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理障更甚于欲 内容: 【原文】生而盲者不识象。 有一国王集群瞽而问之曰,汝等欲知象之形否。 皆曰愿知。 乃命象夫牵象于庭,唤群瞽以手摸之。 摸讫,问曰,汝等已知象形否。 皆曰已知。 乃各自揣度。 摸其鼻者曰,象形如琴。 摸其足者曰,象形如柱。 摸其脊者曰,象形如屋。 摸其胁者曰,象形如壁。 摸其耳者曰,象形如箕。 摸其尾者曰,象形如帚。 各执一说,争论不已,继以殴击。 王笑曰,汝等皆未知象。 琴者,其鼻也。 柱者,其足也。 屋者,其脊也。 壁者,其胁也。 箕者,其耳也。 帚者,其尾也。 由是群瞽默不敢言。 然意中犹谓所摸之不谬,而大恨群说之皆非,于是瞽人终身不识象矣。 向使不教以手摸,则象之形状,数语便知,夫何至于争执也。 惟其有此一摸,彼遂谓亲验之于手,断无疑惑,是以牢固于中,而不可拔也。 不读书人,教以修净土,纵未能皆信,然必不至于诽镑。 若一读举业之书,便自以为是,空腹高心,以为此不过佛氏之教。 而诚实之语,反为荒唐。 甘露之投,视为鸩毒矣。 故曰,理之为障更甚于欲。 【译白】生来盲眼之人,没见过大象。 有一国王召集一群盲人,问他们说:“你们想知道大象长什么样子吗? ”盲人们都说想知道。 于是国王命令象夫把大象牵到院子里,让这些盲人用手去摸。 摸完后,国王问道:“你们已知道大象长什么样子了吗? ”大家都说已经知道了。 于是每个人都按自己摸到的感觉猜测大象的样子。 摸到鼻子的人说:“大象长得像琴。 ”摸到象腿的人说:“大象长得像柱子。 ”摸到脊背的人说:“大象长得像屋子。 ”摸到肚子的人说:“大象长得像墙壁。 ”摸到耳朵的人说:“大象长得像簸箕。 ”摸到尾巴的人说:“大象长得像扫帚。 ”大家都坚持自己的看法是对的,互相争论不休,甚至殴打起来。 国王笑着说:“你们其实都不知道大象到底长什么样子。 你们说像琴的,其实是大象的鼻子。 像柱子的,是大象的腿。 像屋子的,是大象的脊背。 像墙壁的,是大象的肚子。 像簸箕的,是大象的耳朵。 像扫帚的,是大象的尾巴。 ”于是,这群盲人都默然不敢说话了。 然而各人内心里都认为自己摸的不错,只恨其他人所说都不对,于是这些盲人终身都不知道大象到底长什么样。 如果一开始就不让他们用手摸,那么大象长什么样子,用几句话就可以让他们明白,何至于各执一词。 正因为有此一摸,大家都认为自己亲手体验过了,断然不会有错,所以先入为主,固执己见,不可改变。 不读书之人,劝他们修净土法门,即使不能完全相信,但也不至于诽谤。 若一读科举之书,便自以为是,空腹高心,认为净土法门不过是佛教一家之言。 本是诚实之语,反被认为荒唐。 本是甘露法门,却被视为毒酒。 所以说,理障比欲望更可怕。 摘自《安士全书》西归直指:理障更甚于欲 发布时间:2021-01-11 17:25:40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book/2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