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五百七十五 内容: △第七曼殊室利分之二尔时舍利子白佛言:世尊,曼殊室利不可思议。 所以者何。 曼殊室利所说法相不可思议。 佛告曼殊室利童子,汝之所说实难思议。 诚如具寿舍利子说。 曼殊室利即白佛言:我所说法。 不可说可思议。 亦不可说不可思议。 所以者何。 不可思议可思议性。 俱无所有但有音声。 一切音声亦不可说不可思议可思议性。 以一切法自性离故。 作是说者乃名为说不可思议。 佛告曼殊室利童子,汝今现入不可思议三摩地耶。 曼殊室利白言:世尊,我不现入此三摩地。 所以者何。 我都不见此三摩地。 性异於我不见有心。 能思惟我及此定故。 不可思议三摩地者心非心性俱不能入。 云何可言我入此定。 复次世尊,我昔初学作意现入此三摩地。 非於今时复更作意现入此定。 如善射夫初学射业。 注心粗的方乃发箭。 久习成就能射毛端。 不复注心在彼粗的。 随所欲射发箭便中。 如是我先初学定位要先系念在不思议。 然後乃能现入此定久习成就。 於此定中不复系心任运能祝所以者何。 我於诸定已得善巧。 任运入出不复作意。 时舍利子便白佛言:观此曼殊室利童子未可保信。 所以者何。 於此定中似不恒祝然无馀定微妙寂静同此定者,曼殊室利便白具寿舍利子言:大德。 宁知更无馀定寂静同此。 舍利子言:岂更有定寂静同此。 曼殊室利报言:大德。 若此可得可言:馀定寂静同此然不可得。 舍利子言:曼殊室利。 岂今此定亦不可得。 大德。 此定实不可得。 所以者何。 谓一切定可思议者有相可得。 不思议者无相可得。 此定既曰不可思议。 是故定应实不可得。 又舍利子,不思议定一切有情无不得者,所以者何。 一切心性皆离心性。 离心性者皆即名为不思议定故。 有情类无不得者,佛赞曼殊室利童子,善哉善哉! 曼殊室利。 汝於过去无量佛所。 多植善根久发大愿。 所修梵行皆依无得。 发言皆说甚深义处。 曼殊室利。 汝岂不以住深般若波罗蜜多。 能一切时说甚深义。 曼殊室利即白佛言:若我由住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能如是说。 便住我想及住有想能如是说。 若住我想及住有想能如是说。 则深般若波罗蜜多亦有所祝若深般若波罗蜜多有所住者,则深般若波罗蜜多。 亦以我想及以有想为所住处。 然深般若波罗蜜多。 远离二想住无所祝如诸佛住微妙寂静。 无起无作无动无转以为所祝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不住有法不住无法。 故此所住不可思议。 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於一切法皆不现行。 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当知即是不思议界。 不思议界即是法界。 法界即是不现行界。 不现行界当知即是不思议界。 不思议界当知即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我界法界无二无别。 无二无别即是法界。 法界即是不现行界。 不现行界当知即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当知即是不思议界。 不思议界当知即是不现行界。 不现行界当知即是无所有界。 无所有界当知即是无生灭界。 无生灭界当知即是不思议界。 不思议界与如来界我界法界无二无别。 是故世尊,若能如是修行般若波罗蜜多。 於大菩提更不求证。 何以故? 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即菩提故。 世尊,若有实知我界即知无著。 若知无著即知无法。 若知无法即是佛智。 佛智即是不思议智。 当知佛智无法可知名不知法。 所以者何。 此智自性都无所有。 无所有法云何能於真法界转此智自性。 既无所有即无所著。 若无所著即体非智。 若体非智即无境界。 若无境界即无所依。 若无所依即无所祝若无所住即无生灭。 若无生灭即不可得。 若不可得即无所趣。 既无所趣此智不能作诸功德。 亦复不能作非功德。 所以者何。 此无思虑我作功德作非功德。 无思虑智不可思议。 不可思议即是佛智。 是故此智於一切法无取不龋亦非前际中际後际。 非先已生非先未生。 无出无没非常非断。 更无馀智类此智者,由是此智不可思议。 同於虚空不可比类。 无此无彼非好非鬼。 既无馀智类。 此可得。 是故此智无等不等。 由此故名无等等智。 又无馀智对此可得。 是故此智无对不对。 由此故名无对对智。 佛告曼殊室利童子,如是妙智不可动耶。 曼殊室利白言:世尊,如是妙智性不可动。 如锻金师烧炼金璞。 既得精熟秤量无动。 此智亦尔久修成熟。 无作无证无生无荆无起无没安固不动。 佛告曼殊室利童子,谁能信解如是妙智。 曼殊室利白言:世尊,若能不行般涅槃法。 於生死法亦能不行。 於萨迦耶行寂灭行。 於般涅槃行无动行。 不断贪欲瞋恚愚痴亦非不断。 所以者何。 如是三毒自性远离非尽不荆有生死法不超不堕。 於诸圣道不离不修。 彼於此智能深信解。 佛赞曼殊室利童子,善哉善哉! 善说此事。 尔时具寿大迦叶波前白佛言:当来之世谁能於此法毗奈耶甚深义趣信解修学。 佛告具寿大迦叶波。 今此会中刍等众。 当来之世於此所说法毗奈耶甚深义趣。 能生信解听受修学。 亦能为他演说流布。 如大长者失无价珠。 苦恼缠心愁忧不乐。 後时还得踊跃欢喜。 今此会中刍等众亦复如是,闻深般若波罗蜜多。 信解修学後不闻说如是法门。 苦恼缠心愁忧不乐。 咸作是念。 我等何时当更得闻如是深法。 後时若得闻此法门。 踊跃欢喜复作是念。 我今得闻如是经典。 即为见佛亲近供养。 如圆采树胞初出时。 三十三天踊跃欢喜。 此树不久花必开敷香气氛氲我等游集。 刍等众亦复如是,闻深般若波罗蜜多。 信受修行应生欢喜。 一切佛法不久开敷。 饮光当知。 未来之世刍等众。 若闻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信解修行心不沈没。 必於此会已得听闻。 欢喜受持演说流布。 当知彼类由闻是法。 欢喜踊跃信受修行。 不久开敷一切佛法。 如来灭後若有受持演说流布此经典者,当知皆是佛威神力之所加护令彼事成。 饮光当知。 若有闻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欢喜受持。 彼於过去无量佛所。 多植善根已得听闻非適今也。 如穿珠者忽然遇得无价末尼生大欢喜。 当知彼类曾见此珠故生欢喜非今创见。 如是当来诸刍等。 深心爱乐听闻正法。 忽遇般若波罗蜜多。 欢喜听闻信受修学。 当知彼类已於往昔无量佛所曾闻是经。 非於今时创闻能尔。 饮光当知。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闻妙吉祥所说般若波罗蜜多。 欢喜踊跃乐闻无厌。 数复殷勤重请演说。 是善男子善女人等。 过去已从曼殊室利。 闻说般若波罗蜜多。 欢喜受持信解修学。 亦曾亲近曼殊室利。 供养恭敬故能如是,譬如有人遇入城邑。 其中一切园林池沼舍宅人物无不悉见。 後至馀处闻人赞说此城邑中所有胜事。 深生欢喜请其重说。 若更得闻倍复欢喜。 彼由往昔皆曾见故。 如是当来诸善男子善女人等。 闻妙吉祥所说般若波罗蜜多。 欢喜乐闻尝无厌足。 殷勤固请重说深义。 闻已赞叹倍生欢喜。 当知此等皆由往昔已曾亲近曼殊室利。 供养恭敬听受斯法故。 於今时能成是事。 尔时具寿大迦叶波便白佛言:如来善说现在当来善男子等。 闻深般若波罗蜜多信解修行诸行状相。 佛言:如是,如汝所说,我已善说彼行状相。 曼殊室利即白佛言:现在当来善男子等。 闻是深法诸行状相。 当知即非诸行状相。 以所闻法微妙寂静。 诸行状相皆不可得。 云何如来作如是说。 我已善说彼行状相。 佛告曼殊室利童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现在当来善男子等。 闻是深法诸行状相。 彼实皆非诸行状相。 以所闻法微妙寂静。 诸行状相皆不可得。 然彼闻说甚深法时。 欢喜受持信解修学。 必於过去已曾得闻欢喜受行故能如是,此行状相依世俗说。 非胜义中有如是事。 曼殊室利。 当知显了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即为显了一切佛法。 通达真实不思议事。 曼殊室利。 我本修学菩萨行时所集善根。 皆由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方得成满。 欲住菩萨不退转地。 欲证无上正等菩提。 亦由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乃能成办。 曼殊室利。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欲集菩萨所集善根。 当学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曼殊室利。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欲住菩萨不退转地。 当学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曼殊室利。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欲证无上正等菩提。 当学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曼殊室利。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欲善通达一切法界平等之相。 当学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曼殊室利。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欲善了知一切有情心行平等。 当学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曼殊室利。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欲疾证得一切佛法。 当学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曼殊室利。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欲知佛说如来不能现觉诸法祕密义趣。 当学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何以故? 所觉诸法及能觉者不可得故。 曼殊室利。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欲知佛说如来不能证诸佛法祕密义趣。 当学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何以故? 所证佛法及能证者不可得故。 曼殊室利。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欲知佛说如来不能证得无上正等菩提相好威仪无不具足祕密义趣。 当学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何以故? 所证无上正等菩提相好威仪及能证者不可得故。 曼殊室利。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欲知佛说如来不成一切功德不能化导一切有情祕密义趣。 当学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何以故? 一切功德所化有情及诸如来不可得故曼殊室利。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欲於诸法得无碍解。 当学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何以故? 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不见诸法有少真实。 若净若染生灭等故。 曼殊室利。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欲知诸法非去来今及无为相。 当学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何以故? 以真法界非去来今及无为故。 诸法皆入真法界故。 曼殊室利。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欲於诸法得无疑惑。 当学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曼殊室利。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欲能三转十二行相无上法轮及於其中都无执著。 当学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曼殊室利。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欲得慈心普覆一切而於其中无有情想。 当学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曼殊室利。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欲与世间同入法性无诸诤论而於世间及诸诤论都无所得。 当学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曼殊室利。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欲遍了达处非处境都无罣碍。 当学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曼殊室利。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欲得如来力无畏等无边佛法。 当学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尔时曼殊室利童子即白佛言:我观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无相无为无诸功德无生无灭。 无力无能无去无来。 无入无出无损无益。 无知无见无体无用。 非造作者,亦不能令诸法生灭。 不令诸法为一为异。 无成无坏非慧非境。 非异生法非声闻法。 非独觉法非菩萨法。 非如来法非证不证。 非得不得非尽不荆不入生死不出生死不入涅槃不出涅槃。 於诸佛法不成不坏於一切法非作不作。 非可思议不可思议。 离诸分别绝诸戏论。 如是般若波罗蜜多都无功德。 云何如来劝有情类精勤修学。 佛告曼殊室利童子,如是所说即是般若波罗蜜多真实功德。 善男子等。 若如是知此即名为真实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复次曼殊室利童子,若菩萨摩诃萨。 欲学菩萨胜三摩地。 欲成菩萨胜三摩地。 欲住如是三摩地中。 见一切佛知佛名字。 及见如是诸佛世界能证能说。 诸法实相无障无碍。 当学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昼夜精勤勿生厌倦。 曼殊室利即白佛言:何故名为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佛告曼殊室利童子,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无相无名无边无际。 无归依处非思量境。 非罪非福非闇非明。 如净虚空等真法界分齐数量都不可得。 由如是等种种因缘。 是故名为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复次曼殊室利童子,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是诸菩萨甚深行处。 若诸菩萨能行是处。 於诸境界悉能通达如是行处。 非一切乘之所行处。 所以者何。 如是行处无名无相非所分别。 是故名为非所行处。 曼殊室利复白佛言:诸菩萨摩诃萨修行何法。 疾证无上正等菩提。 佛告曼殊室利童子,若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心无懈倦疾证无上正等菩提。 复次曼殊室利童子,若菩萨摩诃萨。 能正修行一相庄严三摩地者,疾证无上正等菩提。 曼殊室利复白佛言:云何名为一相庄严三摩地。 诸菩萨众云何修行。 佛告曼殊室利童子,此三摩地以法界相。 而为庄严。 是故名为一相庄严三摩地。 若菩萨摩诃萨。 欲入如是胜三摩地。 先应听闻请问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然後能入此三摩地。 曼殊室利。 若菩萨摩诃萨不动法界知真法界不应动遥不可思议。 不可戏论。 如是能入一相庄严三摩地。 曼殊室利。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欲入如是三摩地者,应处空闲离诸諠杂。 结跏趺坐不思众相。 为欲利乐一切有情。 於一如来专心系念。 审取名字善想容仪。 随所在方端身正向。 相续系念此一如来。 即为普观三世诸佛。 所以者何。 曼殊室利。 一佛所有无量无边功德辩才等。 一切佛三世诸佛。 乘一真如证大菩提无差别故。 曼殊室利。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精勤修学得入如是一相庄严三摩地者,普能了达无量无边克伽沙等诸佛法界无差别相。 亦能总持无量无数克伽沙等诸佛菩萨已转未转无上法轮。 如阿难陀多闻智慧。 於诸佛教得念总持。 声闻众中虽最为胜。 而所持教犹有分限。 若得如是一相庄严三摩地者,多闻智慧念总持力不可思议。 普能受持无量无数克伽沙等诸佛菩萨无上法轮。 一一法门皆能了达甚深义趣。 宣说开示辩才无荆胜阿难陀多百千倍。 曼殊室利即白佛言:彼菩萨乘善男子等。 云何得此三摩地时。 便获无边功德胜利。 佛言:童子,彼菩萨乘善男子等。 精勤修学一相庄严三摩地者,常作是念。 我当云何能普通达诸佛法界。 受持一切无上法轮。 与诸有情作大饶益。 由斯得此三摩地时。 便获无边功德胜利。 曼殊室利。 彼菩萨乘善男子等。 先闻如是一相庄严三摩地德。 发勤精进系念。 思惟如如。 思惟此定功德。 如是如是,功德相现。 既见此相如先所闻。 深生欢喜转勤修习。 渐次得入此三摩地。 功德胜利不可思议。 若诸有情毁谤正法。 不信善恶业障重者,彼於此定不能证得。 曼殊室利。 譬如有人遇得宝珠示治宝者,言我此宝价直无量。 然其形色未甚光鲜。 汝当为我如法磨莹。 但令鲜净勿坏形色。 其治宝者随彼所言:依法专心如如磨莹。 如是如是,光色渐发。 乃至究竟映彻表里。 既修治已价直无量。 曼殊室利。 彼菩萨乘善男子等。 渐次修学此三摩地。 亦复如是,乃至得此三摩地时。 便获无边功德胜利。 曼殊室利。 譬如日轮普放光明作大饶益。 如是若得一相庄严三摩地时。 普照法界亦能了达一切法门。 为诸有情作大饶益。 功德胜利不可思议。 曼殊室利。 如我所说种种法门皆同一味。 谓远离味。 解脱味。 寂灭味。 无所乖违。 彼菩萨乘善男子等。 若得如是三摩地时。 所演法门亦同一味。 谓远离味。 解脱味。 寂灭味。 无所乖违。 彼菩萨乘善男子等。 若得如是三摩地时。 随演法门辩说无荆速能成满菩提分法。 是故曼殊室利童子,若菩萨摩诃萨能正修行一相庄严三摩地者,疾证无上正等菩提。 复次曼殊室利童子,若菩萨摩诃萨不见法界种种差别及一相者,疾证无上正等菩提。 若菩萨乘善男子等。 忍菩萨法不应修行。 忍大菩提不应求趣。 达一切法本性空故。 彼由此忍疾证无上正等菩提。 若菩萨乘善男子等。 信一切法皆是佛法。 闻一切空心不惊疑。 由此因故疾证无上正等菩提。 若菩萨乘善男子等。 闻说诸法无不皆空。 心不迷闷亦无疑惑。 彼於佛法常不舍离。 疾证无上正等菩提。 尔时曼殊室利童子闻是语已即白佛言:诸佛无上正等菩提。 定由因缘而证得不。 佛言:不尔。 曼殊室利复白佛言:诸佛无上正等菩提。 不由因缘而证得不。 佛言:不尔。 所以者何。 不思议界不由因缘及非因缘。 而可证得诸佛无上正等菩提。 当知即是不思议界。 曼殊室利。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闻如是说心不惊怖。 我说彼於无量佛所。 已发大愿多种善根。 是故刍刍尼等。 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心不惊疑亦不迷闷。 彼为真实随佛出家。 若近事男近事女等。 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心不惊疑亦不迷闷。 彼为真实归佛法僧。 若菩萨乘善男子等。 不学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彼不名为真实修学菩萨乘者,曼殊室利。 譬如世间卉木丛林药物种子。 一切皆依大地生长。 如是菩萨世出世间一切善根及馀胜事。 无不皆依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而得生长。 当知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所摄受法。 皆於无上正等菩提。 随顺证得无所乖诤。 尔时曼殊室利童子闻佛所说,便白佛言:此赡部洲当来之世。 於何城邑聚落处。 所演说开示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人多信受。 佛告曼殊室利童子,今此众中善男子等。 闻说般若波罗蜜多。 信受修行欢喜发愿。 愿我当来随所生处。 常闻般若波罗蜜多。 随彼当来所生之处宿愿力故。 即有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演说开示人多信受。 曼殊室利。 善男子等闻说般若波罗蜜多。 欢喜踊跃深信受者,我说彼类久殖善根。 乘宿愿力乃能如是,曼殊室利。 有欲听受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汝应告言:善男子等随意听受勿生惊怖。 疑惑不信反增谤毁。 今此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中不显有法。 谓不显有。 若异生法。 若声闻法。 若独觉法。 若菩萨法。 若如来法成坏可得。 曼殊室利即白佛言:若有刍刍尼等。 来至我所作是问言:云何如来为众宣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我当答言:佛说诸法无违诤相。 所以者何。 都无有法能与法诤。 亦无有情於佛所说能生信解。 所以者何。 诸有情类都不可得。 复次世尊,我当告彼。 如来常说诸法实际。 所以者何。 诸法平等无不皆是实际所摄。 此中不说阿罗汉等能逮胜法。 所以者何。 阿罗汉等所证得法。 与异生法无差别相。 复次世尊,我当告彼。 佛所说法不令有情於般涅槃已正当得。 何以故? 以诸有情毕竟空故。 复次世尊,善男子等来至我所作是问言:仁与如来尝所谈论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请为说之今希听受。 我当告彼。 汝等欲闻勿起听心勿专系念。 当起如幻如化等心。 如是乃能解我所说,汝等若欲听我法者当起是心。 今所闻法如空鸟迹如石女儿。 如是乃能听我所说,汝等若欲闻我法者勿起二想。 所以者何。 我所说法远离二想。 汝等今应不坏我想不起诸见。 於诸佛法无所希求。 异生法中不乐迁动。 何以故? 二法相空无取舍故。 世尊,诸有请我宣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我先如是教诫教授。 以无相印印定诸法。 令求听者离取著心。 然後为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之法。 佛赞曼殊室利童子,善哉善哉! 汝能善说我所说法及说方便。 曼殊室利。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欲见如来欲亲近佛供养恭敬。 应学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若诸有情。 欲请诸佛为大师者,应学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若诸有情欲证无上正等菩提或不欲证。 应学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若诸有情於一切定欲得善巧。 应学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若诸有情於一切定欲自在起。 应学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所以者何。 诸三摩地要知诸法无生无灭无作无为方自在起。 何以故? 达诸法空无罣碍故。 若诸有情欲达诸法皆有出离无有一法无出离者,应学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若诸有情。 欲达诸法但假施设无真实者,应学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若欲了知诸有情类虽趣无上正等菩提。 而无有情趣菩提者亦无退没。 应学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何以故? 达一切法即菩提故。 若欲了达一切有情。 行菩提行无不行者亦无退没。 应学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所以者何。 菩提即是诸法实性。 一切有情皆行诸法无舍法者,诸行皆空故无退没。 若欲了达一切法性即是菩提。 一切菩提即是法界。 此即实际实际即空心无退没。 应学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曼殊室利。 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显示诸佛难思作用饶益有情。 亦是如来所游戏处。 所以者何。 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不可示现不可宣说。 是无堕法唯有如来如实觉了。 方便善巧为有情说。 曼殊室利。 若有刍刍尼等。 於深般若波罗蜜多。 下至受持一四句颂。 为他演说定趣菩提住佛境界。 况能如说而修行者,当知是人不堕恶趣。 疾证无上正等菩提。 曼殊室利。 若诸有情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心不沈没亦不惊怖欢喜信受。 当知此辈於诸佛法。 定当证得一切如来皆所印可开许领受为弟子众。 曼殊室利。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信受如来无上法樱谓深般若波罗蜜多获无量福。 如是法印一切如来。 应正等觉共所护念。 诸阿罗汉菩萨智者及诸天神皆共守卫。 若菩萨乘善男子等。 此印所印超诸恶趣。 声闻独觉定当证得无上菩提。 时天帝释即与无量三十三天诸天子等。 各取种种天妙华香。 嗢钵罗花。 拘某陀花。 钵特摩花。 奔茶利花。 微妙音花。 妙灵瑞花。 栴檀香末。 供养般若波罗蜜多。 奉散如来曼殊室利一切菩萨及声闻等。 复奏种种天诸音乐。 歌赞妙法而为供养。 复发愿言:愿我等辈。 常闻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无上法樱时天帝释复发愿言:愿赡部洲诸有情类。 常闻般若波罗蜜多。 欢喜受持成办佛法。 我等天众常卫护之。 令受持者无诸留难。 诸有情类少用功力而得听闻受持读诵。 当知皆是诸天威力。 尔时佛赞天帝释言:天主。 汝今能发是愿。 若有闻此欢喜受持。 於诸佛法定能成办疾趣无上正等菩提。 曼殊室利即白佛言:唯愿如来以神通力。 护持般若波罗蜜多。 久住世间饶益一切。 佛时即现大神通力。 令此三千大千世界诸山大地六反振动。 复现微笑放大光明。 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曼殊室利便白佛言:此即如来现神通力。 护持般若波罗蜜多。 久住世间饶益之相。 佛言:如是如汝所说,我以神力护持般若波罗蜜多无上法樱令久住世饶益有情。 诸佛世尊说胜法已,法尔皆起大神通力。 护持此法令住世间。 使诸天魔不能得便。 诸恶人辈不能谤毁。 一切外道深心怖畏。 若有精勤学此法者,一切障难无不殄灭。 时薄伽梵说是经已,一切菩萨摩诃萨众。 曼殊室利而为上首。 及刍等四部大众。 天龙药叉阿素洛等一切众会。 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第八会那伽室利分序(西明寺沙门玄则撰)载惟清规外涤。 乃照晋於襟灵。 神理内康。 俄发挥於事业。 若不讯诸动寂。 将或谬以随迎。 是故妙祥资舍卫之禀。 龙祥扣分卫之节。 挫举下而迂足。 措屈伸而矫手。 虑不虑以思惟。 行无行以发趣。 食夫幻食。 反类悬匏。 资以无资。 翻同冽井。 俄而纵观空术。 澄襟海定。 孕生灵为水性。 罄功德为珍府。 晏六动而不遥走三乘以终驻。 无宰不宰。 黜心王而利见。 无亲不亲。 恢善友而遥集。 是令近事取钵。 骇脩臂之不存。 应供投襟兀。 抚心其已灭。 譬蜃楼切景。 知积气以忘跻。 鸾镜含姿。 悟唯空而辍揽。 故能自近而鉴远。 由真以立俗。 识危生之露集。 知幻质之泡福电倏青紫之辉。 雲空轩盖之影。 文约理赡。 昔祕今传。 虽一轴且单译。 而三复固多重味矣。 发布时间:2022-05-18 15:50:04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book/2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