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因荒酿祸 内容: 下附征事五则因荒酿祸(出自《隋书》)【原文】隋末,马邑大饥。 太守王仁恭,坚闭仓廒,不务赈济。 刘武周宣言曰,今百姓饥荒,僵尸载道,王君如此坐视,岂是民之父母。 因椎牛誓众曰,吾辈不能甘心待死,官仓之粟,皆百姓脂膏,公等可随吾取之,以延旦夕。 众许诺,乃谋杀仁恭,开仓赈济。 由是远近邻邑,无不响应。 [按]武周之意,不过欲号召饥民,借以倡乱耳。 然酿成之者,皆仁恭也。 昔赵清献,知越州,适吴越大旱,公不待民饥,早为规画,抚循倍至,而后民情为之帖然。 彼全躯保妻子之臣,乌足语此。 【译白】隋朝末年,山西马邑遭遇大饥荒,太守王仁恭紧闭粮仓,不肯赈济百姓。 刘武周扬言,如今百姓闹饥荒,饿死之尸体在道路随处可见,姓王的如此坐视不管,哪还算父母官? 于是椎牛歃血,聚众盟誓说:“我们不能甘心等着饿死,官仓的粮食,都是百姓之血汗,你们可跟随我前往取粮,以延续生命,众人表示赞同,于是合谋杀死王仁恭,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由此远近相邻之县无不响应。 [按]刘武周之本意,不过是号召饥民,借王仁恭不肯赈济一事来造反作乱罢了。 然而酿成杀身之祸的,都是王仁恭自己招惹的。 北宋赵清献(赵拃)任越州(今浙江绍兴)知府时,恰逢吴越地区大旱,赵公不等百姓受饥,早就规划妥善,对灾民安抚体恤,关怀备至,所以民心都很安定。 那些只顾保全自身及妻子之臣,实在不值一提。 摘自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因荒酿祸 发布时间:2020-12-23 22:28:50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book/1006.html