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凡例 内容: 凡例(十二则)一、 是集分三卷,首卷搜罗往事,所以兴起其戒淫之心。 次卷缕析条分,所以开陈其戒淫之道。 末卷设为问答,所以坚固其戒淫之根。 由浅入深,不容倒置。 二、 集中所援因果,及古人议论,出于何书者,逐一注明,务期可考。 设互见他本,则错举之,以例其余。 三、 古来贞淫二案,每多脍炙人口,苟非事迹显明,概行删去。 其有现在因果,从未刊行者,间多录之。 四、 昔人纪事,往往连篇书写,不分门类,故阅者易于生厌。 兹独因事标名,因名立劝,处处豁人心目。 五、 首卷事迹,采于百家之书,其间雅俗繁简,各各不同。 今则僭加改削,如出一手。 六、 戒淫等书,前人多所发明,然大都征引旧事,用垂劝戒而已。 欲其将下手工夫,一一屈指于中,卷之万象包罗,则从来未有也。 七、 劝世之文,有初阅之如长江大河,甚是可喜,及细按之,直一二语可了者。 兹集痛革其病,故受持一篇,皆言简而意赅,名虽戒淫,而经世之道,悉备其中。 览者幸勿如走马观花,没其用心之苦。 八、 淫欲之源,皆生于爱,爱心不断,如草留根,向春复发。 故中卷不净等观,皆从未有淫欲之前,断其或有淫欲之念。 身体力行,方见其妙。 若以躁心阅之,谓其无关于本旨,则伯牙为之抚弦而泣已。 九、 前二卷中,戒淫之道几备矣。 要其所以然之故,不能无疑。 故末卷作百番问答,以成一集之大观。 十、世人切身之患,莫大于生死。 不问儒释,皆当究心。 今人视为佛学,讳言久矣。 是集既志在利人,何敢畏首畏尾。 故中下二卷内,凡生死之故,幽明之说,姑就管窥,述其一二。 十一、本集三卷,细分之有数十册,皆算定字数,自为起讫。 不惟便于增补,且处处可作斗方,粘之座右。 十二、著书问世,原系极难之事。 俗则不合于文人,雅则难通于俦类。 愚者显之,犹疑其晦。 智者精之,已病其粗。 虽起圣贤于今日,犹不能尽慊斯人之意,况吾侪后学耶。 此集所论戒淫,有为保家而发者,有为保身而发者,有为获福消灾而发者,有为修身养性而发者,有为超生死出三界而发者。 譬之药草肆中,百物皆备,惟在自识其病者取之耳。 玉峰怀西居士识。 摘自《安士全书》欲海回狂:凡例 发布时间:2021-01-04 00:33:47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book/1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