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非礼勿视,非礼勿动 内容: 有一次,孔子的学生颜回向老师请教关于克己复礼(抑制自己履行礼规)的实行问题。 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不合礼的现象不看,不合礼的声音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颜回说:‘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我颜回虽然迟钝,也要实行这些话。)《论语·颜渊第十二》各位朋友,我们应该说,今天虽然诱惑很多,我们更要实行这四句话。 《弟子规》教导我们:‘非圣书,摒勿视,蔽聪明,坏心志。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现在媒体传送资讯的管道实在是太多了。 青少年的犯罪率为什么增加? 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所的统计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 70%以上。 网路中的有害资讯以及一些电影、电视、书刊的色情描写严重污染青少年的心灵,诱导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 数年前,网路刚兴起时,据台湾的一份资料显示,每天点击观看色情网站的人数约80万人。 可想而知全世界每天有多少人受到色情的毒害! 中国有 3亿多的青少年,每天还不知道有多少人被污染。 因此今天,回忆先师孔子的教导更有意义了。 决定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我们来看一个非礼勿动的例子。 明朝嘉靖年间,有一位俊美文雅的书生,正在准备功课。 要上京城赶考。 他的邻居有一个少妇,很美艳,她对这个书生很注意,而且心里很爱慕他。 但是,她是有夫之妇,一天她的丈夫出远门,她就隔著墙的空隙招呼那个书生,叫他从墙上越过来。 她娇声娇气的样子,使这个书生动了心,他就搬了一个梯子,一步步地登上去,突然,他一转念想,孔老夫子有训导:非礼勿动。 我是读书人,怎么可以做这种背礼的事。 于是他就从梯子上退下来了。 那个少妇,很不甘心,又使温声细语勾引他。 于是书生又动摇了,又爬上了梯子,骑在墙上,又想起圣贤的教诲:君子要慎独,而且上天不可瞒。 于是急急地下梯,关上门户,闭门不出了。 不久上京赶考,考中了,很顺利。 主考官在改卷子的时候想,今科的状元不知是何人呢? 瞌睡中听到耳边有声音说:‘状元乃骑墙人也。 ’放榜之后,状元、榜眼、探花(前三名)等都来拜见主考官,主考官就问:怎么有人告诉我说状元乃骑墙人也,这是怎么回事? ’那位书生就把自己的一段遭遇如实地告诉了主考官。 于是就留下了这段故事。 我们可以看到这位书生在诱惑面前,是存教礼而灭情欲。 经过思想斗争,他是非礼勿动。 所以他才能专心准备功课,状元及第。 如果不这样的话,他的锦绣前程就毁于一旦了。 在男女之间的交往中,要注意保持礼貌的距离。 这个‘礼’是非常重要的。 佛家讲戒律,儒家讲礼规,超过了礼规,就会铸成错误。 发布时间:2021-01-09 20:45:56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book/2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