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四百九十九 内容: △第三分天帝品第四之二复次憍尸迦。 若菩萨摩诃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作如是观。 唯有诸法更相缘助。 滋润增长展转周遍。 其中都无我及我所。 如实观察不可得故。 复作是观。 诸菩萨摩诃萨以所修集殊胜善根。 与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无上正等菩提。 集善根心不与回向心和合回向心亦不与集善根心和合。 回向心不与菩提心和合。 菩提心亦不与回向心和合。 集善根心於回向心中。 无所有不可得。 回向心於集善根心中。 亦无所有不可得。 回向心於菩提心中。 无所有不可得。 菩提心於回向心中。 亦无所有不可得。 诸菩萨摩诃萨虽如实观诸法。 而於诸法都无所见。 憍尸迦。 是谓菩萨摩诃萨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时天帝释问善现言:大德。 云何诸菩萨摩诃萨。 集善根心不与回向心和合。 回向心亦不与集善根心和合。 回向心不与菩提心和合。 菩提心亦不与回向心和合。 集善根心於回向心中。 无所有不可得。 回向心於集善根心中。 亦无所有不可得。 回向心於菩提心中。 无所有不可得。 菩提心於回向心中。 亦无所有不可得。 善现答言:憍尸迦。 诸菩萨摩诃萨。 集善根心则非心。 回向心菩提心亦非心。 不应非心能有所集若能回向若所回向。 不应非心回向非心。 心亦不应回向非心。 非心不应回向於心。 心亦不应回向於心。 何以故? 憍尸迦。 非心即是不可思议。 不可思议即是非心。 如是二种俱无所有。 无所有中无回向义。 憍尸迦。 心无自性心所亦然。 心及心所既无自性故。 心亦无回向心义。 憍尸迦。 诸菩萨摩诃萨若作是观。 是谓菩萨摩诃萨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尔时世尊赞善现曰:善哉善哉! 汝今善能为诸菩萨摩诃萨众宣说般若波罗蜜多。 亦能劝励诸菩萨摩诃萨。 令深欢喜勤修般若波罗蜜多。 具寿善现便白佛言:我既知恩云何不报。 所以者何。 过去诸佛及诸弟子。 为诸菩萨摩诃萨众宣说六种波罗蜜多。 示现教导赞励庆喜。 安慰建立令得究竟。 世尊尔时亦在中学。 今证无上正等菩提。 转妙法轮饶益我等故。 我今者应随佛教。 为诸菩萨摩诃萨众宣说六种波罗蜜多。 示现教导赞励庆喜。 安慰建立令得究竟。 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转妙法轮穷未来际。 利益安乐一切有情。 是则名为报彼恩德。 尔时具寿善现复告天帝释言:憍尸迦。 汝问云何菩萨摩诃萨。 应住般若波罗蜜多者,谛听谛听。 当为汝说。 诸菩萨摩诃萨於深般若波罗蜜多。 如所应住不应住相。 憍尸迦。 色蕴乃至识蕴色蕴乃至识蕴性空。 诸菩萨摩诃萨诸菩萨摩诃萨性空。 若色蕴乃至识蕴性空。 若诸菩萨摩诃萨性空。 如是一切皆无二无二分。 憍尸迦。 诸菩萨摩诃萨於深般若波罗蜜多应如是祝憍尸迦。 眼处乃至意处眼处乃至意处性空。 色处乃至法处色处乃至法处性空。 眼界乃至意界眼界乃至意界性空。 色界乃至法界色界乃至法界性空。 眼识界乃至意识界眼识界乃至意识界性空。 眼触乃至意触眼触乃至意触性空。 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乃至意触为缘所生诸受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乃至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性空。 地界乃至识界地界乃至识界性空。 因缘乃至增上缘因缘乃至增上缘性空。 无明乃至老死无明乃至老死性空。 无明灭乃至老死灭无明灭乃至老死灭性空。 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性空。 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性空。 真如乃至不思议界真如乃至不思议界性空。 断界乃至无为界断界乃至无为界性空。 苦集灭道圣谛苦集灭道圣谛性空。 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性空。 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性空。 八解脱九次第定八解脱九次第定性空。 空无相无愿解脱门空无相无愿解脱门性空。 净观地乃至如来地净观地乃至如来地性空。 极喜地乃至法雲地极喜地乃至法雲地性空。 五眼六神通五眼六神通性空。 如来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如来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性空。 无忘失法恒住舍性无忘失法恒住舍性性空。 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性空。 声闻独觉无上乘声闻独觉无上乘性空。 预流乃至如来预流乃至如来性空。 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性空。 诸菩萨摩诃萨诸菩萨摩诃萨性空。 若眼处乃至一切相智性空。 若诸菩萨摩诃萨性空。 如是一切皆无二无二分。 憍尸迦。 诸菩萨摩诃萨於深般若波罗蜜多。 应如是祝时天帝释问善现言:云何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所不应祝善现答言:憍尸迦。 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不应住色蕴。 不应住受想行识蕴。 何以故? 以有所得为方便故。 如是乃至不应住一切智。 不应住道相智一切相智。 何以故? 以有所得为方便故。 复次憍尸迦。 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不应住此是色蕴。 不应住此是受想行识蕴。 何以故? 以有所得为方便故。 如是乃至不应住此是一切智。 不应住此是道相智一切相智。 何以故? 以有所得为方便故。 复次憍尸迦。 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不应住色蕴乃至识蕴若常若无常。 若乐若苦。 若我若无我。 若净若不净。 若空若不空。 若有相若无相。 若有愿若无愿。 若寂静若不寂静。 若远离若不远离。 何以故? 以有所得为方便故。 如是乃至不应住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若常若无常。 若乐若苦。 若我若无我。 若净若不净。 若空若不空。 若有相若无相。 若有愿若无愿。 若寂静若不寂静。 若远离若不远离。 何以故? 以有所得为方便故。 复次憍尸迦。 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不应住预流果是无为所显。 何以故? 以有所得为方便故。 不应住一来不还阿罗汉果独觉菩提诸佛无上正等菩提是无为所显。 何以故? 以有所得为方便故。 复次憍尸迦。 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不应住预流是福田应受供养。 何以故? 以有所得为方便故。 不应住一来不还阿罗汉独觉菩萨如来是福田应受供养。 何以故? 以有所得为方便故。 复次憍尸迦。 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不应住初地。 何以故? 以有所得为方便故。 不应住第二地乃至第十地。 何以故? 以有所得为方便故。 复次憍尸迦。 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不应住初发心已便作是念。 我当圆满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 我当圆满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 我当圆满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 我当圆满八解脱九次第定。 我当圆满空无相无愿解脱门。 我修加行既圆满已当入菩萨正性离生。 我已得入正性离生当住菩萨不退转地。 我当圆满菩萨五通。 我住菩萨圆满五通。 当游无量无数佛土礼敬瞻仰承事供养诸佛世尊,於诸佛所听闻正法。 如理思惟广为他说。 我当严净如十方佛所居国土安立有情。 我当化作如十方佛所居国土安立有情。 我当成熟诸有情类令证无上正等菩提。 或得涅槃。 或居善趣。 我当往诣无量无数诸佛国土亲近承事诸佛世尊,复以无边花香婴珞宝幢幡盖伎乐灯明衣服饮食及馀资具。 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我当安立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令於无上正等菩提得不退转。 何以故? 以有所得为方便故。 复次憍尸迦。 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不应住作是念。 我当成办清净五眼。 所谓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不应住作是念。 我当成办殊胜六通。 所谓殊胜神境智通天眼智通天耳智通他心智通宿住随念智通漏尽智通。 不应住作是念。 我当成办一切殊胜三摩地门。 於诸等持随心所欲自在游戏。 不应住作是念。 我当成办一切殊胜陀罗尼门。 於诸总持所作事业皆得自在。 不应住作是念。 我当成办如来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 不应住作是念。 我当成办三十二相八十随好。 所庄严身令诸有情见者欢喜。 观无厌倦获胜利乐。 不应住作是念。 我当成办无忘失法恒住舍性。 不应住作是念。 我当成办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通达诸法无著无碍。 何以故? 以有所得为方便故。 复次憍尸迦。 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不应住此是随信行。 此是随法行。 此是第八补特伽罗。 此是预流极七返有。 此是家家。 此是一间。 此是齐首补特伽罗。 乃至寿尽烦恼方荆此是预流定不堕法。 此是中间般涅槃法。 此是一来至此世间得尽苦际。 此是不还向。 此是不还果。 往彼方得般涅槃者,此是阿罗汉向。 此是阿罗汉果。 现在必入无馀涅槃。 此是独觉。 此是菩萨。 超诸声闻独觉等地安住菩萨摩诃萨地。 修一切智及道相智一切相智。 觉一切法一切相已,永断一切烦恼缠结习气相续。 证得无上正等菩提。 得成如来应正等觉。 具大威力转妙法轮。 作诸佛事度脱无量无数有情。 令得涅槃毕竟安乐。 何以故? 以有所得为方便故。 复次憍尸迦。 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不应住作是念。 我当善修四神足。 已安住如是殊胜等持。 由此等持增上势力。 令我寿命如克伽沙大劫而祝不应住作是念。 我当获得寿量无边。 不应住作是念。 我当成就三十二相。 是一一相百福庄严。 有情见者获大利乐。 不应住作是念。 我当成就八十随好。 是一一好有无数量希有胜事。 有情见者得大饶益。 不应住作是念。 我当安住一严净土。 其土宽广於十方面如克伽沙世界之量。 不应住作是念。 我当安坐一金刚座。 其座广大量等三千大千世界。 不应住作是念。 我当安处大菩提树。 其树高广众宝庄严。 所出妙香氤氲氛馥。 能令闻者贪瞋痴等心疾皆除。 无量无边身病亦愈。 诸有闻此菩提树香。 离诸声闻独觉作意。 定得无上正等菩提。 不应住作是念。 愿我当得严净佛土其土清净无诸秽恶。 何以故? 以有所得为方便故。 复次憍尸迦。 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不应住作是念。 愿我当得净佛土中都无执著色蕴乃至识蕴名声。 亦无执著。 眼处乃至意处名声。 亦无执著色处乃至法处名声。 亦无执著眼界乃至意界名声。 亦无执著色界乃至法界名声。 亦无执著眼识界乃至意识界名声。 亦无执著眼触乃至意触名声。 亦无执著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乃至意触为缘所生诸受名声。 亦无执著地界乃至识界名声。 亦无执著因缘乃至增上缘名声。 亦无执著无明乃至老死名声。 亦无执著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名声。 亦无执著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名声。 亦无执著真如乃至不思议界名声。 亦无执著断界乃至无为界名声。 亦无执著苦集灭道圣谛名声。 亦无执著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名声。 亦无执著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名声。 亦无执著八解脱九次第定名声。 亦无执著空无相无愿解脱门名声。 亦无执著净观地乃至如来地名声。 亦无执著极喜地乃至法雲地名声。 亦无执著五眼六神通名声。 亦无执著如来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名声。 亦无执著三十二相八十随好名声。 亦无执著无忘失法恒住舍性名声。 亦无执著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名声。 亦无执著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名声。 亦无执著声闻独觉大乘名声。 亦无执著预流向预流果乃至菩萨如来名声。 何以故? 以有所得为方便故。 所以者何。 一切如来应正等觉。 证得无上正等觉时。 觉一切法都无所有名字音声皆不可得。 诸菩萨摩诃萨住不退转地时。 亦见诸法都无所有名字音声都不可得。 憍尸迦。 是为菩萨摩诃萨於深般若波罗蜜多如所应住不应住相。 憍尸迦。 诸菩萨摩诃萨於深般若波罗蜜多。 随所应住不应住相。 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如是学。 时舍利子作是念言:若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於一切法皆不应祝云何应住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具寿善现知舍利子心之所念。 便谓之曰:於意云何。 诸如来心为何所祝舍利子言:诸如来心都无所祝所以者何。 诸佛之心。 不住色蕴乃至识蕴。 不住眼处乃至意处。 不住色处乃至法处。 不住眼界乃至意界。 不住色界乃至法界。 不住眼识界乃至意识界。 不住眼触乃至意触。 不住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乃至意触为缘所生诸受。 不住地界乃至识界。 不住因缘乃至增上缘。 不住无明乃至老死。 不住有为界无为界。 不住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 不住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 不住真如乃至不思议界。 不住断界乃至无为界。 不住苦集灭道圣谛。 不住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 不住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 不住八解脱九次第定。 不住空无相无愿解脱门。 不住净观地乃至如来地。 不住极喜地乃至法雲地。 不住五眼六神通。 不住如来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 不住三十二相八十随好。 不住无忘失法恒住舍性。 不住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 不住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何以故? 以一切法不可得故。 如是善现,如来之心於一切法。 都无所住亦非不祝时具寿善现谓舍利子言: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亦复如是,虽住般若波罗蜜多而同如来。 於一切法心无所住亦非不祝所以者何。 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虽住般若波罗蜜多。 而於色蕴非住非不祝於受想行识蕴亦非住非不祝如是乃至於一切智非住非不祝於道相智一切相智亦非住非不祝何以故? 舍利子,以色等法无二相故。 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於深般若波罗蜜多。 随此非住非不住相。 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如是学尔时众中有诸天子窃作是念。 诸药叉等言词咒句种种差别。 虽复隐密而我等辈犹可了知。 尊者善现於深般若波罗蜜多。 虽以种种言词显示。 然我等辈竟不能解。 具寿善现知诸天子心之所念。 便告彼言:汝等天子。 於我所说不能解耶。 诸天子言:如是如是,我於尊者所说般若波罗蜜多甚深句义都不能解。 具寿善现复告彼言:我尝於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义中不说一字。 汝亦不闻当何所解。 何以故? 诸天子。 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义中。 文字言说皆远离故。 由於此中说者听者及能解者皆不可得。 一切如来应正等觉所证无上正等菩提。 微妙甚深亦复如是,天子当知。 如佛化作一化佛身。 此化佛身化作四众。 俱来集会而为说法。 於意云何。 此中有实能说能听能解者不。 诸天子言:不也大德。 善现告言:如是天子。 一切法皆如化故。 今於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义中。 说者听者及能解者皆不可得。 天子当知。 如梦见佛为众说法。 於意云何。 此中有实能说能听能解者不。 诸天子言:不也大德。 善现告言:如是天子。 一切法皆如梦故。 今於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义中。 说者听者及能解者皆不可得。 天子当知。 如有二人处一山谷各住一面赞佛法僧俱时发响。 於意云何。 是二响声能互相闻更相解不。 诸天子言:不也大德。 善现告言:如是天子。 一切法皆如响故。 今於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义中。 说者听者及能解者皆不可得。 天子当知。 如工幻师或彼弟子於四衢道幻作四众及一如来为众说法。 於意云何。 此中有实说者听者能解者不。 诸天子言:不也大德。 善现告言:如是天子。 一切法皆如幻故。 今於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义中。 说者听者及能解者皆不可得。 天子当知。 由是因缘我尝於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义中不说一字。 汝亦不闻当何所解。 时诸天子复作是念。 大德善现,於此般若波罗蜜多甚深义中。 虽复种种方便显说欲令易解。 然其义趣甚深转甚深。 微细更微细难可测量。 具寿善现知彼心念便告之曰:天子当知。 色蕴非甚深非微细。 受想行识蕴亦非甚深非微细。 何以故? 诸天子。 色蕴自性乃至识蕴自性。 皆非甚深非微细故。 如是乃至一切智非甚深非微细。 道相智一切相智亦非甚深非微细。 何以故? 诸天子。 一切智自性。 道相智一切相智自性。 皆非甚深非微细故。 时诸天子复作是念。 大德善现,所说法中。 不施设色蕴。 亦不施设受想行识蕴。 何以故? 色蕴等性皆不可说故。 如是乃至不施设一切智。 亦不施设道相智一切相智。 何以故? 一切智等性皆不可说故。 大德善现所说法中不施设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独觉向独觉果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诸佛无上正等菩提。 何以故? 预流向等性皆不可说故。 大德善现所说法中亦不施设文字语言:何以故? 文字语言性皆不可说故。 具寿善现知诸天子心所念法。 便告之言:如是如是,如汝所念。 色蕴乃至无上菩提文字语言皆不可说。 是故於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义中。 无说无听亦无解者,由斯汝等於诸法中应随所说修深固忍。 天子当知。 诸有欲证欲住预流。 一来不还阿罗汉果独觉菩提诸佛无上正等菩提。 要依此忍乃能证祝如是天子。 诸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乃至究竟。 应住无说无听无解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常勤修学不应暂舍。 时诸天子复作是念。 大德善现,於今欲为何等有情说何等法。 具寿善现知诸天子心之所念。 而告彼言:天子当知。 吾今欲为如幻如化如梦有情亦复宣说如幻如化如梦之法。 所以者何。 如是听者於所说法。 无闻无解无所证故。 时诸天子寻复问言:能说能听及所说法。 皆如幻化梦所见耶。 善现答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如幻有情为如幻者说如幻法。 如化有情为如化者说如化法。 如梦有情为如。 梦者说如梦法。 天子当知。 我乃至见者如幻如化如梦所见。 色蕴乃至识蕴亦如幻如化如梦所见。 乃至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果独觉菩提诸佛无上正等菩提亦如幻如化如梦所见。 时诸天子问善现言:大德。 今者为但说我乃至菩提如幻如化如梦所见。 为亦说涅槃如幻如化如梦所见耶。 善现答言:我於今者,不但说我乃至菩提如幻如化如梦所见。 亦说涅槃如幻如化如梦所见。 天子当知。 设更有法过涅槃者,我亦说为如幻如化如梦所见。 何以故? 诸天子。 幻化梦事与一切法乃至涅槃。 悉皆无二无二分故。 尔时具寿舍利子,大目连。 执大藏。 满慈子。 大迦多衍那。 大迦叶波等诸大声闻。 及无量百千菩萨摩诃萨同时举声问具寿善现曰:所说般若波罗蜜多。 如是甚深难见难觉寂静微妙。 非所寻思超寻思境。 最胜第一谁能信受。 尔时庆喜白大声闻及诸菩萨摩诃萨言:有不退转诸菩萨摩诃萨於此般若波罗蜜多能深信受。 复有无量已见圣谛。 於诸深法能尽源底所愿已满诸漏永尽大阿罗汉。 於此般若波罗蜜多亦能信受。 复有无量诸善男子善女人等。 已於过去无量无数百千俱胝那庾多佛。 亲近供养发弘誓愿。 种诸善根聪明智慧善友所摄。 於此般若波罗蜜多亦能信受。 所以者何。 如是人等於法非法能无分别。 谓不以空不空分别色乃至识。 亦不以色乃至识分别空不空。 不以有相无相分别色乃至识。 亦不以色乃至识分别有相无相。 不以有愿无愿分别色乃至识。 亦不以色乃至识分别有愿无愿。 不以寂静不寂静分别色乃至识。 亦不以色乃至识分别寂静不寂静。 不以远离不远离分别色乃至识。 亦不以色乃至识分别远离不远离。 不以生不生分别色乃至识。 亦不以色乃至识分别生不生。 不以灭不灭分别色乃至识。 亦不以色乃至识分别灭不灭。 如是乃至。 不以空不空分别有为无为界。 亦不以有为无为界分别空不空。 不以有相无相分别有为无为界。 亦不以有为无为界分别有相无相。 不以有愿无愿分别有为无为界。 亦不以有为无为界分别有愿无愿。 不以寂静不寂静分别有为无为界。 亦不以有为无为界分别寂静不寂静。 不以远离不远离分别有为无为界。 亦不以有为无为界分别远离不远离。 不以生不生分别有为无为界。 亦不以有为无为界分别生不生。 不以灭不灭分别有为无为界。 亦不以有为无为界分别灭不灭。 由此因缘如是人等。 於此般若波罗蜜多皆能信受。 时具寿善现告诸天子言:如是般若波罗蜜多实为甚深。 难见难觉寂静微妙。 非所寻思超寻思境。 最胜第一其中实无能信受者,所以者何。 此中无法可显可示。 既实无法可显可示故。 信受者亦不可得。 时舍利子问善现言:岂不般若波罗蜜多甚深教中广说三乘相应之法。 谓声闻乘法。 独觉乘法。 无上乘法。 广说摄受诸菩萨摩诃萨。 从初发心展转乃至第十发心诸菩萨道。 所谓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 安住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 安住真如乃至不思议界。 安住断界乃至无为界。 安住苦集灭道圣谛。 若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 若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 若八解脱九次第定。 若空无相无愿解脱门。 若极喜地乃至法雲地。 若五眼六神通。 若如来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 若无忘失法恒住舍性。 若一切陀罗尼门。 三摩地门若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广说摄受诸菩萨摩诃萨神通胜事。 谓菩萨摩诃萨於深般若波罗蜜多勤修行故。 随所生处常受化生。 於不退神通。 能自在游戏。 能善通达无量法门。 从一佛土至一佛土。 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诸佛世尊,随所愿乐植众德本。 於诸佛所受持正法。 乃至无上正等菩提常不忘失。 恒居胜定离扰乱心。 由此因缘得无碍辩。 无断尽辩。 无疏谬辩。 应辩迅辩。 诸所演说丰义味辩。 一切世间最胜妙辩。 善现答言:如是如是,诚如所说,於此般若波罗蜜多甚深教中。 以无所得而为方便。 广说三乘相应之法。 乃至广说摄受菩萨神通胜事。 乃至令得一切世间最胜妙辩。 时舍利子问善现言: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甚深教中。 诸有所说以无所得为方便者,此於何法以无所得为方便耶。 善现答言:此於我乃至见者,以无所得而为方便。 此於色乃至识以无所得而为方便。 此於眼处乃至意处以无所得而为方便。 此於色处乃至法处以无所得而为方便。 此於眼界乃至意界以无所得而为方便。 此於色界乃至法界以无所得而为方便。 此於眼识界乃至意识界以无所得而为方便。 此於眼触乃至意触以无所得而为方便。 此於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乃至意触为缘所生诸受以无所得而为方便。 此於地界乃至识界以无所得而为方便。 此於因缘乃至增上缘以无所得而为方便。 此於无明乃至老死以无所得而为方便。 此於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 此於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 此於真如乃至不思议界以无所得而为方便。 此於断界乃至无为界以无所得而为方便。 此於苦集灭道圣谛以无所得而为方便。 此於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以无所得而为方便。 此於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 此於八解脱九次第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 此於空无相无愿解脱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 此於净观地乃至如来地以无所得而为方便。 此於极喜地乃至法雲地以无所得而为方便。 此於五眼六神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 此於如来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以无所得而为方便。 此於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随好以无所得而为方便。 此於无忘失法恒住舍性以无所得而为方便。 此於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 此於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 此於预流向预流果乃至菩萨摩诃萨行诸佛无上正等菩提以无所得而为方便。 时舍利子问善现言:何因缘故於此般若波罗蜜多甚深教中。 以无所得而为方便。 广说三乘相应之法。 何因缘故於此般若波罗蜜多甚深教中。 以无所得而为方便。 广说摄受诸菩萨摩诃萨。 从初发心展转乃至第十发心诸菩萨道。 何因缘故於此般若波罗蜜多甚深教中。 广说摄受诸菩萨摩诃萨神通胜事。 乃至令得一切世间最胜妙辩。 善现答言:舍利子,由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故。 於此般若波罗蜜多甚深教中。 以无所得而为方便。 广说三乘相应之法。 舍利子,由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故。 於此般若波罗蜜多甚深教中。 以无所得而为方便。 广说摄受诸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展转乃至第十发心诸菩萨道。 舍利子,由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故。 於此般若波罗蜜多甚深教中。 以无所得而为方便。 广说摄受诸菩萨摩诃萨神通胜事乃至令得一切世间最胜妙辩。 所以者何。 以一切法无不皆空。 究竟推徵不可得故。 发布时间:2022-05-18 15:57:10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book/2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