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五百七十三 内容: △第六分劝诫品第十四之二佛告曼殊室利菩萨。 假使碎此三千大千堪忍世界悉为极微。 一一极微为一圣者,有善男子善女人等。 尽彼圣众寿量短长。 以诸世间上妙饮食衣服卧具及医药等。 起殷净心奉施供养。 般涅槃後各收驮都。 起窣堵波严饰供养。 或以七宝满如前说尔所极微大千世界。 上复积至色究竟天。 於彼圣者各别奉施尔所大千世界七宝。 毕自寿量昼夜三十牟呼栗多相续不断。 曼殊室利。 於意云何。 是善男子善女人等。 由此因缘获福多不。 曼殊室利即白佛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前说施福尚难思议。 何况於此所获福量。 佛告曼殊室利菩萨。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受持此经流通演说。 所获福聚於前施福。 百倍为胜。 千倍为胜。 乃至邬波尼杀昙倍亦复为胜。 曼殊室利。 如是功德。 若不回求佛菩提者,应经尔所极微数劫当作他化自在天王。 复经尔所极微数劫当作乐变化天王。 复经尔所极微数劫当作睹史多天王。 复经尔所极微数劫当作夜摩天王。 复经尔所极微数劫作天帝释。 况转轮王。 以彼回求一切智故。 能得成办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 当证无上正等菩提。 曼殊室利。 假使充满此赡部洲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独觉。 如粟稻麻竹荻芦苇甘蔗林等中无间隙。 有暴恶人起极瞋恚。 皆悉杀害尔所圣者,曼殊室利。 於意云何。 彼人由斯获罪多不。 曼殊室利即白佛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杀一圣者尚堕无间大地狱中一劫受苦。 何况杀害尔所圣者,彼所获罪不可称计。 佛告曼殊室利菩萨。 若有毁谤此经典者其罪过前百倍千倍。 乃至邬波尼杀昙倍。 曼殊室利。 假使充满东胜身洲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独觉。 如粟稻麻竹荻芦苇甘蔗林等中无间隙。 有暴恶人起极瞋恚。 皆悉杀害尔所圣者,曼殊室利。 於意云何。 彼人由斯获罪多不。 曼殊室利即白佛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杀一圣者尚堕无间大地狱中一劫受苦。 何况杀害尔所圣者,彼所获罪不可称计。 佛告曼殊室利菩萨。 若有毁谤此经典者,其罪过前百倍千倍。 乃至邬波尼杀昙倍。 曼殊室利。 假使充满西牛货洲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独觉。 如粟稻麻竹荻芦苇甘蔗林等中无间隙。 有暴恶人起极瞋恚。 皆悉杀害尔所圣者,曼殊室利。 於意云何。 彼人由斯获罪多不。 曼殊室利即白佛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杀一圣者尚堕无间大地狱中一劫受苦。 何况杀害尔所圣者,彼所获罪不可称计。 佛告曼殊室利菩萨。 若有毁谤此经典者,其罪过前百倍千倍。 乃至邬波尼杀昙倍。 曼殊室利。 假使充满北俱卢洲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独觉。 如粟稻麻竹荻芦苇甘蔗林等中无间隙。 有暴恶人起极瞋恚。 皆悉杀害尔所圣者,曼殊室利。 於意云何。 彼人由斯获罪多不。 曼殊室利即白佛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杀一圣者尚堕无间大地狱中一劫受苦。 何况杀害尔所圣者,彼所获罪不可称计。 佛告曼殊室利菩萨。 若有毁谤此经典者,其罪过前百倍千倍。 乃至邬波尼杀昙倍。 曼殊室利。 假使碎此四大洲界悉为极微。 一一极微各为一佛。 有一极恶邪见众生。 起毒害心杀尔所佛。 劫夺一切法财资财。 破灭世间法王法药。 曼殊室利。 於意云何。 彼恶众生获罪多不。 曼殊室利即白佛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彼所获罪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不可称计。 我於彼事尚不忍闻。 况能说其获罪多少。 若害一佛犹堕无间大地狱中多劫受苦。 况杀尔所诸佛世尊,如是众生定受无间大地狱苦无有出期。 佛告曼殊室利菩萨。 若有毁谤障碍此经。 不令演说流通供养。 其罪过前百倍千倍。 乃至邬波尼杀昙倍。 曼殊室利。 假使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有情。 各经百千无数大劫。 备修种种诸菩萨行。 皆证无上正等菩提。 彼恶众生罪业重故。 犹未能出大地狱苦。 曼殊室利。 彼恶众生於十方界无间地狱。 无一不经多劫受苦。 况馀地狱傍生鬼界。 何以故? 彼愚痴者毁坏十方三世诸佛法身母故。 设彼经前极微数劫。 受重苦已出三恶趣。 来生人中得大恶疾。 一切医药所不能救。 复经尔所极微数劫。 生便无舌。 或无手等。 各经尔所极微数劫。 曼殊室利。 我以神力住世一劫或一劫馀。 说彼众生毁谤障碍此经罪报亦不能荆曼殊室利。 诸有智者欲得现在未来安乐。 勿於此经毁谤障碍。 △第六分二行品第十五佛告曼殊室利菩萨言: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宜应成就前後般若波罗蜜多。 何以故? 诸菩萨摩诃萨有二种行。 成就般若化导有情。 尔时曼殊室利菩萨便白佛言:世尊,云何诸菩萨摩诃萨成就般若化导有情。 佛告曼殊室利菩萨言: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从初般若乃至後际。 离功用心说法无尽中无间隙。 为脱有情恶趣三有令住善趣。 或令证得三乘圣果。 曼殊室利。 是名菩萨摩诃萨众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化导有情。 曼殊室利。 若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成就无边无为般若。 是名菩萨摩诃萨众自行般若。 何以故? 此能圆满一切德故。 曼殊室利复白佛言: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修何法行能与一切智相应。 佛告曼殊室利菩萨言: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修一切智真实之法。 远离思议微妙无相甚深理趣。 不可观察极难通达。 常住寂静清凉遍满。 无有分别无著无碍随顺正理不可执龋极静大寂一切法中无上无等。 曼殊室利。 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修此法行能与一切智相应。 曼殊室利复白佛言:诸菩萨摩诃萨於何境界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佛告曼殊室利菩萨言:善男子,诸菩萨摩诃萨决定应於甚深境界广大境界功德境界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曼殊室利。 甚深境者体是无为。 不著二边亦不相离。 自性清净诸障解脱。 不可思议不可称计。 不共一切声闻独觉。 曼殊室利。 广大境者诸佛如来。 一切功德大悲般若二法为性。 离分别相无功用心。 利乐有情无时暂舍。 诸所说法皆称彼意。 曼殊室利。 功德境者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所与相应一切功德。 三十二相八十随好。 随诸有情根欲性行。 所乐种种形相差别。 佛威神力悉能示现。 所谓或现昇睹史多。 或现从天下生赡部。 或现处胎或现初生。 或现童子或现游戏。 或现出家或现苦行。 或现往诣菩提树下。 或现证得无上菩提。 或现转法轮或现般涅槃。 如是示现诸相差别。 皆为有情解脱生死。 曼殊室利。 如是名为诸菩萨摩诃萨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所行境界。 曼殊室利便白佛言:希有世尊,菩萨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是佛境界不可思议。 佛告曼殊室利菩萨。 如是如是,如汝所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是不共法不可思议。 何以故? 一切异生声闻独觉。 不能通达非其境故。 除佛世尊无能得者,何以故? 诸法真如义甚深故。 自在不动无漏界摄。 令有情类利乐圆满。 是故名为诸佛境界。 过语言道胜义谛摄。 远离寻伺分别思议。 非世间法所能比喻。 一切法中最为上品。 不在生死不住涅槃。 曼殊室利。 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凡有五事不可思议。 一者自性。 二者方处。 三者诸祝四者一异。 五者利乐。 曼殊室利。 云何自性不可思议。 即色真如求不可得。 离色真如求不可得。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即眼真如求不可得。 离眼真如求不可得。 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即色真如求不可得。 离色真如求不可得。 声香味触法亦复如是,即眼识真如求不可得。 离眼识真如求不可得。 耳鼻舌身意识亦尔。 即地界真如求不可得。 离地界真如求不可得。 水火风空识界亦尔。 有法真如求不可得。 无法真如求不可得。 是故自性不可思议。 曼殊室利。 云何方处不可思议。 如是真如若在欲界不可思议。 若离欲界不可思议。 色无色界亦复如是,若在东方不可思议。 若离东方不可思议。 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是故方处不可思议。 曼殊室利。 云何诸住不可思议。 若安乐住不可思议。 若寂静住不可思议。 若有心住不可思议。 若无心住不可思议。 是故诸住不可思议。 曼殊室利。 云何一异不可思议。 三世如来同在一处。 自性清净无漏界摄。 若一若异不可思议。 是故一异不可思议。 曼殊室利。 云何利乐不可思议。 智慧神力同一法界。 般若方便二相平等。 能作有情无量利乐不可宣说。 过语言境而顺有情根性差别。 作种种说种种示现。 三十二相八十随好。 随有情心皆能示现。 曼殊室利白言:世尊,何等名为三十二相八十随好。 佛告曼殊室利菩萨言:善男子,如来相好无量无边。 我若广说不可穷荆但随世间所乐略说三十二相八十随好。 曼殊室利。 云何名为三十二相。 如来足下有平满相。 妙善安住犹如奁底。 地虽高下随足所蹈皆悉坦然无不等触。 是为第一。 如来足下千辐轮文。 辋毂众相无不圆满。 是为第二。 如来手足悉皆柔软。 如睹罗绵胜过一切。 是为第三。 如来手足指皆纤长。 圆妙过人以表长寿。 是为第四。 如来手足一一指间犹如雁王。 咸有鞔网金色交络文同绮画。 是为第五。 如来足跟广长圆满。 与趺相称胜馀有情。 是为第六。 如来足趺脩高充满。 柔软妙好与跟相称。 是为第七。 如来双腨渐次纤圆如黳泥耶仙鹿王腨。 是为第八。 如来双臂脩直佣圆。 如象王鼻平立摩膝。 是为第九。 如来阴相势峰藏密。 其犹龙马亦如象王。 是为第十。 如来毛孔各一毛生。 柔润绀青右旋宛转。 是第十一。 如来发毛端皆上靡。 右旋宛转柔润绀青。 严金色身甚可爱乐。 是第十二。 如来身皮细薄润滑。 尘垢水等皆所不祝是第十三。 如来身皮皆真金色。 光洁晃曜如妙金台。 众宝庄严众所乐见。 是第十四。 如来两足二手掌中。 颈及双肩七处充满。 光净柔软甚可爱乐。 是第十五。 如来肩项圆满殊妙。 是第十六。 如来髆腋悉皆充实。 是第十七。 如来容仪洪满端直。 是第十八。 如来身相脩广端严。 是第十九。 如来体相纵广量等。 周匝圆满如诺瞿陀。 是第二十。 如来颔臆并身上半。 威容广大如师子王。 是二十一。 如来身光面各一寻。 是二十二。 如来齿相四十齐平。 净密根深白逾珂雪。 是二十三。 如来四牙鲜白锋利。 是二十四。 如来常得味中上味喉脉直故。 能引身中千肢节脉所有上味。 是二十五。 如来舌相薄净广长。 能覆面轮至耳毛际。 是二十六。 如来梵音词韵和雅。 随众多少无不等闻。 其声洪震犹如天鼓。 发言婉约如频迦音。 是二十七。 如来眼睫犹若牛王。 绀青齐整不相杂乱。 是二十八。 如来眼睛绀青鲜白。 红环间饰皎洁分明。 是二十九。 如来面轮其由满月。 眉相皎净如天帝弓。 是第三十。 如来眉间有白毫相。 右旋柔软如睹罗绵。 鲜白光净逾珂雪等。 是三十一。 如来顶上乌瑟腻沙。 高显周圆犹如天盖。 是三十二。 是名如来三十二相。 曼殊室利。 云何名为八十随好。 如来指爪狭长薄润。 光洁鲜净如花赤铜。 是为第一。 如来手足指圆纤长。 佣直柔软节骨不现。 是为第二。 如来手足各等无差。 於诸指间悉皆充密。 是为第三。 如来手足圆满如意。 软净光泽色如莲花。 是为第四。 如来筋脉盘结坚固深隐不现。 是为第五。 如来两踝俱隐不现。 是为第六。 如来行步直进庠审如龙象王。 是为第七。 如来行步威容齐肃如师子王。 是为第八。 如来行步安平庠序不过不减犹若牛王。 是为第九。 如来行步进止威仪譬如鹅王。 是为第十。 如来回顾必皆右旋。 如龙象王举身随转。 是第十一。 如来支节渐次佣圆妙善安布。 是第十二。 如来骨节交结无隙犹若龙盘。 是第十三。 如来膝轮妙善安布坚固圆满。 是第十四。 如来隐处其文妙好。 威势具足圆满清净。 是第十五。 如来身支润滑柔软。 光悦鲜净尘垢不著。 是第十六。 如来身容敦肃无畏常不怯弱。 是第十七。 如来身支坚固稠密善相属著。 是第十八。 如来身支安定敦重。 常不掉动圆满无坏。 是第十九。 如来身相犹若仙王。 周匝端严光净离翳。 是第二十。 如来身有周匝圆光。 於行等时恒自照曜。 是二十一。 如来腹形方正无欠。 柔软不现众相庄严。 是二十二。 如来脐深右旋圆妙清净光洁。 是二十三。 如来脐厚不凹不凸周匝妙好。 是二十四。 如来皮肤远离疥癣。 亦无黡点疣赘等过。 是二十五。 如来手掌充满柔软足下安平。 是二十六。 如来手文深长明直润泽无断。 是二十七。 如来唇色光润丹晖如频婆果上下相称。 是二十八。 如来面门不长不短。 不大不小如量端严。 是二十九。 如来舌相软薄广长如赤铜色。 是第三十。 如来发声威震深远。 如象王吼明朗清彻。 是三十一。 如来音韵美妙具足如深谷响。 是三十二。 如来鼻高脩而且直其孔不现。 是三十三。 如来诸齿方整鲜白。 是三十四。 如来诸牙圆白光洁渐次锋利。 是三十五。 如来目净青白分明。 是三十六。 如来眼相脩广。 譬如青莲华叶甚可爱乐。 是三十七。 如来眼睫上下齐整稠密不白。 是三十八。 如来双眉长而不白緻而细软。 是三十九。 如来双眉绮靡顺次绀琉璃色。 是第四十。 如来双眉高显光润形如初月。 是四十一。 如来耳厚广大脩长轮埵成就。 是四十二。 如来两耳绮丽齐平离诸过失。 是四十三。 如来容仪能令见者无损无染皆生爱敬。 是四十四。 如来额广圆满平正形相殊妙。 是四十五。 如来身分上半圆满。 如师子王威严无对。 是四十六。 如来首发脩长绀青稠密不白。 是四十七。 如来首发香洁细软润泽旋转。 是四十八。 如来首发齐整无乱亦不交杂。 是四十九。 如来首发坚固不断永无? 虒落。 是第五十。 如来首发光滑殊妙尘垢不著。 是五十一。 如来身分坚固充实逾那罗延。 是五十二。 如来身体长大端直。 是五十三。 如来众窍清净圆好。 是五十四。 如来身支势力殊胜无与等者,是五十五。 如来身相众所乐观常无厌足。 是五十六。 如来面轮脩广得所。 皎洁光净如秋满月。 是五十七。 如来颜色舒泰光显。 含笑先言有向无背。 是五十八。 如来面貌光泽熙怡。 远离频蹙青赤等过。 是五十九。 如来身支清净无垢常无臭秽。 是第六十。 如来所有诸毛孔中。 常出如意微妙之香。 是六十一。 如来面门常出最上殊胜之香是六十二。 如来首相周圆妙好。 如末达那亦犹天盖。 是六十三。 如来身毛绀青光净。 如孔雀项红辉绮饰。 色类赤铜。 是六十四。 如来法音随众大校不增不减应理无差。 是六十五。 如来顶相无能见者,是六十六。 如来手足指约分明。 庄严妙好如赤铜色。 是六十七。 如来行时其足去地。 如四指量而现印文。 是六十八。 如来自持不待他侍。 身无倾动亦不逶迤。 是六十九。 如来威德远震一切。 恶心闻喜恐怖见安。 是第七十。 如来音声不高不下。 随众生意和悦与言:是七十一。 如来能随诸有情类。 言音意乐而为说法。 是七十二。 如来一音演说正法。 随有情类各令得解。 是七十三。 如来说法咸依次第。 必有因缘言无不善。 是七十四。 如来等观诸有情类赞善毁恶而无爱憎。 是七十五。 如来所为先观後作。 轨范具足令识善净。 是七十六。 如来相好一切有情无能观荆是七十七。 如来顶骨坚实圆满。 是七十八。 如来颜容常少不老好巡旧处。 是七十九。 如来手足及胸臆前。 皆有吉祥喜旋德相。 文同绮画色类朱丹。 是第八十。 是名如来八十随好。 △第六分赞叹品第十六尔时曼殊室利菩萨。 即从座起顶礼佛足。 偏覆左肩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如来功德希有无等不可思议。 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无有异。 若见如来或闻功德。 此有情类亦难思议。 今重见佛转大法轮。 得未曾有欢喜踊跃。 作是语已即昇虚空七多罗树。 合掌赞曰:一切有情类,唯佛最为尊。 尚无有等者,况复当有胜。 我法二俱空,妙理无等等。 唯我佛世尊,能等无等等。 烦恼并习气,俱尽永无馀。 能知一切法,无不皆明了。 若智若说法,无能及佛者,三千大千界,唯佛独为尊。 十力无畏等,定有非虚妄。 帝释与梵王,咸所不能得。 世尊大恩德,普洽诸有情。 此事难思议,定无能及者,能以微妙慧,及方便善巧。 化导诸有情,皆令得利乐。 尔时会中有一天子。 名曰妙色。 即从座起顶礼佛足。 偏覆左肩右膝著地。 合掌向佛以颂赞曰:有说世间等佛者,彼言非实为虚诳。 若说法王最极尊,此言非妄为谛语。 人天之俦正问难,无有能折我大师。 善逝降魔伏外道,将导世间至解脱。 清净四辩无穷说,甘露妙药施有情。 遍观诸法智无碍,一切刹那不减失。 大悲平等视有情,清净之心世不染。 善能了知根欲性,随所乐闻而应说。 烦恼差别非一种,为示无量对治门。 唯佛巧说彼因缘,专为利乐有情故。 值佛闻法不得圣,如是有情度极难。 如来大名应渴仰,若得见者无限益。 佛智能令心清净,得闻正教出生死。 闻佛名号大吉祥,常念世尊恒喜乐。 发心诣佛生慧解,如教勤修成种智。 戒品清净无垢浊,静虑第一心澂明。 智慧最胜难倾动,法海清净如甘露。 一切有情喜放逸,诸佛专精离世间。 等慈有情如一子,恩德深厚无能报。 先说能破结贼法,久摧天魔幻化军。 世尊已说三有过,广示涅槃无量德。 百千大劫甚难闻,故我至诚今赞礼。 尔时会中有一天子。 名曰善名。 即从座起顶礼佛足。 偏覆左肩右膝著地。 合掌向佛以颂赞言:如来平等行大慈,设可度智与他者,尚令天授最前得,况复其馀有情类。 我今不惬为空过,修持大行报佛恩。 有唯自证无漏灭,彼於佛恩未为报。 若有修行佛深教,乃得名为佛真子。 佛久勤苦为有情,无上大恩罕能报。 大慈开显真妙法,令众修行兼化他。 若佛不出於世间,一切有情受大苦。 则无人天唯恶趣,但闻种种苦音声。 诸趣受苦无能免,烦恼系缚有情故。 佛欲解他诸毒结,翻为大悲之所萦。 如来是世大福田,依教正修离恶趣。 若违佛教不修行,彼定不得生人天。 有於佛所起恶心,或复不乐闻深法。 是等有情甚可愍,决定永当处黑暗。 如佛世尊自知智,其等如来乃能了。 佛智非我所测量,稽首敬礼十方佛。 无畏智力不共法,唯佛世尊独圆备。 相好庄严微妙香,观者无厌超众色。 三种开敷不暂息,清净佛华我今礼。 唯佛善知无上觉,能永出离诸险难。 佛为第一最无上,稽首归命两足尊。 佛以功德正法水,普能洗除诸垢秽。 世尊本来内外净,我今顶礼真净身。 尔时堪忍界主大梵天王。 即从座起顶礼佛足。 偏覆左肩右膝著地。 合掌向佛以颂赞言:如来具足胜福慧,利乐有情无暂息。 常雨甘露济饥渴,我今稽首能利他。 世间最胜可敬者,彼类犹来供养佛。 诸恶斯尽众善备,我今稽首无等尊。 普为济拔诸有情,靡有一行不修学。 令度生死得安乐,我今稽首救世师。 稽首微妙金色身,稽首所说甘露法稽首清净无垢智稽首一切功德林尔时佛告大梵天言:善哉善哉! 如汝所赞。 如来此事是实非虚。 何以故? 诸佛世尊於无量劫。 修集种种福德智慧。 由斯果位无不备足。 所以者何。 如来具足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 身语意三无不清净。 故能通达真如实际。 住实际故所言不虚。 时大梵王顶礼佛足合掌恭敬复白佛言:唯愿世尊,以神通力令此般若波罗蜜多久住世间利乐一切。 尔时佛告大梵天王。 十方三世一切如来以大神通。 咸共护念。 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久住世间利乐一切。 天魔梵志外道沙门。 皆无有能灭坏障碍。 何以故? 我念过去有佛。 名曰宝月如来。 十号圆满。 国名无毁。 劫名喜赞。 彼佛有二刍弟子。 作大法师善说深法。 一名智盛。 二名谛授。 常随彼佛转正法轮。 经一劫中宣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三千大千百亿魔众。 悉皆受化发菩提心。 是故此经诸天魔等。 皆无有力灭坏障碍。 尔时寂静慧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 偏覆左肩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宝月如来住在何所。 为犹住世为已涅槃。 尔时世尊告寂静慧言:善男子,东方去此过十千亿诸佛世界。 曾有世界名曰无毁。 其中如来寿十千劫。 彼佛世界常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彼诸天魔及外道等。 於此经典不能障碍。 皆发无上正等觉心。 智盛刍即是今者曼殊室利。 谛授刍即是今者最胜天王。 此二菩萨方便善巧。 种种拥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令久住世。 十方佛国若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此二菩萨即往听受。 如我今者说是法门。 放大光明寻光来集。 △第六分付嘱品第十七尔时佛告阿难陀言:汝可受持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勿令忘失。 时阿难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 偏覆左肩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云何受持如是经典。 於是佛告阿难陀言:受持此经有十种法。 一者书写。 二者供养。 三者施他。 四者谛听。 五者披读。 六者受持。 七者广说。 八者讽诵。 九者思惟。 十者修习。 依斯十法受持此经。 譬如世间一切草木华果药等皆依大地。 如是一切殊胜善法皆依般若波罗蜜多。 如转轮王若住在世七宝常现。 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亦复如是,若住在世三宝不灭。 尔时大众瞻仰尊颜。 异口同音俱伤叹曰:如来灭後谁能荷担如是世尊大法重担。 谓於无量无边大劫修集所得无上菩提。 尔时众中便有一万二千菩萨。 为护此法即从座起顶礼佛足。 偏覆左肩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而说颂言:我等舍身命,不求未来福。 护持佛所说,此甚深法要。 尔时众中五百天子贤王为首。 复从座起顶礼佛足。 偏覆左肩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而说颂言:为度诸有情,成大悲愿力。 护持佛所说,此甚深法要。 时天帝释。 持髻梵王。 毗沙门王。 皆从座起顶礼佛足。 偏覆左肩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而说颂言:能疗一切病,世尊今所说,般若微妙药,我等顶戴持。 执金刚神。 亦从座起顶礼佛足。 偏覆左肩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而说颂言:法本无名字,佛以名字说。 大悲真教法,我今顶戴持。 尔时佛告持髻梵言:梵天当知。 佛赞三事最为无上。 何等为三。 一者发菩提心。 二者护持正法。 三者如教修行。 如是三法最为无上。 能修行者真供养佛。 我若住世一劫或一劫馀。 说此功德亦不能荆护持如来一四句颂。 所获功德尚不可荆况能护持三世佛母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何以故? 三世诸佛皆因般若波罗蜜多而得生故。 以法供养真供养佛。 若以资财非真供养。 故法供养最为第一。 若有护持佛正法者,当知彼类二世安乐。 是故梵天。 常应拥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汝由护法已当得见贤劫千佛悉为请主。 梵天当知。 於此秽土护持正法须臾之间。 胜净土中若经一劫或一劫馀所获功德。 故应精勤护持正法。 世尊,复告天帝释言:憍尸迦。 甚深般若波罗蜜多随所在处。 当知即是如来生处得菩提处转法轮处入涅槃处。 何以故? 憍尸迦。 一切菩萨一切善法一切如来皆从此生。 若有法师宣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此地即为佛所行处。 诸有情类於法师所。 当生善友尊重佛心。 恭敬欢喜供养赞叹。 若我住世一劫或一劫馀。 说此法师流传此经所获功德亦不能荆憍尸迦。 若此法师所行之处。 善男子等。 有能刺血洒地供养未足为多。 何以故? 无上法轮难受持故。 时天帝释白言:世尊,未来世中说此经处。 我及眷属皆当拥护彼地方所及说法师。 若见此经所在之处。 即生前说四种处心。 尔时世尊赞天帝释。 汝能如是善哉善哉! 吾以此经付嘱於汝。 宜於来世拥护流通。 时天帝释即白佛言:我等诸天得生善趣。 皆由般若波罗蜜多。 发菩提心亦复由此。 是故我等不顾身命拥护世尊如是深法。 时佛复赞天帝释言:善哉善哉! 如说能作。 时薄伽梵说是经已,最胜天王及十方界诸大菩萨一切声闻。 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茶紧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 信受奉行。 ◎第七会曼殊室利分序(西明寺沙门玄则撰)闻夫即相无睹。 挺真如之壮观。 即虑无知。 成种智之默识。 但二尘且落。 时逐见以轻浓五翳将披。 复因疑而聚散。 是以骤明空道。 给孤总旋憩之常历选时徒。 妙吉昇对扬之重。 忽无觐以瞻仰。 俄不聆以餐悟。 既泯修而造修亦绝学而趍学。 状其区别。 则菩提万流。 断其混茫。 则涅槃一相。 一相则不见生死。 万流则无非佛法。 不坏假名之繁总。 而开实相之沈寥。 正明如来法无。 况菩萨法。 菩萨法无。 况二乘法。 二乘法无。 况凡夫法。 法尚不有。 何有菩提。 尚无菩提。 云何可趣。 尚无可趣。 何有证得。 尚无证得。 何有证者,是故有之斯殊。 无之斯贯。 洞之斯远。 沮之斯局。 豁尔夷荡而无懈炽然翘励而不精。 恼[W087]与慈渰分华。 剑林将玉毫比色。 皆其所也。 何以易诸。 观其假言路以便便。 仰真宗而止止。 奕奕珠转。 泠泠玉振。 起予圣旨。 莫尚於兹。 晞体法王。 不亦宜矣。 然则探其义也。 发祕藏之玄扃。 味其谈也。 苞密语之殊辙。 词宛而旨密。 即旧文殊般若矣。 虽双轴成部。 而警策备彰。 庶七众所归。 较然无远。 发布时间:2022-05-18 15:50:16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book/2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