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五百九十九 内容: △第十六般若波罗蜜多分之七复次善勇猛。 若诸菩萨如是学时。 不於色学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空若不空若我若无我。 亦不於受想行识学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空若不空若我若无我。 善勇猛。 若诸菩萨如是学时。 不於眼学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空若不空若我若无我。 亦不於耳鼻舌身意学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空若不空若我若无我。 善勇猛。 若诸菩萨如是学时。 不於色学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空若不空若我若无我。 亦不於声香味触法学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空若不空若我若无我。 善勇猛。 若诸菩萨如是学时。 不於眼识学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空若不空若我若无我。 亦不於耳鼻舌身意识学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空若不空若我若无我。 复次善勇猛。 若诸菩萨如是学时。 不缘色若过去行若未来行若现在行。 亦不缘受想行识若过去行若未来行若现在行。 善勇猛。 若诸菩萨如是学时。 不缘眼若过去行若未来行若现在行。 亦不缘耳鼻舌身意若过去行若未来行若现在行。 善勇猛。 若诸菩萨如是学时。 不缘色若过去行若未来行若现在行。 亦不缘声香味触法若过去行若未来行若现在行。 善勇猛。 若诸菩萨如是学时。 不缘眼识若过去行若未来行若现在行。 亦不缘耳鼻舌身意识若过去行若未来行若现在行。 复次善勇猛。 若诸菩萨能如是行。 虽以空寂静无我行相观察过去。 而不以空寂静无我行於过去。 虽以空寂静无我行相观察未来。 而不以空寂静无我行於未来。 虽以空寂静无我行相观察现在。 而不以空寂静无我行於现在。 善勇猛。 若诸菩萨能如是行。 虽观过去空无我无我所无常无恒无久安住不变易法。 而不如是行於过去。 虽观未来空无我无我所无常无恒无久安住不变易法。 而不如是行於未来。 虽观现在空无我无我所无常无恒无久安住不变易法。 而不如是行於现在。 善勇猛。 若诸菩萨能如是行能如是祝修行般若波罗蜜多速得圆满。 善勇猛。 若诸菩萨能如是行。 一切恶魔不能得便。 若诸菩萨能如是行。 普能觉知一切魔事。 非诸魔事所能引夺。 复次善勇猛。 若诸菩萨能如是行。 则不缘色亦不缘受想行识。 不缘眼亦不缘耳鼻舌身意。 不缘色亦不缘声香味触法。 不缘眼识亦不缘耳鼻舌身意识。 不缘名色不缘染净。 不缘颠倒见盖爱行。 不缘贪瞋痴。 不缘我有情等。 不缘断常。 不缘边无边。 不缘欲色无色界。 不缘缘起。 不缘地水火风空识界。 不缘有情界法界。 不缘谛实虚妄。 不缘有系离系。 不缘贪瞋痴断。 不缘布施慳贪持戒犯戒安忍忿恚精进懈怠静虑散乱般若恶慧。 不缘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支道支。 不缘颠倒等断。 不缘静虑解脱等持等至。 不缘慈悲喜舍。 不缘苦集灭道。 不缘尽智无生智无造作智。 不缘无著智。 不缘异生声闻独觉菩萨佛地。 不缘异生声闻独觉菩萨佛法。 不缘神通智见。 不缘解脱。 不缘解脱智见。 不缘涅槃。 不缘过去未来现在智见。 不缘佛智力无畏等。 不缘佛土清净。 不缘相好清净。 不缘声闻圆满。 不缘独觉圆满。 不缘菩萨圆满。 何以故? 善勇猛。 以一切法非所缘故。 以一切法非能缘故。 非一切法有所取故。 而可於彼说有所缘。 善勇猛。 若有所缘即有动作计著执龋若有执取即有忧苦。 猛利愁箭悲恼叹生。 善勇猛。 若有所缘即有系缚无出离道。 由斯一切忧苦增长。 善勇猛。 若有所缘即有恃执动转戏论。 若有所缘即有种种斗讼违诤。 若有所缘即有种种无明痴闇。 若有所缘即有恐怖。 若有所缘即有魔羂及有魔缚。 若有所缘即有苦逼及求安乐。 善勇猛。 菩萨观见有如是等种种过患不缘诸法。 无所缘故於一切法则无所龋无所取故於一切法无执而祝如是菩萨虽无所缘。 而於境界得定自在。 虽於境界得定自在。 而无恃执亦无所祝善勇猛。 若诸菩萨能如是行。 於一切法能不攀缘。 无所执著无所诤论。 於一切法无染而祝善勇猛。 是诸菩萨普於一切所缘境法皆得离系。 修行般若波罗蜜多。 善勇猛。 若诸菩萨能如是行能如是祝修行般若波罗蜜多速得圆满。 一切恶魔不能障碍。 魔军眷属不能摄持。 欲求其短终不能得。 亦复不能方便扰乱。 而能降伏魔及魔军。 普能觉知一切魔事。 不随魔事自在而行。 震动焚烧诸魔宫殿。 亦能降伏一切外道。 不为外道之所降伏。 亦能摧灭一切他论。 不为他论之所摧灭。 复次善勇猛。 若诸菩萨能如是行。 则於色不住分别无异分别。 於受想行识亦不住分别无异分别。 於眼不住分别无异分别。 於耳鼻舌身意亦不住分别无异分别。 於色不住分别无异分别。 於声香味触法亦不住分别无异分别。 於眼识不住分别无异分别。 於耳鼻舌身意识亦不住分别无异分别。 由此因缘是诸菩萨於诸名色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於诸染净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於诸缘起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於诸颠倒见盖爱行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於诸断常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於欲色无色界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於有情界法界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於贪瞋痴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於谛实虚妄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於地水火风空识界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於有系离系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於我有情命者生者养者士夫补特伽罗意生儒童作者受者知者见者及彼诸想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於布施慳贪持戒犯戒安忍忿恚精进懈怠静虑散乱般若恶慧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於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支道支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於颠倒等断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於静虑解脱等持等至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於苦集灭道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於慈悲喜舍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於尽智无生智无造作智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於诸异生声闻独觉菩萨佛地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於诸异生声闻独觉菩萨佛法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於神通智见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於过去未来现在智见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於无著智见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於明解脱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於解脱及解脱智见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於诸佛智力无异等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於相好清净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於佛土清净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於声闻圆满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於独觉圆满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於菩萨圆满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何以故? 善勇猛。 若有分别则异分别。 若於是处无有分别。 则於是处无异分别。 愚夫异生一切皆是分别所起。 彼想皆从异分别起。 是故菩萨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善勇猛。 言分别者是第一边。 异分别者是第二边。 若於是处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则於是处远离二边亦无有中。 善勇猛。 若谓有中亦是分别。 分别中者亦谓有边。 若於是处有分别者,则於是处有异分别。 由此因缘无断分别异分别义。 若於是处无分别者则於是处无异分别。 由此因缘有断分别异分别义。 善勇猛。 断分别者,谓於此中都无所断。 何以故? 善勇猛。 由无所有虚妄分别异分别力发起颠倒。 彼寂静故颠倒亦无。 颠倒无故都无所断。 善勇猛。 无所断者当知显示苦断增语。 谓於此中无少苦断故名苦断。 若苦自性少有真实可有所断。 然苦自性无少真实故无所断。 但见苦无说名苦断。 谓遍知苦都无自性少分可得故名苦断。 诸有於苦都无分别无异分别名苦寂静。 即是令苦不生起义。 善勇猛。 若诸菩萨能如是见则於诸法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善勇猛。 是名菩萨遍知分别异分别性。 修行般若波罗蜜多。 善勇猛。 若诸菩萨能如是行能如是祝修行般若波罗蜜多速得圆满一切恶魔不能障碍。 诸魔军众所起事业皆能觉知。 诸有所为不随魔事自在而转。 令诸恶魔自然退散。 摧彼军众令其渐少。 身意泰然离诸怖畏。 恶魔军众不能扰恼。 止息一切往恶趣因。 断塞世间众邪迳路。 离诸黑闇越渡瀑流。 於一切法得清净眼。 与有情类作大光明。 绍隆佛种令不断绝。 证得真道道平等性。 哀愍有情起净法眼。 具足精进离诸懈担获得安忍远忿恚心。 入胜静虑无所依止。 得真般若成通达慧。 遣除恶作远离盖缠。 出恶魔羂断诸爱网。 安住正念无所忘失。 得净尸罗至净戒岸。 安住功德离诸过患。 得定慧力不可动遥一切他论不能摧伏。 得诸法净永无退失。 宣说诸法得无所畏。 入诸大众心无怯弱。 施诸妙法无所秘吝。 以平等道净诸道路。 誓离邪道修所应修。 以清净法熏所应熏。 以清净慧净所应净。 器度深广犹如大海。 湛然不动难可测量。 法海无边过诸数量。 善勇猛。 若诸菩萨能如是行。 成此及馀无边功德。 如是功德难测其岸。 除佛世尊无能知者,复次善勇猛。 菩萨如是修行般若波罗蜜多。 妙色无减财位无减。 眷属无减种类无减。 家族无减国土无减。 不生边地不遇无暇不与秽恶有情共居。 亦不邻近不净事业。 自心无退智慧无减。 从他听受种种法门。 皆能会入平等法性。 绍隆佛种一切智智。 令常兴盛无有断绝。 於诸佛法已得光明。 已得邻近一切智智。 若有恶魔来至其所欲为恼乱。 则令彼魔及诸眷属皆成灰烬。 辩才顿丧羂网俱绝。 假使俱胝魔及军众俱来尧恼心不动遥於是恶魔及诸军众。 惊怖退散作是念言:今此菩萨已超我境。 彼於我境不复当行。 不复当住不复耽著。 令馀有情於我境界皆得出离萧然解脱。 时诸恶魔作是念已,愁忧悲叹共相谓言:今此菩萨损我等辈眷属朋党令无势力。 言已各生忧苦悔恨。 复次善勇猛。 若时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修深般若波罗蜜多。 会深般若波罗蜜多。 时魔宫殿皆失威光。 处处渐生烟焰之相。 恶魔惊怖愁忧苦恼。 如刀伤心如中毒箭。 咸共伤叹作如是言:今此菩萨当令有情不受我等之所徵发。 今此菩萨当令有情出我等境。 今此菩萨当令有情脱我等界。 今此菩萨当令有情不住我境。 今此菩萨当令有情断灭我界。 今此菩萨当令有情毁我羂网。 今此菩萨当拔有情令其永出诸欲淤泥。 今此菩萨当令有情脱诸见网。 今此菩萨当令有情出盖邪路。 今此菩萨安立有情令住正道。 今此菩萨引诸有情令其永出诸见稠林。 善勇猛。 彼诸恶魔见此菩萨有如是等诸胜义利。 愁忧苦恼如箭入心。 譬如有人失大宝藏。 成就广大愁忧苦恼。 如是恶魔深心悔恨。 如中毒箭愁忧苦恼。 昼夜惊惶不乐本座。 复次善勇猛。 若时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修深般若波罗蜜多。 会深般若波罗蜜多。 时诸恶魔共集一处。 思惟方便欲坏菩萨。 互相谓言:我等今者当设何计作何事业坏此菩萨所修正行。 时恶魔众心怀疑惑。 愁忧不乐如中毒箭。 共相劝励往菩萨所。 伺求其短现怖畏事。 由此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威神力故。 诸恶魔众尽其神力。 尚不能动菩萨毛端。 况令菩萨身心变异。 时诸恶魔觉知菩萨远离惊恐毛竖等事。 更设方便种种魅惑。 心神俱劣怀怖畏故。 诸魅惑事皆不能成。 时恶魔王便作是念。 我尚不能坏此菩萨。 况我眷属或馀能坏。 念已惊怖力尽计穷。 还归自宫愁忧而祝如是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具大威力。 恶魔眷属尚不能令如弹指顷心有迷惑。 何况能为馀障碍事。 善勇猛。 如是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 成就如是功德智慧大威神力。 假使三千大千世界诸有情类皆变为魔。 一一皆将尔所魔众。 为扰乱故往菩萨所。 尽其神力亦不能障所修般若波罗蜜多。 何以故? 善勇猛。 尔时菩萨成就如是甚深般若刀剑力故。 亦复成就不可思议不可测量及无等等般若力故。 不为一切暴恶魔军之所降伏。 善勇猛。 夫大刀者,谓般若刀。 夫大剑者,谓般若剑。 夫大力者,谓般若力。 是故般若波罗蜜多。 非诸恶魔所行境地。 复次善勇猛。 诸有外仙得四静虑四无色定。 超欲魔境生诸梵天四无色地。 彼於菩萨常所成就世间妙慧尚非行境。 况实般若波罗蜜多。 何况恶魔能行此境。 彼於获得色无色定外仙妙慧尚非行境。 况於般若波罗蜜多。 善勇猛。 若时菩萨成就般若波罗蜜多。 尔时菩萨名为成就大威力者,若有成就般若威力。 即名成就利慧刀者,若有成就般若利刀。 即名成就利慧剑者,诸恶魔军不能降伏。 而能降伏一切魔军。 复次善勇猛。 若诸菩萨成就般若波罗蜜多利慧刀剑具大势力。 是诸菩萨於一切处无所依止。 诸有所作亦无所依。 何以故? 善勇猛。 若有所依则有移转。 若有移转则有动遥若有动摇则有戏论。 善勇猛。 若诸有情有依有转动摇戏论。 是诸有情随魔力行未脱魔境。 善勇猛。 若诸有情虽复乃至上生有顶。 有所依止。 系属所依。 依所依处。 彼必还堕魔境界中。 未脱恶魔所有羂网。 恶魔索缕常所随逐。 如猛喜子及阿逻茶迦逻摩子并馀一切依止无色系属所依依所依处诸仙外道。 善勇猛。 若诸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修深般若波罗蜜多。 会深般若波罗蜜多。 是诸菩萨於一切处无所依止。 诸有所作亦无所依。 善勇猛。 若诸菩萨勇猛精进修行般若波罗蜜多随顺安祝尔时菩萨不依止色。 亦不依止受想行识。 不依止眼。 亦不依止耳鼻舌身意。 不依止色。 亦不依止声香味触法。 不依止眼识。 亦不依止耳鼻舌身意识。 不依止名色。 不依止颠倒见趣诸盖及诸爱行。 不依止缘起。 不依止欲色无色界。 不依止我有情命者生者养者士夫补特伽罗意生儒童作者受者知者见者及彼诸想。 不依止地水火风空识界。 不依止有情界法界。 不依止初静虑乃至非想非非想处。 不依止有爱。 不依止无有爱。 不依止断常。 不依止有性。 不依止无性。 不依止布施慳贪持戒犯戒安忍忿恚精进懈怠静虑散乱般若恶慧。 不依止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支道支。 不依止断颠倒等。 不依止静虑解脱等持等至。 不依止苦集灭道。 不依止尽智无生智无造作智。 不依止无著智见。 不依止明及解脱。 不依止解脱智见。 不依止异生声闻独觉菩萨佛地。 不依止异生声闻独觉菩萨佛法。 不依止涅槃。 不依止过去未来现在智见。 不依止三世平等性。 不依止佛智力无畏等。 不依止一切智智。 不依止相好圆满。 不依止佛土圆满。 不依止声闻众圆满。 不依止菩萨众圆满。 不依止一切法。 不依止移转。 不依止动遥不依止戏论。 由无依止除遣一切。 亦不执著无依止道。 於无依止亦不恃执。 亦复不得此是依止。 亦复不得在此依止。 亦复不得属此依止。 亦复不得依此依止。 於所依止亦无恃执。 如是菩萨於诸依止。 无恃无得无执无龋无说无欣无著而祝不为一切依止所染。 於诸依止亦无滞碍。 证得一切依止净法。 善勇猛。 此诸菩萨依一切法。 依止清净微妙智见。 修行般若波罗蜜多。 由此恶魔不能得便。 恶魔军众不能降伏。 而能降伏一切魔军。 复次善勇猛。 若诸菩萨未发无上正等觉心。 先应积集无量无数善根资粮。 多供养佛事多善友。 於多佛所请问法要。 发弘誓愿意乐具足。 於诸有情乐行布施。 於清净戒尊重护持。 忍辱柔和悉皆具足。 勇猛精进离诸懈担尊重修行鲜白静虑。 於清净慧恭敬修学。 是诸菩萨既发无上正等觉心。 复应精勤修学般若波罗蜜多。 以智慧力伏诸魔众恒作是念。 勿为恶魔伺求我短作扰乱事。 由斯力故令诸恶魔不能得便障所修学。 亦令魔众不起是心。 我当伺求此菩萨。 便为扰乱事障碍所修。 设起是心即令自觉。 我作斯事必遭大苦。 由斯发起大恐怖心。 勿我今时丧失身命故。 应息此扰乱之心。 於是魔军恶心隐没。 善勇猛。 由此因缘恶魔军众。 不能障碍菩萨所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复次善勇猛。 若诸菩萨闻说般若波罗蜜多。 起纯净欲增上意乐。 深心尊重称赞功德起大师想。 闻说六种波罗蜜多相应法教。 亦不发起犹豫疑惑。 闻甚深法心不迷谬。 亦复不起犹豫疑惑。 终不造作感匮法业。 亦不发起感匮法心。 劝导无量无边有情。 信受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赞励无量无边有情。 亦令信受修学六种波罗蜜多。 是诸菩萨先意乐净一切意乐皆无杂染。 诸恶魔军不能障碍。 伺求其便亦不能得。 众魔事业皆能觉知。 一切恶魔不能引夺。 不随魔力自在而行。 善勇猛。 由此因缘。 是诸菩萨恶魔眷属不能扰乱。 复次善勇猛。 若诸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 不行色合相。 不行色离相。 不行受想行识合相。 不行受想行识离相。 不行眼合相。 不行眼离相不行耳鼻舌身意合相。 不行耳鼻舌身意离相。 不行色合相。 不行色离相。 不行声香味触法合相。 不行声香味触法离相。 不行眼识合相。 不行眼识离相。 不行耳鼻舌身意识合相。 不行耳鼻舌身意识离相。 不行色相合离相。 不行受想行识相合离相。 不行眼相合离相。 不行耳鼻舌身意相合离相。 不行色相合离相。 不行声香味触法相合离相。 不行眼识相合离相。 不行耳鼻舌身意识相合离相。 不行色清净不清净相。 不行受想行识清净不清净相。 不行眼清净不清净相。 不行耳鼻舌身意清净不清净相。 不行色清净不清净相。 不行声香味触法清净不清净相。 不行眼识清净不清净相。 不行耳鼻舌身意识清净不清净相。 不行缘色清净不清净相。 不行缘受想行识清净不清净相。 不行缘眼清净不清净相。 不行缘耳鼻舌身意清净不清净相。 不行缘色清净不清净相。 不行缘声香味触法清净不清净相。 不行缘眼识清净不清净相。 不行缘耳鼻舌身意识清净不清净相。 不行起色清净不清净合离相。 不行起受想行识清净不清净合离相。 不行起眼清净不清净合离相。 不行起耳鼻舌身意清净不清净合离相。 不行起色清净不清净合离相。 不行起声香味触法清净不清净合离相。 不行起眼识清净不清净合离相。 不行起耳鼻舌身意识清净不清净合离相。 不行缘色自性清净不清净合离相。 不行缘受想行识自性清净不清净合离相。 不行缘眼自性清净不清净合离相。 不行缘耳鼻舌身意自性清净不清净合离相。 不行缘色自性清净不清净合离相。 不行缘声香味触法自性清净不清净合离相。 不行缘眼识自性清净不清净合离相。 不行缘耳鼻舌身意识自性清净不清净合离相。 不行色本性清净不清净合离相。 不行受想行识本性清净不清净合离相。 不行眼本性清净不清净合离相。 不行耳鼻舌身意本性清净不清净合离相。 不行色本性清净不清净合离相。 不行声香味触法本性清净不清净合离相。 不行眼识本性清净不清净合离相。 不行耳鼻舌身意识本性清净不清净合离相。 不行缘色本性清净不清净合离相。 不行缘受想行识本性清净不清净合离相。 不行缘眼本性清净不清净合离相。 不行缘耳鼻舌身意本性清净不清净合离相。 不行缘色本性清净不清净合离相。 不行缘声香味触法本性清净不清净合离相。 不行缘眼识本性清净不清净合离相。 不行缘耳鼻舌身意识本性清净不清净合离相。 不行色过去未来现在清净不清净合离相。 不行受想行识过去未来现在清净不清净合离相。 不行眼过去未来现在清净不清净合离相。 不行耳鼻舌身意过去未来现在清净不清净合离相。 不行色过去未来现在清净不清净合离相。 不行声香味触法过去未来现在清净不清净合离相。 不行眼识过去未来现在清净不清净合离相。 不行耳鼻舌身意识过去未来现在清净不清净合离相。 不行缘色过去未来现在清净不清净合离相。 不行缘受想行识过去未来现在清净不清净合离相。 不行缘眼过去未来现在清净不清净合离相。 不行缘耳鼻舌身意过去未来现在清净不清净合离相。 不行缘色过去未来现在清净不清净合离相。 不行缘声香味触法过去未来现在清净不清净合离相。 不行缘眼识过去未来现在清净不清净合离相。 不行缘耳鼻舌身意识过去未来现在清净不清净合离相。 善勇猛。 若诸菩萨能如是行。 则不与色若合若离。 亦不与受想行识若合若离。 不与眼若合若离。 亦不与耳鼻舌身意若合若离。 不与色若合若离。 亦不与声香味触法若合若离。 不与眼识若合若离。 亦不与耳鼻舌身意识若合若离。 不与名色若合若离。 不与颠倒见趣诸盖及诸爱行若合若离。 不与欲色无色界若合若离。 不与贪瞋痴若合若离。 不与我有情命者生者养者士夫补特伽罗意生儒童作者受者知者见者有无有想若合若离。 不与断常若合若离。 不与界处若合若离。 不与有情界法界若合若离。 不与地水火风空识界若合若离。 不与缘起若合若离。 不与五妙欲若合若离。 不与杂染清净若合若离。 不与布施慳贪持戒犯戒安忍忿恚精进懈怠静虑散乱妙慧恶慧若合若离。 不与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支道支若合若离。 不与断颠倒等若合若离。 不与静虑解脱等持等至若合若离。 不与苦集灭道若合若离。 不与止观若合若离。 不与明及解脱若合若离。 不与解脱智见若合若离。 不与无量神通若合若离。 不与异生声闻独觉菩萨佛地若合若离。 不与异生声闻独觉菩萨佛法若合若离。 不与尽智无生智无造作智无著智若合若离。 不与生死涅槃若合若离。 不与佛智力无畏等若合若离。 不与相好圆满若合若离。 不与庄严佛土若合若离。 不与声闻圆满若合若离。 不与独觉圆满若合若离。 不与菩萨圆满若合若离。 何以故? 善勇猛。 以一切法无合离故。 善勇猛。 非一切法为合离故而现在前。 善勇猛。 合者谓常。 离者谓断。 善勇猛。 一切法性不由觉察有合有离。 善勇猛。 一切法性不为合故离故现前。 善勇猛。 若诸法性为合为离现在前者,则应诸法可得作者使作者起者等起者受者使受者知者使知者见者使见者合者使合者离者使离者,如来亦应施设诸法。 此是作者使作者乃至离者使离者,善勇猛。 以诸法性不为合离现在前故。 诸法无有作者使作者乃至离者使离者少分可得不可得故。 佛不施设。 善勇猛。 诸法皆由颠倒所起。 非诸颠倒有合有离。 何以故? 善勇猛。 诸颠倒事无少可得。 亦不可得实生起性。 何以故? 善勇猛。 颠倒非实虚妄诳诈空无所有。 非於此中有少实法可名颠倒。 善勇猛。 夫颠倒者惑乱有情施设有情。 诸有情类虚妄分别之所显现。 令诸有情妄生恃执动转戏论。 善勇猛。 如以空拳诳惑童竖。 彼无知故谓有实物。 愚夫异生亦复如是,虚妄颠倒之所诳惑。 於一切法非合离性。 妄见合离谓为实有。 愚痴颠倒於无实中起有实想难可解脱。 是故一切愚夫异生妄见合离。 颠倒系缚驰流生死。 谓合得合住合见合执有合。 故便执有。 离谓除遣合而得离故。 善勇猛。 若处有合是处有离。 若於合中无得无恃不起执著亦不见离。 善勇猛。 若於离中有得有恃起执著者,彼便有合。 与生死苦未可别离。 善勇猛。 是诸菩萨观此义故。 与诸法性非合非离。 亦不为法若合若离。 而有所作或有修学。 善勇猛。 是诸菩萨遍知合离。 修行般若波罗蜜多。 善勇猛。 如是菩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 速能圆满一切智法。 复次善勇猛。 若诸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 不行色著无著。 不行受想行识著无著。 不行眼著无著。 不行耳鼻舌身意著无著。 不行色著无著。 不行声香味触法著无著。 不行眼识著无著。 不行耳鼻舌身意识著无著。 不行色著无著清净。 不行受想行识著无著清净。 不行眼著无著清净。 不行耳鼻舌身意著无著清净。 不行色著无著清净。 不行声香味触法著无著清净。 不行眼识著无著清净。 不行耳鼻舌身意识著无著清净。 不行色著无著所缘。 不行受想行识著无著所缘。 不行眼著无著所缘。 不行耳鼻舌身意著无著所缘。 不行色著无著所缘。 不行声香味触法著无著所缘。 不行眼识著无著所缘。 不行耳鼻舌身意识著无著所缘。 不行色著无著合离。 不行受想行识著无著合离。 不行眼著无著合离。 不行耳鼻舌身意著无著合离。 不行色著无著合离。 不行声香味触法著无著合离。 不行眼识著无著合离。 不行耳鼻舌身意识著无著合离。 不行色著无著清净合离。 不行受想行识著无著清净合离。 不行眼著无著清净合离。 不行耳鼻舌身意著无著清净合离。 不行色著无著清净合离。 不行声香味触法著无著清净合离。 不行眼识著无著清净合离。 不行耳鼻舌身意识著无著清净合离。 不行色所缘清净合离。 不行受想行识所缘清净合离。 不行眼所缘清净合离。 不行耳鼻舌身意所缘清净合离。 不行色所缘清净合离。 不行声香味触法所缘清净合离。 不行眼识所缘清净合离。 不行耳鼻舌身意识所缘清净合离。 何以故? 善勇猛。 如是一切皆有移转恃执动摇若行若观。 菩萨遍知如是一切。 不复於中若行若观。 复次善勇猛。 若诸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 不行色过去未来现在著无著。 不行受想行识过去未来现在著无著。 不行眼过去未来现在著无著。 不行耳鼻舌身意过去未来现在著无著。 不行色过去未来现在著无著。 不行声香味触法过去未来现在著无著。 不行眼识过去未来现在著无著。 不行耳鼻舌身意识过去未来现在著无著。 不行色过去未来现在清净不清净。 不行受想行识过去未来现在清净不清净。 不行眼过去未来现在清净不清净。 不行耳鼻舌身意过去未来现在清净不清净。 不行色过去未来现在清净不清净。 不行声香味触法过去未来现在清净不清净。 不行眼识过去未来现在清净不清净。 不行耳鼻舌身意识过去未来现在清净不清净。 不行色过去未来现在著无著所缘清净不清净。 不行受想行识过去未来现在著无著所缘清净不清净。 不行眼过去未来现在著无著所缘清净不清净。 不行耳鼻舌身意过去未来现在著无著所缘清净不清净。 不行色过去未来现在著无著所缘清净不清净。 不行声香味触法过去未来现在著无著所缘清净不清净。 不行眼识过去未来现在著无著所缘清净不清净。 不行耳鼻舌身意识过去未来现在著无著所缘清净不清净。 何以故? 善勇猛。 是诸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 都不见行及不行法。 善勇猛。 是诸菩萨都无所行。 善能悟入遍知诸行。 修行般若波罗蜜多。 善勇猛。 若诸菩萨能如是行。 速能圆满一切智法。 发布时间:2022-05-18 15:47:49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book/2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