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五百九十 内容: △第十四精进波罗蜜多分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 在室罗筏。 住誓多林给孤独园。 与大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具寿满慈子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欲证无上正等菩提。 云何方便安住精进波罗蜜多。 尔时世尊告满慈子。 若菩萨摩诃萨欲证无上正等菩提。 初发心时应作是念。 我诸所有若身若心。 先应为他作饶益事。 当令一切所愿满足。 譬如僮仆。 应作是念。 行住坐卧皆当任主。 不应自在而有所作。 欲从其舍往市廛等。 先谘问主然後方出。 所须饮食许乃受用。 诸有所为皆随主欲。 如是菩萨摩诃萨众欲证无上正等菩提。 最初发心应作是念。 我之所有若身若心。 皆不应令自在而转。 随他所有饶益事业。 一切皆当为其成办。 如是菩萨摩诃萨众依止精进波罗蜜多。 不离精进波罗蜜多。 誓为有情作所应作。 诸菩萨摩诃萨皆於精进波罗蜜多应如是祝譬如马宝若人乘御便作是念。 我今不应令乘御人身支摇动疲倦劳苦。 或损严具盘回去祝迟速任人将护其人。 不令缘我起瞋忿等种种过失。 如是菩萨摩诃萨众。 欲行精进波罗蜜多。 不随己心而有所作。 随他意乐为作饶益。 仍将护彼令於我身不起一切烦恼恶业。 彼於菩萨摩诃萨众虽先无恩。 而诸菩萨摩诃萨众作报恩想。 为彼成办种种事业。 如是菩萨摩诃萨众为成精进波罗蜜多。 将护他心随他意转。 为作种种利益安乐。 如是菩萨摩诃萨众摄受精进波罗蜜多。 作诸有情利益安乐。 如己事业常无厌倦。 是为菩萨摩诃萨众安住精进波罗蜜多。 又满慈子。 若菩萨摩诃萨为疾证得一切智智。 与诸有情作大饶益。 常勤修学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心无退转。 是菩萨摩诃萨安住精进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为疾证得一切智智。 与诸有情作大饶益。 常勤修学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观心无退转。 是菩萨摩诃萨安住精进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为疾证得一切智智。 与诸有情作大饶益。 常勤修学诸法真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观心无退转。 是菩萨摩诃萨安住精进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为疾证得一切智智。 与诸有情作大饶益。 常勤修学无明缘行。 行缘识。 识缘名色。 名色缘六处。 六处缘触触缘受。 受缘爱。 爱缘龋取缘有。 有缘生。 生缘老死愁叹苦忧恼观心无退转。 是菩萨摩诃萨安住精进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为疾证得一切智智。 与诸有情作大饶益。 常勤修学无明灭故行灭。 行灭故识灭。 识灭故名色灭。 名色灭故六处灭。 六处灭故触灭。 触灭故受灭。 受灭故爱灭。 爱灭故取灭。 取灭故有灭。 有灭故生灭。 生灭故老死愁叹苦忧恼灭观心无退转。 是菩萨摩诃萨安住精进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为疾证得一切智智。 与诸有情作大饶益。 常勤修学若苦若无常。 若空若无我。 苦圣谛观。 若因若集。 若生若缘。 集圣谛观。 若灭若静。 若妙若离。 灭圣谛观。 若道若如。 若行若出。 道圣谛观。 心无退转。 是菩萨摩诃萨安住精进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为疾证得一切智智。 与诸有情作大饶益。 常勤修学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心无退转。 是菩萨摩诃萨安住精进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为疾证得一切智智。 与诸有情作大饶益。 常勤修学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心无退转。 是菩萨摩诃萨安住精进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为疾证得一切智智。 与诸有情作大饶益。 常勤修学空无相无愿解脱门心无退转。 是菩萨摩诃萨安住精进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为疾证得一切智智。 与诸有情作大饶益。 常勤修学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心无退转。 是菩萨摩诃萨安住精进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为疾证得一切智智。 与诸有情作大饶益。 常勤修学一切陀罗尼门一切三摩地门心无退转。 是菩萨摩诃萨安住精进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为疾证得一切智智。 与诸有情作大饶益。 常勤修学净观地种姓地第八地具见地薄地离欲地已办地独觉地菩萨地如来地智心无退转。 是菩萨摩诃萨安住精进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为疾证得一切智智。 与诸有情作大饶益。 常勤修学若胜解行地若极喜地若离垢地若发光地若焰慧地若极难胜地若现前地若远行地若不动地若善慧地若法雲地若等觉地心无退转。 是菩萨摩诃萨安住精进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为疾证得一切智智。 与诸有情作大饶益。 常勤修学清净五眼六胜神通心无退转。 是菩萨摩诃萨安住精进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为疾证得一切智智。 与诸有情作大饶益。 常勤修学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及十八佛不共法等无边佛法心无退转。 是菩萨摩诃萨安住精进波罗蜜多。 又满慈子。 若菩萨摩诃萨为令佛土最极严净。 久处生死修诸功德心无退转。 是菩萨摩诃萨安住精进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为多成熟诸有情类。 久处生死修诸功德心无退转。 是菩萨摩诃萨安住精进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初发无上正等觉心。 假使三千大千世界诸有情类。 皆成菩萨或一生所系或二生所系或三生所系或四生所系当得成佛。 作如是言:汝应精勤修菩萨行。 先证无上正等菩提。 然後我当证无上觉。 尔时菩萨随彼所言:精勤勇猛心无怯惧。 是菩萨摩诃萨安住精进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或一生所系或二生所系或三生所系或四生所系当得成佛。 假使三千大千世界诸有情类。 初发无上正等觉心。 作如是言:汝当待我先证无上正等菩提。 然後乃应证无上觉。 尔时菩萨随彼所言:久住生死心无退屈。 是菩萨摩诃萨安住精进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见乞者来有所求索。 面不频蹙眼无瞋相。 但作是念。 如是有情顺我所求一切智智。 速作方便勤求施与。 是菩萨摩诃萨安住精进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为一有情得安乐故或经一劫或一劫馀。 大地狱中受诸剧苦。 身无动转心不退屈。 是菩萨摩诃萨安住精进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假使昼夜量同大劫。 积此昼夜复成大劫。 设经如是克伽沙数大劫时分。 处大地狱受诸剧苦。 由受斯苦令一有情得出地狱生於善趣。 菩萨尔时欢喜为受。 是菩萨摩诃萨安住精进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闻说是事踊跃欢喜。 誓能为受心无退屈。 当知名为精进菩萨安住精进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闻如是事其心怯弱。 不生欢喜欲受行心。 当知名为懈怠菩萨。 若菩萨摩诃萨闻诸善事。 心心相续爱乐受行。 当知名为精进菩萨安住精进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闻诸善事。 不能系念相续受行。 当知名为懈怠菩萨。 又满慈子。 若菩萨摩诃萨假使於此赡部洲地。 从一处扫渐至馀方。 周匝扫已还至本处。 若生是念。 我久离此。 当知名为懈怠菩萨。 若菩萨摩诃萨为此事已作是念言:我极速疾还来至此。 当知名为精进菩萨安住精进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於窣堵波。 营构修理经一日已作是念言:云何此日时极长久。 当知名为懈怠菩萨。 若菩萨摩诃萨为此事已作是念言:云何此日如弹指顷。 当知名为精进菩萨安住精进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於僧伽蓝营构修理。 经一日已作是念言:云何此日时极长久。 当知名为懈怠菩萨。 若菩萨摩诃萨为此事已作是念言:云何此日如弹指顷。 当知名为精进菩萨安住精进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观经半年所作事业生长久想。 当知名为懈怠菩萨。 若菩萨摩诃萨观经半年所作事业。 谓如一日所作事业。 当知名为精进菩萨安住精进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观经一年所作事业生长久想。 当知名为懈怠菩萨。 若菩萨摩诃萨观经一年所作事业。 谓如一日所作事业。 当知名为精进菩萨安住精进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观经半劫所作事业生长久想。 当知名为懈怠菩萨。 若菩萨摩诃萨观经半劫所作事业。 谓如一日所作事业。 当知名为精进菩萨安住精进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观经一劫所作事业生长久想。 当知名为懈怠菩萨若菩萨摩诃萨。 观经一劫所作事业。 谓如一日所作事业。 当知名为精进菩萨安住精进波罗蜜多。 又满慈子。 诸菩萨摩诃萨修菩提行。 不应思惟劫数多少。 谓我经於尔所劫数。 当证无上正等菩提。 若菩萨摩诃萨思惟劫数而作分限。 精勤勇猛修菩提行。 求证无上正等菩提。 当知名为懈怠菩萨。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 设经无量无边大劫。 精进勇猛修菩提行。 方证无上正等菩提。 我定不应心生退屈。 勤求无上正等菩提。 当知名为精进菩萨安住精进波罗蜜多。 修行精进波罗蜜多。 令速圆满远离生死。 疾能证得一切智智。 与诸有情作大饶益。 若菩萨摩诃萨思惟劫数而作分限。 虽极勇猛常勤修学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 而亦名为懈怠菩萨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 设经无量无边大劫。 最极勇猛常勤修学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乃得圆满。 方证无上正等菩提。 我定不应心生退屈。 当知名为精进菩萨安住精进波罗蜜多疾能证得一切智智。 若菩萨摩诃萨思惟劫数而作分限。 虽极勇猛常勤修学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智。 而亦名为懈怠菩萨。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 设经无量无边大劫。 最极勇猛常勤修学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智乃得圆满。 方证无上正等菩提。 我定不应心生退屈。 当知名为精进菩萨安住精进波罗蜜多疾能证得一切智智。 若菩萨摩诃萨思惟劫数而作分限。 虽极勇猛常勤修学诸法真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智。 而亦名为懈怠菩萨。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 设经无量无边大劫。 最极勇猛常勤修学诸法真如乃至不思议界智乃得圆满。 方证无上正等菩提。 我定不应心生退屈。 当知名为精进菩萨安住精进波罗蜜多疾能证得一切智智。 若菩萨摩诃萨思惟劫数而作分限。 虽极勇猛常勤修学无明缘行。 行缘识。 识缘名色。 名色缘六处。 六处缘触。 触缘受。 受缘爱。 爱缘龋取缘有。 有缘生。 生缘老死智。 而亦名为懈怠菩萨。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 设经无量无边大劫。 最极勇猛常勤修学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智乃得圆满。 方证无上正等菩提。 我定不应心生退屈。 当知名为精进菩萨安住精进波罗蜜多疾能证得一切智智。 若菩萨摩诃萨思惟劫数而作分限。 虽极勇猛常勤修学无明灭故行灭。 行灭故识灭。 识灭故名色灭。 名色灭故六处灭。 六处灭故触灭。 触灭故受灭。 受灭故爱灭。 爱灭故取灭。 取灭故有灭。 有灭故生灭。 生灭故老死灭智。 而亦名为懈怠菩萨。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 设经无量无边大劫。 最极勇猛常勤修学无明灭故行灭乃至生灭故老死灭智乃得圆满。 方证无上正等菩提。 我定不应心生退屈。 当知名为精进菩萨安住精进波罗蜜多疾能证得一切智智。 若菩萨摩诃萨思惟劫数而作分限。 虽极勇猛常勤修学若苦若无常若空若无我苦圣谛智。 若因若集若生若缘集圣谛智。 若灭若静若妙若离灭圣谛智。 若道若如若行若出道圣谛智。 而亦名为懈怠菩萨。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 设经无量无边大劫。 最极勇猛常勤修学若苦若无常若空若无我苦圣谛智乃至若道若如若行若出道圣谛智乃得圆满。 方证无上正等菩提。 我定不应心生退屈。 当知名为精进菩萨安住精进波罗蜜多疾能证得一切智智。 若菩萨摩诃萨思惟劫数而作分限。 虽极勇猛常勤修学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而亦名为懈怠菩萨。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 设经无量无边大劫。 最极勇猛常勤修学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 乃得圆满。 方证无上正等菩提。 我定不应心生退屈。 当知名为精进菩萨安住精进波罗蜜多疾能证得一切智智。 若菩萨摩诃萨思惟劫数而作分限。 虽极勇猛常勤修学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 而亦名为懈怠菩萨。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 设经无量无边大劫。 最极勇猛常勤修学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乃得圆满。 方证无上正等菩提。 我定不应心生退屈。 当知名为精进菩萨安住精进波罗蜜多疾能证得一切智智。 若菩萨摩诃萨思惟劫数而作分限。 虽极勇猛常勤修学三解脱门。 而亦名为懈怠菩萨。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 设经无量无边大劫。 最极勇猛常勤修学三解脱门乃得圆满。 方证无上正等菩提。 我定不应心生退屈。 当知名为精进菩萨安住精进波罗蜜多疾能证得一切智智。 若菩萨摩诃萨思惟劫数而作分限。 虽极勇猛常勤修学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 而亦名为懈怠菩萨。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 设经无量无边大劫。 最极勇猛常勤修学八解脱乃至十遍处乃得圆满。 方证无上正等菩提。 我定不应心生退屈。 当知名为精进菩萨安住精进波罗蜜多疾能证得一切智智。 若菩萨摩诃萨思惟劫数而作分限。 虽极勇猛常勤修学陀罗尼门三摩地门。 而亦名为懈怠菩萨。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 设经无量无边大劫。 最极勇猛常勤修学陀罗尼门三摩地门乃得圆满。 方证无上正等菩提。 我定不应心生退屈。 当知名为精进菩萨安住精进波罗蜜多疾能证得一切智智。 若菩萨摩诃萨思惟劫数而作分限。 虽极勇猛常勤修学诸菩萨地及诸地智。 而亦名为懈怠菩萨。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 设经无量无边大劫。 最极勇猛常勤修学诸菩萨地及诸地智乃得圆满。 方证无上正等菩提。 我定不应心生退屈。 当知名为精进菩萨安住精进波罗蜜多疾能证得一切智智。 若菩萨摩诃萨思惟劫数而作分限。 虽极勇猛常勤修学清净五眼六胜神通。 而亦名为懈怠菩萨。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 设经无量无边大劫。 最极精进常勤修学清净五眼六胜神通乃得圆满。 方证无上正等菩提。 我定不应心生退屈。 当知名为精进菩萨安住精进波罗蜜多疾能证得一切智智。 若菩萨摩诃萨思惟劫数而作分限。 虽极勇猛常勤修学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 而亦名为懈怠菩萨。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 设经无量无边大劫。 最极勇猛常勤修学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乃得圆满。 方证无上正等菩提。 我定不应心生退屈。 当知名为精进菩萨。 安住精进波罗蜜多疾能证得一切智智。 若菩萨摩诃萨思惟劫数而作分限。 虽极勇猛常勤修学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 而亦名为懈怠菩萨。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 设经无量无边大劫。 最极勇猛常勤修学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乃得圆满。 方证无上正等菩提。 我定不应心生退屈。 当知名为精进菩萨安住精进波罗蜜多疾能证得一切智智。 若菩萨摩诃萨思惟劫数而作分限。 虽极勇猛常勤修学无忘失法恒住舍性。 而亦名为懈怠菩萨。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 设经无量无边大劫。 最极勇猛常勤修学无忘失法恒住舍性乃得圆满。 方证无上正等菩提。 我定不应心生退屈。 当知名为精进菩萨安住精进波罗蜜多疾能证得一切智智。 若菩萨摩诃萨思惟劫数而作分限。 虽极勇猛常勤修学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而亦名为懈怠菩萨。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 设经无量无边大劫。 最极勇猛常勤修学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乃得圆满。 方证无上正等菩提。 我定不应心生退屈。 当知名为精进菩萨安住精进波罗蜜多疾能证得一切智智。 若菩萨摩诃萨思惟劫数而作分限。 虽极勇猛常勤修学一切菩萨摩诃萨行。 而亦名为懈怠菩萨。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 设经无量无边大劫。 最极勇猛常勤修学一切菩萨摩诃萨行乃得圆满。 方证无上正等菩提。 我亦不应心生退屈。 当知名为精进菩萨安住精进波罗蜜多疾能证得一切智智。 又满慈子。 若菩萨摩诃萨有劝请言:汝当为我一日析破妙高山王。 若反问言:山王何量汝遣我析为几分耶。 当知名为懈怠菩萨。 若作是念。 妙高山王随量大校我能一日为汝析破。 量同芥子或如极微。 虽经多时乃能析破。 而彼意谓如弹指顷。 当知名为精进菩萨。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 假使克伽沙数大劫为一昼夜。 积此昼夜复成大劫。 设经如是无量大劫修菩萨行。 乃证无上正等菩提。 我於此中心尚无退。 况无是事而不勤求。 当知名为精进菩萨。 若菩萨摩诃萨闻说如是精进相时。 欢喜踊跃心无怯惧。 当知名为精进菩萨。 若菩萨摩诃萨闻说如是精进相时。 其心退没深生恐怖。 当知名为懈怠菩萨。 不能疾得一切智智。 若菩萨摩诃萨闻说精进波罗蜜多。 作是思惟。 何时成就如是难证殊胜功德。 当知名为懈怠菩萨。 若菩萨摩诃萨闻说精进波罗蜜多。 作是思惟。 如是功德我皆具有。 我定应修令至彼岸。 当知名为精进菩萨。 若菩萨摩诃萨有来乞手或足或头。 便作是念。 我若施彼。 便为无手无足无头。 当知名为懈怠菩萨。 若菩萨摩诃萨有来乞手或足或头。 便作是念。 我舍与彼。 当得天人阿素洛等无上微妙手足及头。 当知名为精进菩萨。 若菩萨摩诃萨有乞眼耳。 便作是念我施与之便无眼耳。 当知名为懈怠菩萨。 若菩萨摩诃萨有乞眼耳。 便作是念。 我施与彼。 当得天人阿素洛等无上眼耳犹如胜智。 当知名为精进菩萨。 远离二乘近一切智。 若菩萨摩诃萨有乞身分种种支节。 便作是念。 我若施彼。 便阙身分种种支节。 当知名为懈怠菩萨。 若菩萨摩诃萨有乞身分种种支节。 便作是念。 我若施彼。 当得天人阿素洛等无上佛法一切智法身分支节。 当知名为精进菩萨。 若菩萨摩诃萨诸乞者来种种求索。 便作是念。 乞者甚多。 如何皆令意愿满足。 当知名为懈怠菩萨。 若菩萨摩诃萨诸乞者来种种求索。 便作是念。 此未为多。 假使克伽沙数世界诸有情类。 於一日中俱至我所种种求索。 我当方便求觅珍财普施与之皆令满足。 况今尔许而不能施。 当知名为精进菩萨。 所以者何。 诸菩萨摩诃萨为欲引显无量佛法一切智法。 非以有量精进布施可能引显无量佛法一切智法。 要被无量精进布施广大甲胄。 乃能引显无量佛法一切智法。 譬如有人欲度大海。 要先备办多逾缮那多百逾缮那多千逾缮那多百千逾缮那种种资粮然後能度。 如是菩萨摩诃萨众。 欲证无上正等菩提。 要经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劫。 修集资粮然後乃证。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 我当有量有边大劫求证无上正等菩提。 当知名为懈怠菩萨。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 我当无量无边大劫求证无上正等菩提。 当知名为精进菩萨。 尔时满慈子白佛言:世尊,诸菩萨摩诃萨如是精进岂名为难。 世尊告言:汝谓菩萨摩诃萨众。 如是精进非为难耶。 满慈子言:诸菩萨摩诃萨如是精进我谓非难。 所以者何。 佛说诸法皆如幻事。 乐受苦受及助受法既如幻事。 菩萨已能通达如是诸法实性。 精进何难。 尔时世尊告满慈子。 当知菩萨摩诃萨众。 虽知诸法皆如幻事。 而能发起身心精进。 安住精进波罗蜜多。 求大菩提常无萎歇。 由此菩萨摩诃萨众。 如是精进最极为难。 时满慈子便白佛言:甚奇世尊,希有善逝。 善说菩萨摩诃萨众精进甚难。 当知菩萨摩诃萨众能为难事。 虽知诸法都无所有。 而求无上正等菩提。 欲为无边诸有情类说能永断无智正法。 然诸无智实无所有亦无实法。 能令无智取之为我及为我所。 亦无有情能作是念。 此是真实我及我所。 如是无智缘合故生而实无生。 缘离故灭而实无灭。 若菩萨摩诃萨虽如是知而心无退。 是菩萨摩诃萨安住精进波罗蜜多。 当知名为精进菩萨若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 诸法皆空。 我今何为发起精进波罗蜜多。 当知名为懈怠菩萨。 若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 以一切法毕竟空故。 我求无上正等菩提。 觉诸法空为有情说。 令脱五趣生死众苦。 当知名为精进菩萨。 若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 生死无际我岂能令皆得灭度。 当知名为懈怠菩萨。 若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 生死无始而容有终。 我宁不能皆令灭度。 假使精进求大菩提。 如无始来所经劫数。 然後乃证我尚应求。 况当不经尔所劫数。 复作是念。 若诸菩萨爱乐修习一切智智相应作意。 如发心顷已度昼夜半月一月时年双等不觉不知。 若诸菩萨爱乐修习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 令心清净都不作意。 觉尔所时已度昼夜半月一月时年双等。 是故菩提求甚易得。 不应怖畏精进长时。 当知名为精进菩萨。 譬如长者求多珍财。 昼夜精勤思惟方便。 常作是念。 我於何时多获珍财遂本所愿。 由斯无暇求诸饮食。 如是菩萨摩诃萨众。 欲令六种波罗蜜多心得清净。 精勤修习一切智智相应作意。 如发心顷已度昼夜半月一月时年双等。 常作是念。 何时当得一切智宝饶益有情。 时满慈子便白佛言:诸菩萨众能被如是大精进甲。 勤求无上佛功德宝。 饶益有情实如世尊常所宣说。 一切菩萨能为难事。 尔时佛告满慈子言:我观世间天人等众。 无有成就希有功德如诸菩萨摩诃萨众。 唯除如来应正等觉。 时满慈子便从座起。 偏覆左肩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作如是言:东南西北四维上下无边世界。 住菩萨乘诸有情类。 未发无上菩提心者愿速发心。 已发无上菩提心者愿永不退。 若於无上正等菩提已不退者愿速圆满一切智智。 尔时佛告满慈子言:汝观何义愿诸菩萨速当圆满一切智智。 满慈子言:若无菩萨则无诸佛出现世间。 若无诸佛出现世间则无菩萨及声闻众。 要有菩萨修菩萨行。 乃有诸佛出现世间。 以有诸佛出现世间。 便有菩萨及声闻众。 譬如大树由有根茎便有枝叶。 由有枝叶便有花果。 由有花果复生大树。 如是世间由有菩萨便有诸佛出现世间。 由有诸佛出现世间便有菩萨及声闻众。 由有菩萨修菩萨行复有如来应正等觉。 出现世间作大饶益。 尔时佛赞满慈子言:善哉善哉如汝所说,尔时佛告阿难陀言:汝应受持诸菩萨众被精进甲所修精进波罗蜜多勿令忘失。 阿难陀曰:唯然世尊,我已受持诸菩萨众被精进甲所修精进波罗蜜多必不忘失。 时薄伽梵说是经已,具寿满慈子具寿舍利子具寿阿难陀及馀声闻诸菩萨众。 并馀一切天龙药叉阿素洛等。 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第十五会静虑波罗蜜多分序(西明寺沙门玄则撰)夫心之用也。 其大矣哉动之则竞聿兴。 静之则众变几息。 大之则充乎法界。 细之则入於邻虚。 故海岳寰区。 心之影也。 形骸耳目。 心之候也。 生死回。 心之迷也。 菩提昭旷。 心之悟也。 三界唯此寔曰难调。 一处制之。 斯无不办。 所以仍给孤之胜集。 开等持之妙门。 明夫定品克迁。 心源允晏。 沈掉双斥。 止观两澄。 朋栖欲界之表。 孤骞有顶之外。 境焰灭而逾明。 因枝翦而更肃。 湛乎累荆动与德会。 故统之则一如。 权之则二相。 敝之则三脱。 依之则四神。 行之则五樱检之则六念。 聚之则七善。 流之则八解。 阶之则九次。 肆之则十遍。 其馀四念四等之俦。 五根五力之类。 莫不亘诸禅地。 蒨萰乎根本。 储之定潋。 磊砢乎边际。 譬泥之在均金之在锻。 唯所用耳。 岂有限哉。 故能力味精通。 神妙挥忽。 日月上掩。 川岳下遥身遍十方。 声覃六趣。 水火交质。 金土易形。 殚变化之涂。 出思议之表。 具微妙定。 不受快己之胜生。 关恶趣门。 而甘利他之狱苦。 至有八禅分用三昧异名。 日旋星光。 月爱花德。 游戏奋迅清净照明。 或百或千。 难阶难极。 咸资说力。 具启嗣编凡勒成两卷。 亦未经再译。 罣入禅祕。 其谁舍诸。 发布时间:2022-05-18 15:48:35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book/2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