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舍宅为寺 内容: 舍宅为寺(出自《金汤编》)【原文】宋范仲淹,字希文,广修众善,笃信佛法。 凡所莅守之地,必造寺度僧,兴崇三宝。 与琅琊觉禅师,荐福古禅师最厚。 初读书长白山,于寺中得窖金,覆之不取,及贵,语僧出金修寺。 又尝宣抚河东,得故经一卷,名十六罗汉因果颂,公为之序,授沙门慧喆流通。 晚年以所居宅,改为天平寺,延浮山远禅师居之(苏州府学,亦其所舍)。 仁宗朝,累官枢密,参知政事。 追封楚国公,谥文正,子孙簪缨不绝。 [按]家舍田园,不过暂时逆旅,乐得以之修福。 晋镇西将军谢尚,因父錕之梦而免难,永和四年,舍宅为庄严寺(出建康录)。 中书令王坦之,舍其园为安乐寺(见搜神记)。 刺史陶范,于太元初,舍宅为西林寺(出晋书)。 李子约,岁饥设粥,全活数万,后舍其屋宇为佛寺(见法喜志)。 王摩诘,以丧母,表请辋(wang)川之地为佛寺。 白乐天,王介甫,亦皆以所居,施为梵刹(各见本传)。 较之后世刻剥他财,经营大厦,甘为不肖子孙拆毁,不舍分文修福者,不啻神龙之于蝘蜓【蝘(yan)挺(ting)—种爬行动物】矣。 【译白】北宋范仲淹,字希文,广行众善,笃实信奉佛法。 凡是他所治理的地方,必定建造寺院度人出家,兴隆尊崇三宝。 他与琅琊慧觉禅师、荐福承古禅师道谊最为密切。 范公早年在长白山读书时,于寺院的偏僻处发现一窖黄金,他将其覆盖起来,分毫不取。 及至做官之后,才告诉寺里的僧人,把金子取出来修寺。 他赴河东宣抚时,无意中得一卷珍本佛经,名为《十六罗汉因果颂》,是大藏经中所未收录的。 范公为这部经作序,授予慧喆禅师流通。 晚年时,他把自己的住宅改为天平寺,迎请浮山法远禅师前来居住(苏州府学,也是他所施舍的)。 宋仁宗时,官至枢密,参知政事。 追封为楚国公,谥号文正。 子孙世代为官,显贵不绝。 [按]家舍田园,不过是一期生命中暂时的旅舍罢了,乐得用来布施修福。 东晋镇西将军谢尚,因父亲谢鲲给他托梦而免难,于永和四年,捐出住宅,改建为庄严寺。 东晋中书令王坦之,施舍自己的田园建造安乐寺。 东晋刺史陶范,于太元初年,捐出住宅,改建为西林寺。 北宋李子约(李撰),在饥荒年岁设粥布施,救活数万人,后施舍屋宅为佛寺。 唐朝王摩吉(王维)因丧母而上表朝廷,请求将他在辋川所营造的蓝田山庄改为佛寺。 唐朝白乐天(白居易)、北宋王介甫(王安石),也都把自己所居之屋宅施舍为佛寺。 如上前贤比起后世那些剥夺他人财物建起高楼大厦,而又甘心被不肖子孙拆毁,平生不肯施舍分文修福之人,何止是神龙与壁虎之差别啊! 摘自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舍宅为寺 发布时间:2020-12-24 19:31:52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book/1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