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六百 内容: △第十六般若波罗蜜多分之八复次善勇猛。 若诸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 不行色开显不开显。 不行受想行识开显不开显。 不行眼开显不开显。 不行耳鼻舌身意开显不开显。 不行色开显不开显。 不行声香味触法开显不开显。 不行眼识开显不开显。 不行耳鼻舌身意识开显不开显。 不行色寂静不寂静。 不行受想行识寂静不寂静。 不行眼寂静不寂静。 不行耳鼻舌身意寂静不寂静。 不行色寂静不寂静。 不行声香味触法寂静不寂静。 不行眼识寂静不寂静。 不行耳鼻舌身意识寂静不寂静。 不行色本性清净不清净。 不行受想行识本性清净不清净。 不行眼本性清净不清净。 不行耳鼻舌身意本性清净不清净。 不行色本性清净不清净。 不行声香味触法本性清净不清净。 不行眼识本性清净不清净。 不行耳鼻舌身意识本性清净不清净。 不行色本性开显不开显。 不行受想行识本性开显不开显。 不行眼本性开显不开显。 不行耳鼻舌身意本性开显不开显。 不行色本性开显不开显。 不行声香味触法本性开显不开显。 不行眼识本性开显不开显。 不行耳鼻舌身意识本性开显不开显。 不行色本性寂静不寂静。 不行受想行识本性寂静不寂静。 不行眼本性寂静不寂静。 不行耳鼻舌身意本性寂静不寂静。 不行色本性寂静不寂静。 不行声香味触法本性寂静不寂静。 不行眼识本性寂静不寂静。 不行耳鼻舌身意识本性寂静不寂静。 不行色本性远离不远离。 不行受想行识本性远离不远离。 不行眼本性远离不远离。 不行耳鼻舌身意本性远离不远离。 不行色本性远离不远离不行声香味触法本性远离不远离。 不行眼识本性远离不远离。 不行耳鼻舌身意识本性远离不远离。 不行色过去未来现在本性清净不清净开显不开显寂静不寂静远离不远离。 不行受想行识过去未来现在本性清净不清净开显不开显寂静不寂静远离不远离。 不行眼过去未来现在本性清净不清净开显不开显寂静不寂静远离不远离。 不行耳鼻舌身意过去未来现在本性清净不清净开显不开显寂静不寂静远离不远离。 不行色过去未来现在本性清净不清净开显不开显寂静不寂静远离不远离。 不行声香味触法过去未来现在本性清净不清净开显不开显寂静不寂静远离不远离。 不行眼识过去未来现在本性清净不清净开显不开显寂静不寂静远离不远离。 不行耳鼻舌身意识过去未来现在本性清净不清净开显不开显寂静不寂静远离不远离。 善勇猛。 若诸菩萨能如是行。 速能圆满一切智法。 复次善勇猛。 若诸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 不恃执色。 不恃执受想行识。 不恃执眼。 不恃执耳鼻舌身意。 不恃执色。 不恃执声香味触法。 不恃执眼识。 不恃执耳鼻舌身意识。 不恃执色清净。 不恃执受想行识清净。 不恃执眼清净。 不恃执耳鼻舌身意清净。 不恃执色清净。 不恃执声香味触法清净。 不恃执眼识清净。 不恃执耳鼻舌身意识清净。 不恃执色所缘清净。 不恃执受想行识所缘清净。 不恃执眼所缘清净。 不恃执耳鼻舌身意所缘清净。 不恃执色所缘清净。 不恃执声香味触法所缘清净。 不恃执眼识所缘清净。 不恃执耳鼻舌身意识所缘清净。 复次善勇猛。 若诸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 不执著色。 不执著受想行识。 不执著眼。 不执著耳鼻舌身意。 不执著色。 不执著声香味触法。 不执著眼识。 不执著耳鼻舌身意识。 不执著色清净。 不执著受想行识清净。 不执著眼清净。 不执著耳鼻舌身意清净。 不执著色清净。 不执著声香味触法清净。 不执著眼识清净。 不执著耳鼻舌身意识清净。 不执著色所缘清净。 不执著受想行识所缘清净。 不执著眼所缘清净。 不执著耳鼻舌身意所缘清净。 不执著色所缘清净。 不执著声香味触法所缘清净。 不执著眼识所缘清净。 不执著耳鼻舌身意识所缘清净。 善勇猛。 若诸菩萨能如是行。 速能圆满一切智法。 善勇猛。 若诸菩萨能如是行。 则为邻近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 善勇猛。 若诸菩萨能如是行。 则为邻近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随好。 身真金色无边光明。 如龙象视无能见顶。 善勇猛。 若诸菩萨能如是行。 则为邻近过去未来现在无著无碍智见。 亦为邻近如来教授教诫示导。 亦为邻近过去未来现在无著无碍智见决定受记。 善勇猛。 若诸菩萨能如是行。 速证一切佛法清净。 速能证得佛土清净。 速能摄受声闻众圆满。 速能摄受菩萨众圆满。 善勇猛。 若诸菩萨能如是行。 不住色不住受想行识。 不住眼不住耳鼻舌身意。 不住色不住声香味触法。 不住眼识不住耳鼻舌身意识。 不住名色不住颠倒见盖爱行。 不住欲色无色界。 不住有情界法界。 不住地水火风空识界。 不住我有情命者生者养者士夫补特伽罗意生儒童作者受者知者见者及彼诸想。 不住断常。 不住染净。 不住缘起。 不住布施慳贪持戒犯戒安忍忿恚精进懈怠静虑散乱妙慧恶慧。 不住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支道支。 不住颠倒等断。 不住静虑解脱等持等至。 不住明及解脱解脱智见。 不住尽智无生智无造作智及无著智。 不住止观。 不住无量神通。 不住苦集灭道。 不住异生声闻独觉菩萨佛地。 不住异生声闻独觉菩萨佛法。 不住生死涅槃。 不住佛智力无畏等。 不住过去未来现在智见。 不住佛土圆满。 不住声闻众圆满。 不住菩萨众圆满。 何以故? 善勇猛。 以一切法不可住故。 善勇猛。 非一切法有可住义。 所以者何。 以一切法皆无执藏。 无执藏故无可住者,善勇猛。 若一切法有可住者,应可示现此可执藏此法常祝如来亦应安住诸法。 示现诸法此可执藏此可积集。 善勇猛。 以一切法不可安祝不可执藏。 不可积集。 是故无法是常住者,由此如来不安住法亦不示现。 此可执藏此可积集。 善勇猛。 无有少法是实可生。 以无少法实可生故都无所祝故说诸法无可住义。 善勇猛。 以无所住及无不住为方便故。 说一切法都无所祝善勇猛。 无有少法可说住者,如四大河无热池出。 未入大海终无住义。 如是诸法乃至无造。 诸行未尽终无住义。 善勇猛。 无造行者谓於此中无住不住无留难者,一切皆依俗数而说。 实无有祝无留难者,无究竟者,亦无不祝善勇猛。 无造行者依俗数说。 如诸有情世俗所见。 非实有祝或留难者,或究竟者,亦无不祝非无造行有实住者,是故可言依俗数说。 故一切法皆无住义。 善勇猛。 如是菩萨摩诃萨众。 依一切法无住方便。 修行般若波罗蜜多。 善勇猛。 若诸菩萨能如是行。 速能圆满一切智法。 邻近无上正等菩提。 疾能安坐妙菩提座。 疾能证得一切智智。 疾能圆满三世智见。 疾能圆满一切有情心行差别遍知妙智故。 善勇猛。 若诸菩萨摩诃萨众欲普饶益一切有情。 欲以财施一切有情皆令充足。 欲以法施一切有情皆令愿满。 欲能破坏一切有情无明卵[W083]。 欲普授与一切有情大智佛智。 欲普哀愍一切有情。 欲普利乐一切有情。 欲令一切有情丰足财施法施。 欲令一切有情丰足清净尸罗。 欲令一切有情丰足安忍柔和。 欲令一切有情丰足勇猛精进。 欲令一切有情丰足清白静虑。 欲令一切有情丰足微妙般若。 欲令一切有情丰足究竟解脱。 欲令一切有情丰足解脱智见。 欲令一切有情丰足生诸善趣。 欲令一切有情丰足明及解脱。 欲令一切有情丰足毕竟涅槃。 欲令一切有情丰足诸佛妙法。 欲令一切有情丰足圆满众德。 欲转无上微妙法轮。 一切世间沙门梵志天魔外道。 皆无有能如法转者,欲於世间宣说妙法。 欲能如实记诸佛地。 欲能如实记菩萨地。 欲能如实记独觉地。 欲能如实记声闻地。 欲能觉发诸有情类本愿善根。 应学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勇猛正勤常无间断。 应依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精勤修学无所顾恋。 善勇猛。 我都不见有诸馀法。 能令菩萨速疾圆满所求无上诸佛妙法。 如此所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若诸菩萨安住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精勤修学时无暂舍。 速能圆满一切智法。 善勇猛。 若诸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能至究竟。 是诸菩萨邻近无上正等菩提定无疑惑。 善勇猛。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闻此般若波罗蜜多。 欢喜信受生实想者,我说彼类能引无上正等菩提。 殊胜善根速至究竟。 是善男子善女人等。 摄受善根定能积集大慧资粮。 善勇猛。 若诸菩萨手执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相应法教。 是诸菩萨设不现前蒙佛受记。 当知已近蒙佛受记。 或复不久当蒙诸佛现前受记。 善勇猛。 譬如有人精勤受学十善业道已至究竟。 当知彼人善根成熟已得邻近北俱卢生。 如是菩萨若手执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当知邻近所求无上正等菩提定无疑惑。 善勇猛。 譬如有人乐行惠舍。 於诸财宝无所顾吝。 於诸有情常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摄受。 持戒修忍摧伏憍慢。 修如是行至究竟时。 速获大财生於高族。 如是菩萨若手得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当知邻近不退转位。 善勇猛。 譬如有人乐修施戒尸罗安忍无不具足。 慈愍有情劝持净戒。 复能造作感增上业。 当知速获转轮王位。 如是菩萨若手得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当知速坐妙菩提座。 善勇猛。 如转轮王将登大位。 於白半月十五日晨。 沐浴受斋至大殿上。 昇师子座面东而坐。 有大轮宝从空而来。 当知彼王受转轮位。 不久当得具足七宝。 如是菩萨手中得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当知速获一切智智。 善勇猛。 如有情类成胜善根。 常乐修行清白之行。 信解广大厌患人身。 具净尸罗乐营众事。 其心长夜思愿生天。 与四洲人常为覆护。 当知彼类不久得为四大天王护四洲界。 如是菩萨若以般若波罗蜜多相应法教。 施有情类心无吝惜。 当知不久得为法王。 於一切法皆得自在。 善勇猛。 如有情类成胜善根。 清净过前所成就者,所获财宝先惠施他後自受用。 所营事务先为有情後方为己。 常自守护不为非法不平等贪之所染污。 其心长夜愿为天主。 於所修善其心坚固。 当知彼类不久定生三十三天作天帝释。 如是菩萨若以般若波罗蜜多相应法要。 施有情类无顾吝者,当知不久定作法王。 於一切法得大自在。 善勇猛。 譬如有人得四梵祝当知不久生於梵天。 如是菩萨若以般若波罗蜜多相应法要。 施有情类无顾吝者,当知不久转妙法轮。 施诸有情利益安乐。 善勇猛。 譬如大地至雨际时。 见上空中密雲含润。 天将昏闇渐降大雨。 陂湖池沼处处充溢。 大地原隰上下俱润。 密雲垂覆甘雨普洽。 令诸药物卉木丛林枝叶花果悉皆茂盛。 水陆山川香气芬馥。 处处皆有花果泉池。 大地于时甚可爱乐。 人非人类见已欢娱。 采摘花果嗅香尝味。 如是菩萨现得般若波罗蜜多精勤修学。 是诸菩萨当知不久一切智智之所润沃。 善能趣入一切智智。 当能开显一切智智。 由斯润洽一切有情。 分别开示无上法宝。 善勇猛。 譬如无热龙王宫内有情生已出四大河。 各趣一方充满大海。 如是菩萨手中得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复能於中精勤修学。 彼皆能出大法流注。 以大法施充足有情。 善勇猛。 如众鸟等依妙高山。 形类虽殊而同一色。 如是菩萨手中得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信受修行皆同一趣。 谓趣如来一切智趣。 善勇猛。 譬如大海诸水依持。 常为众流之所归趣。 如是菩萨手中得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精勤修学令极通利。 不久当作一切法海。 速疾当成一切法器。 常为诸法之所归趣。 世俗诸法不能扰动。 善勇猛。 如日轮举蔽诸光明。 如是菩萨所学般若波罗蜜多出现世间。 一切外道悉皆隐没。 善勇猛。 若诸菩萨所学般若波罗蜜多出现世间。 与有情类作法明照。 善勇猛。 若诸菩萨出现世间。 作诸有情善根明照。 与有情类作净福田。 一切有情皆应供养。 一切有情皆应归趣。 一切有情皆应称赞。 复次善勇猛。 若诸菩萨能学般若波罗蜜多。 於诸学中是最胜学。 如是学者普为有情净涅槃路。 何以故? 善勇猛。 若学般若波罗蜜多。 於诸学中最胜第一。 为妙为微妙。 为上为无上。 无等无等等。 善勇猛。 若诸菩萨能学般若波罗蜜多。 令一切学皆至究竟。 普能受持一切所学。 於一切学皆能开示。 摧伏一切他论邪学。 善勇猛。 若诸菩萨能学般若波罗蜜多。 则能修行三世诸佛诸菩萨行。 善勇猛。 诸佛世尊於此所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已正当学极善安祝为诸有情已正当说如是无上清净学法。 善勇猛。 如是所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超过一切世间所学最尊最胜。 善勇猛。 如是所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是自然学。 一切世间无能及者,善勇猛。 若学般若波罗蜜多。 於诸法中都无所学。 谓若世间若出世间。 若有为若无为。 若有漏若无漏。 若有罪若无罪。 於如是等一切法门不生执著。 於一切法无著而祝为诸有情无倒开示无上清净所学之法。 何以故? 善勇猛。 以一切法无著无缚。 无有少法为著为缚而现在前。 由此亦无得解脱义。 善勇猛。 色无著无缚亦无解脱。 受想行识无著无缚亦无解脱。 眼无著无缚亦无解脱。 耳鼻舌身意无著无缚亦无解脱。 色无著无缚亦无解脱。 声香味触法无著无缚亦无解脱。 眼识无著无缚亦无解脱。 耳鼻舌身意识无著无缚亦无解脱。 名色无著无缚亦无解脱。 颠倒见趣诸盖爱行无著无缚亦无解脱。 贪瞋痴无著无缚亦无解脱。 欲色无色界无著无缚亦无解脱。 有情界法界无著无缚亦无解脱。 我有情命者生者养者士夫补特伽罗意生儒童作者受者知者见者及彼诸想无著无缚亦无解脱。 地水火风空识界无著无缚亦无解脱。 缘起染净无著无缚亦无解脱。 布施慳贪持戒犯戒安忍忿恚精进懈怠静虑散乱般若恶慧无著无缚亦无解脱。 苦集灭道无著无缚亦无解脱。 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支道支无著无缚亦无解脱。 颠倒等断无著无缚亦无解脱。 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无著无缚亦无解脱。 无量神通无著无缚亦无解脱。 尽智无生智无造作智及无著智无著无缚亦无解脱。 明及解脱解脱智见无著无缚亦无解脱。 异生声闻独觉菩萨佛地无著无缚亦无解脱。 异生声闻独觉菩萨佛法无著无缚亦无解脱。 生死涅槃无著无缚亦无解脱。 佛智力无畏等无著无缚亦无解脱。 过去未来现在智见无著无缚亦无解脱。 何以故? 善勇猛。 以一切法著不可得缚不可得。 著缚既无从彼解脱亦不可得。 善勇猛。 言著缚者谓於法性执著系缚。 法性既无故不可说有著有缚。 言解脱者谓脱著缚。 彼二既无故无解脱。 善勇猛。 无解脱者谓於诸法都无有能得解脱性。 若於诸法能如是见。 即说名为无著智见。 善勇猛。 言无著者谓於此中著不可得。 著无著性。 著无实性。 故名无著。 以於此中能著所著由此为此因此属此皆不可得。 故名无著。 善勇猛。 言无缚者谓於此中缚不可得。 缚无缚性。 缚无实性。 故名无缚。 以於此中能缚所缚由此为此因此属此皆不可得。 故名无缚。 善勇猛。 若於诸法无著无缚。 如何於法可说解脱。 善勇猛。 无著无缚亦无解脱。 离系清凉名真解脱。 善勇猛。 若於诸法无执著者则无系缚。 若於诸法无系著者则无解脱。 远离三事离系清凉名真解脱。 善勇猛。 如是菩萨悟入诸法无著无缚。 亦无解脱得真智见。 修行般若波罗蜜多。 善勇猛。 若诸菩萨能如是行。 邻近无上正等菩提。 速能证得一切智智。 善勇猛。 我以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微妙法樱印诸菩萨摩诃萨众令断疑网。 精勤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速至究竟。 善勇猛。 我今自持如是法樱令久住世利乐有情。 所以者何。 我声闻众无胜神力。 能持般若波罗蜜多微妙法樱至我灭後後时後分後五百岁饶益有情尔时世尊告贤守菩萨导师菩萨等五百上首菩萨及善勇猛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汝等应学如是如来无量无数百千俱胝那庾多劫曾所修集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而为上首。 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之所流出。 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之所建立无上法藏。 汝等应持如是法藏。 我涅槃後後时後分後五百岁。 无上正法将欲坏灭时分转时。 广为有情宣说开示。 令彼闻已获大利乐。 时诸菩萨闻佛语已皆从座起。 顶礼佛足合掌恭敬俱白佛言:世尊,我等当学如是如来无量无数百千俱胝那庾多劫曾所修集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而为上首。 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之所流出。 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之所建立无上法藏。 我等当持如是法藏。 佛涅槃後後时後分後五百岁。 无上正法将欲坏灭时分转时。 广为有情宣说开示。 令彼闻已获大利乐。 世尊,当於彼时有大恐怖有大险难有大暴恶。 当於彼时诸有情类多分成就感匮法业心多贪欲。 不平等贪及非法贪之所染污。 慳吝嫉妒缠缚其心。 多忿凶勃好粗恶语。 谄曲矫诳乐行非法。 多怀轻蔑斗讼相违。 住不律仪耽嗜所蔽。 懈怠增上精进下劣。 忘失正念住不正知。 口强喙长偃蹇憍骜。 喜行恶业隐覆内心。 贪恚痴增善根薄少。 为无明[W083]之所闇蔽。 诸有所行皆顺魔党。 与深法律恒作怨害。 於法宝藏常为大贼。 禀性弊恶难可亲附。 世尊,我等今者决定能持如是如来无量无数百千俱胝那庾多劫善根所集无上法藏。 与彼有情作大饶益。 世尊,彼时当有少分有情。 於斯法藏勤求乐学。 彼性质直无谄无诳。 宁舍身命不作法怨。 於法亦无诽谤厌背。 我与彼类当作饶益。 於此深法示现劝导。 赞励庆喜令勤修学。 尔时世尊即以神力。 护持般若波罗蜜多微妙甚深无上法藏令恶魔众不能坏灭。 复以威力护能受持精进修行此法藏者,令断魔羂萧然解脱。 於所修行速至究竟。 佛时微笑放大光明。 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人中天上两处有情。 因佛光明互得相见。 时此众会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茶紧捺洛莫呼洛伽及馀神众。 皆持种种天妙华香。 奉散世尊而为供养。 复发广大赞咏声言:甚奇如来大威神力。 护持法藏及修行者,令恶魔军不能坏灭。 断诸魔羂得大自在。 於所修行速至究竟。 若有净信诸善男子善女人等。 於此法门受持读诵为他广说。 不复怖畏诸恶魔军。 若诸菩萨於此法门。 受持读诵为他广说。 便能降伏诸恶魔军。 一切恶魔不能留难。 尔时佛告善勇猛言:如是如是,如天等说。 善勇猛。 如来於此无上法门。 为诸恶魔已结疆界。 令恶魔众所有羂网於此法门不能为碍。 善勇猛。 如来今者依此法门。 摧诸恶魔所有势力。 善勇猛如来今者护此法门。 制诸恶魔令不侵损。 善勇猛。 若有净信诸善男子善女人等。 於此法门受持读诵广为他说。 一切恶魔不能扰乱。 而能降伏诸恶魔怨。 若诸菩萨於此法门受持读诵广为他说。 普能降伏一切魔军。 施诸有情利益安乐。 善勇猛。 如是法门非诸杂染弊有情类手所能得。 善勇猛。 如是法门。 非魔羂网所拘絷者之所行地。 善勇猛。 如是法门是性调善极聪慧者之所行地。 善勇猛。 如极调柔聪慧象马。 非小王等之所乘御。 亦非出现於弊恶时。 唯为轮王之所受用。 由斯出现於彼世时。 如是调柔极聪慧者,方能受用此深法门故。 此法门乃堕其手。 善勇猛。 譬如斋戒龙王。 善住龙王。 哀罗筏龙王。 彼不为人之所受用及为见故而现在前。 亦复不为诸馀天众所受用故而现在前。 唯为调善聪慧天众所受用故而现前也。 如如帝释思与天众往游戏处严饰之时,如是如是彼龙现作如是相状来现其前。 为天帝等所受用故。 如是若有善士人帝乃能受用此深法门。 谓能听闻受持读诵为有情类宣示分别。 彼於此法为大庄严。 能大流通。 作大法照。 成大法喜。 受大法乐。 善勇猛。 若於般若波罗蜜多甚深法门。 受持一句尚获无量无边功德。 况有於此大般若经。 能具受持转读书写。 供养流布广为他说。 彼所获福不可思议。 善勇猛。 唯性调柔极聪慧者,乃能摄受如是法门。 若不调柔极聪慧者,此甚深法非其境界。 善勇猛。 我为有情断诸疑惑。 故说如是大般若经。 说此法时无量无数菩萨摩诃萨得无生法忍。 复有无边诸有情类。 皆发无上正等觉心。 尔时如来记彼决定当证无上正等菩提。 时薄伽梵说是经已,善勇猛等诸大菩萨及馀四众。 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茶紧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一切大众。 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发布时间:2022-05-18 15:47:44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book/2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