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文昌帝君阴骘文(含“补阙”) 内容: 【原文】帝君曰,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 未尝虐民酷吏。 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 广行阴骘,上格苍穹。 人能如我存心,天必锡汝以福。 于是训于人曰,昔于公治狱,大兴驷马之门。 窦氏济人,高折五枝之桂。 救蚁中状元之选,埋蛇享宰相之荣。 欲广福田,须凭心地。 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 利物利人,修善修福。 正直代天行化,慈祥为国救民。 忠主孝亲,敬兄信友。 或奉真朝斗,或拜佛念经。 报答四恩,广行三教。 济急如济涸辙之鱼,救危如救密罗之雀。 矜孤恤寡,敬老怜贫。 措衣食周道路之饥寒,施棺椁(guo)免尸骸之暴露。 家富提携亲戚,岁饥赈济邻朋。 斗称须要公平,不可轻出重人。 奴婢待之宽恕,岂宜备责苛求。 印造经文,创修寺院。 舍药材以拯疾苦,施茶水以解渴烦。 或买物而放生,或持斋而戒杀。 举步常看虫蚁,禁火莫烧山林。 点夜灯以照人行,造河船以济人渡。 勿登山而网禽鸟,勿临水而毒鱼虾。 勿宰耕牛,勿弃字纸。 勿谋人之财产,勿妒人之技能。 勿淫人之妻女,勿唆人之争讼。 勿坏人之名利,勿破人之婚姻。 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 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 勿倚权势而辱善良,勿恃富豪而欺穷困。 善人则亲近之,助德行于身心。 恶人则远避之,杜灾殃于眉睫。 常须隐恶扬善,不可口是心非。 剪碍道之荆榛,除当途之瓦石。 修数百年崎岖之路,造千万人来往之桥。 垂训以格人非,捐赀以成人美。 作事须循天理,出言要顺人心。 见先哲于羹墙,慎独知于衾影。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永无恶曜加临,常有吉神拥护。 近报则在自己,远报则在儿孙。 百福骈(pian)臻,千祥云集,岂不从阴骘中得来者哉。 【补阙】安士先生撰辑此书,事理文义,悉皆周到。 唯于帝君末后一世,及于公治狱,窦氏济人,宋郊救蚁,叔敖埋蛇五事,皆未曾录。 或以他书倶载,后世咸知,故略之耳。 然未曾博览者,不得而知,实为一大憾事。 因按阴骘文注证,录而补之于此。 则事实明晰,而原文了不更动也。 释印光识。 【译白】补阙:周安士先生编写此书,事理文义都很周详。 唯于帝君末后一世及于公治狱、窦氏济人、宋郊救蚁、叔敖埋蛇五事,都未曾记录。 或因其他书籍已记载,后人皆知,所以就省略了。 然而对于未曾博览群书者,就不得而知了,实为一大遗憾事。 因而依照《阴骘文注证》,录而补之于此。 则事实明晰,而原文也不必更动了。 释印光记。 摘自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文昌帝君阴骘文(含“补阙”) 发布时间:2020-12-17 23:23:00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book/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