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印光大师文钞:生出离心 内容: 《寿康宝鉴》推荐阅读印光大师文钞生出离心文钞原文: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可不悲哉。 知死生之可悲,当求所以了生死之法,则可悲者,转为可乐也。 若不求了生死之法,徒生悲感,有何所益。 大丈夫生于世间,事事无不预为之计。 唯于生死一事,反多置之不问。 直待报终命尽,则随业受报,不知此一念心识,又向何道中受生去也。 人天是客居,三途是家乡。 三途一报百千劫,复生人天了无期。 由是言之,则了生死之法,固不可不汲汲讲求也。 (续编·卷下·净土问辨功过格合刊序·P419)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窃谓不知其由,虽痛何益。 须知一切众生,随业流转,受生六道。 生不知来处,死不知去处。 由罪福因缘,而为升降。 展转轮回,了无已时。 如来悯之,示以由惑起业,由业感苦之因缘。 以及常乐我净,寂照圆融之本体。 令其了知由无明故,遂有此身。 即此色身,全属幻妄。 不但四大非有,兼复五蕴皆空。 既知蕴空,则真如法性实相妙理,彻底圆彰矣。 (增广·卷四·普陀普济寺化身塔记·P768)白话译文:古人云:死生真是大事啊,怎么能不因此而感到悲痛呢! 知道生死的可悲,就要寻求了脱生死的方法。 这样,可悲的事就转化成可乐的事了。 若不求了脱生死的方法,只是长嘘短叹,又有什么用呢! 大丈夫生于世间,事事没有不预先就做准备的。 惟独对于生死这件事,反倒置之不问。 直到命尽,随业受报。 不知道这一念心识,又向哪一道去受生了。 人天这样的善道,只是做客而已;三恶道才是家乡。 三恶道一报就是百千劫,要再生人道天道,则了了无期。 由此看来,了脱生死的方法,就不能不急急地追求了。 ——续编·卷下·净土问辨功过格合刊序·P419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但不知道生死的原由,痛又有什么用呢! 要知道,一切众生,随业流转,在六道中受生。 生不知道从哪里来,死不知道向哪里去。 根据自己的罪福,或升或降,辗转于轮回之中,没有休止。 如来怜悯众生,开释了由迷惑而造业,因造业而受苦的因缘法。 以及常乐我净,寂照圆融的本体。 令众生明白,因为无明才会有这个身体,这个身体完全是幻妄的。 不但四大(构成世界的四种元素:地,水,火,风)不是真实的,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也是空的。 知道蕴空,则真如法性,实相妙理,就彻底显现出来了。 ——增广·卷四·普陀普济寺化身塔记·P768 发布时间:2020-12-26 10:33:00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book/1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