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祀天遇佛 内容: ▼下附征事四则祀天遇佛(出自《法句经》)【原文】佛世有一国王,名曰和墨,奉事外道。 举国信邪,杀生祭祀。 王母寝病,经久不瘥【瘥(chai),病愈〗,召婆罗门问故。 答言,星宿倒错,阴阳不调,故使然耳。 王言,作何方便,使得除愈。 答言,当备牛马猪羊百头,杀以祀天,然后乃瘥。 王即如数,牵就祭坛。 佛怀大慈,愍王愚迷,往诣王所。 王遥见佛,为佛作礼,白佛言,母病经久,今欲祀天,为母请命。 佛言,欲得谷食,当行种田。 欲得大富,当行布施。 欲得长寿,当行大慈。 欲得智慧,当行学问。 行此四事,随其所种,得其果实。 祠祀淫乱,以邪为正。 杀生求生,去生道远。 佛即放大光明,遍照天地。 王闻法睹光,惭愧悔过,遂不祀天。 母闻情悦,所患消除。 王于是后,信敬三宝,爱民如子,常行十善,五谷丰登。 [按]生天宫者,皆具清净色身,光明赫奕。 无有脓痰涕唾,大小便利之秽。 所食甘露,自然化成。 下视阎浮世界,坑厕荆榛,腥膻恶气,不欲闻见。 望其乘云来享,无有是处。 鸡虽自爱蜈蚣,岂可衔之以塞人口。 若谓但吸其气,则普天之下,肉气薰蒸,时刻不断,天亦吸之久矣。 如云为天杀者乃享,则和墨国王,祀仅一日,过此以后,天其枵(xiao)腹【饥饿空腹】耶。 黍稷非馨,明德惟馨,书言可考。 东邻杀牛,不如禴(yue)祭【指薄祭〗,易有明文。 惜读书者,不善会耳。 【译白】佛在世时有一国王,名叫和墨,因其奉事外道,所以举国人民都跟着信邪,奉行杀生祭祀。 国王母亲卧病在床,经久不愈。 国王召来婆罗门询问得病缘故,婆罗门答说:“是因为星宿倒错,阴阳不调,所以你母亲才会久病不愈。 ”国王问:“那要怎么做,才能使病愈呢? ”婆罗门答道:“须准备牛马猪羊百头,杀以祀天,然后病即可痊愈。 ”国王当即如数,牵到祭坛。 佛得知此事,心怀大慈,怜悯国王愚迷,前往国王住所。 国王遥见佛来,上前向佛作礼,对佛说:“我母得病经久不愈,今要祀天,为母请求延命。 ”佛开示说:“希望得到谷食,当力行种田。 希望得到大富,当时行布施。 希望得到长寿,当常行大慈。 希望得到智慧,当勤行学问。 人能行此四事,随其所种,得其果实。 至于立祠祭神,违背常理,以邪为正。 以杀生而求延生,离延生之道更远。 ”佛即放大光明,遍照天地。 国王闻法睹光,惭愧悔过,于是不再杀生祀天了。 其母听闻此事,心情喜悦,病患当即消除。 国王从此以后,敬信三宝,爱民如子,常行十善,五谷丰登。 [按]生在天宫之人,都具有清净色身,光明赫奕,没有脓痰涕唾、大小便利之污秽。 所食甘露,自然化成。 下视阎浮世界,到处坑厕荆榛,充满腥膻恶气,谁愿闻见。 世人备办三牲祭礼,希望天神乘云来享人间肉食,以期赐福消灾,怎么可能呢? 鸡虽自己爱吃蜈蚣,岂可为取悦主人,而衔其塞主人之口? 若认为天人只是吸其气味,则普天之下,到处肉气熏蒸,时刻不断,天人也早已吸够了。 若说特意为天而杀,天人才会享用,那么和墨国王,祭祀仅有一天,过此以后,天人岂不是每天都空腹挨饿了。 其实,黍稷不能算是馨香,只有明德才称得上馨香,《书经》中历历可考。 东邻杀牛盛祭,不如西邻虔诚薄祀,《易经》中有明文。 只可惜读书人不善于用心体会啊! 摘自《安士全书》万善先资:祀天遇佛 发布时间:2020-12-30 22:53:35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book/1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