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庆贺部 内容: 【原文】人类欣逢吉事,众生对泣哀鸣。 微躯定是享嘉宾,一夜千翻凛凛。 谁料业缘会遇,怨家次第相寻。 披毛戴角口无声,俯首牵来就刃。 ◎好生者,位居通显,遇当道吉庆事,可以他物代称觞者,代之。 ◎远处绅宦来访,宜以字画古玩,及种种善书投赠。 必难已于设席,勿害生命。 ◎官府往来,所具敬仪,不宜将活物备用。 ◎父母寿诞,亲友敛赀称贺,宜将众分,作一善事,仍列众友芳名。 ◎祝寿一事,原系末世浇风。 古者年逾甲子犹不称贺,况三四旬乎。 苟不能违俗,必俟六旬以上,十年而后一庆,可也。 ◎亲友或将应试,或将赴任,或将服贾,不无饯别之义。 能以厚赆代宴〖赆(jin),临别时赠送的财物】,彼此得福。 ◎遇亲友吉事,在于得已,不必奔走称贺。 若吉事属己,亦勿遍扬于外。 ◎士人应乡,会试,多有亲朋敛金,祷于文昌,关帝者。 明理之士,宜固却之。 ◎家中遇种种吉事,不得已设酌,宜定于几簋【篕(gui),盛放食物的器皿〗。 若适当朔望之辰,概用精洁蔬果。 ◎江北宴客,席中必有三四簋蔬,不惟取其惜福,兼之便于持斋亲友,此法最善。 好生者,宜仿而行之,以维风俗。 ◎远地亲友遇吉事,不得已而往贺,勿多随僮仆,舆人,舟子。 ◎亲友特设相招,当于几日前,先向彼使说明。 或托言斋期,或托言止食三簋,或托言特杀不食,亦免无量杀业。 ◎赴宴他家,若为我广杀物命,好生者宜投箸而起,一揖而退。 ◎亲友如遇疾病,好生者不必作醵敛分【醵(ju),凑钱〗,杀生媚神。 倘有他友敛分于吾,宜晓之以佛言,示之以因果,惧之以鬼神不享非礼,告以死生各有定分,令彼憬然自返为第一。 ◎富贵之家纳妾,其往来无耻之徒,渐有设酌称贺者,此风慎不可长。 【译白】人逢喜事精神爽,众生对泣哀鸣悲。 命微身危宴嘉宾,漫漫长夜战兢兢。 因缘成熟再相遇,怨家次第找上门。 披毛戴角不能言,低头被牵来还命。 ◎好生之人,身为朝廷命官,凡遇朝中执政者有吉庆事,馈送贺礼若可用其他礼物代替酒肉的,即以他物代替。 ◎若有远处绅宦来访,应以字画古玩,及种种善书赠送。 若万不得已要设席款待,不可伤害物命。 ◎官府往来,互送礼物,不应将活物用来送礼。 ◎父母寿诞,亲友凑钱称贺,应将众人之钱,拿去做善事,仍列众人的芳名。 ◎祝寿一事,原属末世浮薄风气。 古代人年过甲子(六十岁),犹不称贺,何况三四十岁呢? 若不能违俗,也一定要到六十岁以上,此后十年一庆即可。 ◎亲友中有人将参加科举考试,或将赴任,或将出外经商,常设酒席饯别。 若能改用丰厚财物馈赠,代替设宴饯别,彼此都能得福。 ◎遇亲友吉事,若能省却的,尽量不必奔走称贺。 若自己有吉事,也不必张扬于外。 ◎读书人将参加乡试、会试,常有亲朋集资,备办牲礼向文昌帝君,或关圣帝君祷祀。 明理之人,应坚决阻止。 ◎家中遇到种种吉事,不得已需备办酒席的,应酌定几簋素食。 若刚好遇上初一十五,应该全部用精洁的薇果。 ◎江北地区设宴请客,席中必有三四篕素食,不仅为惜福,且便于持斋亲友。 此法最善。 爱惜物命者应仿效施行,以开化风俗。 ◎远地亲友家有吉事,不得已而前往祝贺,不多带僮仆及随从。 ◎亲友若特意设宴招待,当于几天前,先向对方说明,或托言正值斋期,或托言止食三簋,或托言不食杀生之肴馔,也可免无量杀业。 ◎赴宴他家,若主人为我广杀物命,好生者应放下筷子而起,向主人一辑而退。 ◎亲友如遇疾病,好生者不必跟随他人凑钱设祭,杀生榻神。 若有他友向我收取份额,应以佛教因果道理晓示他们,鬼神不享非礼之祭,向其说明死生各有定分,使其能有所醒悟而自动放弃杀生设祭。 ◎富贵之家纳妾,其往来祝贺的无耻之徒,渐有设酌称贺的,此颓风万不可助长。 摘自《安士全书》万善先资:庆贺部 发布时间:2021-01-03 02:26:49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book/1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