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忍饿给囚 内容: 忍饿给囚(出自《懿行录》)【原文】明杨士惩,鄞(yin)之镜川里人,初为县吏,存心仁厚,守法公平。 时县令严酷,曾挞一囚,流血满前,怒犹未息。 杨跪而宽解之,且曰,如得其情,哀矜勿喜。 喜且不可,况于怒乎。 由是宰为霁容。 家甚贫,馈遗一无所取,遇囚乏食,多方济之。 一日,有新囚数人,待哺甚急。 家无第二日粮,因问囚从何来。 曰来自杭,忍饥久矣。 乃撤己之米,煮粥济之。 后生子守陈,累官翰林学士。 赠如其爵。 [按]自己之饿,尚在本日。 诸囚之饿,已在前日。 如此一较,与其自饱,无宁给囚。 杨公设想,自应尔尔。 【译白】明朝杨士惩,浙江鄞县镜川里人,早年在县府任狱吏,存心仁厚,守法公平。 当时县令很严酷,曾鞭打一囚犯,使其血流满身,而犹未息怒。 杨士惩跪下宽慰劝解道:“曾子说过:‘即使查清案犯真情,也当怜悯他们,而不可沾沾自喜。 ’喜尚且不可,何况发怒呢? ”县令经他一劝,脸色才转温和。 士惩家里很贫穷,有人送其礼物,一概不收。 遇上囚犯缺少食物,他总是多方设法周济。 有一天,有新来囚犯数人,饿得快不行了。 而士惩家中也已无隔日粮。 问囚犯从何处来。 说来自抗州,已忍饥挨饿好几天了。 士惩便拿出自家仅剩的一点米,煮粥给他们充饥。 后来士惩生子守陈,屡次升官,至翰林学士。 杨公也被赠封爵位。 [按]自己虽饿,只在当天。 而囚犯已经饿了好几天。 如此比较,与其留那点米自饱,不如煮粥周济囚犯,使他们得以活命。 杨公能如此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自然感得应有之福报。 摘自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忍饿给囚 发布时间:2020-12-29 01:45:37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book/1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