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附录:三、由中医五行理论概谈淫欲之利害 内容: (一)前提(二)肾的生理功能. 1、肾的生理功能2、肾精的主要来源3、肾精的主要作用4、肾与身体其它器官的关系(一)前提人体按照五行学说的分类:肺属金,肝属木,肾属水,心属火,脾属土。 今以肾(属水)为主,概述其生理功能等,及与其余脏腑之关系,阐述节欲一事予身心之利害关系。 由此更体前贤之苦口,力劝节欲之慈心也。 人体内如果水不足,则无法上济心火,故现代人心绪多端,不安躁动;肾水既亏,心又惊怒,得失难遣;水既不足,水大烧木,因无法救济,致肝火炽胜,怒暴不忍;兼之熬夜通宵,故使肝癌人人闻之色变。 水若充足,当然须加疏导,以免泛滥;且须保持水质清澈无染,故要保持身体健康、长寿,最究竟的办法,应当去除贪(贪爱财、色、名、食、睡等)、嗔(稍不如自己意思,便不高兴,发脾气)、痴(不分好、坏,善、恶,真、假,不相信圣贤的教诲)三毒也。 (二)肾的生理功能(以下表解均节自《中医基础理论图表解》,周学胜编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印行。 )脾与肾的关系,主要是先天、后天之间的关系。 肾藏精,属先天,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津液,充养人体,为后天之本。 两者相互资生,相互促进,为生命活动之根本。 肾藏精,是指肾具有贮存、封藏精气的作用。 精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人的生命活动又是精气活力的表现。 因此,精气不仅具有物质性,而且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精藏于肾者,称之为肾精。 1、肾的生理功能肾的生理功能包括:肾藏精;肾主水;肾主纳气。 A 肾藏精: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或称为精气)。 肾藏精是指肾具有封藏精气的作用。 【生理意义】:1) 主生长、发育:肾中精气是机体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 人的生、长、壮、老、死的自然规律与肾中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 2) 主生殖:肾中精气生天癸(女子月经)而主生殖。 3) 化生肾阴、肾阳:肾阴、肾阳为人体阴阳的根本,调节全身阴阳平衡。 肾阴滋润各脏腑之阴,肾阳温煦(指气能产生热量,温暖机体的作用)各脏腑之阳。 4) 生髓充脑:肾精生脑髓。 肾精充足,脑髓充满,耳目聪明,思维敏捷,记忆力强。 5) 化血:精化为血。 精足血亦足。 【病理意义】:1) 肾中精气不足——婴幼儿生长、发育不良或迟缓:成人早衰。 2) 肾精亏虚——生殖器官发育不良,性机能减退,男女不育症。 3) 肾阴不足,产生阴虚生内热的病变。 肾阳不足,产生阳虚生内寒的病变。 4) 肾精亏损,脑髓空虚——头昏耳鸣,思维迟钝,记忆力减退。 5) 肾精亏虚——血虚。 B 肾主水:是指肾具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平衡的作用。 一、是指整个人体的水液代谢由肾主管;二、是指肾藏本身对水液的输布和排泄作用。 【生理意义】:肾主水的作用,亦称为肾的气化作用,包括对水液的分清泌浊和司开合两个方面。 肾对水液的气化作用,主要是通过肾阳、肾气的作用来完成的。 在肾主水的作用下,完成人体水液的输布和排泄,保持水液代谢平衡。 【病理意义】:肾的阳气虚弱,气化失司,开合失常——水液代谢障碍,或尿少、水肿,或尿多、尿频。 C 肾主纳气:是指肾具有摄纳肺吸入之气而协助呼吸的作用。 【生理意义】:肾主纳气是肾的封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体现。 肾气充足,纳气正常,则能助肺吸气,防止呼吸表浅,保证呼吸运动正常。 【病理意义】:肾气虚弱,摄纳无权——呼吸表浅,呼多吸少,动辄气喘。 (肾不纳气)2、肾精的主要来源一是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即先天之精;二是来源于人出生之后,从水谷等物质中摄取的精微,即后天之精。 先天之精不断资助后天之精,后天之精又不断充养先天之精,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以保持肾中精气的充足。 3、肾精的主要作用1)主生长发育2)主生殖3)化生肾阴、肾阳——为人体阴阳之根本4)生髓、充脑——与精神思维活动密切相关5)化血:A 肾藏精,精生髓(脑髓、脊髓、骨髓)骨髓 → 骨(肾主骨)→ 齿(齿为骨之余)骨髓→化血养发肾精→生血养发(血为发之余,肾之华在发)B 水谷(食物)之精化血C 水谷-脾胃(吸收)→水谷精微→心肺(化赤)→脉中-血D 肾精化血3. 1、肾中精气与生长发育及生殖的关系┏━━━━┯━━┯━━━┯━━━━━━━━━━━━━━┯━━━━━┓┃肾中精气│年龄│天癸 │ 生长表现 │ 生殖机能 ┃┠————┼—--┼———┼——————————————┼—————┨┃逐渐充盛│幼年│未至 │发长齿更,骨骼生长,身体增高│ 无 ┃┠————┼——┼———┼——————————————┼—————┨┃比较充盛│青年│已至 │发育成熟,生出智齿,骨骼长成│ 已 有 ┃┠————┼——┼———┼——————————————┼—————┨┃ 充 盛│壮年│ 有 │ 身体盛壮,精力充沛。 │ 正常 ┃┠————┼——┼———┼——————————————┼—————┨┃ 衰 少 │老年│枯竭 │ 发脱齿落,形体衰老。 │ 丧失 ┃┠————┼——┼———┼——————————————┼—————┨┃ │ │ │ │ ┃┗━━━━┷━━┷━━━┷━━━━━━━━━━━━━━┷━━━━━┛肾中精气是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的物质基础;肾中精气与天癸及生殖的关系:肾中精气产生天癸,天癸主生殖。 3. 2、肾中精气与生髓、化血的关系髓有脊髓、脑髓、骨髓之分。 这三者均由肾精所化成。 脊髓上通与脑,精成而脑髓生。 所以,肾精充足,则脑髓充满;肾精不足,则可产生脑髓空虚的病变。 血的生成,除来源于水谷之精外,与肾精也有关,即肾精能化为血。 从图中关系可知,肾与髓、脑、血、骨、齿、发等组织的关系,都是以肾精为其物质基础的。 饮食物经过脾胃的运化,吸收其中的精微(包括营气与津液),转输至心肺,经过心肺的气化作用,即心火的化赤,肺吸入自然之清气,而变化成红色的液态物质,入于脉中,即为血液。 化———————————————————→│ 生 化 │肾精 ————————→髓————————→ 血│ 归于 化 │————————→肝 ————————→脾胃运化吸收的水谷精微是生成血液的主要来源,故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生成血液的水谷精微,包括营气和津液,故有“营气化血”、“津液化血”之说。 肾精化血的机理,可从以下几点来理解:肾藏精,精与血可以互化,即血可养精,精可化血;肾藏精,精生髓,精髓可以化血;肾藏精,肝藏血,肝肾精血可以互化,即为肝肾“精血同源”。 此外,肾阳的温煦,促进脾胃化生水谷精微,进而奉心化赤为血。 (《不净观》净明编著,大千出版社印行,第一章九六页有彩色图片——精于第十二天后渐渐变为血水。 )4、肾与身体其它器官的关系4. 1、肾与肝肝与肾的关系极为密切,有“肝肾同源”、“乙癸同源”之说。 其主要体现在:一、肝肾精血互相化生。 肝脏血,肾藏精,精与血之间相互滋生和转化——肝脏血能滋肾化精,肾藏精能养肝化血。 肾精的充盛有赖于肝血的滋生;肝血的化生亦有赖于肾精的作用。 所以说,精能生血,称之为肝肾“精血同源”。 二、肝之阴阳与肾之阴阳息息相关,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维持肝肾阴阳的充盛与平衡。 三、疏泄与封藏相互制约、相互为用。 肝主疏泄,肾主封藏。 肝气疏泄可使肾之封藏开合有度,肾之封藏则可制约肝之疏泄太过。 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为用,既相反又相成,从而使女子月经来潮和男子泄精的生理功能保持正常。 4. 2、肾与脾肾与脾的关系,体现在脾的运化与肾精、肾阳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脾主运化,吸收水谷精微,以充养肾精;而肾阳温煦以助脾运,脾的运化功能必须得到肾阳的温煦才能健运。 脾与肾的关系,还体现在水液代谢方面。 脾运化水液,负责人体水液的生成与输布,须有肾阳的温煦;肾主水,主持全身水液代谢平衡,须赖脾气的制约。 脾肾相互协同,相互为用,以保证人体水液的代谢正常。 4. 3、肾与骨骨,骨骼,是构成人体的支架,具有支撑人体、保护内脏、与筋肉连结进行运动的功能。 肾主骨,是说骨骼的生长发育及功能的发挥,依赖肾精的充养。 即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 因此,肾精充足,则骨骼坚韧,不易折断,肢体活动有力。 若肾精不足,则骨骼生长发育不良,骨质脆弱,容易骨折。 藏 生 充养肾 —→ 精 —→ 骨髓 —→ 骨生理意义:骨骼坚韧有力,不易骨折病理意义:骨质脆弱,易于骨折;小儿骨骼生长发育不良。 4. 4、肾与二阴二阴,即前阴与后阴。 前阴是外生殖器与尿道口的总称,与生殖和排尿功能有关。 后阴是指肛门,与排便功能有关。 A 肾藏精气;肾主生殖;肾主水。 生理意义:1) 精气充足→生殖机能正常;2) 肾气化正常→尿液生成、排泄正常病理意义:1)肾精亏损→生殖机能减退,如:男子阳痿、早泄、遗精,女子月经不调2)肾气化失常→小便异常,如:尿频、尿失禁、遗尿、尿闭B 肾阴肾阳生理意义:肾阴肾阳充足,滋润、温煦肠腑→大便排泄正常。 病理意义: 1)肾阴不足→ 肠液干枯→ 大便干结2) 肾阳虚弱→ 脾肠虚弱→ 泄泻肾与前阴的关系,可联系肾主生殖、主水的功能来理解。 肾主生殖,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产生天癸,天癸促进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并维持生殖功能。 若肾中精气亏损,则可产生前阴发育不良,生殖机能不全或减退的病变。 肾主水,肾的气化作用完成尿液的生成与排泄。 若肾的阳气不足,气化功能失常,则可产生尿频、尿失禁、遗尿、尿闭等病变。 肾与后阴的关系,主要是说肾阴肾阳能影响到大便的排泄。 肾阴肾阳为其它脏腑阴阳之根本,亦可影响到肠腑的滋润和温煦。 如肾阴不足,肠液枯涸,则大便秘结;肾阳虚弱,可致腹泻。 4. 5、肾与耳耳主听觉。 肾与耳在生理上的关系,主要是耳的听觉灵敏与否,与肾精的盈亏有密切关系。 肾精充盈,髓海得养,则听觉灵敏。 肾精亏损,髓海不足,则可出现听觉减退的病变。 肾精生理意义:肾精充足,髓海充满→耳目聪慧、听觉灵敏。 病理意义:肾精不足,髓海空虚→听力减退,或耳鸣、耳聋、头晕目眩。 4. 6、肾与膀胱肾与膀胱通过经脉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 在生理机能上,主要体现在同主小便方面。 水液经肾的气化作用,浊者下降于膀胱而成为尿,由膀胱贮存和排泄;而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又依赖于肾的固摄与气化作用,使其开合有度。 因此,肾与膀胱相互依存,相互协同,共同完成小便的生成、贮存和排泄。 发布时间:2021-01-01 08:25:10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book/1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