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四百九十七 内容: △第三分善现品第三之十六复次舍利子,尊者所问。 何缘故说。 诸菩萨摩诃萨但有假名都无自性者,舍利子,以诸菩萨摩诃萨名唯客摄故。 时舍利子问善现言:何缘故说以诸菩萨摩诃萨名唯客所摄。 善现答言:如一切法名唯客所摄。 於十方三世无所从来无所至去亦无所祝一切法中无名。 名中无一切法。 非合非散但假施设。 所以者何。 以一切法与名俱自性空故。 自性空中若一切法若名。 俱无所有都不可得。 诸菩萨摩诃萨名亦复如是唯客所摄。 无所从来无所至去亦无所住但假施设。 由斯故说诸菩萨摩诃萨但有假名都无自性。 舍利子,如色蕴乃至识蕴名唯客所摄。 所以者何。 色蕴等非名。 名非色蕴等。 色蕴等中无名。 名中无色蕴等。 非合非散但假施设。 何以故? 以色蕴等与名俱自性空故。 自性空中若色蕴等若名。 俱无所有都不可得。 诸菩萨摩诃萨名亦复如是唯客所摄。 由斯故说诸菩萨摩诃萨但有假名。 舍利子,如眼处乃至意处名唯客所摄。 所以者何。 眼处等非名。 名非眼处等。 眼处等中无名。 名中无眼处等。 非合非散但假施设。 何以故? 以眼处等与名俱自性空故。 自性空中若眼处等若名。 俱无所有都不可得。 诸菩萨摩诃萨名亦复如是唯客所摄。 由斯故说诸菩萨摩诃萨但有假名都无自性。 舍利子,如色处乃至法处名唯客所摄。 所以者何。 色处等非名。 名非色处等。 色处等中无名。 名中无色处等。 非合非散但假施设。 何以故? 以色处等与名俱自性空故。 自性空中若色处等若名。 俱无所有都不可得。 诸菩萨摩诃萨名亦复如是唯客所摄。 由斯故说诸菩萨摩诃萨。 但有假名都无自性。 舍利子,如眼界乃至意界名唯客所摄。 所以者何。 眼界等非名。 名非眼界等。 眼界等中无名。 名中无眼界等。 非合非散但假施设。 何以故? 以眼界等与名俱自性空故。 自性空中若眼界等若名。 俱无所有都不可得。 诸菩萨摩诃萨名亦复如是唯客所摄。 由斯故说诸菩萨摩诃萨。 但有假名都无自性。 舍利子,如色界乃至法界名唯客所摄。 所以者何。 色界等非名。 名非色界等。 色界等中无名。 名中无色界等。 非合非散但假施设。 何以故? 以色界等与名俱自性空故。 自性空中若色界等若名。 俱无所有都不可得。 诸菩萨摩诃萨名亦复如是唯客所摄。 由斯故说诸菩萨摩诃萨但有假名都无自性。 舍利子,如眼识界乃至意识界名唯客所摄。 所以者何。 眼识界等非名。 名非眼识界等。 眼识界等中无名。 名中无眼识界等。 非合非散但假施设。 何以故? 以眼识界等与名俱自性空故。 自性空中若眼识界等若名。 俱无所有都不可得。 诸菩萨摩诃萨名亦复如是唯客所摄。 由斯故说诸菩萨摩诃萨但有假名都无自性。 舍利子,如眼触乃至意触名唯客所摄。 所以者何。 眼触等非名。 名非眼触等。 眼触等中无名。 名中无眼触等。 非合非散但假施设。 何以故? 以眼触等与名俱自性空故。 自性空中若眼触等若名。 俱无所有都不可得。 诸菩萨摩诃萨名亦复如是唯客所摄。 由斯故说诸菩萨摩诃萨但有假名都无自性。 舍利子,如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乃至意触为缘所生诸受名唯客所摄。 所以者何。 眼触为缘所生诸受等非名。 名非眼触为缘所生诸受等。 眼触为缘所生诸受等中无名。 名中无眼触为缘所生诸受等。 非合非散但假施设。 何以故? 以眼触为缘所生诸受等与名俱自性空故。 自性空中若眼触为缘所生诸受等若名。 俱无所有都不可得。 诸菩萨摩诃萨名亦复如是唯客所摄。 由斯故说诸菩萨摩诃萨但有假名都无自性。 舍利子,如地界乃至识界名唯客所摄。 所以者何。 地界等非名。 名非地界等。 地界等中无名。 名中无地界等。 非合非散但假施设。 何以故? 以地界等与名俱自性空故。 自性空中若地界等若名。 俱无所有都不可得。 诸菩萨摩诃萨名亦复如是唯客所摄。 由斯故说诸菩萨摩诃萨但有假名都无自性。 舍利子,如因缘乃至增上缘名唯客所摄。 所以者何。 因缘等非名。 名非因缘等。 因缘等中无名。 名中无因缘等。 非合非散但假施设。 何以故? 以因缘等与名俱自性空故。 自性空中若因缘等若名。 俱无所有都不可得。 诸菩萨摩诃萨名亦复如是唯客所摄。 由斯故说诸菩萨摩诃萨但有假名都无自性。 舍利子,如无明乃至老死名唯客所摄。 所以者何。 无明等非名。 名非无明等。 无明等中无名。 名中无无明等。 非合非散但假施设。 何以故? 以无明等与名俱自性空故。 自性空中若无明等若名。 俱无所有都不可得。 诸菩萨摩诃萨名亦复如是唯客所摄。 由斯故说诸菩萨摩诃萨但有假名都无自性。 舍利子,如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名唯客所摄。 所以者何。 布施波罗蜜多等非名。 名非布施波罗蜜多等。 布施波罗蜜多等中无名。 名中无布施波罗蜜多等。 非合非散但假施设。 何以故? 以布施波罗蜜多等与名俱自性空故。 自性空中若布施波罗蜜多等若名。 俱无所有都不可得。 诸菩萨摩诃萨名亦复如是唯客所摄。 由斯故说诸菩萨摩诃萨但有假名都无自性。 舍利子,如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名唯客所摄。 所以者何。 内空等非名。 名非内空等。 内空等中无名。 名中无内空等。 非合非散但假施设。 何以故? 以内空等与名俱自性空故。 自性空中若内空等若名。 俱无所有都不可得。 诸菩萨摩诃萨名亦复如是唯客所摄。 由斯故说诸菩萨摩诃萨但有假名都无自性。 舍利子,如真如乃至不思议界名唯客所摄。 所以者何。 真如等非名。 名非真如等。 真如等中无名。 名中无真如等。 非合非散但假施设。 何以故? 以真如等与名俱自性空故。 自性空中若真如等若名。 俱无所有都不可得。 诸菩萨摩诃萨名亦复如是唯客所摄。 由斯故说诸菩萨摩诃萨但有假名都无自性。 舍利子,如断界乃至无为界名唯客所摄。 所以者何。 断界等非名。 名非断界等。 断界等中无名。 名中无断界等。 非合非散但假施设。 何以故? 以断界等与名俱自性空故。 自性空中若断界等若名。 俱无所有都不可得。 诸菩萨摩诃萨名亦复如是唯客所摄。 由斯故说诸菩萨摩诃萨但有假名都无自性。 舍利子,如苦集灭道圣谛名唯客所摄。 所以者何。 苦圣谛等非名。 名非苦圣谛等。 苦圣谛等中无名。 名中无苦圣谛等。 非合非散但假施设。 何以故? 以苦圣谛等与名俱自性空故。 自性空中若苦圣谛等若名。 俱无所有都不可得。 诸菩萨摩诃萨名亦复如是唯客所摄。 由斯故说诸菩萨摩诃萨但有假名都无自性。 舍利子,如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名唯客所摄。 所以者何。 四念住等非名。 名非四念住等。 四念住等中无名。 名中无四念住等。 非合非散但假施设。 何以故? 以四念住等与名俱自性空故。 自性空中若四念住等若名。 俱无所有都不可得。 诸菩萨摩诃萨名亦复如是唯客所摄。 由斯故说诸菩萨摩诃萨但有假名都无自性。 舍利子,如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名唯客所摄。 所以者何。 四静虑等非名。 名非四静虑等。 四静虑等中无名。 名中无四静虑等。 非合非散但假施设。 何以故? 以四静虑等与名俱自性空故。 自性空中若四静虑等若名。 俱无所有都不可得。 诸菩萨摩诃萨名亦复如是唯客所摄。 由斯故说诸菩萨摩诃萨但有假名都无自性。 舍利子,如八解脱九次第定名唯客所摄。 所以者何。 八解脱等非名。 名非八解脱等。 八解脱等中无名。 名中无八解脱等。 非合非散但假施设。 何以故? 以八解脱等与名俱自性空故。 自性空中若八解脱等若名。 俱无所有都不可得。 诸菩萨摩诃萨名亦复如是唯客所摄。 由斯故说诸菩萨摩诃萨但有假名都无自性。 舍利子,如空无相无愿解脱门名唯客所摄。 所以者何。 空解脱门等非名。 名非空解脱门等。 空解脱门等中无名。 名中无空解脱门等。 非合非散但假施设。 何以故? 以空解脱门等与名俱自性空故。 自性空中若空解脱门等若名。 俱无所有都不可得。 诸菩萨摩诃萨名亦复如是唯客所摄。 由斯故说诸菩萨摩诃萨。 但有假名都无自性。 舍利子,如净观地乃至如来地名唯客所摄。 所以者何。 净观地等非名。 名非净观地等。 净观地等中无名。 名中无净观地等。 非合非散但假施设。 何以故? 以净观地等与名俱自性空故。 自性空中若净观地等若名。 俱无所有都不可得。 诸菩萨摩诃萨名亦复如是唯客所摄。 由斯故说诸菩萨摩诃萨但有假名都无自性。 舍利子,如极喜地乃至法雲地名唯客所摄。 所以者何。 极喜地等非名。 名非极喜地等。 极喜地等中无名。 名中无极喜地等。 非合非散但假施设。 何以故? 以极喜地等与名俱自性空故。 自性空中若极喜地等若名。 俱无所有都不可得。 诸菩萨摩诃萨名亦复如是唯客所摄。 由斯故说诸菩萨摩诃萨但有假名都无自性。 舍利子,如五眼六神通名唯客所摄。 所以者何。 五眼等非名。 名非五眼等。 五眼等中无名。 名中无五眼等。 非合非散但假施设。 何以故? 以五眼等与名俱自性空故。 自性空中若五眼等若名。 俱无所有都不可得。 诸菩萨摩诃萨名亦复如是唯客所摄。 由斯故说诸菩萨摩诃萨但有假名都无自性舍利子,如如来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名唯客所摄。 所以者何。 如来十力等非名。 名非如来十力等。 如来十力等中无名。 名中无如来十力等。 非合非散但假施设。 何以故? 以如来十力等与名俱自性空故。 自性空中若如来十力等若名。 俱无所有都不可得。 诸菩萨摩诃萨名亦复如是唯客所摄。 由斯故说诸菩萨摩诃萨但有假名都无自性。 舍利子,如无忘失法恒住舍性名唯客所摄。 所以者何。 无忘失法等非名。 名非无忘失法等。 无忘失法等中无名。 名中无无忘失法等。 非合非散但假施设。 何以故? 无忘失法等与名俱自性空故。 自性空中若无忘失法等若名。 俱无所有都不可得。 诸菩萨摩诃萨名亦复如是唯客所摄。 由斯故说诸菩萨摩诃萨但有假名都无自性。 舍利子,如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名唯客所摄。 所以者何。 一切智等非名。 名非一切智等。 一切智等中无名。 名中无一切智等。 非合非散但假施设。 何以故? 以一切智等与名俱自性空故。 自性空中若一切智等若名。 俱无所有都不可得。 诸菩萨摩诃萨名亦复如是唯客所摄。 由斯故说诸菩萨摩诃萨。 但有假名都无自性。 舍利子,如陀罗尼门三摩地门名唯客所摄。 所以者何。 陀罗尼门等非名。 名非陀罗尼门等。 陀罗尼门等中无名。 名中无陀罗尼门等。 非合非散但假施设。 何以故? 以陀罗尼门等与名俱自性空故。 自性空中若陀罗尼门等若名。 俱无所有都不可得。 诸菩萨摩诃萨名亦复如是唯客所摄。 由斯故说诸菩萨摩诃萨但有假名都无自性。 舍利子,如声闻独觉大乘名唯客所摄。 所以者何。 声闻等非名。 名非声闻等。 声闻等中无名。 名中无声闻等。 非合非散但假施设。 何以故? 以声闻等与名俱自性空故。 自性空中若声闻等若名。 俱无所有都不可得。 诸菩萨摩诃萨名亦复如是唯客所摄。 由斯故说诸菩萨摩诃萨但有假名都无自性。 复次舍利子,尊者所问。 何缘故说。 如说我等毕竟不生。 但有假名都无自性者,舍利子,我毕竟无所有不可得云何当有生。 乃至见者亦毕竟无所有不可得云何当有生。 舍利子,色毕竟无所有不可得云何当有生。 受想行识亦毕竟无所有不可得云何当有生。 如是乃至声闻乘毕竟无所有不可得云何当有生。 独觉乘大乘亦毕竟无所有不可得云何当有生。 舍利子,由此因缘我作是说。 如说我等毕竟不生。 但有假名都无自性。 复次舍利子,尊者所问。 何缘故说诸法亦尔毕竟不生。 但有假名都无自性者,舍利子,诸法都无和合自性。 何以故? 和合有法自性空故。 时舍利子问善现言:何法都无和合自性。 善现答言:舍利子,色蕴都无和合自性。 受想行识蕴亦都无和合自性。 如是乃至声闻乘都无和合自性。 独觉乘大乘亦都无和合自性。 舍利子,由此因缘我作是说。 诸法亦尔毕竟不生。 但有假名都无自性。 复次舍利子,一切法非常亦无散失。 何以故? 若法非常无尽性故。 时舍利子问善现言:何法非常亦无散失。 善现答言:舍利子,色蕴非常亦无散失。 受想行识蕴非常亦无散失。 如是乃至声闻乘非常亦无散失。 独觉乘大乘非常亦无散失。 何以故? 舍利子,若法非常则无自性。 若无自性则无尽故。 复次舍利子,一切非乐亦无散失。 何以故? 若法非乐无尽性故。 时舍利子问善现言:何法非乐亦无散失。 善现答言:色蕴非乐亦无散失。 受想行识蕴非乐亦无散失。 如是乃至声闻乘非乐亦无散失。 独觉乘大乘非乐亦无散失。 何以故? 舍利子,若法非乐则无自性。 若无自性则无尽故。 复次舍利子,一切非我亦无散失。 何以故? 若法非我无尽性故。 时舍利子问善现言:何法非我亦无散失。 善现答言:舍利子,色蕴非我亦无散失。 受想行识蕴非我亦无散失。 如是乃至声闻乘非我亦无散失。 独觉乘大乘非我亦无散失。 何以故? 舍利子,若法非我则无自性。 若无自性则无尽故。 复次舍利子,一切法寂静亦无散失。 何以故? 若法寂静无尽性故。 时舍利子问善现言:何法寂静亦无散失。 善现答言:舍利子,色蕴寂静亦无散失。 受想行识蕴寂静亦无散失。 如是乃至声闻乘寂静亦无散失。 独觉乘大乘寂静亦无散失。 何以故? 舍利子,若法寂静则无自性。 若无自性则无尽故。 复次舍利子,一切法远离亦无散失。 何以故? 若法远离无尽性故。 时舍利子问善现言:何法远离亦无散失。 善现答言:舍利子,色蕴远离亦无散失。 受想行识蕴远离亦无散失。 如是乃至声闻乘远离亦无散失。 独觉乘大乘远离亦无散失。 何以故? 舍利子,若法远离则无自性。 若无自性则无尽故。 复次舍利子,一切法空无相无愿亦无散失。 何以故? 若法是空无相无愿无尽性故。 时舍利子问善现言:何法是空无相无愿亦无散失。 善现答言:舍利子,色蕴是空无相无愿亦无散失。 受想行识蕴是空无相无愿亦无散失。 如是乃至声闻乘是空无相无愿亦无散失。 独觉乘大乘是空无相无愿亦无散失。 何以故? 舍利子,若法是空无相无愿则无自性。 若无自性则无尽故。 复次舍利子,一切是善无罪无漏无染出世清净无为亦无散失。 何以故? 若法是善无罪无漏无染出世清净无为无尽性故。 时舍利子问善现言:何法是善无罪无漏离染出世清净无为亦无散失。 善现答言:舍利子,色蕴是善无罪无漏离染出世清净无为亦无散失。 受想行识蕴是善无罪无漏离染出世清净无为亦无散失。 如是乃至声闻乘是善无罪无漏离染出世清净无为亦无散失。 独觉乘大乘是善无罪无漏离染出世清净无为亦无散失。 何以故? 舍利子,若法是善无罪无漏离染出世清净无为则无自性。 若无自性则无尽故。 复次舍利子,一切法非常非坏。 时舍利子问善现言:何法非常非坏。 善现答言:舍利子,色蕴非常非坏。 何以故? 本性尔故。 受想行识蕴亦非常非坏。 何以故? 本性尔故。 如是乃至声闻乘非常非坏。 何以故? 本性尔故。 独觉乘大乘亦非常非坏。 何以故? 本性尔故。 复次舍利子,以要言之。 若善法非善法。 若有记法无记法。 若有罪法无罪法。 若有漏法无漏法。 若有染法无染法。 若世间法出世间法。 若杂染法清净法。 若生死法涅槃法。 若有为法无为法。 如是一切皆非常非坏。 何以故? 本性尔故。 舍利子,由此因缘我作是说。 诸法亦尔毕竟不生。 但有假名都无自性。 复次舍利子,尊者所问。 何缘故说。 何等色乃至识毕竟不生。 如是乃至何等声闻独觉大乘毕竟不生者,舍利子,一切色乃至识本性不生。 何以故? 色乃至识本性皆空无作无起。 所以者何。 空法作者不可得故。 如是乃至一切声闻独觉大乘本性不生。 何以故? 一切声闻独觉大乘本性皆空无作无起。 所以者何。 空法作者不可得故。 舍利子,由此因缘我作是说。 何等色乃至识毕竟不生。 如是乃至何等声闻独觉大乘毕竟不生。 复次舍利子,尊者所问。 何缘故说。 若毕竟不生则不名色乃至识。 如是乃至若毕竟不生则不名声闻独觉大乘者,舍利子,色乃至识本性空故。 若法本性空则不可施设若生若灭若住若异。 由此缘故若毕竟不生则不名色乃至识。 何以故? 空非色受想行识故。 如是乃至声闻独觉大乘本性空故。 若法本性空则不可施设若生若灭若住若异。 由此缘故。 若毕竟不生则不名声闻独觉大乘。 何以故? 空非声闻独觉大乘故。 舍利子,由此因缘我作是说。 若毕竟不生则不名色乃至识。 如是乃至若毕竟不生则不名声闻独觉大乘。 复次舍利子,尊者所问。 何缘故说。 我岂能以毕竟不生般若波罗蜜多教诫教授毕竟不生菩萨摩诃萨者,舍利子,毕竟不生即是般若波罗蜜多。 般若波罗蜜多即是毕竟不生。 何以故? 毕竟不生与般若波罗蜜多。 无二无二分故。 舍利子,毕竟不生即是菩萨摩诃萨。 菩萨摩诃萨即是毕竟不生。 何以故? 毕竟不生与菩萨摩诃萨。 亦无二无二分故。 舍利子,由此因缘我作是说。 我岂能以毕竟不生般若波罗蜜多教诫教授毕竟不生菩萨摩诃萨。 复次舍利子,尊者所问。 何缘故说。 离毕竟不生亦无菩萨摩诃萨能行无上正等菩提者,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不见离毕竟不生有深般若波罗蜜多。 亦不见离毕竟不生有菩萨摩诃萨。 何以故? 若毕竟不生。 若深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 皆无二无二分故。 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不见离毕竟不生有色乃至识。 何以故? 若毕竟不生。 若色乃至识。 皆无二无二分故。 如是乃至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不见离毕竟不生有声闻独觉大乘。 何以故? 若毕竟不生。 若声闻独觉大乘。 皆无二无二分故。 舍利子,由此因缘我作是说。 离毕竟不生亦无菩萨摩诃萨能行无上正等菩提。 复次舍利子,尊者所问。 何缘故说。 若菩萨摩诃萨闻如是说。 心不沈没亦不忧悔。 其心不惊不恐不怖。 当知是菩萨摩诃萨能行般若波罗蜜多者,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不见诸法有觉有用。 观一切法如幻如梦如响如像如光影如阳焰如变化事如寻香城。 虽现似有而无其实。 闻说诸法本性皆空。 踊跃欢喜深心信乐。 舍利子,由此因缘我作是说。 若菩萨摩诃萨闻如是说。 心不沈没亦不忧悔。 其心不惊不恐不怖。 当知是菩萨摩诃萨能行般若波罗蜜多。 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若时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观察诸法。 是时菩萨摩诃萨於色乃至识都无所得。 无受无取无住无著。 亦不施设为色蕴乃至识蕴。 於眼处乃至意处。 於色处乃至法处。 於眼界乃至意界。 於色界乃至法界。 於眼识界乃至意识界。 於眼触乃至意触於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乃至意触为缘所生诸受。 於地界乃至识界。 於因缘乃至增上缘。 於无明乃至老死亦复如是,是时菩萨摩诃萨。 於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都无所得。 无受无取无住无著。 亦不施设为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 於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 於苦圣谛乃至道圣谛。 於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 於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 於八解脱九次第定。 於空无相无愿解脱门。 於净观地乃至如来地。 於极喜地乃至法雲地。 於五眼六神通。 於如来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 於无忘失法恒住舍性。 於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 於诸菩萨摩诃萨行诸佛无上正等菩提。 於真如乃至不思议界。 於断界乃至无为界。 於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亦复如是,何以故? 世尊,是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不见色蕴乃至识蕴。 如是乃至不见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故。 所以者何。 以色性空无生无灭。 受想行识性空无生无灭。 如是乃至以一切智性空无生无灭。 道相智一切相智性空无生无灭。 世尊,色无生无灭即非色。 受想行识无生无灭即非受想行识。 如是乃至一切智无生无灭即非一切智。 道相智一切相智无生无灭即非道相智一切相智。 所以者何。 色乃至识与无生无灭无二无二分。 如是乃至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与无生无灭无二无二分。 何以故? 世尊,以无生无灭法非一非二非多非异。 是故色乃至识无生无灭即非色乃至识。 如是乃至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无生无灭即非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世尊,色不二即非色。 受想行识不二即非受想行识。 如是乃至一切智不二即非一切智。 道相智一切相智不二即非道相智一切相智。 世尊,色入无二法数。 受想行识入无二法数。 是故名色乃至识。 如是乃至一切智入无二法数。 道相智一切相智入无二法数。 是故名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尔时舍利子问具寿善现言:仁者所说,若时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观察诸法者,何谓菩萨摩诃萨。 何谓般若波罗蜜多。 云何观察诸法。 善现答言:尊者所问。 何谓菩萨摩诃萨者,舍利子,为欲利乐诸有情故。 勤求无上正等菩提。 故名菩萨。 具如实觉。 虽遍了知一切法相而无所执。 故复名摩诃萨。 时舍利子问善现言:云何菩萨摩诃萨具如实觉虽遍了知一切法相而无所执。 善现答言: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虽如实知一切色相而无所执。 虽如实知一切受想行识相而无所执。 如是乃至虽如实知一切一切智相而无所执。 虽如实知一切道相智一切相智相而无所执。 时舍利子问善现言:何等名为一切法相。 善现答言:若由如是诸行相状表知诸法。 是色是声。 是香是味。 是触是法。 是内是外。 是有漏是无漏。 是有为是无为。 此等名为一切法相。 复次舍利子,尊者所问。 何谓般若波罗蜜多者,舍利子,有胜妙慧於一切法。 能如实觉远有所离。 故名般若波罗蜜多。 时舍利子问善现言:此於何法而能远离。 善现答言:此於诸蕴诸处诸界缘起等法皆能远离。 故名般若波罗蜜多。 又舍利子,有胜妙慧於一切法。 能如实觉远有所到。 故名般若波罗蜜多。 时舍利子问善现言:此於何法而能远到。 善现答言:此於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皆能远到。 如是乃至此於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皆能远到。 故名般若波罗蜜多。 舍利子,由此因缘说为般若波罗蜜多。 复次舍利子,尊者所问。 云何观察诸法者,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观察色乃至识非常非无常。 非乐非苦。 非我非无我。 非净非不净。 非空非不空。 非有相非无相。 非有愿非无愿。 非寂静非不寂静。 非远离非不远离。 如是乃至观察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非常非无常。 非乐非苦。 非我非无我。 非净非不净。 非空非不空。 非有相非无相。 非有愿非无愿。 非寂静非不寂静。 非远离非不远离。 舍利子,此等名为观察诸法。 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应作如是观察诸法。 尔时舍利子问具寿善现言:仁者何缘作如是说。 色乃至识无生无灭即非色乃至识。 如是乃至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无生无灭即非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善现答言:舍利子,色乃至识色乃至识性空。 此性空中无生无灭亦无色乃至识。 由斯故说。 色乃至识无生无灭即非色乃至识。 如是乃至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性空。 此性空中无生无灭。 亦无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由斯故说。 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无生无灭即非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尔时舍利子问具寿善现言:仁者何缘作如是说。 色乃至识不二即非色乃至识。 如是乃至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不二即非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善现答言:舍利子,若色若不二乃至若识若不二如是乃至若一切智若不二。 若道相智一切相智若不二。 如是一切非合非散无色无见无对一相所谓无相。 由斯故说。 色乃至识不二即非色乃至识。 如是乃至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不二即非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尔时舍利子问具寿善现言:仁者何缘作如是说。 色乃至识入无二法数。 是故名色乃至识。 如是乃至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入无二法数。 是故名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善现答言:舍利子,色乃至识不异无生无灭。 无生无灭不异色乃至识色乃至识即是无生无灭。 无生无灭即是色乃至识。 如是乃至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不异无生无灭。 无生无灭不异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即是无生无灭。 无生无灭即是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由斯故说。 色乃至识入无二法数。 是故名色乃至识。 如是乃至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入无二法数。 是故名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发布时间:2022-05-18 15:57:13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book/2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