得故。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远离谛执。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远离缘起执。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观缘起性都无所有。 所以者何。 无明等法不可得故。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远离缘起执。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远离住著三界执。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观三界性都无所有。 所以者何。 三界系法不可得故。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远离住著三界执。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远离一切法执。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观诸法性都无所有。 所以者何。 诸法自性但假施设。 皆如虚空不可得故。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远离一切法执。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远离於一切法如理不如理执。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观诸法性无有如理不如理者,所以者何。 如是诸法不可得故。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远离於一切法如理不如理执。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远离依佛见执。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知依佛见不得见佛。 所以者何。 真佛自性不可见故。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远离依佛见执。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远离依法见执。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知依法见不得见法。 所以者何。 真法自性不可见故。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远离依法见执。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远离依僧见执。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知依僧见不得见僧。 所以者何。 真僧自性无相无为不可见故。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远离依僧见执。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远离依戒见执。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知罪福性俱非实有。 所以者何。 若罪若福但假施设不可得故。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远离依戒见执。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远离依空见执。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观诸空法。 都无所有不可观见。 所以者何。 空之自性非有非无不可见故。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远离依空见执。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远离厌怖空性。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 自性皆空非空与空有所违害。 故厌怖事俱不可得。 所以者何。 诸有性法或可厌怖。 空非有性法不应厌怖故。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远离厌怖空性。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通达空。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知一切法自相皆空。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通达空。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证无相。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不思惟一切相。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证无相。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知无愿。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於三界法心无所祝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知无愿。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三轮清净。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圆满清净十善业道。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三轮清净。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悲愍有情及於有情无所执著。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已得大悲及严净土都无所执。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悲愍有情及於有情无所执著。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於一切法平等性见及於此中无所执著。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於一切法不增不减。 及於此中无取无祝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於一切法平等性见及於此中无所执著。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於诸有情平等性见及於此中无所执著。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於诸有情不增不减。 及於此中无取无祝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於诸有情平等性见及於此中无所执著。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於真理趣究竟通达及於此中无所执著。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於一切法真实理趣。 虽如实通达而无所通达。 及於此中无取无祝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於真理趣究竟通达及於此中无所执著。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无生忍智。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忍一切法无生无灭无造无作。 及知名色毕竟不生。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无生忍智。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说一切法一相理趣。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於一切法不行二相。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说一切法一相理趣。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灭除分别。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於一切法无所分别。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灭除分别。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远离诸想。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远离一切小想大想及无量想。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远离诸想。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远离诸见。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远离声闻独觉等见。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远离诸见。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远离烦恼。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弃舍一切有漏烦恼习气相续。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远离烦恼。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善巧止观。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一切智一切相智。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善巧止观。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调伏心性。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於三界法不著不乐。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调伏心性。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寂静心性。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善摄六根。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寂静心性。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无碍智性。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得佛眼。 於一切法决了无碍。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无碍智性。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无所爱染。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能於六处能善弃舍。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无所爱染。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随心所欲往诸佛土於佛众会自现其身。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胜神通往诸佛土。 承事供养诸佛世尊,请转法轮饶益一切。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随心所欲往诸佛土於佛众会自现其身。 善现,当知诸菩萨摩诃萨住第七地时。 常应远离前二十法。 及应圆满後二十法。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悟入一切有情心行。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一心俱智如实遍知一切有情心及心所行相差别。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悟入一切有情心行。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游戏神通。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游戏种种自在神通。 为欲亲近供养佛故。 从一佛土至一佛土。 而能不生游佛土想。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游戏神通。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见诸佛土如其所见而自严净种种佛土。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住一佛土。 能见十方无边佛国。 亦能示现而尝不生佛国土想。 又为成熟诸有情故。 现处三千大千世界转轮王位。 而自庄严亦能弃舍而无所执。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见诸佛土如其所见而自严净种种佛土。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承事供养诸佛世尊,於如来身如实观察。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为欲饶益诸有情故。 於法义趣如实分别。 如是名为以法承事供养诸佛又谛观察诸佛法身。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承事供养诸佛世尊於如来身如实观察。 善现当知。 诸菩萨摩诃萨住第八地时。 於此四法常应圆满。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根胜劣智。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住佛十力。 如实了知一切有情诸根胜劣。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根胜劣智。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严净佛土。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 严净一切有情心行无所执著。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严净佛土。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如幻等持数入诸定。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住此等持。 虽能成办一切事业。 而心於法都无动转。 又修等持极成熟故。 不作加行能数现前。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如幻等持数入诸定。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随诸有情善根应熟故入诸有自现化生。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为欲成熟诸有情类殊胜善根。 随其所宜故入诸有而现受生。 是为菩萨摩诃萨随诸有情善根应熟故入诸有自现化生。 善现当知。 诸菩萨摩诃萨住第九地时。 於此四法常应圆满。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摄受无边处所大愿随有所愿皆令证得。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已修六种波罗蜜多极圆满故。 或为严净诸佛国土。 或为成熟诸有情类。 随心所愿皆能圆满无所匮乏。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摄受无边处所大愿随有所愿皆令证得。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随诸天龙广说乃至人非人等异类音智。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习殊胜词无碍解。 善知有情言音差别。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随诸天龙广说乃至人非人等异类音智。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无碍辩说。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习殊胜辩无碍解。 为诸有情能无尽说。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无碍辩说。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入胎具足。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虽一切生处实恒化生。 而为益有情现入胎藏。 於中具足种种胜事。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入胎具足。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出生具足。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於出胎时示现种种希有胜事。 令诸有情见者欢喜得大饶益。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出生具足。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家族具足。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或生刹帝利大族。 或生婆罗门大族。 所禀父母无可讥嫌。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家族具足。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种姓具足。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常在过去诸大菩萨种姓中生。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种姓具足。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眷属具足。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纯以无量无数菩萨摩诃萨众。 而为眷属。 非馀杂类。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眷属具足。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生身具足。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於初生时。 其身具足一切相好放大光明。 遍照无边诸佛世界。 亦令彼界六种变动。 有情遇者皆获利乐。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生身具足。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出家具足。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於出家时。 无量无数百千俱胝那庾多众。 前後围绕。 尊重赞叹往诣道常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受持应器。 引导无量无边有情。 令乘三乘而趣圆寂。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出家具足。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庄严菩提树具足。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殊胜善根广大愿力。 感得如是大菩提树。 吠琉璃宝以为其茎。 真金为根枝叶花果皆以上妙七宝所成。 其树高广遍覆三千大千佛土。 光明照曜周遍十方克伽沙等诸佛世界。 有情见者无不蒙益。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庄严菩提树具足。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一切功德成办具足。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满足殊胜福慧资粮。 成熟有情严净佛土。 是为菩萨摩诃萨常应圆满一切功德成办具足。 善现当知。 诸菩萨摩诃萨住第十地时。 常应圆满此十二法。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第十地已,於前所修诸地胜法。 皆得圆满与诸如来应言无异。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已圆满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 已圆满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 已圆满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 已圆满空无相无愿解脱门。 已圆满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 已圆满真如乃至不思议界。 已圆满苦集灭道圣谛。 已圆满八解脱九次第定。 已圆满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 已圆满五眼六神通。 已圆满如来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 具一切智一切相智。 若复永断一切烦恼习气相续便住佛地。 由此故说。 若菩萨摩诃萨住第十地已,於前所修诸地胜法皆得圆满与诸如来应言无异。 尔时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第十地趣如来地。 佛告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方便善巧行六波罗蜜多。 修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三十七菩提分法广说乃至十八佛不共法。 具一切智一切相智。 超净观地种性地第八地具见地薄地离欲地已办地独觉地及菩萨地。 又能永断一切烦恼习气相续。 便成如来应正等觉住如来地。 善现,如是菩萨摩诃萨住第十地趣如来地。 如是善现,齐此当知。 诸菩萨摩诃萨发趣大乘。 复次善现,汝次所问如是大乘从何处出至何处住者,善现当知。 如是大乘从三界中出。 至一切智智中祝然以无二为方便故无出无祝所以者何。 若大乘若一切智智。 如是二法不合不散。 非有色非无色。 非有见非无见。 非有对非无对。 皆同一相所谓无相。 无相之法无出无祝所以者何。 无相之法。 非已出已祝非当出当祝非今出今祝善现当知。 其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真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亦有出祝所以者何。 真如乃至不思议界皆不能从三界中出。 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祝何以故? 真如真如自性空。 乃至不思议界不思议界自性空故。 善现当知。 其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断界离界灭界安隐界寂静界无生界无灭界无性界无相界无作界无为界亦有出祝所以者何。 断界乃至无为界。 皆不能从三界中出。 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祝何以故? 断界断界自性空。 乃至无为界无为界自性空故。 善现当知。 其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色空乃至识空亦有出祝所以者何。 色空乃至识空皆不能从三界中出。 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祝何以故? 色空色空自性空。 乃至识空识空自性空故。 善现当知。 其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眼处空乃至意处空亦有出祝所以者何。 眼处空乃至意处空。 皆不能从三界中出。 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祝何以故? 眼处空眼处空自性空。 乃至意处空意处空自性空故。 善现当知。 其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色处空乃至法处空亦有出祝所以者何。 色处空乃至法处空皆不能从三界中出。 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祝何以故? 色处空色处空自性空。 乃至法处空法处空自性空故。 善现当知。 其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眼界空乃至意界空亦有出祝所以者何。 眼界空乃至意界空。 皆不能从三界中出。 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祝何以故? 眼界空眼界空自性空。 乃至意界空意界空自性空故。 善现当知。 其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色界空乃至法界空亦有出祝所以者何。 色界空乃至法界空。 皆不能从三界中出。 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祝何以故? 色界空色界空自性空。 乃至法界空法界空自性空故。 善现当知。 其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眼识界空乃至意识界空亦有出祝所以者何。 眼识界空乃至意识界空。 皆不能从三界中出。 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祝何以故? 眼识界空眼识界空自性空。 乃至意识界空意识界空自性空故。 善现当知。 其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眼触空乃至意触空亦有出祝所以者何。 眼触空乃至意触空。 皆不能从三界中出。 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祝何以故? 眼触空眼触空自性空。 乃至意触空意触空自性空故。 善现当知。 其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眼触为缘所生诸受空乃至意触为缘所生诸受空亦有出祝所以者何。 眼触为缘所生诸受空乃至意触为缘所生诸受空。 皆不能从三界中出。 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祝何以故? 眼触为缘所生诸受空。 眼触为缘所生诸受空自性空。 乃至意触为缘所生诸受空。 意触为缘所生诸受空自性空故。 善现当知。 其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地界空乃至识界空亦有出祝所以者何。 地界空乃至识界空。 皆不能从三界中出。 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祝何以故? 地界空地界空自性空。 乃至识界空识界空自性空故。 善现当知。 其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因缘空乃至增上缘空亦有出祝所以者何。 因缘空乃至增上缘空。 皆不能从三界中出。 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祝何以故? 因缘空因缘空自性空。 乃至增上缘空增上缘空自性空故。 善现当知。 其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无明空乃至老死空亦有出祝所以者何。 无明空乃至老死空。 皆不能从三界中出。 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祝何以故? 无明空无明空自性空。 乃至老死空老死空自性空故。 善现当知。 其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梦境幻事响像光影阳焰空华寻香城变化事亦有出祝所以者何。 梦境乃至变化事。 皆不能从三界中出。 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祝何以故? 梦境梦境自性空。 乃至变化事变化事自性空故。 善现当知。 其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布施波罗蜜多空乃至般若波罗蜜多空亦有出住所以者何。 布施波罗蜜多空。 乃至般若波罗蜜多空。 皆不能从三界中出。 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祝何以故? 布施波罗蜜多空。 布施波罗蜜多空自性空。 乃至般若波罗蜜多空。 般若波罗蜜多空自性空故。 善现当知。 其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亦有出祝所以者何。 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 皆不能从三界中出。 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祝何以故? 内空内空自性空。 乃至无性自性空。 无性自性空自性空故。 善现当知。 其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苦集灭道圣谛空亦有出祝所以者何。 苦集灭道圣谛空。 皆不能从三界中出。 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祝何以故? 苦集灭道圣谛空。 苦集灭道圣谛空自性空故。 善现当知。 其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四念住空乃至八圣道支空亦有出祝所以者何。 四念住空乃至八圣道支空。 皆不能从三界中出。 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祝何以故? 四念住空四念住空自性空。 乃至八圣道支空。 八圣道支空自性空故。 善现当知。 其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四静虑空亦有出祝所以者何。 四静虑空。 皆不能从三界中出。 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祝何以故? 四静虑空。 四静虑空自性空故。 善现当知。 其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四无量空亦有出祝所以者何。 四无量空。 皆不能从三界中出。 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祝何以故? 四无量空。 四无量空自性空故。 善现当知。 其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四无色定空亦有出祝所以者何。 四无色定空。 皆不能从三界中出。 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祝何以故? 四无色定空四无色定空自性空故。 善现当知。 其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空无相无愿解脱门空亦有出祝所以者何。 空无相无愿解脱门空。 皆不能从三界中出。 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祝何以故? 空无相无愿解脱门空。 空无相无愿解脱门空自性空故。 善现当知。 其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八解脱空亦有出祝所以者何。 八解脱空皆不能从三界中出。 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住何以故? 八解脱空八解脱空自性空故。 善现当知。 其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九次第定空亦有出祝所以者何。 九次第定空皆不能从三界中出。 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祝何以故? 九次第定空九次第定空自性空故。 善现当知。 其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净观地空乃至如来地空亦有出祝所以者何。 净观地空乃至如来地空。 皆不能从三界中出。 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祝何以故? 净观地空净观地空自性空。 乃至如来地空如来地空自性空故。 善现当知。 其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极喜地空乃至法雲地空亦有出祝所以者何。 极喜地空乃至法雲地空。 皆不能从三界中出。 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祝何以故? 极喜地空极喜地空自性空。 乃至法雲地空法雲地空自性空故。 善现当知。 其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空亦有出祝所以者何。 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空。 皆不能从三界中出。 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祝何以故? 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空。 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空自性空故。 善现当知。 其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五眼六神通空亦有出祝所以者何。 五眼六神通空。 皆不能从三界中出。 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祝何以故? 五眼六神通空。 五眼六神通空自性空故。 善现当知。 其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如来十力空乃至十八佛不共法空亦有出祝所以者何。 如来十力空乃至十八佛不共法空。 皆不能从三界中出。 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祝何以故? 如来十力空。 如来十力空自性空。 乃至十八佛不共法空。 十八佛不共法空自性空故。 善现当知。 其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无忘失法恒住舍性空亦有出祝所以者何。 无忘失法恒住舍性空。 皆不能从三界中出。 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祝何以故? 无忘失法恒住舍性空。 无忘失法恒住舍性空自性空故。 善现当知。 其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空亦有出祝所以者何。 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空。 皆不能从三界中出。 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祝何以故? 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空。 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空自性空故。 善现当知。 其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预流者恶趣生一来者频来生不还者欲界生诸菩萨自利生阿罗汉独觉如来後有生亦有出祝所以者何。 预流者恶趣生乃至如来後有生。 皆不能从三界中出。 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祝何以故? 预流者恶趣生。 预流者恶趣生自性空。 乃至如来後有生。 如来後有生自性空故。 善现当知。 其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预流空乃至如来空亦有出祝所以者何。 预流空乃至如来空。 皆不能从三界中出。 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祝何以故? 预流空预流空自性空。 乃至如来空如来空自性空故。 善现当知。 其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名字假想施设言说亦有出祝所以者何。 名字假想施设言说。 皆不能从三界中出。 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祝何以故? 名字假想施设言说名字假想施设言说自性空故。 善现当知。 其有欲令无相之法有出住者,则为欲令无生无灭无染无净无相无为亦有出祝所以者何。 无生无灭无染无净无相无为。 皆不能从三界中出。 亦不能至一切智智中祝何以故? 无生无灭无染无净无相无为。 无生无灭无染无净无相无为自性空故。 善现当知。 由此缘故我作是说。 如是大乘从三界中出。 至一切智智中祝然以无二为方便故无出无祝所以者何。 无相之法无动转故。 不可说言有出有祝 发布时间:2022-05-18 15:57:44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book/2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