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安士全书》传家之至宝! 内容: 与广东许豁然居士书(代康泽师作)居士身居善堂,力行善事,终日宣讲,劝人为善。 担荷圣贤居家为政在野尽忠之道,遵守佛祖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之法。 每一思及,羡慕不已。 然善事固有大小不同,善书亦有浅深不等。 欲令自他同登善域,宜择其善书之最精微显著者,刊印流通。 使天下后世之见闻此书者,皆悉改过迁善,希圣希贤。 何异阁下遍提天下后世之耳而面命之。 较宣讲于一时一处者,其功德大小,不可同年而语矣。 但善书虽多,所说皆世间小因小果。 惟安士全书,觉世牖民,尽善尽美。 讲道论德,超古超今。 言简而该,理深而著。 引事迹则证据的确,发议论则洞彻渊源。 诚传家之至宝,亦宣讲之奇书。 言言皆佛祖之心法,圣贤之道脉。 淑世善民之要道,光前裕后之秘方。 若能依而行之,则绳武圣贤,了生脱死,若操左券以取故物。 与彼世所流通善书,不啻有山垤海潦之异。 兹因了得师由普陀朝九华,衲特令绕道至金陵请来,呈于阁下,祈细心玩索,则食嘉肴而知旨, 学至道而知善,其刊板流通博施济众之心,必有决江河而莫御之势焉。 安士先生姓周名梦颜,一名思仁,江苏昆山诸生也。 博通三教经书,深信念佛法门。 弱冠入泮,遂厌仕进。 发菩提心,著书觉民。 欲令斯民先立于无过之地,后出乎生死之海。 故著戒杀之书,曰万善先资,戒淫之书,曰欲海回狂。 良以众生造业,唯此二者最多,改过亦唯此二者最要。 又著阴骘文广义,使人法法头头,皆知取法,皆知惩戒。 批评辩论,洞彻精微。 可谓帝君功臣。 直将垂训之心,彻底掀翻,和盘托出。 使千古之上,千古之下,垂训受训,两无遗憾矣。 以其以奇才妙悟,取佛祖圣贤幽微奥妙之义,而以世间事迹文字发挥之,使其雅俗同观,智愚共晓故也。 又以修行法门,唯净土最为切要。 又著西归直指一书,明念佛求生西方,了生脱死大事。 良以积德修善,只得人天之福,福尽还须堕落。 念佛往生,便入菩萨之位,决定直成佛道。 前三种书,虽教人修世善,而亦具了生死法。 此一种书,虽教人了生死,而又须力行世善。 诚可谓现居士身,说法度生者。 不谓之菩萨再来,吾不信也。 窃念虞舜为善,舍己从人。 商书修德,主善为师。 素知阁下及同堂诸位善人,无功不立,有善皆纳。 敢请刊板,宣讲流通,则展转传扬,灯灯相续,尽未来际,皆受其赐。 祈发救世之婆心,勿以人微而废言,则幸甚幸甚。 居士传,系乾隆间苏州长洲进士彭绍升,博览群书之暇,采自汉至今之大忠大孝,清正廉洁,有功名教,深通佛法者,录其入道修证之事,兼载发挥佛法之文。 人有数百,书成六册。 三教平心论,系元学士刘谧所作。 先明三教并是劝人止恶行善,不可偏废。 次明极功浅深不同。 后广破韩愈之说,并欧阳程朱之说。 释氏稽古略,以历代纪年为纲,儒释事迹为目。 自伏羲至明末以来,国家之治乱,佛法之兴衰,信毁之罪福,修持之利益,祖师法言,高僧行实,并及出格忠孝,至极奸恶,皆录其大端。 使人展卷便知法戒,端坐旷观古今。 岂徒有益于修道之士,而实为读书论古者之袖里奇珍也。 佛法唯教人止恶修善,明心见性,断惑证真,了生脱死。 一大藏经,绝无一字教人运气炼丹,求成仙升天,长生不老者。 国初魔民柳华阳作慧命经,尽用佛经祖语,证炼丹法。 挽正作邪,以法谤法。 未开眼人,见其邪说,认为真实,正见永失。 所言所修,皆破坏佛法。 而犹嚣嚣自得,谓吾幸遇真乘,得闻正法。 所谓认贼为子,煮砂作饭,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 可不哀哉。 夫炼丹一法,非无利益。 只可延年益寿,极功至于成仙升天。 尚非老子真传,况是佛法正道。 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老子曰,吾有大患,为吾有身。 若能领会此语,便不被彼所迷。 兼能熟阅安士全书,居士传,平心论,稽古略等书。 则明镜当台,妍丑自分。 洪炉验金,真伪立判。 恐曾从事此书,故不禁缕云。 禅宗一法,惟令人真参实悟。 故所有言句,皆无义路。 不可以凡夫知见,作文字义理领会。 若非亲近明眼善知识,及用拌命死心一番工夫参究,必不能顿明自心。 心既不明,必不解祖师意旨。 切不可依文解义,学口头禅。 譬如山野小民,妄号帝王,罪必灭族。 凡稽古略,居士传及一切语录中机锋转语,切勿妄会,至祷至祷。 发布时间:2021-01-17 05:06:12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book/2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