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恶道缘由类 内容: 恶道缘由类(十问十答)【原文】问,鸳鸯,鹑,鸽,因宿世造淫,故今世为淫鸟。 而飞雁丧偶,至死不合,宿世不淫明矣,何以亦堕鸟身。 •答,十恶之中,淫其一耳。 十恶皆可堕畜生,鸳鸯,鹑,鸽,从淫业而堕者也。 孤雁之报,从他恶而堕者也。 如倶舍论中说。 论云,人若造业,当堕畜生,各自差别。 就中淫欲盛者,生鸽,雀,鸳鸯中。 瞋恚盛者,生蝮,蝎,杬,蛇中。 愚痴盛者,生猪,羊,蚌,蛤中。 骄慢盛者,生虎,狼,狮子中。 掉戏盛者,生猕猴中。 悭嫉盛者,生饿狗中。 【译白】问:“鸳鸯、鹌鹑、鸽子,因宿世造淫业,所以今世为淫鸟。 而大雁丧偶,至死不再找伴侣,宿世不淫可想而知,为何也堕为鸟身? ”•答:“十恶业中,淫业只是其中之一。 十恶皆可堕畜生。 鸳鸯、鹌鹑、鸽子,是因淫业而堕落。 孤雁之报应,是因其他恶业而堕落。 如《俱舍论》上说:‘人若造业,当堕畜生,但各有差别。 ’其中淫欲炽盛的,生到鸽子、鸟雀、鸳鸯中。 瞋恚心重的,生到蝮、蝎、妩、蛇等剧毒动物中。 愚痴不化的,生到猪、羊、蚌、蛤中。 骄横傲慢、盛气凌人的,生到虎、狼、狮子中。 顽劣戏耍不安分的,生到猕猴中。 嫉妒、悭贪成性的,生到饿狗中。 ”【原文】问,人若造罪,当人畜生胎,此时识得为畜生否。 •答,到此不由作主。 【译白】问:“人若造罪,当入畜生胎,此时是否知道自己已作畜生。 ”•答:“到此时由不得自己做主。 ”【原文】问,云何死后作不得主。 •答,现在何曾作得主。 同一美色也,淫人见之,爱人骨髓。 妒妇见之,恨人骨髓。 现在且然,何况身后。 【译白】问:“为何死后作不得主。 ”•答:“现在又何曾作得主。 同一美色,好色之徒见之,爱入骨髓。 妒妇见之,恨入骨髓。 现在尚且如此,何况死后。 ”【原文】问,昔有忉利天王,自知寿尽,将入驴胎。 至心归依三宝,即时堕胎,复为天帝,详法句喻经。 又何以说。 •答,此因宿福深厚,故得挽回。 不然,则母彘在前,但见美女。 屎尿之气,宛若旃檀矣。 【译白】问:“往昔有忉利天王,自知寿命已尽,将投驴胎。 遂至心皈依三宝,一投驴胎当即堕胎,还作天帝。 详见《法句喻经》。 又如何解释。 ”•答:“此是因为他宿世积福深厚,福至性灵,因而得以挽回。 不然,则分明母猪在前,但只见美女。 分明是屎尿臭气,却香如旗檀。 ”【原文】问,世人至众,世事甚繁,若丝毫记录,则积墨如山,且不足用。 阎老何苦费此闲心,记此闲事。 •答,一切惟心造,心能作天宫,心能作地狱。 天宫内院,胜境甚多,然非营造所就,生于中者,自然受乐。 地府泥犁,狱具无量,亦非营造所就,生于中者,自然受苦。 【译白】问:“世上人这么多,世间事这么繁琐,若丝毫必记录,则笔墨堆积如山,也不够用。 阎王何苦费此闲心,记此闲事? ”•答:“一切唯心所造,心能作天宫,心能作地狱。 天宫内院,美景甚多,然并非人力建造而成,投生其中者,自然享受快乐。 阴府地狱,刑具无量,也不是人力营造而成,投生其中者,自然遭受巨苦。 ”【原文】问,生时痛苦,从形体得。 死后无形,痛苦谁受。 •答,痛在于神,不在于形。 若从形得,死人亦痛。 【译白】问:“活着时痛苦,从形体而得。 死后无有形体,痛苦谁受。 ”•答:“痛在于神识,不在于形体。 若从形体得,死人也痛。 ”【原文】问,人造恶业,固当重治。 但狱卒鬼王,其恶更甚,复有何等地狱报之。 •答,若以事论,譬如狱卒奉命笞人,决无更受笞罪之事。 若以理论,则阿旁狱卒等〖阿旁,地狱狱卒之名,其形为牛头人身,手执铁叉〗,皆造业者自心所现。 【译白】问:“人造恶业,固当严惩不贷。 但狱卒鬼王,更加凶恶,又有何等地狱报之? ”•答:“若以事论,譬如狱卒奉命鞭笞人,绝无更受鞭挞之事。 若以理论,则阿旁等地狱鬼卒,皆是造业者自心所现。 ”【原文】问,地狱既有,当使世人各一目击,方可信受。 •答,将来目击者,遍处皆是。 但恨目击者,不能复归耳。 【译白】问:“既有地狱,当让世人亲眼目睹,方肯信服。 ”•答:“将来亲眼目睹地狱的,遍处皆是。 但恨目睹者一去不能复返了。 ”【原文】问,如来以足指按地,大千世界皆成金色(见维摩诘经)。 有此神通,盍破十方地狱,使受苦者尽生佛国。 •答,大医王能疗恶病,不能救不服药之人。 造业者自招恶报,菩萨不能救之而免。 犹之贫人枵腹,富者不能代之食而使饱也。 【译白】问:“如来以脚趾按地,大千世界皆成金色。 有此神通,为何不破十方地狱,使受苦者皆生佛国? ”•答:“大医王能治疗疑难重病,不能救不服药之人。 造业者自招恶报,菩萨不能救之免难。 犹如穷人腹中饥俄,富人不能代其食而使之饱啊! ”【原文】问,定业既所难免,佛法亦无所用。 而经中动称救度无量,何欤。 •答,世间一切苦恼,皆由恶业所成。 劝人不造恶业,已断苦恼之根,非救度而何。 【译白】问:“众生之定业既在所难免,佛法也无法改变。 而佛经上动辄称救度无量众生,如何理解? ”•答:“世间一切苦恼,都是恶业所成。 劝人不造恶业,已断苦恼之根,不是救度又是什么? ”摘自《安士全书》欲海回狂:恶道缘由类 发布时间:2021-01-10 00:43:30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book/2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